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插图让低段语文教学活起来
2012-07-20詹慧丽
◆詹慧丽
(杭州市闻涛小学)
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里都配有很多插图,其作为一种重要资源,有着其自身的优势。例如,其形象、直观、有趣味和带有启迪性。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好插图,一方面,能够激发小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此外,也可以通过语文教学增强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够使小学语文教学“活起来”。本文对如何实现这些目标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插图在低段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我们现在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里几乎每篇都有插图,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本,甚至在课文后面的要求里也配有插图。我们认为,语文课本里的插图具有以下明显作用:
1.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正是处于一个富于想象的年龄,课本里的插图可以使他们的想象力更加丰富。比如,在人教版低段语文课本中的《我多想去看看》《小熊住山洞》《小蝌蚪找妈妈》等具有较强的故事性的课文。在《我多想去看看》里,妈妈手里的天安门照片,让小学生想象天安门升国旗是什么样的场面,而《小熊住山洞》《小蝌蚪找妈妈》则通过连续画面,由教师通过画与画之间的关系与变化及“留白”,引导学生想象故事的发展。如《小熊住山洞》里,小学生可以想象小熊建造的木头房子是什么样的;《小蝌蚪找妈妈》可以让小学生想象小蝌蚪的妈妈到底是谁,长什么样。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小学生看图说话,复述故事情节,使静态的画变为动态的语言,变无声为有声。这样既能够丰富小学生的想象力,也练习了说话。这样运用插图的教学过程对于延伸文字内容大有裨益,这不仅给学生带来了阅读的愉悦,而且还产生了联想,因而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启动了发散思维。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十分必要。小学低段语文课本的插图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还可以运用插图教学生如何观察,并通过提问检验小学生观察的效果如何,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观察力。例如,在《有趣的游戏》教学中,可以让小学生先观察三幅插图,看每幅插图画的是什么游戏,用自己的画说出来,将没有玩过某种游戏的人分开,让他们根据刚才观察的结果来讲述如何做插图里的小游戏,甚至可以模仿插图里的游戏,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会将观察的效果立刻表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课本里的插图带给学生以美的体验,插图带来的愉悦感受,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间接地提升道德和人格。例如,在教学《夏夜多美》时,通过让学生观察,当孩子们看到美丽的荷花笑着和蚂蚁说话,彩色的蜻蜓停在绿油油的荷叶上,这如诗如画的美丽夜景怎能不给人留下美的情感体验呢?
由此看来,小学低段语文课本里的插图不仅能够让学生迅速理解课文的内容,并且能够让他们在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不至于今天记明天就忘,同时也提高了小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其观察能力也得到培养。
二、对我校低段语文教学插图运用状况的调查
现在,我们小学所用的是人教版的语文教科书,里面的插图让我们目不暇接。如此多的插图如果我们不加以利用,实在是对教学资源的巨大浪费。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插图运用的情况如何呢?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对象为杭州4所小学一二年级语文的老师。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34份。问卷共设20个选择题和一个开放题,采用4分等级记分法,让老师对20题所作陈述做出“非常符合”“符合”“不符合”和“很不符合”的选择。问卷对每一项问卷中需要调查的问题设置正反陈述,用于剔除无效问卷。在20个选择题中,6题涉及教师在课文、识字和练习教学中运用插图的状况,4题涉及教师对学生运用插图学习的预期,10题涉及教师对插图的看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师运用插图现象普遍,但仍显不足
?
从表1中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插图是十分普遍的。而与课文中对插图重视的程度相比,教师在识字和练习部分对插图的运用就偏少,分别有45.3%和50.1%的教师表示并不经常在识字和练习教学中使用插图。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插图在识字和练习部分比较少见,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插图的编排也出现了新的特点。据笔者的粗略统计,人教版国标课本一二年级的653幅插图中,在识字部分出现的有159幅,在练习部分出现的有312幅,分别占到了总数的24.3%和47.8%。因此,如果说以前教师不重视插图是教科书编排造成的话,那么现在对识字和练习中插图视而不见就是对课程资源的浪费,将不可避免的影响教学效果。
2.学生喜欢插图但没有自觉运用插图学习的习惯
?
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教科书的插图进行教学前,首先必须面对如下两个问题:第一,学生是否喜欢教科书的插图?第二,如果不经过教师引导,学生也可以自觉有效的利用插图进行学习?第一个问题反映的是“教师对插图可行性的预期”,其成立是教师运用插图的基本前提。因为如果学生根本就不喜欢教科书的插图,教师就很难引导学生运用教科书上的插图进行学习,而是寻找更好的影像资料对其进行代替。第二个问题反映的是“教师对学生需要的预期”,其成立是教师运用插图进行教学的另一个前提。因为如果学生已经能够自觉的运用插图学习,教师也就没有必要在插图的指导和提示上费太多的工夫。从表2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教师都认为自己所教学生是喜欢插图的。这说明在目前的条件下,运用插图进行教学具备最基本的可能性。
3.教师对插图重要性的认识总体良好,但也存在认识错误
?
在解决了教师对“用插图教”的两个前提之后,我们还应该关注教师自身对插图的看法。这些看法是由教科书的编排导致的,并可能影响到教师运用其进行教学的行为。从表3所反映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教师对教科书中插图的质量予以了肯定,接近九成的老师认为“总地来说,插图在目前的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调查结果仍暴露出一些问题。经常被教师运用的课文中的插图遭到了最多的质疑,44.1%的老师都认为,课文的插图存在“与主体无关”的情况;就是给予关注最少的练习部分,也有35.2%的教师认为“有很多无关紧要的插图”。从后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插图这样的态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师对插图的运用。
4.教师实践与其他因素相关不显著影响教学行为
笔者以低年级教师“用插图教”这个行为作为分析的基点,通过求相关系数探索其与“教师预期”和“教师对插图看法”两个变量的相关程度。具体分析时,又将“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师的看法”分为“课文中、识字中、练习中”三个维度,将“教师预期”分为“对插图可行性的预期”和“对学生需要的预期”,得到如下结果:
?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一是小语教师使用插图的频率与其对插图可行性的预期之间的相关不显著。这种相关并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有:教师对插图可行性的预期都比较一致;问卷所设等级较少,使统计分析结果中难以表现出显著的相关。但这次调查的结果足以说明:教师对插图的可行性预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教学行为。二是小语教师使用课文中插图教学的频率与对学生需要的预期之间有显著相关;而其他教学行为与这种预期并不存在显著相关。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问卷在设问时并没有特指学生对哪部分插图比较注意,小语教师长期以来只使用课文中插图教学,可能在调查中认为问卷中所指插图就是“课文中的插图”;另外,教师运用其他部分的插图还比较少,还没有建立与运用课文中插图一样强的“学生需求”意识,因此也就没有表现出与“对学生需要的预期”的显著相关。
三、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让低年级语文教学“活起来”
1.分阶段运用插图指导学生观察的三个看法
要上好说话课,最起码的就是要学会观察。我认为,在运用插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可以这样做:
(1)对整体进行观察。培养学生整体看图的习惯是看图说话的第一步,要看懂插图内容,要知道画的是谁、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干什么,再让学生把插图内容和题目相联系,从而对说话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我们第一步让学生看图不是让学生去看图中他感兴趣的地方,而是要从全局和整体把握。
(2)要按顺序看。有的单独一幅图内容也可能比较复杂,里面的内容先后顺序学生一时间是不容易掌握的,教师也往往容易忽视。比如,在基础训练1中的说话训练,绝大部分学生都会运用“有的……有的……”句式来回答,但是没有先后顺序,表达也比较凌乱。此时,我们就应该找到图中内容的先后顺序,按顺序来观察,说话。比如,这里我们可以从图中“献给老师的礼物”这几个醒目的大字为起点,引导学生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顺序来观察、说话,这样学生的说话就有了先后顺序。再比如,基础训练5中的看图写话,当我们第一眼看到彩图时,好像理不出头绪,学生也不知道如何下手。我们此时可以逐步地引导学生,从远处美丽的彩健、蒙古包,一步步回到近处的人和物上,再由人物的轮廓到人物的表情神态,逐步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要认真细致地观察。认真仔细观察在看图说话写话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插图中的小景物很多都是有所指的,有的暗示了时间、有的暗示了地点、有的暗示了事情的起因等。比如,基础训练1中的看图说话,就是靠插图左下角的桌子和凳子来提醒我们插图所描绘的是在什么地方。基础训练5中的看图说话中对人物的判断就是根据插图最右边的小书包的提示找到答案的,同时插图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也是从地上草的颜色来判断的。如此这些都告诉我们,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
2.探究式教学运用插图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三个注意
前文我们谈了运用插图指导学生观察,观察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用大脑去思维,思维对于上好说话课很重要。并且在指导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置问题要巧妙,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课本里的插图趣味性十足,如果老师巧妙设置问题,将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使语文课堂兴趣盎然。比如,在基础训练3里的说话练习,通过观察,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小虎得了多少分了(100分)由于平日的刻苦努力,取得满分,心情应该是怎样的?(激动、兴奋)可是,小虎的表情怎样?(愣愣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此设疑激趣,就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然后去积极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
(2)寻找导致结果的原因。我们仍然以基础训练3的说话练习为例,在提出以上问题后,我们并不急于让学生去想事情的经过,而是把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引向第二幅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试卷上改过后的99分及老师和小虎的神态,思考:小虎愣在那里时发生了什么事?他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3)引导学生进行深一层的思考。第三册中的彩图,有的看似简单,其实有着很深的含义。例如,基础训练1中的写话练习,老师提出“小同学为什么要画一只白鸽给老师”的问题时,会引发学生产生“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我们才会像白鸽一样在蓝天上飞翔”的联想,深刻理解图画的思想内涵。
3.说话课中运用插图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三个要求
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说话课的主要教学目的之一,我们对学生的说话要求是:
(1)要说明白,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也就是要求说出插图主要表达了什么内容,要能够说明白插图内容,除了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观察外,还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句式。比如,插图里有谁,他(她)在干什么,怎么样,等等。我们以基础训练9为例,第二幅插图要指导学生说明白是小白兔送给小熊一个萝卜。
(2)要能够把话说完整。在教小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整个过程中,要一直强调学生说完整的话,因为只有把话说完整,才能准确的把意思表达出来。
(3)说具体、形象。说话训练不能仅仅满足于要学生说话完整,把意思表达清楚,还要鼓励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尽可能把话说得具体生动。例如,还是“小白兔送给小熊一个萝卜”这句话,在训练说话时,要充分利用鲜明生动的彩图,启发学生说出“小白兔送给小熊一个又红又大的萝卜(脆生生的萝卜、又香又脆的萝卜)”,使说出的话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感人。
总之,人教社的小学语文新教材重视了学生说话写话的训练,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插图的教学功能,用好教材,提高说话写话教学的质量。
[1]韩慧.浅谈课文插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5).
[2]黄添基.插图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科研论坛,2009,(08).
[3]王同江,董宁宁.插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05).
[4]刘淼,罗方.语文教材插图效应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建设,2005,(11).
[5]李天荣.小学语文课文中插图教学之我见[N].黄冈日报,201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