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学实录与反思
2012-07-19张弛
张 弛
(南通市第三中学 江苏 南通 226001)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教学实录与反思
张 弛
(南通市第三中学 江苏 南通 22600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归纳的方法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感受此种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优点。
2.依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体会这是一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简便方法。
3.深入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在过程,体会电子转移是其实质,初步形成“通过现象看清本质”的思维意识。
二、教学重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三、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过程分析。
四、教学流程概要
1.课前准备
投影化合价形象记忆图,画面上嵌有“活跃”跳动的数字,这些数字代表了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同时辅以与明快的音乐。该场景播放之后,再投影一幅内含音符图样的画面,引导学生联想化合价的数字如同音符一般,感受化学的音乐美、旋律美。
2.回顾前期学习心得
学习了《物质的分类》一节内容,掌握了一些常用的分类方法之后,我们有怎样的感受?
3.活动探究一
寻找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些化学反应实例,分析它们的反应类型。
辨析:四种基本类型的化学反应分类方法完善吗?
4.活动探究二
分析以下两个反应的氧化过程和还原过程:
探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一定同时发生吗?如果是,为什么?
学生从得失氧守恒的角度判断出二者确实同时发生。教师强调“守恒思想”是化学学科十分重要的思想。
5.自然推导新概念
指出,既然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不如将这样的反应就称作“氧化还原反应”。师生共同完成对新概念的界定,特别突出“同时”二字。
6.变换视角,深入探索
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价变化有关系吗?若有关系,存在怎样的关系?
对 Fe2O3+3CO=高温2Fe+3CO2和 2CuO + C=高温2Cu
+CO2↑两个方程式加以分析,总结出化合价升降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规律,指出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这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准之一。
辨析: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方法完善吗?
从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要么发生变化要么不发生变化的角度得出结论,这种分类方法是完善的。
7.探究活动三
化合价变化导致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其实质是什么?
投影NaCl这一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动画,分析出这类反应是由于发生了电子得失而发生而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实践活动:用双线桥分析反应
投影HCl这一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动画,分析出这类反应是由于发生了电子偏移而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8.总结规律
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这也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准之一。
学习策略探讨: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运用以上两种标准来判断某一具体的氧化还原反应时,哪个比较方便,哪个能够真正体现反应的实质。
9.分工合作,在活动中总结
分组活动:对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各举一例,判断它们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若是则用双线桥加以分析,若不是请说明原因。
(建议以四人为一组,每人至少完成对其中一种类型反应的举例分析。之后,教师借助普通的网络聊天摄像头,制作成简易的实物投影仪,将学生所写的分析过程投影出来,请相应学生面向全班讲解,接受同学的提问、质询)
温故知新:画出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交叉分类图。
总结规律:怎样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怎样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是否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是否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10.知识辅助
提醒化合价的重要性,给出熟悉的化合价口诀。
11.形象化巩固和提升
投影本节课知识框架图予以巩固,同时点拨出与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五、教后小结
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在《课程标准》中用一句话体现:“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江苏省颁发的《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则将其阐释为:“能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无变化,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等。据此,并结合具体学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明确为上文三点,尤其是突出思维过程的合理引导和“透过现象看清本质”等意识的有效养成。
新课程的实施,教材仅是教学活动的参考、辅助而非严格依据。所以,这节课起始部分,笔者并未使用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引入方法,而是仍然采用对四种基本类型反应加以利弊剖析这一传统方法,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有利于学生温故(初中所学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知新,减少在学习新知识时的心理畏惧感、陌生感;二是可以借之实施较为活泼的活动形式,发动学生搜寻身边熟悉的化学反应,帮助学生感受化学的价值,同时为后续探讨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之间的关系做好比较自然的铺垫;三是借机创设问题情境,以某些化学反应无法被四种基本类型反应所概括的事实制造认知冲突,进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渴求新知的热情。
本节课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力求以创设情境为基本手段,借助变化的情境内容产生驱动力,从而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自然过渡。其主要体现在:首先站在整体看学习内容,通过“片头”的形式播放了化合价形象记忆图,提醒学生掌握化合价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回顾本章第一节所学的分类方法,为后面的教学应用做好准备,这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到注重掌握方法的意义;其后从对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不完善分析引发学生对其它分类方式的关注,从已知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自然推导出“氧化还原反应”新概念,渐入主题;接着引导学生改变视角,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转移到从化合价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而后一环节予以深入,层层递进,从已知到未知,从复习、温习到探索、提升,从看现象到究实质,在一个又一个相互关联的学习情境中,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与感悟,既牢固地记住了课堂的知识脉络,深刻习得了知识内容,又借以总结了方法,升华了情感,感悟了思想。该课收到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1008-0546(2012)03-0060-02
G633.8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2.0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