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转换层层刚度比计算方法简述
2012-07-26樊长军
樊长军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4)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高层建筑出现了大量的底部大空间建筑。结构师往往利用框剪结构体系来满足建筑上的使用要求,但框剪结构有时不利于上部空间的布置。在这种情况下,结构师需选择带转换层的底部大空间结构。为满足结构竖向的规则性,需要计算转换层上下层刚度的比值,转换层的位置不同,其采用的计算方法也不相同。
1 几种层刚度比计算方法
力学上刚度是指结构或构件发生单位位移时所要施加的力。《建筑抗震规范》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规定了常规结构层刚度计算公式:
其中Ki为第i层刚度,Vi为作用在第i层的剪力,Δui为第i层的层间位移。
另外,对于带转换层的底部大空间结构,转换层上下层侧向刚度的计算方法规范另有规定。当转换层位于一层时,层刚度比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G1,G2为一二层混凝土的剪切模量,A1,A2为一二层的折算抗剪截面面积,Awi为第i层全部剪力墙在计算方向的有效截面面积(不包括翼缘面积),Aci为第i层全部柱的截面面积,hi为第i层的层高,hci为第i层柱沿计算方向的截面高度。当第i层各柱沿计算方向的截面高度不相等时,可分别计算各柱的折算抗剪截面面积。
当底部大空间的层数大于1层时,其转换层上部与下部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为:
其中γe为转换层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H1为转换层及其下部结构的高度,Δ1为转换层及其下部结构的顶部在单位水平力作用下的侧向位移,H2为转换层上部若干层结构的高度,其值应等于或接近于H1,且不大于H1,Δ2为转换层上部若干层结构的顶部在单位力作用下的侧向位移。
2 计算方法讨论
式(1)是根据刚度力学含义来定义的。式(2)至(4)是刚度的一种近似计算方法,是用结构层的抗剪刚度来近似计算结构层的整体刚度,因此有必要对结构抗剪刚度的计算方法进行讨论。主要发生剪切变形的构件,其抗剪刚度为:
其中K为剪应力不均匀系数,k为常用矩形截面,一般取1.2。分别计算转换层上下层剪切刚度可得出式(2)。式(3)和式(4)中的 Ci为转换系数,是将抗弯刚度折算成抗剪刚度的系数,CiAci为柱子的等效抗剪刚度。式(5)是运用结构力学的虚功原理,求结构指定点在单位力作用下的位移Δi,力学上定义为结构柔度,为单位力引起的转角改变,为等效剪切刚度。
需要说明的是:式(5)中的Δi既包括单位荷载作用下剪切变形产生的位移,也包括由于弯曲变形产生的位移,所以有时称其计算的刚度为剪弯刚度。在我国常用的高层结构设计软件SATWE中,计算高位转换层刚度时,采用结构串联模型计算结构等效刚度,即将结构上部或下部各层的侧向刚度求倒数得出位移后求和,再求倒数得到上部或下部结构的刚度或等效侧向刚度。
3 计算方法比较
式(1)适用于一般结构的刚度计算,式(2)用于结构变形,主要是剪切变形的结构刚度的计算,式(5)主要用于高位转换层刚度比的计算。当结构转换层只有一层时,转换层主要发生剪切变形,弯曲变形所占比例较小。高位转换层上下的结构变形由剪切变形和弯曲变形两部分组成,弯曲变形部分将占到一定比例。我国常用的高层结构设计软件SATWE中规定了3种刚度计算方法,即剪切刚度、剪弯刚度、地震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值。因此,实际运用中一定要选择与实际计算模型相符的计算方法。
4 结语
在高层结构设计中,结构刚度的计算尤为重要,刚度沿竖向分布情况直接决定着结构的破坏形式。在我国现行的高层结构设计软件SATWE中,可以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结构刚度计算方法。由于选用不同的刚度计算方法,其计算结果有时会有较大差别。因此,在实际结构设计中,特别是在刚度沿竖向分布不连续的结构设计中,刚度计算方法的选取应十分慎重。
[1] 杨星.PKPM结构设计软件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樊长军,张永生.混凝土竖向构件在水平力下顶端水平位移分析[J].山西建筑,2009,35(3):93-94.
[3] 包世华,方鄂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4] 方鄂华.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5] 方鄂华.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概念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