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看法的跟踪调查与分析

2012-07-28刘宗让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思政课理论课

刘宗让

(浙江科技学院 社会科学部,杭州310023)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1]。但是在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困难局面,对许多高校来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政课难教和难学的问题[2]。为了摸清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看法,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课题组以Z高校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看法为例进行跟踪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课题以Z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为当年开设思政课的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由于开课大学生数量较多,学科专业分布、政治面貌分布、性别分布差异较大,对其逐一调查存在难度,故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样本容量控制在500个左右,即占当年开课大学生总数的5%。课题组结合思政课教学相关问题设计了包含20道题目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为5个部分: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情况、对任课教师的看法、对教学内容的看法、对教学方式方法的看法、对教学效果的看法,问卷调查以无记名方式进行。课题组于2008年10月在Z高校当年开课的2007、2008级大学生中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51份,其中有效问卷451份,回收率90.2%。两年后的2010年10月,课题组在当年开课的2009、2010级大学生中进行跟踪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500份,其中有效问卷500份,回收率100%。两次问卷调查对象涵盖了目前Z高校在校的2007、2008、2009、2010级学生。最后,对两次问卷资料进行比对、归纳、分析,指出两年来Z高校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看法的演化及归因,并据此提出相应建议。

2 跟踪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方便对相关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现同时列出2008年、2010年两次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

2.1 对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看法

从表1可以看出,2010年与2008年比较,认为思政课是重要和必要的受访者比例有了较大幅度提高。认为“很有必要”的比例提高了26.3个百分点,同时认为“可有可无”的比例下降了23.2个百分点。对思政课持明显抵触心理,认为“没有必要”的比例下降了3.1个百分点。但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仍有高达32.2%的受访者认为高校思政课“可有可无”或“没有必要”。

表1 对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看法Table 1 Views of students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2010年与2008年比较,受访者对思政课的兴趣有了提高。认为“兴趣很大”和“兴趣较大”的比例提高了25.1个百分点,同时认为“兴趣较小”和“没有兴趣”的比例下降了25.1个百分点。但2010年仍有高达46.4%的受访者对思政课“兴趣较小”和“没有兴趣”。

2010年与2008年比较,通过学习逐渐喜欢思政课的比例提高了12.8个百分点,通过学习逐渐不(太)喜欢思政课的比例下降了8.6个百分点。但2010年仍有高达35.4%的受访者通过学习对思政课“现在已经(更)不(太)喜欢了”。

2.2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的看法

从表2可以看出,2010年与2008年比较,认为思政课任课教师教学水平总体上“好的”和“比较好”的比例小幅提升2.8个百分点,达到70.8%,认为“一般”的基本持平为26.2%,认为“不太好”的下降3.0个百分点,仅为3.0%。说明大学生对思政课任课教师教学水平总体上还是逐步趋于认可的。

表2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的看法Table 2 Views of students on teach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认为任课教师对思政课的基本特点把握“准确”和“基本准确”的比例提高了4.6个百分点,达到89.6%;认为不够准确的下降到10.4%。

认为任课教师讲授思政课时结合大学生特点,“有”的提升14.4个百分点,达到45.4%;“结合得不够”下降8.8个百分点,仍有38.2%;2010年认为“结合得不够”和“没有”的比例仍高达54.6%,说明任课教师讲授思政课时在结合大学生特点方面还需要逐步加强。

认为任课教师讲授思政课“有条理,清楚明白,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的比例提高了10.4个百分点,但也仅为39.4% ;“条理不够清晰,也不够生动”和“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的比例下降了7.6个百分点,但仍为14.4%。说明任课教师在讲授思政课时还需要逐步增强课堂教学感染力。

认为思政课任课教师“很容易接近”和“一般能够接近”的比例提高了13.0个百分点,达到90.0%;“不太容易接近”和“很难接近”的比例由23%下降到10.0%。说明思政课任课教师的亲和力逐步增强。

对于与思政课任课教师之间的交流感到对自己“帮助很大,非常满意”和“有所帮助,基本满意”的比例提高了9.6个百分点,达到81.6%。说明任课教师在与大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中的作用逐步增强。

2.3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看法

从表3可以看出,2010年与2008年比较,对思政课教学内容“满意”和“较满意”的比例提高了19.0个百分点,达到83.0%,但“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者仍有17.0%。认为所学思政课教学内容对人生发展的帮助“很大”和“较大”的比例提高了13.4个百分点;但2010年认为所学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对人生发展的帮助“较少”和“几乎没有”的比例仍高达42.6%。

表3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看法Table 3 Views of students on teaching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2.4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的看法

从表4可以看出,2010年与2008年比较,对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满意”和“较满意”的比例提高了17.1个百分点,达到80.6%。认为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灵活,注意启发思维,很注意培养学生能力”和“灵活,注意启发思考,较注意培养学生能力”的比例提高了7.8个百分点;但2010年认为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呆板,引不起积极思考,不注意能力培养”的仍高达46.2%。认为思政课最好教学方式依次分别为分析实例、社会实践、课堂讨论、电化教育等,可采用的课外辅助教学手段有教学录像、多媒体和实地考察等,希望认真听教师讲课、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有发言的机会等,一方面反映出学生比较接受直观形象化认知方式,形式多样、针对性强、互动式和研讨式等教学方式受到欢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有忽视基本理论学习和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的偏向。

表4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的看法Table 4 Views of students on teaching metho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2.5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看法

从表5可以看出,2010年与2008年比较,对思政课教学效果“满意”和“较满意”的比例提高了15.3个百分点。虽然2010年对思政课教学效果“很不满意”的比例已降低到4.8%,但“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仍有30.2%。认为思政课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仍为“学生根本不重视”和“理论与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脱节”,认为来自于教师方面原因的比例已下降到9.2%。认为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最有效的途径仍是“改革教学方法”和“改革教学内容”。认为通过思政课学习,“在这一领域中知识和能力有所提高”比例提高了12.2个百分点,“学到了某些颇有价值的东西”比例提高了25.8个百分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兴趣得到进一步提高”比例提高了27.0个百分点,“掌握了教师传授的知识”比例提高了9.4个百分点,“一无所获”比例下降了2个百分点。

表5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看法Table 5 Views of students 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3 思考与建议

总体而言,2010年调查获得的大部分数据都较两年前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如认为思政课重要和必要、对思政课的兴趣、任课教师讲授思政课时结合大学生特点、思政课任课教师的亲和力、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方法及教学效果满意度、思政课对人生发展的帮助等方面。这反映了学校两年来在思政课教学方面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某些数据相对稳定,如学生对思政课任课教师教学水平等方面的正面评价,反映了学生总体上比较认可思政课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但作为教师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跟踪调查得到的一些关键数据,如学生对思政课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学习兴趣、教学结合大学生特点、教师课堂教学感染力、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效果满意度等方面,仍然是极其令人担忧的,反映了目前学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思政课教学改革仍然面临艰巨任务。为此,笔者结合本次跟踪调查结果提出如下建议。

3.1 引起大学生重视,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学习效果和提高课堂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然而,目前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不重视和缺乏学习兴趣几乎是所有高校都面临的难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社会环境因素,如当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压力日渐增强、价值追求日显功利、利益要求日益直接等因素;也有大学生主观方面因素,如大学生普遍对思政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思政课在整个大学教育和大学生成才过程的意义缺乏正确理解,甚至把思政课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课程,从而产生重视专业课、轻视基础课特别是轻视思政课的观念;还有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因素。跟踪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思政课的学习兴趣与对学习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有密切关系,学习兴趣较大者对于学习思政课与自身成长成才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而兴趣较小者通常是看不到学习思政课对自身成长成才的帮助和作用。因此,引起大学生重视,增强其学习兴趣,首先要使大学生认识到思政课在帮助青年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使其对学习思政课与自身成长成才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其次,要加强思政课教学内容改革,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化解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切实解决学生思想和行为问题;再次,要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要切实改革思政课考试形式,使之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不是把应付考试当作学习目的。

3.2 提高教师素质,发挥其教学主导作用

虽然跟踪调查分析表明,大学生总体上是逐步认可思政课任课教师教学水平的,也逐步认可任课教师对思政课基本特点的把握,任课教师的亲和力逐步增强,任课教师在与大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中的作用逐步增强,这些都是十分积极的变化。但是,任课教师讲授思政课时在结合大学生特点方面还需要逐步加强,还要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感染力。为此,就要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素质,发挥其教学主导作用。首先,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要加强对教师的政治立场、政治信念、工作态度方面的教育,使教师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进而熏陶、感染学生;要引导教师加强业务学习,通过激励机制引导教师不断提高学术水平;要通过进修培训、攻读学位,出国进修、考察等方式提高思政课教师素质。其次,要增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学校应给予思政课教师足够的关心和重视,改善思政课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真正帮助思政课教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从而更好地调动他们从事教学的积极性,增强思政课师资队伍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3.3 加强教材建设,创新教学内容

加强教材建设和创新教学内容,是增强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根本举措。跟踪调查分析表明,虽然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满意率逐步提高,但认为所学思政课教学内容对人生发展的帮助作用“较少”和“几乎没有”的比例仍高达四成,这显然不能适应高校开设思政课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要求。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各门课程之间内容及与中学重复现象比较严重,教材的内容陈旧不能反映当前国内外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教材的基本理论过于空洞,与现实联系不够。这些情况,既影响了高校学生对“两课”学习的兴趣,也使“两课”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一种较为被动的局面[4]。针对这一现状,首先,教材和教学内容应立足于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立场、观点、方法、原则,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致力于进行与大学生立场、观点、原则、价值等有紧密联系的现实问题的深刻理论分析,帮助大学生提高基本理论素养。其次,教材和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国内外现实,密切结合大学生思想学习实际,挖掘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不解,并将其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解答他们关注和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在目前教育部明确要求使用全国统编教材的背景下,教师应不拘泥于教材,根据国内外局势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善于把新事物、新问题、新观点充实到教学中来。最后,要注重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贯彻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改革中,赋予思政课教学新的生命和活力。

3.4 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跟踪调查分析表明,有接近半数的受访者认为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呆板,引不起积极思考,不注意能力培养”。为此,应着重从创新思政课教学的方法及手段,加强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入手。首先,从创新教学的方法及手段方面来看,应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大学生为主体、综合运用基于建构主义和合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基础上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体系,把思政课教学过程变为大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贵有疑,思之不通则质询。”开展研究性教学,以学生的主动探索为前提,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研究、创新和实践能力,让学生领略学习成功的欢乐[5]。在课堂教学中要把讲授法和讨论、演讲、辩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要尝试通过多媒体课件来演示教学内容,通过视频、录像等音影效果和逼真的图像将教学内容直观再现,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记忆、加深学生的理解、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课程的信息容量。其次,加强思政课教学实践环节。要通过多种多样方式,如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专业实习、参观革命基地或展览馆、访问社会名人等社会实践活动,在了解社会、感受社会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科学态度、观察能力、分析方法、研究方法,实践检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4 结 语

本次跟踪调查结果反映Z高校两年来在思政课教学方面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同时思政课教学仍然要在引起大学生重视、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思政课教师素质、发挥其教学主导作用,加强教材建设、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不断改革 。

志谢:感谢浙江科技学院社会科学部王学川教授在设计调查问卷及指导调查方面进行的工作!感谢浙江科技学院社会科学部办公室任宁、刘宇老师在问卷调查及数据整理方面所做的工作!感谢浙江科技学院社会科学部任课老师在调查问卷发放和回收方面所做的工作!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政课的意见[G]∥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13-217.

[2]游洁,佘双好.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认识与评价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5,51(19):62-65.

[3]白从稳.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J].成才之路,2010,48(12):彩页17.

[4]张齐政.当前地方高校“两课”教学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以湘南地区高校为例[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2):109-110,115.

[5]辛燕.思政课主体性教学调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47(4):58-59.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思政课理论课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浅谈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班级管理中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