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预算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2012-07-26蔡汉勤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11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资金管理

蔡汉勤

一、高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一)预算管理能够防止高校的盲目发展。高校的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基础,能够促进高校制定更加长远的计划,避免了高校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盲目的投资而产生的危机,减少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二)预算管理是促进学校各部门间相互交流合作的渠道。对于各个部门以及院系各自的责任要进行明确,协调发展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避免由于责任不清而造成的相互推诿的事情的发生,减少了各个部门间相互矛盾,使得各个部门能够协调的发展。

(三)预算管理能够更好的强化内部考核和控制。高校的预算管理是高校绩效标准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给绩效评价提供了一个标准,是高校办学计划的一种量化的表现,方便对于各个部门实施量化的业绩考核以及奖惩制度,也方便对于员工的激励和完善内部控制。

二、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某些领导对于预算管理没有正确的认识。高校的某些领导预算管理的意识不强,单纯的把预算管理当做资金使用的一个前期的计划,是要随着客观需求而不断改变的。这样的错误的认识被应用在预算管理中就会产生敷衍了事的情况出现,在预算过程中不严格按照预算标准和项目标准滥用资金的现象很严重,预算方案没有依照高校的实际需要而拟定,导致了预算和高校的工作严重的脱节。另外一些高校预算部门对于收入预算不重视,而单纯的重视财务分配的问题,对于收入没有进行全面的分析,导致了预算编制的数据和实际差距甚大,影响了预算的执行。

(二)高校的预算编制缺乏规范性、标准性。在高校,预算部门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没有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编制的内容没有涉及到高校工作的实际内容;日常业务量的大小和性质没有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调研和深入分析;预算编制长期沿用传统的“基数+增长”的分配方案,基本是通过上年的基数加上本年的增减因素来确定本年度的支出的规模多少,此方案虽然简单,但是缺乏公平性、规范性以及透明性的原则。

(三)高校缺乏有效的预算执行方式。对于完善的预算管理网络和科学的管理程序在很多高校都暂时没有办法建立健全,在实际情况中预算超支、经费的挪用等现象屡见不鲜,使得高校重大项目的资金无法保证。并且高校对收支缺乏统一的筹划,资金使用混乱。资金的流向和预算控制严重脱节,事前、事中、事后都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预算效果差,不但无法反映预算资金的全貌,也不利于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

(四)高校缺乏完善的预算支出考评制度。现在,在大部分高校的实际工作中,实际分工和操作的权限并没有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缺乏信息交流,信息传递经常出现脱节的现象,年度预算执行完成之后,往往对于预算支出项目执行缺少考核,没有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不利于调动高校人员进行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归属的经济责任没有很好的落实。

三、完善高校预算管理的方式方法

(一)提高高校全体人员预算管理的意识。高校尤其是高校的领导要重视预算的编制,要组织学习财政部门以及教育部门关于预算编制工作的精神和要求。高校应当在全院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以及财务人员中展开部门的预算会议,学习相关的文件,为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严密的动员部署。对于相关人员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和安排,将预算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的项目来执行。高校应当对于参加预算编制的相关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统一的认识,确保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效果。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强化预算的严肃性,明确预算的收支范围、编制程序、编制的原则等。

(二)完善高校预算编制的程序。高校的预算编制必须充分的考虑到日后资金支出可能产生的缺陷或者漏洞,并且和有关国家政策法规、条例制度、监督措施等等结合起来,把高校资金的预算管理更加进一步的细化,建立健全量化的财务考核和评价的指标。例如政府采购的方式尽可能的用于一些大型的办公设备、器械仪器等等的采购,根据高校实际采购的数量、名目、资金来源等等进行详细完整的列报,并且据此编制政府采购目录表;但是对于一些大型的非教学用的设备仪器等还应当由财务部门提交给予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的招标采购;对于高校的一些建设性项目以及专项工程都要先递交项目申请,出具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准确的预算项目的支出等。此外,高校财务年度预算编制要考虑到一些琐碎的问题,避免对于一些极为细微的支出问题做出繁琐的规定,这会使各个部门的职能缺乏必要的自主性,影响到学校事业发展的效率。因此预算管理也不能盲目的追求详尽,更多的要考虑到高校的实际情况。此外要避免多部门对于申报资金的项目进行重复的申报,必须进行全局的考虑,对于重复投入和反复出现的项目要及时进行沟通,保证资金得当的安排。

(三)加强对于预算管理实施的力度。高校的预算执行从年初对于本年度预算的执行到年末预算的结束这段时间,基本上包括了收入、支出的预算执行以及最后的预算平衡三个部分。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的预算弹性偏大,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随意的扩大收支范围以及提高支出的标准等等的情况经常出现,导致了决算和预算脱离,不能对预算的情况进行正确的反应,预算的控制作用不能体现出来。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于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来保证高校的预算管理有序、有效的进行。在预算执行前,高校可以科学的制定各种的预算指标,加强预算计划的安排以及执行。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的追踪和调查,并进行详尽的分析,及时掌握高校的预算收支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对于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改进,保证收支的平衡。各项支出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开支制度和标准,不得随意更变。

(四)建立高校支出预算的考核制度。支出预算的考核制度实际上是对于高校经费的支出以及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的一种体系,加强了对于支出的管理意识,使得预算的支出结构得到了优化,不断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完善的预算支出的绩效评价制度必须有一套完善、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在高校中,进行预算的编制,决定预算的政策以及对预算资金的分配都归属于财务部门,它是学校进行资金管理的主题部门。但是预算资金涉及的范围较广,并且像教学、科研、后勤等都具有各自的特点,财务部门本身也存在局限性,因此必须建立一个以院长为财务组长,其他部门的处长作为成员的评价小组来对经费支出进行考核,来提高评价的权威性,建立支出预算的计划、决策、管理的制约机制,不断实现绩效考核的制度化管理。

[1]夏青高,高等学校预算控制与评价研究[J],新西部(下半月),2010(3).

[2]王晓玲,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会计之友,2009(13).

[3]吴海澜,关于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的思考[J],铜陵学院学报,2006(3).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资金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