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上皮内瘤变与HPV感染型别相关性临床研究
2012-07-28伍萍
伍萍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6
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有关[1],本文旨在分析HPV感染与外阴上皮内瘤变之间的关系,为通过预防和治疗HPV感染以降低VIN及外阴肿瘤发病率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VIN患者均为2008年1月~2011年6月以病理确诊并由病理分析,共100例,其中,VINⅠ32例,VINⅡ34例,VINⅢ34例,平均年龄(32.4±4.3)岁,另取 100例正常及非特异性炎症外阴皮肤组织为对照,平均年龄(33.1±4.1)岁。
1.2 检测方法
所有参与者检查均于非经期进行,检查前3 d内禁阴道冲洗和使用阴道内药物,24 h内无性行为。用PCR+膜杂交法检测HPV,使用的HPV分型检测试剂盒购自潮州凯普生物化学有限公司,试验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此试剂可对 21 种 HPV 基因型(6、11、42、43、44、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CP8304)进行分型检测。
1.3 结果判定
检测结果阳性点为清晰荧光下可见蓝紫色的圆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分析数据,本研究中均为计数资料,比较用c2检验、校正c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织学类型
VIN组织学类型包括“基底细胞型”和“湿疣样型”。基底细胞型共64例,镜下由较小而致密的非典型性基底细胞样细胞组成,从基底层延伸至表面,表面平滑,核质比例高,核深染,具有多形性,非典型性核分裂象随着VIN级别的升高逐渐增多,表层细胞大多可见到不典型挖空细胞,见图1a~b。“湿疣样型”共36例,镜下呈疣状、乳头状生长伴角化不全,细胞核大小不一有异型性,可见到多核细胞、瘤巨细胞及细胞内角化,可见到较多核分裂相及典型的挖空细胞,见图 1c~d。
图1 外阴上皮内瘤变镜下组织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4×100)
2.2 正常外阴组织和各级别外阴上皮内瘤变组织高危型、低危型HPV感染情况比较
经统计,VIN组织HPV感染率远高于正常组织 (χ2=45.54,P<0.05);随VIN级别增高,HPV感染率有增高趋势(χ2=8.45,P<0.05),随VIN级别增高,高危型HPV感染亦有增高趋势(χ2=6.25,P<0.05);三种类型VIN组织中高危型、低危型HPV感染构成比显著不同(χ2=13.24,P<0.05),各级别两两比较,高危型、低危型HPV感染构成比均显著不同(VINⅠvs VINⅡ,χ2=6.21,P < 0.05;VINⅡvs VINⅢ,χ2=6.32,P < 0.05 ;VINⅠ vs VINⅢ,χ2=6.18,P < 0.05)。 具体正常外阴组织和各级别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组织高危型、低危型HPV感染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正常外阴组织和各级别外阴上皮内瘤变组织高危型、低危型HPV感染情况比较[n(%)]
2.3 各种高危型HPV在各级别VIN中分布
经统计,各种高危型HPV在各级别VIN中分布有差异(χ2=13.24,P < 0.05),各级别两两比较,VINⅠ组和 VINⅡ组、VINⅢ组高危型HPV感染亚型分布均不同(VINⅠvs VINⅡ,χ2=6.64,P < 0.05;VINⅠvs VINⅢ,χ2=6.58,P < 0.05)VINⅡ组和VINⅢ组高危型HPV感染亚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P > 0.05)。VINⅠ中以 HPV58 感染为主,VINⅡ、VINⅢ中均以 HPV16、HPV18 感染为主,HPV31、HPV33 感染于各级别VIN中也较为常见,具体各亚型HPV分布见表2。经Sperman等级相关分析,HPV16/18感染与VIN等级有相关性(r=0.65,P < 0.05)。
表2 各种高危型HPV在各级别VIN中分布[n(%)]
3 讨论
3.1 VIN与HPV感染
VIN的病理学类型包括疣型、基底细胞型及混合型。近年来VIN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患者年龄趋于年轻化。作为外阴癌的癌前病变,VIN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包括有HPV感染、免疫抑制、外阴性传播疾病、肛门-生殖器官瘤变等[1-3]。感染HPV的细胞病理学变化包括病毒蛋白围绕核周形成晕环、细胞膜融合增厚等。过去的研究中发现,约80%的VIN伴有HPV感染[4],故HPV感染与VIN的关系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本研究中82%VIN患者有HPV感染,远高于正常外因组织(χ2=45.54,P<0.05),与既往研究结果相当。一般认为,正常的外阴组织为复层鳞状上皮,不易受HPV侵袭且暴露面广,容易治疗[5-6]。但一旦发生上皮内瘤变,即不易再清除HPV,易导致二重甚至多重感染。因此外阴上皮内瘤变可能是一个以HPV感染为主、多因素作用、多步骤的过程,HPV感染可能既是始发因素之一,又是继发加重、进展的重要原因。研究各型HPV感染与VIN的关系,既是深入了解HPV感染与VIN发生的必需,又是进一步诊断、治疗的重要参考。
3.2 各级别VIN与HPV感染型的相关性
如今发现和鉴定的HPV有不少于200个亚型,其中54个亚型可感染生殖道,其分类依据是DNA的同源性,如某种HPV DNA序列与已知HPV同源小于90%,则可认为是新型CSFP。
他汀类调脂药物可以通过降低LDL-C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效果,但多项研究发现,其降脂外的多效性,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增加粥样硬化斑块中胶原蛋白含量、抑制泡沫细胞形成、抗炎作用等,均为他汀类药物抗动脉硬化的机制[7]。他汀类药物具有的多效性不但能够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而且可以通过调节血管活性,改善心血管功能。本研究显示,未使用瑞舒伐他汀的患者,即使通过降糖治疗空腹血糖已达到正常水平,但CSFP仍持续影响CFR,CFR结果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别;而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治疗6周后,与治疗前以及6周后的无治疗组比较,TC、LDL-C明显下降,HDL-C升高,bCFV减低、hCFV增加,CFR明显改善。研究结果说明,单纯通过控制血糖短期内无法改善CFR,而口服他汀类药物可以调节血脂并改善CSFP,从而增加CFR。这种CFR的改善是由于bCFV降低和hCFV升高导致的,在没有冠状动脉大血管病变的前提下,CFR的改变主要取决于冠状动脉微血管的调节作用[8]。从而推测他汀类药改善糖尿病冠状动脉血流缓慢者CFR,是通过调节微血管功能和内皮功能实现的,并且独立于降糖作用之外。
CSFP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明确,多项研究显示冠状动脉微血管异常和内皮功能异常可能是主要的机制。糖尿病患者可能因升高的血糖刺激微血管病变及促使内皮功能受损等更容易出现CSFP。伴有CSFP的糖尿病患者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在调节血脂的同时,可以有效改善其CFR。
[1]李军,马长生.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31:356-359.
[2]De BB,Hersbach F,Pijls NH,et al.Abnormal epicardial coronary resistance in patient with diffuse atherosclerosis but “normal” coronary angiography[J].Circulation, 2001,104 (20):2401-2406.
[3]Erdogan D,Gullu H,Caliskan M,et al.Coronary flow reserve is preserved in white-coat hypertension[J].Heart,2006,92(8):1109-1112.
[4]Beltrame JF,Limaye SB,Wuttle RD,et al.Coronary hemodynamic and metabolic studies of the 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 [J].Am Heart J,2003,146(1):84-90.
[5]Sezgin AT,Sigirci A,Barutcu I,et al.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low coronary flow [J].Coron Artery Dis,2003,14 (2):155-161.
[6]Camsari A,Ozcan T,Ozer C,et al.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 correlates with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slow coronary flow[J].Atherosclerosis,2008,200(2):310-314.
[7]Caliskan M,Erdogan D,Gullu H,et al.Effects of atrovastatin on coronary flow reserve in patients with slow coronary flow [J].Clin Cardiol,2007,30(9):475-479.
[8]Kaul S,Ito H.Microvasculature in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part I:evolving concept in 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and treatment[J].Circulation,2004,109(2):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