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思考

2012-07-30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张智泽

云南农业 2012年10期
关键词:优势农业

□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 张智泽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我认为应当始终做到五个“坚持”。

1 始终坚持选准优势

词典对优势的解释:①能压倒对方的有利形势。②指超过同类事物中其他情况的形势。那么,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不是因为云南的海拔高就必然有优势,而主要是特殊的立体气候形成的生物多样性的比较优势。

优势是经过比较出来的。要比较,吃透州情、县情、乡情很重要。有些领导对本地情况的比较优势调查研究不透彻,有的甚至刚到一个地方上任没几天,就仓促提出所谓的发展新思路,实施以后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多年来,在把握优势方面,成功和失败的例子都不少。全省的烤烟、甘蔗、茶叶、咖啡、花卉、橡胶,曲靖的马铃薯、昭通的马铃薯、蒙自的石榴、通海的蔬菜、漾濞的核桃、罗平的油菜等等,都很成功。而有些产业自称优势,却没有成功,比如:曾经一度有的地方大力发展的摸摸香、桉树、长毛兔、台湾青枣等,寿命都不长,没有形成什么优势就收场了。现在一些地方要大干蚕桑、大干蓝莓、大干葡萄,我想恐怕要慎重,应该多研究、多比较,这些产业是否真的是你的优势。要对本地的情况研究全面、研究深透、研究准确,在分析比较中,要把它拿到全省、全国甚至全球去比较,真的比出明显的优势,再做决策,切忌孤芳自赏、井底之蛙、一叶障目。

2 始终坚持市场取向

1992年小平南巡以后,大家讲以市场为导向已经几十年。但如何把握好市场的确不容易,就连有些所谓的经济专家,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比如,2008年上半年,都说经济要通胀,全国大检查,控投入、控物价,到了第四季度,金融危机蔓延,市场疲软,又赶紧大投入、促消费;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情况也大体如此。这样说,并非市场就毫无规律,普通人就一点都不懂市场,其实不然。元谋的冬早蔬菜、石屏的大杨梅、昭通的苹果、文山的辣椒、弥勒的葡萄、宾川的葡萄等等,价格虽偶尔有波动,但总体都是市场走俏的。研究市场最重要的是要深、要远、要全。要用全局的、发展的、长远的眼光来研究市场,努力把握其规律。切忌不能跟风、不能短视、不能局限。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人类都居住在地球村了,全村的情况应该经常了解。了解市场信息,途径很多,但我觉得网络最便捷、最及时。建议养成良好的网络信息搜索习惯,每天都上网查询需要了解的信息资料,通过对全省、全国、全球的相关信息分析研究,尽量减少市场变化带来的决策失误。最近有个信息,美国今年遭遇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农业大减产已成定局,将对全球造成一定影响。比如,我国70%以上大豆靠进口,40%以上来自美国。因美国大豆减产,食用油价格将再上涨。因此提个参考建议:今年秋种,除了适宜种植蔬菜的区域,凡是适合播种油菜的,尽量播种油菜。

3 始终坚持质量安全

质量安全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重特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毁一个产业,害一方百姓,倒一批干部的事例已经不少。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我国的乳品元气大伤;海南毒豇豆事件后,海南蔬菜产业受到严重打击。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很难恢复,进口的奶粉占到70%以上。虽然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处于全国的上游水平,但问题不少,形势严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当前最关键的是抓意识、抓措施、抓责任。要切实提高各级领导的认识,提振各级农业部门的信心,提升生产经营者不能触碰高压线的危险意识。只有牢固树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的思想意识,全面落实人、财、物的措施,健全各级政府、监管部门、生产经营者的责任制,才能有效避免发生重特大事故。

4 始终坚持品牌引领

“好酒不怕巷子深”,已经是过时的说法,现代社会的消费产品,要品牌、要宣传,才能家喻户晓,才能抢占市场高点。我省在品牌建设方面有不少成功的典型,比如:云烟、普洱茶、滇红茶、大益茶、后谷咖啡、宣威火腿、文山三七、斗南花卉等成为了全国知名品牌。发展“三品一标”,是农业部大力推进的符合我国农业实际的品牌建设措施,我省近几年虽然进展较快,但是差距还大。目前,加快农业品牌发展,最关键的是抓认识、抓认证、抓监管。要强化宣传,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和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认识;要强化服务,加快产品的认证步伐;要强化监管,确保认证产品的质量信誉。认证后的监管很重要,比如,某个省出现“假有机事件”以后,他的品牌一落千丈,市场萎缩、出口锐减。我们务必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5 始终坚持规模效益

我省的规模化经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现代农业的经营水平差距还大。7月份我们到欧洲考察学习,从法国到意大利,走了三天,行程上千公里,沿途经过的是他们的小麦产业带,沿途看到的小麦,成千上万公顷连片,每株都一样高,每穗都一样齐,规模之大,标准化生产水平之高,令人佩服。我们的农业,现在依然是千家万户,小农生产,成规模上档次的很少。美国户均经营土地是194hm2,中国是0.6hm2,云南是0.47hm2。分散经营不可能实现规模效益。推进规模经营,目前最重要的是加快土地流转。我们推动土地流转已经十多年,可是很多地方依然存在“流不了、转不动”甚至“流转变流产”的问题。究其原因,有观念问题、政策问题以及特殊的基础条件等问题。观念转变,有一个过程,但不能太长,我们要通过强化舆论宣传,引导广大农民变传统观念为现代观念。在政策措施上,我们要努力促成各级政府尽快出台土地流转的文件,加强引导与扶持。同时,还要加强管理服务工作,千方百计加快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步伐。目前全国土地流转面积是15%左右,我省仅为10%左右。我认为,50%以上的土地集中到龙头企业手中,规模效益才能实现根本性的突破。然后,再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每个县的几大优势产业,都分别由几个实力雄厚、科技领先、管理先进的现代大企业集团来经营,当地农民变成大企业的产业工人,达到这样的农业生产水平,才有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猜你喜欢

优势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画与话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第二优势
从优势的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