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未经溶栓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012-07-27琚长虹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2期
关键词:达拉溶栓神经功能

琚长虹

山西省泽州县人民医院,山西泽州 048000

1 资料与方法

①临床资料:本文进行统计的资料对象来自于2010年4月—2012年3月期间进入我院的未经溶栓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58例,其中包括男性33例,女性25例,年龄范围37~74岁,平均年龄(62.29±10.54)岁。统计资料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入院前诊断检查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老年脑梗死的标准。统计资料排除标准:排除有其他严重内科疾病或者严重器官病变患者,排除经CT影像学检查确定有脑出血,心房颤动等患者。按照患者自主选择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治疗组34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用疏血通治疗的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病例资料(年龄范围,性别比例等)经统计学检验表明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具有可比性。②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降压、降糖、脱水以及神经营养。治疗组将250 mL0.9%的生理盐水和疏血通注射液4 mL混合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另取250 mL0.9%的生理盐水和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混合后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病况。对照组单纯使用250 mL0.9%的生理盐水和疏血通注射液4mL混合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③疗效标准:患者经治疗后根据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90%以上的视为显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40%~90%者视为有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不降低甚至增加者视为恶化。④安全性指标:安全性指标主要涉及患者治疗后是否会产生过敏反应或者是否产生出血倾向(通过常规尿检配合心电图的检查)。⑤统计学方法:患者治疗后的评分资料,统计结果经总有效率(显效和有效均视为总有效)计算后,数据录入SPSS 16.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结果表明2组治疗结果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按照文中疗效标准评分后进行统计,经总有效率计算后比较临床治疗效果,具体结果如下表。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

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2例,恶化4例,总有效率88.2%。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7例,恶化8例,总有效率66.7%。统计学检验表明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1例患者有过敏现象,1例患者有内出血倾向,安全率为94.1%,对照组无过敏反应,但有5例患者有内出血倾向,安全率为79.2%,治疗组的安全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疏血通注射液能有效调整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解除高凝状态,显著改善血液循环[3]。同时保护组织细胞减少自游基生成,减少细胞凋亡,减轻细胞损伤,活化细胞代谢,提高组织细胞抗缺血,缺氧的能力。依达拉奉是一种脑保护剂[4]。未经溶栓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给予依达拉奉,可抑制梗死周围局部脑血流量的减少,另外,依达拉奉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以上两种药物合用,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未经溶栓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时,可以作用于不同的药理环节,即能显著提高疗效,又能显著降低其危险性,说明2种药物合用在治疗老年脑梗死时较为安全,未见不良反应的发生,能够在临床应用中得以推广。

[1]王萍,李丽.降纤酶联合疏血通对脑缺血大鼠模型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6):506-507.

[2]周溱,刘亚.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4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5):608-609.

[3]张璇,吴苏宁.疏血通注射液对局灶脑缺血自由基损伤的脑保护作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5(2):94-95.

[4]利伟江,李光宁,胡庆峰.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1(3):267-268.

猜你喜欢

达拉溶栓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