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急救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调查
2012-07-28朱丽容张学锋祝定发
王 红 朱丽容 张学锋 祝定发 张 露
1.川北医学院眼耳鼻喉科,四川 南充 637000;2.川北医学院妇产科,四川 南充 637000;3.川北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四川 南充 637000;4.川北医学院英语系,四川 南充 637000;5.川北医学院影像科,四川 南充 637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尤其是车祸、火灾、地震等,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逐渐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有研究显示,4 min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一半突发性伤害患者被救活;4~6 min开始进行复苏者,可能有10%的患(伤)者可以被救活;超过6 min复苏者存活率仅为4%;10 min以上开始进行复苏者,患(伤)者存活可能性更小[1],表明复苏开始越早,存活率越高,因此,如果“第一目击者”能有效、及时地实施抢救,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中国急救专家李宗浩教授曾提出:中国目前最为重要的是将急救知识向社区普及。公众如果掌握了急救知识,就可以在最短时间做出反应,在顺利防灾避灾的情况下拯救他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由此可见,急救知识对每一个公民都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院外急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因此,提高我国社区公众的急救知识显得十分紧迫、重要。为此,笔者于2011年7月对南充市顺庆区部分居民进行了有关社区居民急救知识的问卷调查,以期为有效开展城市社区居民急救知识普及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南充市顺庆区年龄为10~70岁的城镇社区居民928名为调查对象,其中,男413名(44.5%),女515名(55.5%);年龄 10~17 岁 136 名(14.7%),18~29 岁 335 名(36.0%),30~50岁 319名(34.4%),51岁以上 138名(14.9%);文化程度初中以下者302名(32.5%),高中、中专及技校350名(37.7%),大专及本科226名(24.4%),本科以上50名(5.4%);职业包括学生177名,公司职员46名,工人59名,公务员102名,离退休人员74名,自由职员者470名,其中,工作与医药有关者158名,无关者770名。
1.2 调查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调查,以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自行设计问卷,在我市顺庆区按东、西、南、北随机选取8个社区,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28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居民基本情况、急救基本知识、急救基本技能、急救知识的态度和行为以及希望以何种方式来接受急救知识的普及等五个部分。
2 结果
2.1 急救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如表1所示,94.3%的居民知道急救中心救护车呼叫电话是120,仅少数人认为是110,居民对其他急救基本常识了解的程度不高。
表1 急救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2.2 急救基本技能正确处理情况
在急救基本技能正确处理情况的调查中显示,地震来临时能采取正确措施积极应对者占80.8%,是掌握率最高的急救基本技能;烫伤和食物中毒的正确处理位于其次,掌握率分别为68.5%和64.8%;心肺复苏术的掌握率仅为9.2%,蛇咬伤处理的掌握率为13.4%,常用止血包扎术的掌握率为30.4%,该项目是急救基本技能中居民掌握率最低的三项。见表2。
表2 急救基本技能正确处理情况
2.3 急救知识态度和行为
2.3.1 急救知识普及的主要困难 认为目前开展急救知识的方式不够吸引的有300名(32.3%),认为普及效果不好的有397名(42.8%),认为学习急救知识的主动性不强的有513名(55.3%),认为社会对此不重视的有404名(43.5%)。
2.3.2 希望普及哪方面的急救知识 创伤的救护:327名(35.2%);心肺复苏:270 名(29.1%);中毒的现场救护:319 名(34.4%);家庭常见急诊救护:646 名(69.6%);意外灾害:316 名(34.1%);其他:84 名(9.1%)。
2.3.3 希望通过何种方式普及 印刷小册子:332名(35.8%);开展培训讲座:291名(31.4%);急救模拟演练:477 名(51.4%);创办社区急救知识网站:244名(26.3%);广播形式:156名(16.8%)。
2.4 急救知识来源途径
社区居民获取知识的途径以书本为主,家人及朋友、网络为辅,还有少部分人愿意采用课堂、医院及其他途径来了解急救知识。见表3。
表3 社区居民获取急救知识的主要途径
3 讨论
3.1 急救基本知识
本次调查发现,94.3%的居民知道发生医疗紧急情况要拨打120,但是能正确拨打急救电话的人只占46.7%,还有更多的居民不知道该如何拨打及要交代的事项,在拨打120时大多只会交代事发地点,而知道需要交代患者情况及留下联系人联系方式的居民非常少;国际急救标志SOS的知晓率不足一半,遇紧急情况能正确采取措施者仅占38.4%,现实生活中人们可以用到SOS的机会较少,即使有人使用此标志求救,也很少有人明白其意思。该结果提示急救基本知识急需向大众普及。
3.2 急救基本技能
本次调查发现,该市居民的地震急救知识掌握情况最好,能采取正确措施积极应对者占80.8%,这可能与2008年的地震有关,发生在身边的事最能够激起人们学习的欲望。同样的,生活中常见的紧急救援技术居民掌握较好,比如烫伤和食物中毒,掌握率均达到60%以上。这些大多是来自家人和朋友及自己的生活经验,但往往有些经验是错误的,如往烫伤伤口涂抹香油、牙膏或紫药水等,这就需要医疗工作者在医疗过程中向大众普及,或者由医学志愿者自愿自发组织深入群众去宣传和推广正确的急救处理方法,并帮助居民改正错误的自救做法。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居民心肺复苏术的掌握率仅为9.2%。心肺复苏术是呼吸、循环骤停时的现场急救措施,主要任务是迅速有效地复苏生命器官(特别是心和脑)的血液灌流和供氧,其主要步骤可归纳为ABC:A(airway)保持呼吸道通畅,B(breathing)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C(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3]。心肺复苏是最值得向居民普及的基本急救技术,在发达国家局部地区,每个家庭中就有一人可以完成自救、互救[4],因此,应努力提高我国公民的个人遇险自救能力。
3.3 急救知识态度、行为及来源
本次调查发现,居民大多认为现在普及急救知识的困难主要原因是人们学习急救知识的积极性不强,占55.3%。有69.6%的居民希望获得家庭常见急救知识,有51.4%的居民希望以现场急救演练的形式普及。52.2%的居民急救知识来源于报刊书籍,其次为家人和朋友。该调查结果为未来面向居民的急救知识普及活动指明了方向:应该提高居民学习急救知识的积极性,吸引社会对此方向的注意力,增强志愿者的普及效果,按照居民的意愿多向其宣传一些家庭常见救护知识,以多种方式、多种途径扩大宣传范围,提高普及力度,争取达到每家每户至少有一个人完全懂得心肺复苏等常见急救知识的目标。调查还发现,绝大多数居民都没有经历过正规的急救知识学习和培训,缺乏获取相关知识的有效途径,急救意识不强,由此暴露出一般城市普通居民家庭对此重视不够,有关部门的宣传普及措施不到位,缺乏媒体宣传等情况。
总之,由此次调查让笔者认识到开展公众急救知识培训的必要性,只有将急救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百姓面前,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提高急救知识的普及度。虽然目前我国急救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但存在急救理论发展与急救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加之各省市培训工作发展的不平衡,急救知识培训多是在特殊群体中开展,故尚无固定模式可循[5-6]。而公众对急救知识培训的认识尚不够、缺乏职业的急救教育部门和队伍、教师未受过系统的正规化训练、教学方法、教材、训练器材不规范等问题依然存在。对此,建议有关部门重视对公众急救知识的培训,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其急救意识,进而提高急救知识的总体水平。在国外,卫生部门因其专业性、权威性及资金支持而在院前急救的技能培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7]。目前全国各地正积极探讨有效的培训模式,面对近来公共危害事故不断,各种突发危险时有发生,专家建议,应本着“科学、规范、普及、公益”的原则开展公众急救知识培训。由此我校组织了一些高年级医学生志愿者对部分市民进行了急救知识免费培训,将急救知识带进社区,从而提高居民对急救知识的关注,使之自觉地寻求并获得急救知识,并且通过居民之间的交流可以促进其更有效地掌握急救知识。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将典型案例以公众喜欢的形式进行深入剖析,形象地表达出来,如此一来,急救知识的普及效果是很明显的。
[1]王一镗.急诊外科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45.
[2]房蔚霞,郑文静,卢月珍.急诊患者家属院外急救知识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21(3):64-66.
[3]吴在德,吴肇汉,郑树,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1.
[4]房蔚霞,郑文静,卢月珍.急诊患者家属院外急救知识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21(3):64-66.
[5]陈建华,刘有为,程瑞玲,等.1公众急救知识普及性培训方法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4):2785-2786.
[6]文明.北京市急救中心景山急救站院前急救539例回顾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5):416-417.
[7]David M,Michael J,Reilly,et al.Public health department training of 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s for bioterrorism and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results of a national assessment[J].J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Practice,2005,11(1):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