APP下载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肝肾功能及临床症状分析

2012-07-30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22期
关键词:单核细胞肝肾传染性

丁 蓉

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江苏南京 21003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是一种急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1]。IM的临床表现多样,且在EB病毒感染不同时期和不同年龄段均有不同表现,不同个体的症状差异较大,尤其在首发症状,因此极易引起误诊和漏诊[2,3]。肝肿大及肾损伤是IM的常见临床症状,但对IM患儿的肝肾功能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分析IM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为该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9例IM患儿,其中男 72 例,女 57 例,年龄 42d~12 岁,平均(12.3±6.7)岁;其中普通IM患儿126例,重症IM患儿3例;均符合IM诊断标准。选择同期的127例健康体检儿作对照,其中男69岁,女58例,年龄 30d~13 岁,平均(11.8±7.3)岁。

1.2 方法

回顾分析IM患儿的肝功能和肾功能,并与同期体检健康儿童进行比较;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乳酸脱氢酶(LDH);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肌酐(Cr)和肾小球滤过率(GFR)。同时分析IM患儿的临床症状。

1.3 统计学处理

肝肾功能指标均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进行成组t检验,其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SPSS 16.0软件包分析数据,且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肝肾功能情况

疾病组的肝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除Cr降低外(P<0.05),肾功能其余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见表1。

2.2 IM的临床症状

129例患者均具有发热症状,其中122例为弛张热型,占94.6%;85例患儿有淋巴结肿大(主要集中在颈部),其中以颈部包块首发72例,占84.7%;45例有咽峡炎,42例可见白色分泌物,占93.3%;108例的扁桃体红肿(可见分泌物);83例患儿肝肿大,其中轻度23例,占27.7%,中度42例,占50.6%,重度18例,占21.7%;74例脾肿大,轻度18例,占24.3%,中度43例,占58.1%,重度13例,占17.6%;52例伴有皮疹症状。

表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肝肾功能情况(s)

表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肝肾功能情况(s)

注:肝功能指标单位均为U/L,肾功能各指标单位:BUN(mmol/l);Scr、Cr(μmol/l);GFR(mL/min)。 *P < 0.05,**P < 0.01与对照组比较

对照组疾病组129 127 15.2±3.6 78.4±15.4**18.7±4.7 65.2±24.2**26.7±9.4 81.6±18.9**186.8±25.7 372.6±72.1**组别 例数 BUN Scr Cr GFR对照组疾病组129 127 3.5±1.7 8.5±2.1*56.2±6.8 195.8±25.3**153.7±23.6 98.5±11.4*114.6±21.3 83.8±12.5*

3 讨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的三联症状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及咽峡炎等[1],但由于其临床症状受感染时期、患者年龄的影响,因此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和漏诊,需借助实验室指标进行鉴别诊断[3]。

本研究发现:IM患儿的常见肝肾指标均出现异常,如IM的肝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而除Cr降低外,肾功能其余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提示IM是全身性的疾病,除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外,还可影响肝脏及肾脏的功能,如在临床症状中,IM患儿还出现肝肿大,而其中大部分为中重型肝肿大。IM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免疫炎性反应,如发热、扁桃体红肿和淋巴结肿大,免疫反应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会影响患者的肾脏,导致肾功能降低[4],可能是导致本研究中IM患儿的肾功能指标异常的主要原因。除常见的三联征外,IM患儿还伴有其他的临床症状,但不同患儿的症状差异较大,表明需要结合实验室指标进行鉴别诊断。

综上所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肝肾指标异常,同时临床表现呈多样性,缺乏典型性,应避免误诊和漏诊。

[1]郭霞,李强,周晨燕,等.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69-73.

[2]吕洁,金莲花,孙景辉,等.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与发病年龄的关系:附312例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6):518-521.

[3]张学东,王丽,张珂,等.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误诊及鉴别诊断探讨[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24(24):1129-1131.

[4]崔极贵,徐宏.狼疮性肾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9(7):649-652.

猜你喜欢

单核细胞肝肾传染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单核细胞亚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从肝肾论治儿童近视的理论探讨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尿酸水平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关系的研究
单核细胞亚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