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产业集聚区研究的进展与动态

2012-07-25李洛焱李矿辉杨文正

河南建材 2012年2期
关键词:集群研究发展

李洛焱 李矿辉 杨文正

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471000)

1 产业集聚区概念的提出、质疑和定义

1.1 理论渊源

产业集聚区的理论渊源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的定义由于学者们研究产业集群的切入点、侧重点不同而存在诸多不同的观点。总体来说,研究角度主要包括产业内部要素和产业地理特性,具体分述如下:

1)以产业内部要素为主的界定。产业集群一般以一项或某几项主导产业为主,根据上下游产业链综合形成一批业务相互关联、相互合作、关系密切的企业集群。集群产业内部要素是促进企业相互联系的决定性因素。“集群产业内部要素是指某区域内集聚的企业单一从事某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生产或服务,这些成员企业之间关系紧密、有着长远的合作关系、系统的劳动分工,它们相互之间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产业系统。”

以产业链来界定产业集群也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Redman(1994)认为集群是围绕产品生产链的地理集中。Porter(1998)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除相关联的产业外,还包含与竞争有关的实体,比如零部件、机器设备和服务的供应商,基础设施条件等。Feser and Bergman(2000)通过对美国产业集群的实证性研究,认为产业集群更倾向于技术联系。产业链之间的相互影响造成产业集聚。产业链是产业集群内部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产业集群内部要素所包含的方面更多。

2)以地理特性为主的界定。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地理特性,其特性是指“在某一个特定区域内所有成员企业和相关成员企业要素在空间地理位置上相互邻近,从而呈现显著的地域相关性。”产业集群地理特性是产业集群的根本特性之一,地理特性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而表现的愈发明显,也即是产业集群发展到高度集中时,均具有明显的地理特性。

以地理特性认定产业集群程度也得到了国外学者的肯定。持此观点的有波特(1998)认为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企业及机构在地理上的聚集体。斯旺(1996)等提出产业集群是同一产业中的大量企业位于同一地理区域内的认识。巴普提斯塔和斯旺(1998)则认为产业集群是坐落于一个较小的区域,在地理上高度密集,业务相互关联的企业。

1.2 产业集聚区的质疑

产业集聚区在河南省来提,可能有超越阶段发展的嫌疑。河南作为粮食大省,与沿海工业发展相比,仍处于工业化的加速阶段。还不具备发展产业集聚区的条件。

1.3 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产业集聚的问题研究起始于19世纪末,马歇尔(1890)最早关注产业集聚这一现象,并用“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马歇尔之后,产业集聚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流派,如韦伯的区位集聚论、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E.胡佛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等。从国际范围看,产业集聚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它通常是发达国家竞争力强的产业通常采用的方式。

1.4 产业集聚区的界定

产业集聚区是现代产业提升的产物,更加强调结构合理、配套完整、集群发展、体现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组合、不同产业的继承和延伸,生产与销售、服务、职工生活相融合的发展趋势。它的基本内涵是“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其中,空间集聚是表现形式,关联性是核心特征,集约化发展以及生产生活服务社会化是本质要求,以提高综合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是根本目的。

lan R.Gordon and Philip Mccann(2000)认为,不同集团及其活动在一定地区集结成块,最终形成了产业专业化的集聚区。由此可以得出产业集聚区是指相互关联的产业或企业根据自身区位选择集聚在城市空间特定区位的产业组织的地理实体。它同时也是产业发展所呈现出的新型空间载体。从分类来说,可以划分为制造业集聚区和服务业集聚区。

1.5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聚区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产业集聚属于动态的运行过程,产业集群是静态结果。2)联系。产业集聚可以向产业集群转化。产业集群是特定的产业集聚现象,特定产业的集聚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基础,但并非所有产业集聚都能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就是因为某产业的有关企业集聚于某地,而形成的一种聚集效应,它是产业集群的初级阶段。当企业之间发生有目的的合作时,则产生联合行动效应;当政府有意识地参与其间,会出现制度效应。这三种效应是产业集群的产生基础,三者缺一不可。

2 国外研究进展

2.1 外部经济理论

古典政治经济学:该理论最先提出的是在1776年,由亚当·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的。他认为“产业聚集是由一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联合而组成的群体”。大卫·李嘉图(1817)以生产特定产品的区位问题为研究课题,认为产业聚集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比较利益的存在,促使相关企业集聚,进而形成产业集群。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90)则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首先提出了外部经济理论。他不仅解释了基于外部经济的企业在同一区位集中地现象,还发现了外部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密切关系,得出产业集群是外部性导致的结论。他分析认为外部经济是由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以及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三种动因所引发的结果。

2.2 聚集经济理论

聚集经济理论是由区位经济学家们提出的。他们从区域产业发展的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了阐述。主要包括工业区位理论、市场化理论、增长极理论。

工业区位论是由阿尔弗雷德·韦伯(1909)提出的。他选取运输、劳动力成本作为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强调了聚集经济的作用。他认为企业是通过分享公共基础设施、专业化劳动力资源、销售市场等来获得聚集经济效益的。同时他还分析得出了促进产业聚集的四个要素:技术设备的改进、劳动力的高度分工、生产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以及基础设施的共享。

勒施(1940)是市场化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研究重点是产业聚集与城市的形成及城市化之间的相关关系。他认为产业地域聚集是其与城市化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他将这种区位的聚集分为自由聚集和约束聚集等两种形式。

佩鲁(1955)提出了增长极理论。他认为经济空间不受地理空间的约束,可以跨越国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际接触与交流日益频繁与方便,产业的地区性集中会强化经济活动并相互影响,地理空间失去了形成产业集聚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增长是促进产业集聚的动力,因为生产的聚集及其辐射能够带动经济增长。

2.3 新竞争优势理论

新竞争优势理论是“指企业通过寻求合作的方式来获得共同发展”。为降低风险以获取最大利益,无论是业务相互补充的企业还是业务相互竞争的企业,均需要相互交换信息以扩大自身的竞争力。

奈特(Knight,1996)认为企业之间横向纵向之间的合作划分是非常必要的。竞争性的企业可能可以市场调研、产品开发、进出口配额及专业化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展开合作;同时又必须在生产、销售及新产品开发等方面进行竞争。

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1990)运用“钻石(Diamond)”模型对产业聚集及产业群进行了分析,并于1998年发表了《产业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他从竞争优势的角度分析提出产业集群理论。企业是他研究的对象,他从创新能力的角度来探讨了产业的聚集现象。需求状况、要素条件、竞争战略、产业群是其理论分析框架最主要的四个方面。如图1所示。

2.4 新制度经济的交易费用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的实质是市场的替代物,它通过一个组织来管理资源,以此减少市场运行成本。

科斯(1937)和威廉姆森(1977)研究认为,产业聚集的优点在于“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改变小数目条件、克服交易中的机会主义和提高信息的对称性,最终降低市场交易费用”。随后,马丁(1999)研究认为产业集聚是存在聚集经济条件下序列区位竞争的必然结果。他认为:存在聚集经济时,赢得第一次的区位竞争,增强了区域对企业的吸引力。首先进入的企业获得较高的政府财政支持,后续进入的相似性企业能够从首先入住企业产业聚集的外部经济中获得利益。这种较早的投资吸引往往对以后的政府选择企业以及企业选择地理位置产生重要影响,最终导致产业聚集。

3 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产业集聚区的研究相比国外来说,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在二十一世纪以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产业集聚区发展政策研究

包晓雯,陈达舜(2008),通过对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认为产业集聚区的健康发展应通过强化政府引导和管理,加大政策法规的扶持力度、完善产业集聚区的运作模式。郭煜晓(2009)认为产业集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思维,也是引起变革的手段。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以发展产业集聚区为突破口,通过主动的财政政策选择,扩大政府对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投资,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职能和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培育区域经济竞争优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引导社会经济全面健康有序发展。魏鹏举,杨青山(2010)认为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机制和管理主体有三种:自发集聚、企业主导和政府主导。应根据产业集聚区的类型来进行管理模式选择。

赵铁安(2009)认为通过对豫灵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分析认为通过科学规划产业规模和空间布局,强化政策控制引导、树立循环经济引导、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加强技术和人才支撑、加大产业政策扶持等五个方面来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李智玲,周 遊,王春才(2009)通过对北京会议产业集聚区的研究,认为应通过制定扶持政策、内部建立战略联盟、培育专业公司、注重人才培养等手段来引导产业集聚区发展。

3.2 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研究

陈静,夏保林,麻永健(2010)以南召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为例,从产业确定、空间落实、实施保障三个部分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于慧芳(2009)通过建立了两个产业集聚区的扩展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集聚区最优租金与最大化利润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是两个集聚区定位于市场的两端为集聚区定位最佳选择。耿斌(2007)分析认为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经历了由市场自发发展--官方认可--政府政策扶持的过程,在产业集聚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动因来自于上海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规模的扩大致使内城边缘区复兴、工业遗产的再开发利用,即市场、政府、社会价值目标的融合。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开发过程中市场、政府两者起着主导作用。在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政策引导、控制方面提出了多项创新性的探讨。马吴斌,褚劲风,郭振东(2008)阐述了上海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空间布局,分析了产业集聚区如何构建上海“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机制,最后提出了利用产业集聚区推动城市网络化全面发展的建议。

3.3 产业集聚区特征研究

王世营(2009)认为随着城市产业集群的发展,城市产业空间模式由一般开发区向特色产业园区转变,基于产业集群的特色产业园区已成为城市产业空间新的发展范式。向清华,倪外(2010)将新产业区理论引入小商品销售领域,第一次从新产业区角度分析小商品市场空间集聚现象,着重从根植性、机构稠密性、柔性生产三个最能体现新产业区空间集聚特征的方面对小商品市场空间集聚现象进行分析,论证了小商品市场空间集聚现象同样具有新产业区产业集聚特征。邓宇凡(2008)以地理学传统空间分布的研究视角探讨了广州市创意产业集聚区时空分布状况,形成原因以及分布规律。认为广州市创意产业集聚区不同发展阶段与城市空间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并且在城市特定范围内形成集聚。黎逸科,黎碧茵(2008)介绍和分析了广东产业集聚区的总体发展状况,并着重研究广东省新出现的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类型的产业集聚区发展概况,分析产业由集聚到扩散,再重新集聚的空间结果。新产业集聚区具有距城市建设区较远、规划建设规模较大、发展迅速、产业选择因地而异等发展特征,广东传统与新产业集聚区在产生初期相关作用因素、空间发展规模、企业技术更新意识等方面存在差异。

3.4 产业集聚区问题研究

宋伟(2010)通过对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问题分析,认为工业化与城镇化仍是当前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在充分把握这一基本现实的基础上,河南提出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构建现代产业、现代城镇与自主创新“三大体系”,实现河南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科学发展。在产业集聚区建设过程中,既要做好长远规划,产业功能、居住功能与服务功能并重,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规划好空间;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步实施,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既要注重招商引资,又要鼓励本地企业的发展。在产业选择上,应该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创造非农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农民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转变,最终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杨贞,李剑力(2009)通过研究发现,河南目前大多数集聚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产业的选择与发展还存在一些偏差和问题。基于此,文章按照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理念,从产业集聚区软硬环境优化、主导产业选择、产业分工与协作、支持网络体系四个方面,提出相应措施与对策。杨建(2009)认为要树立集约用地的理念,努力提高现有建设用地的利用率,节约每一寸土地,同时开发荒地,整治“空心村”,尽量使用城市周边的丘陵荒坡等方式,努力增加土地供给,促进产业集聚区顺利发展。

3.5 产业集聚区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强健,梅强(2010)认为政府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一种特殊经济组织,具有特殊的利益,既有自己的收入和支出,也有相应的目标函数。政府在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下以不同的目标方式整合区域物质要素和人文要素。政府的行为方式主要分为福利型政府和“经济人”政府。不同的行为方式选择决定了政府对区域经济集聚的不同影响。

3.6 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

赵虹,唐勇等(2008)通过分析总结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的四种典型模式(资源聚集自发形成模式、原有资源改造利用模式、依托原有资源提升模式、全新规划建设模式),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与思路。

3.7 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研究

陈颖,李强(2007)构建了包括要素集聚速度、产业集聚质量和集聚规模收益系数三个指标的国家高新区产业集聚测度体系。并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在肯定国家高新区整体规模收益水平逐年提高的同时,也指出部分国家高新区产业集聚质量不高的现状及其成因。

4 结论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产业集聚区的研究动态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国外产业集聚区的研究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集群理论。相较而言,国内对产业集聚区的研究始于近几年,主要为实证性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产业升级研究和政策研究方面,这与我国绝大多数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有关。对于产业集聚区的产业选择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现代化进程的加剧,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将日益加快,对国内外产业集聚区研究理论的进展进行研究,对更有效地规范、规划和管理产业集聚区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

[1] 陈文华,刘善庆.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的新成果及启示[J].企业研究,2005(7):73.

[2] Ian R Gordon and Philip McCann,Industrial Clusters Complexes,Agglomeration and/or Social NetworksUrban Studies,2000,Vol.37,No.3,pp513~532.

[3] 中国产业集聚网.http://www.chinacluster.org/.

[4]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5] 韦伯.工业区位论[M].李刚剑,陈志人,张英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 涂晓春,蔡强.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研究综述[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3(12).

[7] 刘乃全.产业聚集理论及其发展[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2(4).

[8] 包晓雯,陈达舜.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研究[J].规划研究,2008(3).

[9] 郭煜晓.发展产业集聚区的财政政策选择[J].应用科学,2009(3).

[10] 魏鹏举,杨青山.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管理模式分析[J].公共经济,2010(1).

[11] 赵铁安.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循环经济个案问题研究—以豫灵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为例[J].企业活力,2009(12).

[12]李智玲,周遊,王春才.北京会议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与发展研究[J].经济纵横,2009(12).

[13] 陈静,夏保林,麻永健.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探析—以南召县为例[J].华中建筑,2010(1).

[14] 于慧芳.产业集聚区定位模型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4).

[15] 耿斌.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开发特征及规划对策研究[D].同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

[16] 耿斌.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开发特征及规划对策研究[D].同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

[17] 马吴斌,褚劲风,郭振东.上海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08(6).

[18] 王世营.产业集群与特色产业园区--我国城市产业空间新的发展范式[J].上海城市规划,2009(3).

[19] 向清华,倪外.基于新产业区理论的小商品市场空间集聚特性研究[J].商业研究,2010(4):144~148.

[20] 邓宇凡.广州市创意产业集聚区空间格局分布与演变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

[21] 黎逸科,黎碧茵.广东产业集聚区发展状况浅析[J].热带地理,2008,28(4).

[22] 宋伟.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问题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3):9.

[23] 杨贞,李剑力.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6):27.

[24] 杨建.努力解决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土地资源约束难题[J].学习论坛,2009,25(9).

[25] 强健,梅强.区域政府选择行为对产业集聚区的影响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0(2):89~93.

[26] 赵虹,唐勇,等.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研究[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3(1).

[27] 陈颖,李强.我国高新区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25[增刊].

猜你喜欢

集群研究发展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