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时代的微传播

2012-07-27官建文

中国记者 2012年11期
关键词:信息

□ 文/官建文

(作者是人民网副总裁)

当今时代堪称“大时代”“快时代”,但对各种大活动、大事件、大灾难传播得最快、最广的却是微传播。如何从理论上实践上认识和用好微传播?如何处理浅阅读、深阅读的关系?

微传播无处不在

当今时代堪称“大时代”“快时代”,追求高速度、巨型化,“大手笔”越来越多。万吨轮的新闻已属过去,“海上巨人号”载重可达56万吨;摩天大楼:迪拜塔高828米;火车时速已超400公里;“空中巨无霸”A380可载550人,时速达1000公里;正在研制的“云霄飞机”,可飞升至2.8万米高空,以超5倍音速飞行,4小时之内到达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高档社区,七星级酒店,豪华了还有超豪华;数字化、互联网发展得更快,摩尔定律揭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人类信息的发布量更是成几何级数增长,处理信息的技术能力,大约每14个月就翻一番,全球人均通信能力每2年10个月就翻一番,人均信息存储量大约每3年4个月增加两倍。造富的速度也大大增快,创立仅一年半、只有13名员工的Instagram前不久被Facebook以10亿美元收购,按13人都工作18个月计算,平均每小时/人创造的价值竟高达2.5万美元!

在传播领域,也产生了一些堪称“大”的传播:投资上亿元的电影大片,正被热捧的3D电影,数十集上百集的电视剧不可计数;出版业的“宏篇巨著”也不少:一些四开甚至对开的图书已不少见,一人难以搬动、重达数十公斤的“大书”已经出现;报纸越来越厚,报道、文章越来越长,杂志的“封面文章”篇幅越来越大,报纸杂志化、杂志“专刊化”趋势出现……但是,人们每天大量接触的、充斥于社会各个角落的无疑是微传播:手机短信满天飞;微博及类似微博的传播在全球火爆,其活跃的注册用户全世界不下20亿;各种大活动、大事件、大灾难,传播得最快、最广的是微传播。报纸、广播、电视也在利用微传播抢时间,扩大影响;微传播已经无所不在,各种即时通信工具、网络聊天工具、社交网络都能与手机绑定,实现随时随身传播;电梯间、卫生间、公交车站和公交车内、人群聚集的广场都充斥着电子屏幕,流动着微传播……

□ 2012年4月27日,人民网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上市。

近年来,微博红火,带来了“微内容”传播的火爆:微直播,微视点,微日记,微小说,微电影,微TV,微制作,微空间……甚至连购物付款也开始“微”起来:微支付(微支付平台)。

什么是微传播?汉语中的“微”是极其小的意思,微传播,是比短更短、比小更小的传播。内容“微”,采集、发布、传递都快,接收、消费、消化也快,转发更快。因此微博是快传播、广传播,是“神马”都无法相比的传播。

微传播的品种有手机短信息类的传播,Email(邮件)类传播,有网络新闻跟帖、网络论坛、贴吧聊吧等BBS(电子公告板)类的传播,有微博、Facebook、Twitter、SNS等社交媒体的传播,有QQ、MSN等即时通信类传播,有米聊、微信、飞信类传播,有播客类音频视频传播,有APP应用商店类的客户端传播,等等;从微传播的内容上分,有事实、观点的传播,有图片、声音、图像的传播,有符号(包括某些指向明确的数字)与图形的传播;从传播方式上看,有一对一、一对众的传播,有私信等私密类传播,有公开的传播,还有各种各样“群”内部的半封闭式传播。当然,报纸、广播、电视中各种简讯的播报,也可以看作微传播。电梯间、楼宇大堂、公交车站及公交车内、各种户外大屏幕小屏幕,也有不少内容属于微传播。可以说,当今社会,微传播已经无孔不入、无处不在!

阅读,借助于微传播得到极大普及与扩展。数十万言的小说,被切成小段,以便于手机阅读,碎片化时间、无聊时间被充分利用,三五分钟可以读,几十秒钟也能读一小段。中国13亿人口,手机用户超过10亿,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国人手持手机,不是在传播,就是在接受传播。

微传播火爆溯源

人类最早的信息传递与思想交流,象形文字的产生,结绳记事,石块甲骨上刻字,都可视为微传播。人类的手势、眼神以及简单的语言交流,也是微传播。当今的微博,只能发布140字,而《论语》的很多段落也只百十字,文字简短,博大精深,难怪有人说《论语》是微博的鼻祖!

现代微传播最早可追溯到电报,之后应数上世纪90年代流行的BP机(俗称“叩机”)。后来有了汉显(能显示汉字)BP机,不需要满处找电话机了。再后来,2G手机出现,手机短信息接过了汉显BP机的接力棒,手机短信息出现爆发式增长,展示出无穷魅力。曾经,节日贺卡大行其道,后来电话拜年一度兴起,但稍兴即衰,代之而起的是短信拜年、节日问候,至今仍兴盛。

技术进步是微传播火爆的根本动力之一。数字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比特”介质超越了以往所有传播介质;现代通信技术,1G、2G、3G,通信技术的进步,打开了微传播的广阔空间;互联网技术发展,社交媒体的出现,让微传播得以普及;尤其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融合,产生了移动互联网,开启了微传播时代,让微传播无处不在、无往不胜。不仅微博,不仅手机的群发功能,原有的各种即时通信工具,QQ、MSN,各种聊天工具、社交网络,都跟手机绑定,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微传播,享受微交流。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现代人的高流动性,创造了微传播无限的市场空间。城市越来越大,交通工具越来越便捷,商务、文化活动,旅游、休闲时间越来越多,“在路上”是现时人们的重要特征,“移动人生”成了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如何在移动中获取信息?什么信息最适合在移动中传播?显然是微传播!

对信息的渴求,是又一根本动力。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经济运行中“蝴蝶效应”日益明显,早一秒钟获得影响经济经营的重要信息,可能产生数以亿计的收益;随着资讯的发展与社会方方面面影响的交互加深,人们对于灾难的预防更为重视,尽早获取灾难信息的需求更为强烈;人的流动性的大大增强,使人们对亲朋的关注、交友的需求更趋强烈,沟通交流的欲望更炽热,微传播应运而生,因时而起。

微传播将带来什么?

微,不是渺小,不是微不足道,微而好更要求技艺高超。

微传播,微、快,单位时间内发布量大,传得快,转发也快,由微小的点,连续传播,形成信息链、时间链、发展链,组成连贯、持续、与事件发展几乎同步的连续播报;微传播容易被广泛转发,铺天盖地,由点连成面,形成巨大覆盖,由此形成信息传播的面与链。传播“面”无限延展与时间链、信息链的无限延续,构成了微传播巨大而难以比拟的威力。这是微传播以小博大、形微实大的力量所在,也是当前的微传播在突发事件与热点事件传播上超越强大的传统媒体的原因所在。

微传播的力量来源于“众”。大众传播是精英传播,精、优、高,职业、专业、精当;微传播是草根传播,信息源广,传播者泛。精英传播与草根传播正在相互影响,草根传播希望登精英传播的大雅之堂,精英传播则利用、借道草根传播扩大影响。获得草根传播广泛转发、认可的精英传播,是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传播。

微传播促进了传播业分工的调整。传统媒体大批专业化、职业化的记者们正借用微传播抢新闻首发。一些报纸、广播、电视和杂志在APP Store上开发的客户端开始打破日刊形式,一天多次更新新闻。

传播格局与舆论格局也因微传播而改变。微传播的低门槛、草根化、网络化、移动化,让信息传播进入“秒时代”,传播格局、舆论格局因此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微传播的动员、号召能力更强、更快、更具传导性与蛊惑性。病毒式传播,无限放大,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同样巨大。微传播既有公开的,也有封闭的和半封闭的。在群、组、圈里酝酿后的爆发式传播,会如风如洪如潮,汹涌无比。

微传播带来新的商机、新的营销方式。电梯间、卫生间、公交车、人群聚集的广场都被电子屏占据,微传播已无孔不入。适应微传播、社交网络、情绪化传递的营销方式随之产生。自我营销与产品营销、形象营销,都可利用微传播,让人称奇、堪称经典的案例和损害消费者的案例都不缺乏。

也许可以这么说:微传播集以往传播之大成,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单向传播、互动传播,都在融入或借道微传播。

微传播,没有围墙,没有门槛,少有筛选,扩散谣言的速度与能力远远强于辟谣的速度与能力。

微传播,简单,不复杂,表达的意思单一,一条微传播所承载的信息有限,连续报道事件发展有优势,但要提示事件背后的原因、反映深刻的根源,能力有所不及。如何通过微传播传达深刻的思想、系统的理论无疑是难题,而人类需要短、简、快的信息,也需要深刻的思想和系统的理论、哲学的思考。微传播的普及,强化、助长了浅阅读。众多时间被碎片阅读占据。近年来,浅阅读盛行,快餐式文化消费大有市场,而深度阅读减少,深刻的系统的思索式阅读减少。不禁让人生疑:微传播能承载厚重的思想么?手持手机能读得了《资本论》《法哲学》《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吗?未来社会还能出现亚里士多德、黑格尔、马克思吗?

微传播有其魅力,也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未来,如何对待微传播,如何面对浅阅读?人们怎样才能做到既盛享浅阅读的快感又独品深阅读的深奥?媒体怎样才能既娴熟运用微传播又巧妙用好能承载厚重思想与深刻理论的精英传播?

猜你喜欢

信息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信息超市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
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