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室外夜景照明设计浅析
2012-07-30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00
李 楠/曹 云(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000)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城市夜景照明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夜景照明的总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人们对居住小区的夜景照明要求也有了质的提高,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功能性照明,开始趋向于视觉感官享受。住宅小区夜景照明给人们夜间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光照场所,还可以使具有特色的建筑物在夜间显现,美化夜晚的小区,体现小区的建筑景观特色。笔者结合设计中的实践工作,简单分析一下住宅小区夜景照明的设计。
2 小区夜景照明设计基本原则
1)夜景照明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为整个景观锦上添花, 对景点的主要特征进行有选择的重点照明,并消除深暗的阴影以防止其影响视觉或成为安全隐患。
2)小区有主干道、次干道和中心休闲区等,照明的次序可以依此确定。
3)夜景照明必须满足基本的功能性照明,即满足小区内道路照明和广场照明等功能要求,保障小区居民生活、交通及夜晚活动的安全和方便。
4)对小区内建筑物透彻了解,把握建筑师的设计理念,体现出夜晚建筑物的特色。
5)随着人们节能意识的提高,照明设计也要强调节能原则,进行照明节能规划设计,控制大功率的投光灯,使用高效节能的光源和灯具,采用智能型的照明控制方式。
6)小区夜景照明设计需控制光污染。应注意抑制影响居民生活的干扰光,降低灯光对植物生存和生长的影响。
7)夜景照明灯具的设置需考虑其在白天的影响和艺术效果,除道路照明外,灯具尽量隐蔽安装,达到见光不见灯的目的。
3 照明方案的设计
1)新建小区干道上设置庭院灯以满足功能性要求。庭院灯可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2009年版8.10.9要求布置,灯的高度可按0.6B(单道布灯时)~1.2B(双道布灯时)选取(B为马路宽度),但不宜高于3.5m。庭院灯杆间距可取15~25m。根据JGJ/T 163-2008《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规定,小区主要人行干道照度取5~10lx。工程设计中照度计算一般计算平均照度, 道路照明计算照度Eav和灯间距S的公式见《照明设计手册》第二版式18-2:
Eav=ΦUKN/SW
式中:Φ—光源的总光通量,lm;
U—利用系数(详见《照明设计手册》第二版第六节计算);
K—维护系数;W—道路宽度;
S—路灯安装间距;
N—与排列方式有关的数值,当路灯一侧排列或交错排列时N=1,相对矩形排列时N=2。
关于具体小区干道照度计算,本文不再详细举例。
2)新建小区除功能性照明外,根据小区景观设置草坪灯、树下投光灯和水池内灯具,并对小区内景观亭和雕塑工艺品进行重点照明,采用投光灯或者LED灯烘托造型。对小区内中庭广场根据景观特色设置节日照明模式和平时照明模式。
3)现在新建小区临街面和临江建筑一般都做立面夜景照明,将建筑物立面用灯光烘托出来,为城市夜景照明增添靓色。建筑物立面照明一般采用LED点光源、条形灯带或金卤投光灯,勾勒出建筑物顶部造型。根据JGJ/T 163-2008《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规定,选择对应城市及位置、相应建筑物立面照明照度及亮度。立面照明照度计算一般采用单位面积容量法、光通法和逐点计算法,此三种方法详见《照明设计手册》(第二版)第七节。
4 照明光源及照明灯具的选择
4.1 照明光源的选择
光源采用发光效率高的LED灯、金卤灯和节能灯,对各个区域采用不同色温对比,从2800K暖黄色温~4000K冷色温对比使用,反映出不同建筑区域和景观,并且兼顾了照明电气中绿色节能的要求。
4.2 照明灯具选型
采用高效率、品质好及寿命长的灯具,减少灯具的维护和更换;灯具应根据使用场所的要求采用相应的防护灯具,夜景照明的室外灯具不得采用0类灯具,水下灯具应采用Ⅲ类灯具;室外安装的灯具的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埋地安装的灯具防护等级不低于IP67,水下安装的灯具防护等级不低于IP68。
5 照明配电系统及照明控制系统
5.1 照明配电系统
夜景照明的配电电压一般采用0.23/0.4kV。照明灯具电压一般为0.22kV,末端回路一般采用单相配电,供电半径为100m左右。回路所带灯具尽量减少,避免一个灯具坏掉后影响面过大。选择合理的布线距离,满足照明灯具端电压在其额定电压值的90%~105%之间。
配电箱设置:配电箱安装应充分利用靠近建筑或建筑小品的自然环境,这样既有利于安装维护,也可以消除对观瞻的影响。
5.2 照明控制系统
灯光控制方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区智能化和节能化的高低,也是直接凸显一个小区档次高低的关键性指标之一。笔者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控制:
1)选用时间继电器和接触器配合控制:这种控制方式优点是工程造价低,可以设置需要的参数后实现时间控制和自动控制目的。缺点是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决定回路设置时间继电器及接触器,接线和操作复杂。
2)选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这种控制方式满足智能化、集成化和节能化的设计要求。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控制方式简单,能达到最大的节能效果。笔者设计实践中采用i-bus系统,该系统可实现任意回路组合控制,可根据时间编程自动设定,自动控制相应照明回路的开关;可根据不同时段内对场景的不同要求,进行场景自动变换,既满足使用要求又避免了不必要的电能浪费,达到节能的目的;缺点是工程造价略高。
6 照明接地和防雷电安全系统
6.1 照明接地
小区夜景照明配电接地系统形式可采用TN-S系统和TT系统:
1)TN-S系统:现在民用建筑室内均采用TN-S接地系统。JGJ/T163-2008《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第8.3.2条规定:安装于建筑内的景观照明系统应与该建筑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一致,安装于室外的景观照明中距建筑外墙20m以内的设施,应与室内系统的接地形式一致。因小区内很多灯具距离建筑物外墙小于20m,故一般采用TN-S系统。室外分支线路应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因室外照明路线很长,TN-S系统如果出现金属外壳部分带电,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会动作跳闸保障安全。TN-S系统最大的缺点就是当人触摸到室外照明灯具时,因室外照明灯具是室外的单个设备,人所在地的电位与照明灯具金属外壳所接的电源PE线的保护接地的电位是不同的两个电位,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导致为其供电的变压器中性点对地电位升高超过安全电压,危险电压通过PE线直接传给照明灯具外壳,此时人触摸到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就会发生危险。所以当采用TN-S接地系统时,需做重复接地工作。
2)TT系统:室外分支线路应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TT系统中发生漏电事故时,30mA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动作。TT系统的最大优点就是当室外单个灯具的金属外壳带电时,由于有现场接地保护,就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性。
6.3 防雷电安全系统
建筑物立面照明中屋顶灯具均需要做防雷措施,如灯具不在屋面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金属外壳灯具需要与屋面接闪器可靠连接。根据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对防雷区的定义及划分原则,露出屋面灯具配电的配电箱内应设置通过Ⅰ级分类试验的SPD电涌保护器进行保护。对地面夜景照明进行配电的配电箱同样需要设置通过Ⅰ级分类试验的SPD电涌保护器进行保护。
7 照明布线
小区夜景照明布线需要根据功能和区域进行布线。例如小区内道路照明、警卫照明和建筑物轮廓照明等。小区夜景照明根据功能、区域和类型分别设置回路,设置好回路以后,进行照明布线。室外照明布线一般采用电缆穿管埋地方式,穿管材质有三种:穿PVC管(硬质聚氯乙烯管)、PE管(聚乙烯管)及钢管。
1)PVC管穿线:硬质聚氯乙烯管是指未加或加少量增塑剂的聚氯乙烯管;抗压力较强,可明敷或暗敷在混凝土内,但如果直接暗敷于土质较硬地方,易弯曲折断。阻燃性能好、工程造价低,一般建筑物内夜景照明敷设使用。
2)PE管穿线:PE管 抗机械震动、韧性好,可盘绕,但是易应力开裂,不易染色,宜用于工作温度不大于40℃的场所。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的路灯照明作为穿线管使用。
3)钢管穿线:钢管有较好的强度、抗老化、管壁较厚、耐压性好,但工程造价高。
8 结束语
小区室外夜景照明是光与空间的结合,建筑理念与灯光设计的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建筑设计是对空间的划分,建筑结构的精巧、合理、宏伟都是通过光和影来展示的。夜景照明设计已成为建筑设计的创造思维的延伸,改进了可见度、丰富了外形、设计方案和色彩。
[1]北京照明学会照明设计专业委员会. 照明设计手册(2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JGJ/T163-2008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