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聚宝山公园功能分区方法探讨
2012-07-24李晓倩
李晓倩,宣 婷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逐渐扩大,不少原本属于乡村或郊野的自然山地逐渐成为城市土地扩张的一部分,其用地性质和使用功能也随之改变,除了承载原有的生态功能外,还需要满足市民的游览休憩需求,于是山地型城市公园的建设应运而生。如何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城市中现存自然山体,因地制宜,发挥场地环境的自身优势,合理进行规划建设,营造为城市居民提供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从而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已成为规划建设与研究的重点所在。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背景
聚宝山公园位于南京市主城与仙林新市区的交界处、钟山风景区的北部,南有宁镇公路,东临仙尧路,西面和北面紧靠沪宁铁路,西面同时有宁龙公路,绕城公路从用地中间穿过,将用地分为东西两片,规划范围面积约140 hm2。本设计是聚宝山公园二期工程规划方案,主要是对聚宝山公园的功能定位整合,及其功能布局、重要节点的详细规划,力求与一期实施项目的完整衔接和拼合。
1.2 现状概述
1.2.1 区位分析
聚宝山公园周边交通便捷,与南京井字形快速干道的纵横两条,模范马路与龙蟠路以及南京外环有直接的联系,从主城中心能够快速的到达该区。其东侧紧邻的道路为仙林大学城至尧化门的仙尧路,同时未来轨道交通至仙林大学城4号线,在公园附近设有站点,与仙林新市区有最便捷的联系。此外,还有多条外部交通路线在公园周围交汇。公园南临宁镇公路,西北面有宁龙公路,绕城高速公路从南北穿越,沪宁铁路也紧邻用地的西侧和北侧,沪宁高铁从用地中间东西方向穿过,便利的外部交通必将使公园对南京周边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1.2.2 现状存在问题
现状用地基本以山林地为主,地势平缓处约40 hm2,占总用地面积的30%左右,且集中分布在山体的北侧,多为农田、农村居民点和废弃地,并有部分鱼塘水域。在绕城公路西侧、山体的北面有一约4.5 hm2的平缓草地,为原玄武垃圾填埋场的植被恢复区,现已初见成效。总体自然景观资源较好,是南京市区不可多得的一块绿洲。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自然山体也受到城市建设的破坏和侵蚀,原聚宝山山脉东西相连,现因绕城公路的建设,已被切断。此外,部分山体开采严重,不仅景观遭受破损,其生态调节功能也逐渐丧失。为此,针对性的保护与建设已势在必行。
2 功能定位及分区策划
2.1 一般公园分区方法
山地型城市公园的服务对象不仅包含人类,还包含其它各类生物。所以一般在划分片区时通常根据地形地貌、土壤条件、动植物分布资源及各生命体活动特征的不同,在满足公园正常使用的基础上,划分为自然生物育赏区、市民休闲游憩区以及混合活动区。在规划设计中,由于道路交通组织等方面的原因,上述分区通过边界来限定是较困难的,同时也不能体现出每个公园的特色。
2.2 基本思路
在规划时,不仅对聚宝山公园及其周边的地形、地貌、绿地、水体等因子进行了认真的实地调研,同时还对其环境进行了评价分析。考虑到聚宝山公园被多条外部交通线包合或穿越,对公园整体,尤其北部可用性较高的平缓地造成极大的噪音干扰,所以规划时重点对环境中的噪音进行了调查、测算及评价,从而在此基础上,做出综合分析,合理规划分区,以山体为核心,综合考虑城市空间特征,将区域内影响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各种因素都纳入统筹考虑范围,力求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山地型城市公园形象。
2.3 实际操作方法
2.3.1 GIS分析
自然山体是山地公园最大的特色所在,规划采用三维GIS技术,辅助分析研究基地的地形特征、风景资源。通过对基地的三维分析、高程分析、坡度分析、坡向分析等,为旅游服务区、景点及旅游道路的辅助选址、视觉敏感区域的划定、景观选址等提供适宜性比较。
通过分析,并结合现场踏勘,对聚宝山公园的自身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与评价。基地以山体、水体为主,具有较丰富的地形地貌,自然优美的山体轮廓线和植被景观,是该地区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资源,规划应注意对其加以保护和利用,并强化其景观特色。从山脊线及制高点均可观察到基地的大部分区域,景观布局与第五立面规划时要加以注意。现状水体分布集中但与外界孤立,在基地中具有较高的景观利用价值和生态效益。
2.3.2 景观资源评价
自然景观是山地型城市公园景观营造的基础。规划在通过详实的现状调查基础上,对现有景观资源进行分析、整合及评价。聚宝山公园范围内的景观资源主要为包括山体、水体和植被在内的自然景观资源。如何能在保证生态的基础上有效地利用开发,是规划中一个重要的问题。经过现场调研后,对现状景观进行了归纳,并通过资源评价进行细致的分析。具体景观资源评价方法主要是将风景区内各类景观资源按景观资源特性各分解为5个因子评价层分别打分评价,每个因子评价层5分,满分为25分。山体景观资源分为:高度、优美度、规模度、聚集度和植被情况。水体景观资源分为:规模度、洁净度、特殊性、水生植物和季节流动性。植被景观资源分为:规模度、完整度、优美度、特殊性和经济价值。评估结果分为四个等级:≥20分,Ⅰ级(优秀);15~19分,Ⅱ级(良好);10~14分,Ⅲ级(一般);<10分,Ⅳ级(较差)。
通过评价分析,认为聚宝山公园山林植物繁茂,乔木、灌木种类较丰富,植被覆盖率高。山林中亦有较为丰富的野生动物栖息。其中一些山体景观资源条件较好的山峰,如主峰具有较高的景观价值。公园内植被景观资源中,针叶阔叶混交林生长状况优良,经多年植树造林,树木均已成林。尤其北部山体植被情况较好,面积广阔,形成了绿色的集聚效应,具有明显优势,部分松林生长较好,也有较好的景观价值。山体周边的一些苗圃、农田等因特殊性、优美度较低而景观价值较低。此外,公园内水体景观资源主要集中在山体北侧,鱼塘成片,构成公园内的主要水体资源,与山体形成呼应,有一定的景观利用价值。其余都比较零散,特殊性较差,洁净度较低,景观价值一般。
2.3.3 噪音测算及评价
聚宝山公园周边有多条内外部交通线包合或穿越,公路、铁路都对基地造成不同程度的噪音干扰。在规划时调查询问当地居民,得知该地区除去春节长假时间段噪音影响有所缓和,其他时间常年处于相同噪音干扰下,并且实地去居民反应噪音严重的地点进行踏勘,之后选取一周内的周一、周三、周五及周六,从早8点至晚6点每两小时,沿沪宁高速、宁镇公路、仙尧路、绕城公路进行均匀等距的布点采样,从而得出比较准确的噪音分析。结果主要噪音源为:绕城公路的机动车噪音,一般值在60 dB以上,并随距离递减。北部沪宁铁路,火车约3~5 min开行一次。动车组产生的噪音约65~75 dB,内燃机车为75~80 dB。宁镇公路的机动车噪音,一般值在50~60 dB左右。城际铁路班车也约5 min开行一次,产生的噪音约85~90 dB,进一步加重该地块的噪音干扰。最后,通过实测分析后进行噪音评价分析图的图纸绘制,更加直观有效的体现评价结果,从而使我们能更加合理的进行功能分区(参见图1)。
图1 噪音评价分析图
2.4 功能定位及目标
通过对基础资源的分析整合,认为聚宝山公园区位优势明显,内外交通的可达性均好,公园产品功能设置应当立足于主城,面向南京都市圈层。同时聚宝山山形秀美,资源稀缺,规划中保护和开发应并重。噪音等负面价值明确,必须寻求适宜产品,以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此外,用地由于被绕城公路割裂成东西两片,规划时应统为一体,考虑东西片区的联系(参见图2)。
图2 用地潜力分析图
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聚宝山公园规划设计的建设目标:在维护现状自然生态的前提条件下,贯彻“绿色南京”,完善南京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同时适当开发,建设具备生态科普教育、体育运动、都市时尚和城市森林郊野休闲等综合功能的大型综合性城市公园。用具有参与性、认知性和开放性的规划设计形式,改善聚宝山整体环境,促进周边发展,最终构建一个集生态展示、游览观赏、休闲娱乐、科普教育、极限运动、时尚消费于一体的多功能城市空间。
3 功能分区设计
3.1 功能结构
聚宝山公园的周边环境与场地本身的复杂地形使得地块缺失完整的空间形象。设计应以山体为中心,尊重自然现状,平面上形成“斑块”设计理念,合理划分功能区域,构建分区明确,功能全面,形象统一的平面格局;竖向充分利用山体空间用地形式特点,创造多层次、全方位的功能空间,丰富视觉景观层次。规划根据用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壤类型和动植物资源状况,基于山水资源评价的开发利用、环境要素对应产品布局、服务要求支撑系统构建三原则,形成“三大功能块、十个功能片区”的山地公园空间与功能结构体系。
“三大功能块”指将聚宝山公园结构上分为北、中、南三部分,赋予不同个性的功能。北部考虑对噪音的规避,布置对噪音不敏感的极限运动区,体现激情,张扬个性,注重参与性;中部山体山形起伏优美,植被丰富,林相较好,考虑设置环境友好型项目,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形成山林康体区,以自然森林景观、生态保护、康体休闲、科普教育功能为主;南部则考虑利用便捷的交通优势,且远离沪宁铁路和城际铁路,受交通噪音影响相对较小,形成时尚消费区,体现自然与城市的结合,完善主城东北片区公共配套设施。
“十个功能片区”指聚宝山公园十个主要开发项目片区,分别是极限越野区、汽车营地区、极限摩托区、极限滑板区、北区综合服务中心区、越野自行车区、山体攀岩区、山林定向运动区、生态科普研习区、OUTLETS时尚消费区(参见图3)。
图3 功能分区规划图
3.2 特色功能片区
3.2.1 极限越野区
位于公园的西北部,利用该处的缓坡,水塘等地貌,以极限越野汽车文化为主题,集赛车竞技、娱乐演艺、休闲度假于一体,为人们玩车、飙车、品车、改车提供优质的场所和服务。本区域包含西北主入口广场、游客接待中心、符合越野车国际比赛要求的4×4越野赛道、汽车配套维护中心等。适合举行高标准的赛事和活动,是汽车各种性能的展示最佳场地。
3.2.2 汽车营地区
与极限越野功能相邻,利用地形中垃圾填埋场形成的一片平整的高台地,与极限越野功能区相配套,开展汽车露营,为改装车提供汽车展示平台,同时作为观看极限越野的一个视线极佳的看台。该区还布置有车友俱乐部等以举行汽车相关活动,展示汽车文化。
3.2.3 极限摩托区
设计有600 m标准赛道,利用缓坡和高差设置一系列陡坡,土路,台阶,沙路,独木桥等障碍,为越野摩托车比赛、训练和活动服务的用房。赛道以北利用现有水面形成可供市民游客观赏比赛、休闲的景观区,是整个西北极限运动场地的综合休息区。
3.2.4 极限滑板(小轮车、速滑)区
位于公园东北角,结合原有的L型缓坡山体,与极限运动中心形成围合场地空间,区域内不仅设有4 500 m2的培训场地,还有国际竞赛标准的竞技场地等不同区域。碗槽,U型台,小轮车速滑赛道等。可以举办各种极限运动培训,全国乃至国际极限运动赛事、活动、表演等。另外布置有极限运动中心,休息亭、观演看台,为极限运动提供配套服务。
3.2.5 北区综合服务中心区
结合位于仙尧路的北入口,布置游客综合服务中心,以管理和服务功能为主,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公园导游、投诉处理、医疗急救、物品寄存、失物招领、轮椅车及婴儿车等服务项目。
3.2.6 山地越野自行车、山地障碍自行车区
自行车作为一种代步的工具已渐失其本色,人们更将之作为一种休闲锻炼的工具使用,创造出诸如山地竞速、山地攀爬、山地跳跃、山地越野等项目。山地越野自行车,利用山体的坡度,结合越野自行车赛道的特点要求,在整个聚宝山山体中设置符合比赛要求的环形自行车道路。同时配套设有自行车租借、维修服务设施以及起终点场地,全长约6 km。山地障碍自行车,在聚宝山的山体北坡,利用这一片山势坡度变化丰富的区域,创造出起伏、转弯以及连跳等一系列山地障碍。
3.2.7 山体攀岩区
在聚宝山山脉中间的南坡面有一处因山体开采形成的陡峭险峰,自然景观幽静区域相对独立,利用该处陡壁设置山体攀岩项目,同时配置相应的服务配套。
3.2.8 山林定向运动区
以整个公园为场地、以山林为主体,设置定向运动设施。定向运动是利用地图和指南针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到达所有点标者为胜的竞技运动,是一项非常健康的智慧型体育项目。其受众广泛,各个年龄层都可以参与,可以组织各种形式,以学生、家庭、团体为对象的竞技。使人们在闲暇之余回归自然,放松身心,融洽关系,增添生活乐趣。
3.2.9 生态科普研习区
利用整个山体作为基底,结合山体水体保护、植被、垃圾填埋、开山采石等因素,采用融于自然的室外科普教育模式,结合路径和景点设置自然教育径、树木研习径、生态水循环模拟讲习,设置垃圾填埋、山体开采、环保等知识标牌。利用山南一处因山体开采形成的陡坎,通过壁画模拟展示山体剖面地质结构。
3.2.10 OUTLETS时尚消费区
在公园南部,紧邻宁镇公路,利用公园的交通优势,引入OUTLETS全新消费模式,是现代欧美商业社会最为流行的一种商业形态之一。通过时尚消费带动公园人气,并以OUTLETS为核心,布置相应规模的西式餐厅、汽车旅馆等时尚消费链,并与一期有着功能上良好的衔接。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公园中的休闲、娱乐方式发生了改变,于是公园的类型及使用功能趋向于多样化。而合理的功能分区可以有效整合资源,发挥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益;可以协调各功能组团的相互关系,给游客提供优化的组织系统;可以保护生态系统上的生态敏感区域,保护高价值的景观区域,维护景观的原真性和异质性,发挥景观整体的最高效益。在聚宝山公园功能分区设计过程中我们始终贯穿着人与生态和谐共生的原则,通过区位、地形、资源、环境评价等方法,综合考虑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比如增加一些新的有吸引力的功能区,并且增强各分区的功能复合,既要宁静和休息,也要有娱乐和运动场所;既要亲近自然、感受自然、融入自然,也要满足舒适性、消费性的需求;既要考虑私密性的需求,也要提供参与社会活动交往的机会。力求创造一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所,促进区域生态保护与建设,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也为周边片区赋予新的活力。
[1](美)I·L·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中译本)[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孟刚,李岚.城市公园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4]汤金水.柳杉家园园林真意——山地公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园林,1999(2):56-58
[5]杨向荣.半山山地公园的建设及思考[J].华东森林经理,2010(3):57-60
[6]焦胜,曾光明.城市公园的复合开发研究初探[J].南方建筑,2003(3):70-72
[7]郭佩英.浅探公园的功能与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1):29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