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分娩心理因素干预分析
2012-07-19王丽君
王丽君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人民医院,江苏泰州 225321
多种因素可影响个体对疼痛的感受。分娩期妇女面临产痛,其中心理因素越来越受到社会及医学界的重视。当前护理工作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就是,通过心理因素的干预,使患者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尽管妊娠、分娩是一个自然生物学的过程,但是其对产妇自身仍会造成很强烈的心理冲击,进而会导致一些生理及心理上的应急反应。为此,该院对2009年3月—2010年9月在该院住院的40例待产妇进行了心理因素干预,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住院的80例待产妇,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6.1岁,孕期36~41周;所有待产妇均为初产妇,头位,单胎,骨盆外测量各径线正常,无头盆不称,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其他特殊病史;将全部待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1.2 方法
对照组待产妇住院后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的基础上,分析待产妇的心理特点,并针对不同文化层次、职业及不同的心理特点,采用提供信息法、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导医陪伴分娩、创造优雅温馨的环境、音乐疗法、增强耐心法、安抚暗示法等方法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
1.3 观察项目
产程;产后2 h出血量;分娩方式。
1.4 统计方法
该组资料所有数据采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10.0处理,计量资料检验采用χ2检验,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产程进展情况比较
两组产程进展情况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平均产程时间的比较
2.2 产后2 h,两组产妇出血量比较
产后2 h两组产妇出血量比较见表2所示。
表2 产后2 h两组产妇出血量比较(±s)
表2 产后2 h两组产妇出血量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1。
组 别 例数 产后2 h的出血量(mL)观察组对照组40 40(106±19.5)*161.2±26.4
3 讨论
3.1 待产妇心理特点
恐惧与焦虑:待产妇特别是初产妇在面临分娩时容易受到一些负面说法的影响而出现紧张、恐惧等现象。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的痛阈又会受到这些负面情绪的影响而下降,导致宫区传出微循环信号将被扩大化变为强烈的刺激,从而影响到产程。另外,这些焦虑类的情绪还容易提高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儿茶酚胺、内啡肽的分泌量,引起出现害怕-紧张-疼痛综合征,越来越紧张,因紧张致使宫体下部肌肉紧绷,导致宫口扩张受抑制,延长产程[1]。还有部分待产妇受这些心理的影响而失去自然分娩的自信,过于担心疼痛而要求行剖宫产。
陌生孤独:产房对于产妇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加上其他产妇的痛苦叫喊声音等都可能引起对待产妇的负面刺激,使产妇的心理压力增大,加之宫缩逐渐变频和增强均能使产妇血压升高导致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极易发生胎儿窘迫。
兴奋、忧伤心理:在分娩时,大多数产妇心理都会比较矛盾。即希望小生命能尽快顺利降世,情绪较为兴奋,喜悦;有害怕自己分娩会遇到障碍,怀疑助产人员是否具有专业的技术,担心胎儿安全甚至以后的抚养问题,还有一些家庭因具有浓重的重男轻女思想,也会导致待产妇的疑虑[2]。这些猜疑心理无疑会给产妇带来负面情绪,延长产程,增大出血量。
3.2 待产妇的心理护理
产妇入院后,要热情接待,以亲切的态度与其交谈,向她们讲解妊娠分娩的全过程,以及各个时期的正常反应,使产妇对整个产程有良好的心理准备。进而指导其如何配合,以获得产妇的信任,使她们产生安全感,解除心理上的压力。
对进入产程的产妇,我们应尽量与其交谈,使其转移注意力。第一产程,嘱其适当活动和休息,不要过度劳累和紧张,照常饮食,使机体有充分的热量和水份,宫缩时,嘱其深呼吸并轻轻按摩下腹。
产妇进入产房,常有孤独感,此时特别需要我们的关怀体贴,在宫缩间歇时,帮助产妇擦擦汗,喂点水和食物,指导产妇正确地使用腹压,掌握时机,顺利完成正常分娩,通过交谈时掌握产妇对生男生女的心理信息,对希望生男而生女孩的产妇,胎儿娩出后,可以暂不告之,待全部完成分娩再将实情告之,并继续疏导,并做好家属思想工作,取得配合,这种精神护理,常可保护产妇,避免不必要的阴道出血,临床上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该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更高,而削宫产率和阴道手术助产率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总产程明显要短(P<0.01);在产后2 h,相对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的出血量明显较少(P<0.01)。对此,护士要全面分析产妇的各阶段的心理顾忌,通过教育和心理沟通解开产妇的心结,能够明显减轻产妇的痛苦,促进产妇顺产。
[1]钱心英.分娩过程中心理护理的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1):69-71.
[2]黄英群,吕小青,张巧利.一对一全程心理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影响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8):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