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内科应用抗菌药物干预的疗效研究

2012-07-28乔丽华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抗菌药不合理内科

乔丽华

广东省深圳市广东公安边防总队医院二内科,广东 深圳 518029

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上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对其使用不当或滥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常导致细菌耐药性快速增长、药源性疾病日渐增多、患者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增加以及卫生资源浪费等不良事件的发生[1-2],成为医院管理中的一大难题。近期我院在呼吸内科针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进行了综合干预,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于2011年1月开始实施临床抗菌药物干预规范后入住我院呼吸内科、2011年8月已经治疗出院的100例病例为干预组,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17~78岁,平均(49.67±21.56)岁。从2011年1月前出院的病例中随机选取10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51例,女49例;年龄16~79岁,平均(51.06±22.31)岁。干预组实施一系列干预措施促进合理用药,对照组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1.2 方法

1.2.1 干预措施 对包括对照组在内的2011年前病例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呼吸内科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有的放矢,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主要以“干预-反馈-再干预-跟踪评价”为主线,分为宣传教育、监督管理、反馈跟踪三个方面实施。具体内容如下:宣传教育面向科室所有医护从业人员,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我院实际情况编发《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用药方案及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并组织合理用药学习培训,定期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联合院内有关专家设立用药咨询专线,随时回答临床实践中的用药问题。监督管理,依照抗菌药分级目录采用分级管理,选用和调整抗菌药物须在住院病历中著入分析,且要有相关分级权限的医生的亲笔签名;设立质控医师岗,每月对各专业小组的抗菌素使用的适应证、禁忌证、用药原则、配伍、采样及有关病程记录等方面情况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纳入当月奖惩考核。反馈跟踪,质控医师及时对每次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将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之处,反馈给科室主任和责任医护人员,由主任联合相关专家同责任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对确实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委派临床药师参与长期持续地监督引导。

1.2.2 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按预先设计好的表格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内容包括:病历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时间、诊断、给药时机和时间、使用抗菌药品种和用药情况、药品费用等,所有项目录入Excel表并建立数据库。抗菌药物合理性应用评价参考上述的《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用药方案及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主要指标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用药无适应证、超级实用抗菌药、给药时机不当、用法用量错误、药物选择不当、用药时间过长)的发生情况、住院天数及抗菌药物费用所占比例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均治愈出院。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的发生情况、住院天数及抗菌药物费用所占比例等抗菌药物合理性应用评价指标结果见表1。从中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抗菌药物使用和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比例、不合理使用抗菌药发生率以及平均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支出比例明显降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1 两组抗菌药物合理性应用指标结果(%)

3 讨论

由于呼吸系统特殊的生理解剖结果,受感染的几率较高[3]。抗菌药物是治疗机体感染的必需药品,但近年来抗生素品种多,发展迅速,大量新品种不断进人临床,在给临床实践提供良好的治疗方法的同时,也给其合理应用带来了困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不仅受到医药界的关注,而且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它对于延缓细菌耐药、减少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和节约卫生资源都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因此如何因地制宜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使患者获得低毒高效的治疗效果,是临床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以卫生部先后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办医发[2009]38号文件为依据,通过详细的前期调研发现我院呼吸内科的抗菌药使用比例处于国内外同级别医院中偏高的水平[5-7],遂组织专家制订了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干预计划,通过有针对性的实施干预,结果表明,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从86.00%下降至72.00%,联合用药的比例从干预前54.00%下降至干预后的39.00%。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支出比例也相应地从干预前的(16.62±4.33)d和57.88%降至干预后的(11.19±3.57)d和46.46%,这证明合理的用药方案不仅能减少药物的使用,还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有效控制医药费用。尤其是结果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发生率作为最直接的指标显示用药无适应证、超级实用抗菌药、给药时机不当、用法用量错误、药物选择不当、用药时间过长等不合理的用药表现明显减少,干预效果显著。

总之,通过在呼吸内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对照研究,说明实施长期持续全程干预措施是可行和有效的,符合卫生经济学高效节约的原则。这些宝贵经验有利于干预的拓展,为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1]Austvoll Dahlgren A,Aaserud M,Vist G,et al.Pharmaceutical policies:effects of cap and co-payment on rational drug use [J].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2003,1(1):7-17.

[2]中国合理用药中心组.用药调研方法与改善用药的策略[Z].2007.

[3]沈丹,张芳,鲁燕侠,等.呼吸科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1):1610-1612.

[4]夏国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48-50.

[5]汤静,刘皋林,徐红冰,等.抗菌药物应用横断面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2):246-248.

[6]Perez Trallero E,Martin-Herrero JE,Mazon A,et al.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ong respiratory pathogens in Spain:latest data and changes over 11 years (1996-1997 to 2006-2007)[J].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2010,54(7):2953.

[7]May AK,Fleming SB.Influence of broad spectrum antibiotic prophylaxis on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 infections and subsequent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in head-injured patients [J].Surg Infect (Larchmt),2006,7(5):4091-4094.

猜你喜欢

抗菌药不合理内科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兽用创新环保抗菌药的开发及其重要性
抗菌药在宠物临床的合理应用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