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2-07-19刘云
刘 云
新余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江西新余 338000
目前在临床上肾结石属于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疾病,对该类患者实施治疗的方法也相对较多,在诸多方法中开放取石术为最传统的一种方法,然而该方法创伤较大,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该研究选取该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期间的88例肾结石患者病例,对应用腔内碎石取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该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病例88例,在将其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后,每组44例。在对照组中有男28例,女16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6.3岁;患病时间8个月~4年,平均1.8年;治疗组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55.8岁;患病时间10个月~5年,平均1.5年。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腔内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肾结石症状改善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
1.3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治愈:肾结石被彻底清除,没有任何残留,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和体征完全或基本消失,肾功能检查结果基本恢复正常,手术切口愈合程度良好,没有任何并发症出现;有效:肾结石症状和体征减轻程度明显,肾积水量也有所减少,肾功能检查结果有所改善或没有恶化发展,主要结石已被取出,但尚有部分残留,治疗结束3个月复查结果显示结石仍有部分残留,没有排尽。无效:结石症状没有任何改变,肾功能、症状表现和体征无任何改善。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对比采取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肾结石症状改善效果为:治愈14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有效率77.3%;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肾结石症状改善效果为:治愈 18例,有效 23例,无效3例,有效率9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肾结石症状改善效果对比[n(%)]
2.2 住院治疗时间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分别为(19.42±1.74)d和(12.63±2.08)d。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对比(±s)
?
2.3 并发症
在围手术期内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人数分别为7例和1例,所占比例分别为15.9%和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肾结石是目前临床泌尿外科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多发疾病。开放手术是临床对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传统方法,但手术治疗产生的创伤相对较大,患者所要承受的痛苦较大。目前,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腔内碎石取石术已经逐步对传统的开放性手术进行了代替。该项手术的适应症主要包括有:肾内结石体积较大、纯草酸钙结石、鹿角状结石、肾下极结石、胱氨酸结石以及远端尿路伴随出现梗阻的肾结石以及经其他方法进行治疗没有取得成功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肾结石患者。然而针对一些合并有严重的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急性感染或者是伴随肾结核症状的患者,脊柱畸形程度较为严重者,高位肾合并肝脾增大程度显著者,穿刺部位的皮肤存在感染症状者,肥胖过度穿刺操作受阻者,肾脏存在先天性畸形表现者,伴随有其他程度严重的内科疾病者以及不适合采取该项手术方式实施治疗。
[1]钱庆鹏,张晓春,那彦群,等.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并发症与对策[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9,22(12):492-493.
[2]郭建明,王国民,徐志兵,等.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150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19(10):909-910.
[3]许文平,杨映黎,李凤国.肾结石手术治疗150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0,21(5):39-40.
[4]袁敬环,罗功唐,陶然,等.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0,22(9):58-59.
[5]项海霞.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1,9(3):113-114.
[6]胡志全,叶章群,王志华,等.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加超声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J].临床外科杂志,2005,13(10):49-50.
[7]郭剑明,王国民,徐志兵,等.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150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10):50-52.
[8]程伟,张鹏,曹军,等.经皮肾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J].中国内镜杂志,2005,11(9):84-86.
[9]刘显中,周健,刘德云,等.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