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eber病14484原发合并新继发位点突变频谱研究

2012-07-20安慧娟张艳敏孙艳艳鲍玉洲

河南医学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电泳视神经线粒体

安慧娟,张艳敏,宋 丹,孙艳艳,杨 旭,鲍玉洲

(1.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河南 郑州 450001;2.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 河南郑州 450002;3.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分子生物室 河南 郑州 450003)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是一种主要累及视网膜、巩膜筛板前部视乳头黄斑束纤维,导致视神经变性的临床常见母系遗传性线粒体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中心视力的丧失,常累及青年男性[1-3]。传递方式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4]。根据线粒体DNA突变位点在LHON致病的影响程度,将其大致分为原发性突变和继发性突变。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诊断技术的发展,新的继发位点不断被发现。本研究针对我室筛选出的LHON14484原发位点突变先证者的NADH脱氢酶亚基6基因(ND6)区进行测序,检测ND6区是否存在其他新的继发位点,继发位点是否对原发位点有影响,探讨14484患者合并ND6区域继发突变的特点及其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了57例2008年12月至2011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门诊与住院病人,经PCR检测确证为LHON患者。临床诊断有典型的LHON表现,所有患者均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双眼同时或先后视力下降,不伴眼疼,并且均经头颅CT或/和核磁共振成像(MRI)、血液学及眼科相关检查,视野检查,中央视野缺损,VEP、ERG检查T波下降等排除其他视神经病。其中男43例,女14例,男:女 =3.1∶1,年龄14~47岁,平均年龄23.4岁。随机抽取20名视力及眼部检查正常、无家族遗传史的健康对照者。其中男12名,女8名,年龄12~35岁,平均年龄21.7岁。

1.2 试剂和仪器 血液细胞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为北京明日百傲公司产品,所用PCR试剂、DNA分子量标记、琼脂糖凝胶和溴化乙啶等均为大连宝生物公司产品。2720型PCR扩增仪为美国ABI公司。BccⅠ内切酶为NEB公司产品。其他试剂均为国产或进口分析纯以上级。

1.3 检测方法

1.3.1 临床标本及处理:抽取临床LHON T14484C疑似患者外周血2 ml,枸橼酸钠抗凝,经0.9%NaCl溶液对倍稀释后,缓慢加入装有4 ml淋巴细胞分离液的离心管中,2 500 r/min×10 min,吸取中间有核细胞层,置于1.5 ml离心管内,离心5 000 r/min×5 min,弃上清液,沉淀即为有核细胞。

1.3.2 DNA提取:用北京明日百傲血液细胞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参照说明书的方法提取外周血白细胞中DNA。

1.3.3 PCR扩增:PCR扩增长度为224个碱基对。引物的序列分别为:5’-AACCCCACTAAAACACTCAC-3’(14387-14406);R:5‘-AAGCCTTCTCCTATTTATGG-3’(14610-14591)。反应总体积为 25 μl,其中包括:10 × PCR 缓冲液 2.5 μl,10 mmol/L dNTPs 0.5 μl,10 μmol/L 的上游和下游引物各0.5 μl,2 U/μl的 Taq DNA 聚合酶 0.5 μl,模板 DNA 2 μl。PCR 扩增条件为预变性94℃8 min;94℃ 30 s,58℃ 30 s,72℃ 30 s,5个循环;94℃ 30 s,56℃ 30 s,72℃ 30 s,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5 min;扩增目的片段产物经纯化后BccⅠ37℃ 3 h酶切,12%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结果银染。

1.3.4 SSCP: 取 10 μl酶切后的 PCR 产物,加入 10 μl变性剂混匀后上样,300 V电压下电泳5 min,然后在120 V电泳3 h,取下凝胶,进行硝酸银染色判定结果。

1.3.5 DNA序列测序:测序由华大基因公司完成,测序结果与剑桥大学Sangon研究所基因文库标准序列进行比对。

2 结果

2.1 继发突变分析 在57例疑似LHON病例中,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出9例14484原发位点突变(图1),占15.8%,男6例,占66.7%,女3例,占33.3%。将这9例14484阳性的PCR产物测序,结果显示,2例为单纯性14484原发位点突变(图2b),占22.2%,均为男性;3例14484原发位点合并14502继发位点突变,占33.3%(图2c)男1例,女2例,3例14484位点合并14470位点突变,占33.3%(图2d),男2 例,女1 例,1例14484位点合并14569位点突变(图2e),占11.1%,为男性。

图1 SDS-PAGE电泳结果分析

图2 线粒体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2.2 酶切后电泳片段结果分析 PCR扩增产物直接琼脂糖水平电泳,无论正常人还是单纯14484原发位点突变或合并继发位点突变,扩增片段长度均为224 bp。用BccⅠ酶切后结果显示,正常人可分别出现121,76和27 bp3条片段,由于27 bp片段太小,仅能看到121和76 bp的两条片段;14484突变者无论是单纯性原发突变还是同时有继发突变存在,酶切后均可出现148和76 bp两条片段(图1)。

3 讨论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母系遗传的线粒体疾病,好发于青年男性,以双眼急性、亚急性视力下降为特征。1871年德国眼科医生Leber首次对该病进行了报道。1988年美国的Wallace等提出LHON与线粒体第11778突变位点相关,迄今已发现50多种线粒体突变位点与LHON致病位点相关,其中超过95%的患者与 G11778A、G3460A、T14484C 3个突变位点有关[5],因此这3个位点突变被认为是原发性突变,其单独存在可以致病。部分LHON相关的其他mtDNA突变在正常人群中也有出现,这些突变被称为继发突变,能增加特定人群患LHON的风险,并且能在携带原发突变的个体中起协同作用,增加LHON的外显率及表现度[6]。目前对LHON的确认主要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其中包括等位基因多重PCR(multiple allele specific-PCR,MAS-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ea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PCR),序列测定及 MGB探针PCR法等。不同的检测方法,各自的功能及特点也有所不同。测序结果虽然被认为是鉴定突变的金标准,但出结果慢,费用高,目前在我国仅限于科研,尚不适合临床样本的大规模筛查。MGB探针PCR法检测位点突变虽然结果精确,但是需要构建质粒,建立标准曲线,根据野生型和突变型的比值来判定结果,缺乏直观性,且操作复杂,价格昂贵。本研究综合采用了以上各种检测方法,分析并利用以上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各自长处对LHON进行了分析研究。MAS-PCR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出结果快、对实验条件要求不高,费用低等优点,因此比较适合用于临床检测。

人线粒体DNA(mtDNA)为全长16 569 bp的双链闭环分子,编码与氧化磷酸化功能密切相关的13条呼吸链酶复合体的多肽链及表达这些基因组所必须的22个tRNAs和2个rRNAs。mtDNA参与编码的13个亚基分别为复合物Ⅰ(NADH-CoQ还原酶)的7个亚基单位(ND1、ND2、ND3、ND4、ND4L、ND5、ND6);复合物Ⅲ(CoQ-CytC还原酶)的一个亚单位(Cyt-b),复合物Ⅳ(CyktC氧化酶)的3个亚单位(COⅠ、COⅡ、COⅢ)和复合物Ⅴ(ATP合酶)的2个亚单位ATP复合酶6和8,这些蛋白质组成呼吸链和ATP酶复合物成分均位于线粒体内膜中[7]。在目前已经公布的59个原发和继发位点当中,ND1区(3 307~4 262 bp,共包含956 bp)突变位点有13个,占22%(13/59),ND6区(14 149~14 673 bp,共包含525 bp)突变位点有10个,分别为 T14484C、C14482G/A、G14459A、C14498T、C14568T、A14595G、G14279A、T14325C、T14502C、A14596T,占17%(10/59),但是ND6区所包含的核苷酸比ND1区短400多个bp,如果只考虑突变位点在本区域内所占的比例ND1区突变占1.4%(13/956),ND6区占1.9%(10/525),ND6区是mtDNA编码的13个亚单位中突变率最高的,这也正是我们选取这一区域进行研究的目的所在。本研究中,被临床诊断为LHON排除11778和3460两个原发突变位点的先证者共57例,9例存在14484位点突变,其中2例为单纯性14484原发位点突变,3例14484原发位点联合14502继发位点突变,3例14484位点联合14470继发位点突变,1例14484位点联合14569继发位点突变,而正常对照组当中均未发现这些位点存在突变。相比较于前面已经报道的ND6区的突变位点,我们又发现了14470和14569这两个新的继发突变位点。本研究中14484突变位点在LHON患者中所占的比例为15.8%,相比较于郭向明等[8]统计14484位点在我国占5.7%,随后隋桂琴等[9]对14484位点的筛查率为4.8%,日本占9%[10],这一突变比例明显偏高,这可能与种族和地区差异有关,也可能与我们选取的样本有关。我们选取的9例样本中,包括2个家系,1个为姐弟2人,另1为母子2人。这两个家系中,女性携带者均不发病,男性患者发病较急,视力下降较快,经过6个月的治疗,视力已基本恢复。经观察愈后症状明显比11778 和 3460 患者轻,这与 Johns[11]及 Mashima[12]等报道的基本一致。

LHON是最为常见的线粒体遗传病,可最终导致失明。影响LHON发病的致病机理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但是抽烟、酗酒、紫外线过度暴露、核基因的修饰调节及环境因素等对其发病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对视神经萎缩症患者的诊断过程中,了解患者的家系背景,使用基因检测的方法对目的位点进行检测,将有助于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对有明显性别遗传倾向的家系,临床上医生可以建议选择性生育,这将有利于降低LHON的发病率,同时也为LHON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提供帮助。

[1]Qian Y,Zhou X,Hu Y,et al.Clinical evaluation and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 analysis in three Chinese families with 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 [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5,332(2):614-621.

[2]Qu J,Li R,Tong Y,et al.Only male matrilineal relatives with 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 in a large Chinese family carrying the mitochondrial DNA G11778A mutation[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5,328(4):1139-1145.

[3]Wallace D C,Singh G,Lott M T,et al.Mitochondrial DNA mutation associated with 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 [J].Science.1988,242(4884):1427-1430.

[4]Man P Y,Turnbull D M,Chinnery PF,et al.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J].Med Genet,2002,39(3):162-169.

[5]Mackey D A,Oostra R J,Rosenberg T,et al.Primary pathogenic mtDNA mutations in multigeneration pedigrees with Leber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J].Am J Hum Genet,1996,59(2):481-485.

[6]袁美霞,瞿佳,周翔天,等.线粒体DNA继发突变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影响[J].国际遗传学杂志,2009,32(3):208-212.

[7]隋桂琴,王桂云.LHON与线粒体突变[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6):375-377.

[8]郭向明,贾小云,肖学珊,等.中国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线粒体 DNA突变频谱 [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5):288-291.

[9]隋桂琴,王陆飞,王桂云.LHON患者线粒体基因组突变频谱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10(7):759-762.

[10]Yen M Y,Wei Y H.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 update review[J].Neuro Ophthalmol,2000,26:23-34.

[11]Johns D R,Colby K A.Treatment of 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theory to practice [J].Semin Ophthalmol,2002,17(1):33-38.

[12]Mashima Y,Saga M,Hiida Y,et al.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heteroplasmy in 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 by 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1995,36(8):1714-1720.

猜你喜欢

电泳视神经线粒体
爱眼有道系列之四十四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
棘皮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线粒体自噬与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视神经节细胞再生令小鼠复明
辅助阳极在轻微型厢式车身电泳涂装中的应用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PPG第四届电泳涂料研讨会在长沙成功举办
改良的Tricine-SDS-PAGE电泳检测胸腺肽分子量
唐由之视神经萎缩诊治经验
NF-κB介导线粒体依赖的神经细胞凋亡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