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2-07-2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科研处王娜娜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科研处 王娜娜
1 河南省对外贸易的概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河南省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不足1000万美元,发展到2010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77.92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26.35%,增长速度不仅遥遥领先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而且远远高于我国对外贸易16.8%的年平均增长率,河南省对外贸易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拉动河南省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相对于河南省的经济总量来说,对外贸易总额仍然明显偏低。2010年河南省出口总额为105.34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2.98%,远远低于全国25.77%的平均值;人均水平更是不足全国平均值的10%。这间接说明,河南省的对外贸易存在着底子薄,增速快,绝对量低的特点。
2 河南省的社会经济优势分析
河南省人口众多,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气候适宜,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工业门类齐全,轻工业基础较好等与其他省区相比具有比较优势。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粮食总产量、芝麻产量常年居全国第一位,棉花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其中某些农产品,如:芝麻、花生的出口价格仅相当于国际市场的60%~70%,竞争优势明显;另外瓜果、食用菌、蔬菜、中药材、花卉等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河南省的有色金属制造业、汽车零配件生产业、食品加工业等产业在全国经济发展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良好的开发条件,使河南省迅速提升为我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大省。2005年,河南省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294万吨,占全国产量的18.05%,蝉联全国第一。全省铝土矿探明资源储量4.35亿吨.居全国第二。目前,河南氧化铝、电解铝产能分别为510万吨、220万吨,居全国第一;铝加工产能 110万吨,居全国第二。从全球范围看,我国的铝产量和消费量增速已是全球第一,河南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氧化铝现货买方市场,亚洲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地。近年来河南的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了一批名优企业,如日产、宇通、少林、中集华骏、北方易初、红宇、中集凌宇、新飞专汽、郑州轻汽等,同时,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在不断壮大,风神轮胎、新航集团、中轴集团、西峡水泵等 20多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转向器总成、减震器总成、汽缸套等十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国内首位,载重子午胎、汽车空调、汽车轴承、减振器等成为国内骨干整车企业的配套产品,缸套、铝合金轮毂等进入世界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2006年河南省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达1970.1亿元,占中部地区总和的42.9%,实现利润159.2亿元,同比增长75.5%,比中部其他五省利润之和高出4亿元,销售收入和利润一举跃居全国第一位。河南已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冷冻食品生产基地.名优企业已经达到 l00多家,形成了 “双汇”、“思念”、“三全”、“科迪”等有影响的国内知名品牌。短期内河南可维持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方面的产业优势,但随着资源过度开采,优势产业将逐渐衰退,因此河南省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 河南省出口产业存在的问题
根据河南省对外贸易的特点,寻根溯源,可以发现以下问题。
3.1 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
产品结构是产业结构的最终反映。我省出口规模偏小、效益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过高,虽然这也是全国出口贸易的显著劣势,但在河南省表现的尤为突出,特别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过低。2010年我省的机电产品出口额为25.7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4.46%,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6.14亿美元,仅占出口总额的5.38%,虽然近年来我省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额逐年增长,但仍大大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3.2 出口企业缺乏技术开发机构,技术创新能力低下
我省出口企业的技术水平普遍较低,目前除少数大型企业集团外,相当数量的大中型企业至今还未建立其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转化、应用体系,一些列入省级重点的企业尚没有确立支撑自己不断发展的核心技术体系,没有形成有效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的发展和新产品的开发缺乏必要的技术保证。小企业更是基本上无技术开发能力,技术人员匮乏,缺少基本科研设备和资金,只好生产低附加值产品,靠人口红利赚取微薄的利润,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3.3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优势面临挑战
劳动力优势是我国特别是我省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我省的对外贸易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及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然而,随着我国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人均收入水平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有了大幅提高,我省的劳动力工资较大幅度的低于东部沿海地区,生产要素的较强流动性带来了劳动力的供给短缺,大量的劳动力流向了沿海发达地区,引起了我省的就业萎缩和“民工荒”。要缓解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局面,提高工资水平势在必行。我省外贸出口企业的工资成本增加已经不可避免,依靠低廉劳动力价格维持的加工贸易成本优势必将逐步削弱。
4 调整和优化出口产业结构的对策
基于我省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省社会经济的现状,依托我省的资源优势,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效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4.1 加大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加快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步伐。必须在产品工艺和质量上下工夫。在产品的生产方面,应当通过加大科研投入,运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造传统产品,改进产品加工工艺,强化绿色包装和清洁生产机制,推出科技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形成独树一帜的产品优势,避免与其他国家在低技术层次上相互竞争。近年来,我省一些出口大户安钢、安彩、新飞公司等,通过开发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依托国际市场销售,取得优良的业绩。 由此可见,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开发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是必由之路。
4.2 利用我省的比较优势,生产新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拥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是我省在国际竞争中的一项优势。短期内,我省可以继续从事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做好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传统密集型产业向我地区转移的工作。抓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省转移的机遇,大力开展对劳动力的专业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生产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培育企业的研发能力。鼓励企业生产出创新密集型和多样化的新型劳动密集型产品,形成产业和规模。这样既可以把我省的劳动力优势转化成长期的国际竞争优势,又可以避免贸易摩擦。我省出口企业在开发创新密集型劳动产品时,应当保持我地区的差异性和特色,如开发具有新功能的纺织品、智能玩具、新型家庭用具和体育设施、传统文化和现代工艺相结合的各种工艺品等消费品,这样可以避免与其他国家产品的雷同,形成长期的国际比较优势。
4.3 加强我省的品牌建设
在品牌建设和管理上,目前我省出口的绝大多数产品是“中国制造”而不是“中国创造”。因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我省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被动地位,不仅在产品加工链上收益甚微,而且随时可能被其他发展中国家所取代。我省有关部门要积极引导企业开发自己的品牌,积极申请知识产权来改变我省大部分企业处于低附加值的加工状态。使企业尽早走向“中国创造”之路。
4.4 推进“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发展境外加工贸易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随着国家对企业自营进出口权的进一步开放,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是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促进我省国民经济和对外经贸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实施的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的优势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便利,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避开各种壁垒,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
4.5 调整和重组企业组织结构,大力扶持出口大户
对企业组织结构要进行调整和重组,逐步形成大企业集团化和中小企业专业化格局。一是对具备条件的外贸公司,依据《公司法》改建为国家独资公司或股份制有限公司,以此作为母公司,同时利用国家优化资本结构、股票上市、扩大经营范围等政策,通过兼并、联合、资产重组等形式,形成以资产为联系纽带的母公司体制的外向型企业集团。二是将一些企业中能盘活的国有资产分离出来,作为国家股,吸收企业内部职工入股,改制为内部职工持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公司化”改造。三是对绝大多数小型外贸企业,采取兼并、联合、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拍卖等多种形式进行改革。四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机制,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竞争力。在抓好企业组织结构的同时,要建立省级外贸发展资金,用于扶持效益好、发展有潜力的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使之成为河南经济新的支撑点。
4.6 大力发展服务业贸易
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悠久、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具有发展服务贸易的广阔空间和潜在优势。这表现在:(1)低成本优势。我省不仅拥有充裕的廉价劳动力,而且相当大部分农业产品与服务的价格偏低,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2)相关基础设施完备。我省具有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铁路、公路、邮电、通信、航空等设施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发展服务业贸易提供了保证。(3)拥有丰富的服务资源。服务贸易离不开提供服务的资源,我省的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科技资源、人力资源等都非常丰富,为发展服务贸易提供了有利条件。
另外应依托我省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对外劳务输出、承包国外工程等服务出口业务,扩大就业机会。这几年随着我省教育事业和高等教育事业的空前发展,人力资本要素的供给已有明显改观,大学生就业已从供不应求变为供给过剩,发展我省的服务贸易的要素禀赋状况大大改善。特别是发展国际软件外包的承接业务,只需要对现有大学生进行简单的业务培训就可以上岗。如果我省能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中的机遇,就不仅能使服务贸易出口有一个新飞跃,而且将使出口增长方式转变有新的增长点,这对扩大我省就业和增加国民收益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1]金晖.河南省对外贸易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商贸,2010(2).
[2]薛选登.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0(10).
[3]王建国.加快发展河南优势产业的着力点和综合措施[J].企业活力,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