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人家的孩子”的奋斗

2012-07-25多多

读者·原创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工程师境界事物

文 _ 多多

500强为什么吸引我们?高薪、出国培训机会、高效的运行机制、先进的企业文化……虽然“压力山大”,虽然“困难重重”,但500强的确让自己经历了一番不一样的成长。

在“别人家的孩子”这个词还没出现时,大飞就低调地坐上了这个位置。

他的求学之路一帆风顺:高考后进入上海的一所重点大学,学了一个听起来就很高精尖的专业,然后保送本校的研究生,毕业后进了那家让人如雷贯耳的全球500强公司做工程师。

但大飞显然并不认为自己特别优秀,原因很简单,500强在招聘中,太优秀和不够优秀的应聘者的出路都是走人,留下来的都是价值观和专业技能与公司要求比较“合拍”的人。不同的大公司企业文化不同,但对自身价值观和控制力的重视却如出一辙。

与沪上很多公司员工频繁跳槽的经历不同,大飞差不多算是“从一而终”了。研二时就进入这家公司实习,在正式工作6年后的今天,大飞已是一个team的头儿。

大飞发现,当他成为一个团队的管理者之后,需要吸收和提高的地方越来越多,危机感接踵而来。

与之前做工程师专注于“物”不同,职场的上升路上更需要重视的是“人”:对团队的激励、教导,团队建设、文化营造以及如何授权于人……如此,方能提升领导力或者说软实力。

软实力从何而来?公司定期进行培训,让员工了解、掌握更多的相关理论,大飞自己也会有意识地去看这方面的书。在他看来,比这种理论习得更重要的是实践,将模型转化为现实。但这种练习远远不够,即使在技术上非常熟练,“做事情也只能做到五六成”。这家500强公司始终提倡“看待事物的高度”,认为“境界”才是最终的制胜之道。

没想到,在“拼爹”的时代,会有这样的公司、这样的年轻人,致力于“拼境界”,不能不说是时代之幸。

大飞的另一重危机来自于担心自己进步不够快。身为欧系公司的工程师,他十分清醒地意识到公司最核心的技术在老外手里,而相关技术差不多5年有一个大的提升更新,自己还能做多久?若不能在规定年限内达到一定的高度,便只能不尴不尬地任时光飞逝,看年华老去。所以,若不想把工作做成“青春饭”,大飞的选择只能是奋力前行。

大飞今年30岁,从中原小城到上海,他走出了自己的向上人生路。要努力,要奋斗,不想也不能做“凤凰男”,唯一真实和可靠的唯有自己的双手。

还好,他依然对工作有热情,对新鲜事物抱有好奇心,对未来有憧憬。对于身处的城市上海,即便没有太强的归属感,也越来越认同它的规则化与效率。

古人说“三十而立”,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是早就“立”起来了——与是否成家无关,与房子、车子、票子无关,当拥有了足够成熟强大的内心,能够坚定而又自省地看待自身价值,这样的“立”,才真正坚不可摧、屹立不倒。

猜你喜欢

工程师境界事物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环保工程师:生来为了“拯救地球”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美好的事物
另一种事物(组诗)
品“境界”
我想做一名桥梁工程师
慎独的境界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