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从业者职业流动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2012-07-24苏林森
文/苏林森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在市场化环境中得到释放。由于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新闻等相关专业毕业生的供大于求以及应届生培训成本高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媒体已经不再招聘应届毕业生,转而直接聘用有工作经验的传媒人,传媒行业人员流动越来越加剧。新闻记者队伍流动性究竟如何?哪些因素影响了新闻从业者的流动?2010年10月8日~11月2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对中国主流媒体的全体从业者[1]进行了一项调查,本文基于这次调查的相关结论来分析传媒从业者职业流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一、研究方法
首先,本次调查选择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五座中国特大型城市的媒体进行抽样调查。一是这五座城市代表在中国的东南西北四个区域,分别是四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广告额占全国广告额一半左右,2010年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广告额占全国广告额的48.05%[2]。
其次,对五座城市的报纸、电视、新闻网站、新闻杂志进行抽样。在报纸方面,对五个城市的都市类报纸和党报都进行抽样,但有所偏重,广州的报业是中国最发达的,还对该市市场化程度高的专业化报纸做了调查,北京有中国最多的行业类报纸,对北京该类报纸进行了抽样;在电视方面,主要对北京和广州的电视台进行了调查,包括北京的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以及广州的南方电视台;在杂志方面,中国有影响力的新闻杂志都分布在北京、广州和上海,本次的杂志调查也只在这三地进行抽样;在新闻广播方面,有全国影响的新闻广播电台主要在北京,故只在北京进行抽样;新闻网站选择了中国最大的商业新闻网站新浪网和地方政府投资较大的重庆华龙网进行调查。
再次,对于选择的新闻媒体进行部门整群抽样,即对抽中媒体的部门全体从业者进行问卷访问,这样是为避免某一部门人员上班时间不同而漏填造成样本偏差(如白天调查会漏掉夜班编辑)。
最后,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0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7.27%,问卷由访员当面发放,自填密封后再由访员回收,调查数据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进行统计分析。
二、当前新闻从业者流动现状
本调查关于新闻从业者职业流动的变量主要有三个:工作过的媒体数、新闻从业年限和重新择业意向。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评价当前新闻从业者流动性的现状。
本次调查发现约1/3的被调查者从业5年及5年以下(占38.57%),大多数从业者的工作年限在10年以内(占66.87%)。计划经济时期新闻工作者在一个单位工作二三十年甚至一辈子比较常见,而本次调查发现在一家媒体从业20年以上的新闻工作者很少(仅占7.82%),而新闻网站从业者的流动性更加突出,5年及5年以下从业者比例达到76.25%(表1)。
表1 不同媒介从业者工作年限(%)
纵向比较,中国大陆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工作的年资缩短了,从业者职业流动增强了。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的全国新闻工作者调查显示,我国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工作的总体平均年资为12年,其中,从事新闻工作11年以上的资深人士占现职新闻工作者总数的48.4%[4]。
本次调查显示,将近一半(46.89%)的新闻从业者至少在两家或者两家以上的媒体(包括现工作媒体)工作过。换句话说,近一半的新闻从业者有过跳槽经历。从不同媒介来看,报纸、电台和电视台等传统媒体从业者流动性较小,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只在一家媒体工作过,而杂志和网站的从业者流动性较大(表2)。虽然几种媒介中网站从业人员从业年限最短,但仍然有超过一半的从业者在两家或两家以上网站工作过,可见网络新媒体从业者的流动性最强。
表2 不同媒介从业者工作过的媒体数(%)
再看被调查的新闻从业者重新择业方向,仅有38.80%的被调查者表示重新选择仍然会从事传媒业,与过去历次调查相比,从业者对新闻职业未来的坚持在下降。2002~2003年在全国8个城市进行的新闻从业者的随机抽样调查显示有72.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5年以后还会继续从事新闻工作;[5]2002~2003年在杭州的新闻工作者问卷调查显示,72.4%的受调查者表示五年后愿意从事新闻工作,[6]除了职业忠诚度可能在下降,另一原因是传媒从业者择业的市场化。需引起注意的是,超过四成(45.34%)的受访者对是否重新选择新闻业回答“不好说”,说明当前转型期新闻从业者对未来迷茫、矛盾的心态。不同媒体从业者对重新择业问题的回答有显著性差异,电台从业者有一半比例表示愿意继续从事新闻业,而新闻网站和杂志却分别只有26.92%和29.59%的人表示愿意,调查表明,电台从业者继续从事新闻业的意愿最高、网站从业者意愿最低。
三、不同新闻从业者流动性差异分析
新闻从业者的身份、性别、职务、所在单位的性质等因素与其流动性紧密相关。
与新闻从业者流动性联系的首要因素是从业者的“身份”。在传媒市场化之前进入媒体工作的从业者,多属传统事业编制,但新闻单位的“铁饭碗”正在被打破,越来越多的新闻单位,尤其是都市类媒体、新媒体均逐步引入竞争机制。本次调查发现,聘任制成新闻单位用人主流,占被调查对象的六成。在新旧用人制度并存的情况下,事业编制身份的从业者往往比聘用制从业者拥有更优越的福利、待遇和保障;另外,聘用制员工职业流动程序也更方便,因此聘用制身份人员的流动性明显高于事业单位编制人员。本次调查显示,2/3的事业编制人员只在一家媒体工作过,而在聘任制人员中这一比例仅为44.07%;在两家或者以上媒体中工作过的人员中事业编制仅占1/3(33.65%),而聘任制占一半以上(55.93%)。另外,从业年限仅5年(含)以内者,事业编制仅为9.78%,聘用制员工占28.33%;而从业年限在15年以上者,事业编制占12.29%,聘用制员工仅为3.83%,因此可以认为聘用制员工更具流动性。
其次,从业者所在媒介单位属性显著影响了其流动性。不同性质媒体从业者年资具有明显差异,党报/台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在传媒体制改革中作为时政类事业来对待,其从业者具有更高的社会地位,也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待遇,而都市类媒体以市场为导向,经营性产业成分更多,其用人机制相对灵活,因此党报/台员工比都市类媒体员工更具稳定性。本次调查显示党报/台从业人员不但从业年限长于都市类媒体员工,且超过六成(60.82%)的党报/台新闻从业者只在一家媒介工作过,而只有45.79%的都市类媒体从业者只在一家媒介工作过。
再次,本次调查发现从业者职务与其流动性明显相关,职务越高的从业者工作过的媒体也越多。本次调查的7位媒体老总均在2家以上媒体工作过,即均有职业流动经历。但从未来职业意向看,职务越高者越不倾向于再向其他行业流动,调查的7位媒体老总中4位表示,如果重新选择职业还会选择新闻业,而基层员工的这一比例仅为38.31%,这表明,新闻从业者的较高职务往往是通过较长年资、职业流动等经历来积累的,当他们获得较高职务后,便不太愿意流动了。
最后,由于生理特征、家庭特征和社会因素的差异,性别对职业流动有一定影响,女性较男性更倾向稳定。本次调查显示,36.69%的男性从业者只在一家或两家媒介工作过,而女性员工这一比例达43.78%,另一方面,在三家或以上媒介工作过的男性员工占10.55%,女性员工仅占8.98%;但在重新择业意向上,男女从业者无显著差异。
四、结论和讨论
新闻从业者是新闻单位的核心,稳定、高素质从业者对一个单位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本文分析可见我国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流动性呈逐渐增强的趋势,并且在重新选择职业意向上再选新闻业的比重也在下降。随着传媒市场化的深入,可以预见,未来媒介从业者的流动性将会进一步增强。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对任何行业而言,规范、有序的人才流动都能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只有流动才有活力。对于新闻工作者个人而言,流动能帮助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传媒单位,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对于传媒业来说,新闻从业者的适度流动有助于媒体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加强了媒介从业者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不同媒介从业人员的相互流动也有助于不同媒介间的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特别是随着不同媒介界限的模糊化,跨媒介、跨地区和跨行业成为中国媒介发展的方向,不同媒介从业者的相互流动给媒介业带来新鲜血液,有利于媒介之间的有序竞争,也最终促进媒介市场化的建立。
但传媒从业者过度、无序流动也会带来一些弊端。首先,媒介从业者流动过于频繁会影响媒介单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也使员工缺乏归属感,许多记者在各家报纸间跳来跳去,“没有根的感觉”,“没有时间思考”,“没有职业的荣誉感”,“只是谋生的职业,而不是什么新闻理想”。[7]其次,有些竞争白热化的同城媒介互挖墙脚不利于媒介间的有序竞争和良好合作。一些经常跳槽的“漂记” 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时心不在焉,反正不行就走,不利于媒体的发展,传媒人的频繁流动加重了本来就存在的报刊同质化问题,过度流动也让媒体都不愿培养人而倾向于挖人。因为培养人才要承担被挖的风险,长期以引进代替培养往往会“引进女婿气跑儿”,引起员工的不满。再次,不理性流动不利于传媒人个人的发展。媒介从业者跳槽到了另一家媒体经常“水土不服”,一些专业记者、编辑被挖去搞管理,是对专业人才的极大浪费且效果不好。如2002年原成都《蜀报》、《商务早报》部分记者投奔《21世纪经济报道》后,呆了不到两月,就被悉数淘汰出局;一些曾在昆明、福建、广州等地媒体担任领导职务的四川记者也纷纷打道回府,“宁为鸡头,不为牛后”、传媒人“文而优则仕”的现象往往影响了传媒人的发展,优秀的采编人员并不一定适合做管理工作。[8]最后,一些媒介从业者在不同行业间跳来跳去,将新闻行业看作是吃青春饭的行业。本次调查中有被访者表示新闻从业者在年轻的时候是个不错的选择,几年后会重新考虑职业前景。本调查显示,新闻从业年资平均8.66年,这种情况不利于资深新闻人的培养,对比美国的新闻同行,从业年限长的资深新闻工作者很多,如美国著名电视主播丹·拉瑟直到74岁才告别他服务了44年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新闻部。
要规范传媒从业者适度、有序地流动,首先要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化用人机制。当务之急是逐渐加强人事制度改革,打破铁饭碗,打破身份差异,建立起按劳分配的机制,减小因身份差异带来的流动。其次,相关部门要创造有利于媒介从业者有序流动的机制。最后,媒介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培养,真正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严格的绩效考评体系逼得记者无法做深入报道,成为“写稿机器”,近90%的新闻从业人员“从未有”或“极少有”脱产进修的机会,近一半左右的人“从未有”或“极少有”聆听专家学者讲座的机会。[9]所以,建立合理、透明的绩效考核办法,制定 实可行的传媒人才培训制度,加强企业自身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归属感,是我国传媒积累高素质人才、让传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唯一办法。
注释:
[1]全国主流媒体的全体从业者对整个中国新闻从业者有示范性意义,是当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最活跃的、也是代表下一步中国新闻业走向的从业者群体
[2]蔡佩爽.2010年中国广告业统计数据报告广告业现五年来最大增幅[J].现代广告,2011(8):22-25
[3]x2表示卡方检验,n表示回答该问题的有效样本数,一般地,当检验显示p<0.05或更小时表示交互表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该表中表示不同媒体从业者从业年限有显著差异,其他表同
[4]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识与道德[J].新闻记者,1998(3):11
[5]陆晔.社会控制与自主性——新闻从业者工作满意度与角色冲突分析[J].现代传播,2004(6):7-15
[6]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76
[7]包丽敏.报人“转会”[N].中国青年报,2005-08-31
[8][9]赵金.跳来跳去的传媒人给媒体带来了什么?[J].青年记者,2003(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