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场地教学在大学体育网球课中的实证研究

2012-07-18沈佳丽同济大学上海200092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年8期
关键词:小场地底线网球

沈佳丽(同济大学 上海 200092)

前言:大学体育网球课一直深受学生选课青睐,然而网球教学场地少,入门慢、上手难等教学特点一直制约着网球运动的大众普及和推广。中国网球协会针对中国高校网球群体减少的现状,并响应国际网联推广的Tennis Play& Stay 计划,举办了一期高校网球教师培训,本课题结合培训教程及教学现状进行了大学体育网球课小场地的实验教学,对高校网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目的

针对高校网球教学场地少、学习人数多、单位空间利用率低、专项基本技能学习未能落实、随之学生学习热情下降,形成网球群体递减的客观现状,利用小场地、简易球进行实验教学,旨在完成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网球学习兴趣,落实并普及网球知识,为持续网球锻炼打下基础。

2 、研究方案

2.1 、实验对象

以同济大学2011-2012第一学期网球必修课4个女生班级为实验对象,其中,实验组2个班60人,平均年龄(18.53±0.57)岁,对照组2个班60人,平均年龄(18.56±0.67)岁。

2.2 、实验时间及地点

本实验从2011年5月开始着手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包括实验场地的划分,实验教学器材的购置等。本教学在同济大学3号和4号两片室外网球场完成,实验时间为2011年9月5日至2011年12月30日,共计17周。

2.3 、实验

2.3.1 、实验处理变量的选取

本实验拟选取“班级变量”(分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时间”变量(分实验前和实验后)作为实验处理变量和分类变量来进行实验设计。为控制其他体育教学环节的不同所带来的实验误差,以及减少不同任课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和能力所带来的实验误差,实验班和对照班均由同一体育教师任教。

2.3.2 、实验前测

在学期初测定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BMI(身体密度指数)值、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成绩、50米成绩、800米成绩,以及完成量表(网球专项知识问卷、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评价量表)的测试,以此测试结果和数据作为实验前的基础值,用以实验后相应测试成绩的对照。

2.3.3 、实验过程

2.3.3.1 、教师向学生宣布本学期需要学习的所有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运动技能、健康教育等将要学习的知识,以及具体的技能学习时间计划表,并让学生做好记录。给实验组学生讲解网球小场地、简易球学习的意义和本学期将要让他们尝试运用此教学法,讲清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初步形成学习和锻炼的氛围。

2.3.3.2 、教师在第一次术科教学前对学生进行小场地、简易球教学的视频学习,指导学生简易球学习目的是为了在一个学期网球专项学习中,能将基本网球技术教授,也是让所有学生能在教学时间内上场实战练习。

2.3.3.3 、教师提醒学生正确判断自己的实际学习水平,让学生给自己本学期的体育学习和课外体育锻炼制定目标,注意要让学生的目标切实可行,不能盲目求高求大,关键在于让学生能够清楚自己现在的水平和将他们要达到的水平的差距。

2.3.3.4 、教师对学生所学习的基本技术的握拍法不做强行规定,学生可自由选择握拍,对反手技术动作学习中将对双手上旋、单手上旋、单手削球三种反手动作都进行教学,学生可选择自己擅长的动作进行练习。上手发球也将介绍两种不同握拍的发球,学生也可自由选取。教学计划见下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网球教学计划

2.3.3.5 、教师对实验班提供教学简易用球,黄色海绵球,直径8厘米,质量40克,弹跳90-105厘米,球速降低75%;橙色用球,直径6.54厘米,质量46.9克,弹跳100-115厘米,球速降低50%。并将学生与教学用球实行双向对应,即对学生和球都进行排序,一一对应,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教学丢失用球将进行相应赔偿,教学自然损耗学校及时比配。

2.3.3.6 、实验组所有专项技能的学习均在发球区(长)12.8m×(宽)4.115m进行。每一个单项技术的学习先采用海绵球教学,再用橙色球教学,并以橙色球击球来评价学习效果。

2.3.4 、实验后测

在学期末通过对期初测试项目的再次测试,将测试结果与起初基础值进行比较对照,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网球学习的专项技能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对照,以验证本实验的效果。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前实验班对照班学生在体能水平、身体形态、运动技能水平和体育学习兴趣上均无明显差异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前四个班学生的体能水平无显著差异(F=1.35, P=0.22>0.5),说明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体能处于同一水平,满足实验条件;实验前四个班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标无显著差异(F=1.17, P=0.26>0.05);说明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身体形态也均处于同一水平;实验前对学生选修网球课进行了无网球学习经历的限制,因此四个班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也处于同一水平;实验前四个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无显著差异(F=0.82, P=0.59>0.05);说明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也处于同一水平;满足实验基本条件。

3.2 、实验后相关数据的比较分析

3.2.1 、身体素质及达标

实验前后,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差异,达标成绩显示,实验后实验组50米成绩为8.45±1.5,对照组50米成绩为8.36±1.5;实验组800米成绩为4’25±0’8,对照组800米成绩为4’27±0’8;实验组立定跳远成绩为185cm,对照组立定跳远成绩为183cm。此次教学实验,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并没有促进作用。

3.2.2 、运动技能水平

对网球专项技术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构成,具体见表2。

表2 :网球专项六项技评

3.2.2.1 、原地自抛自打正反拍击球技术

实验组与对照组都进行此项测试,即在底线中点准备动作开始,测试者站在原地非持拍手抛球,分别正反拍各击球10次,结果显示,原地自抛自打练习,实验组与对照组水平基本持平,正拍成功率略高于反拍。

3.2.2.2 、近距离底线抛球正反拍击球技术

第二项测试为近距离底线抛球正反拍击球,即测试者在底线中点准备动作开始,搭档位于前方45度角方向三米处为测试者正反拍各抛球10次,记录其成功率。结果显示,测试的正拍成功率要高于反拍,实验组正反拍击球成功率略好于对照组,表明差异性并不大。

3.2.2.3 、底线正反拍回合技术

第三项测试底线正反拍回合,此次测试需两人共同完成,每一组均有两次测试机会,分别记录击球回合数,取两次成绩优者。其中,击球必须是正拍或者反拍落地击球,不可临空截击或接球,一方将球打出界但是球未成死球此次击球可继续,但是本次回合不能计算在内。结果显示,底线回合练习明显增加了难度,两组完成度都要比之前差很多,其中实验组平均完成了10.7个,而对照组则完成了2.6个。用50%橙色球的实验组在这个测试中优势得到了体现,由于球体质量较轻,压强较小,学生容易控制球;小场地使得学生间距离缩短,控球空间小,跑动的范围也减小,从而降低了击球的难度,而对照组从一开始学习就采用的常用球,在定点和近距离击球过程中相差无几,但隔网回合练习一下子体现出劣势,由于学生对球的空间感以及自身控球能力都属于初学阶段,对对方来球尚未提前预判,及时调整到位,以至于击球成功率大大下降,即便击过去的球对同是初学者的对方形成较大难度回球,因此,学生完成回合数较实验组要少得多。

3.2.2.4 、一网一底技术

第四项测试一网一底,即需要一方网前进行正反拍截击,另一方底线正反拍击落地球,两次测试机会,取其中成绩优者。结果显示,实验组平均完成了2.5个,而对照组平均为0次。实验组在小场进行练习,底线者距离网前者较近,网前者需要有足够的预判,因橙色球体速度较慢,网前者能回击到,但是底线者对来球的判断较底线对练相比,因空间距离缩短,准备时间不够充分,回击球的次数明显下降;对照组网前者对来球有较多的畏惧感,由于底线者需将球从底线回击过来,击球时加力明显,球速加快再加之球较硬,两人基本没有回合。

3.2.2.5 、发球技术

第五项测试发球,教授了两种发球方法,每位测试者都有10次发球机会。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发球成功率都比较低,说明发球技术难度较大,掌握程度较低,发球成功率的高低取决于抛球,学生往往抛球多次但依旧未达到挥拍位置时就开始发球,但对于原地抛球练习学生又比较反感,喜欢将整个动作连起来进行练习,基本功不扎实而应该学习效果。

3.2.2.6 、自由击球评价

第五项测试自由击球,每组有两次测试机会,实验组需将所有击球落在小场地内,对照组所有击球范围为单打区域,测试者可随意采用各种击球动作击球,以回合数来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实验组击球回合平均为11.4个,而对照组击球回合平均为2.2个,明显实验组占优。实验组击球区域虽然较小,但是因为基本功相对比较扎实,再加之球质量轻,飞行速度慢,容易将回合打起来,反之,对照组虽然击球场地较大,击球容易落在有效区域内,场地大同时也造成了奔跑范围大,跑动击球难度大等劣势,加之大场地下学生更容易随意发力,无法有效控球,因此回合数较少。

3.2.3 、学习评价

通过对两组学生进行随堂教学评价调查,见下表3。结果显示,对学习难易度评价、学习兴趣评价及今后是否继续锻炼三项选项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学习的难易程度及兴趣是今后是否继续此项目锻炼的直接影响因素,难度大的学习必将减低学生学习的热情,兴趣的丧失不可能今后会主动锻炼,因此,降低教学难度、培养兴趣是抓住网球群体的关键。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习评价调查

4 、结论与建议

4.1 、小场地教学弥补了高校网球教学设施少、教学任务无法落实的缺陷,简易球的使用迎合了小场地教学需要,同时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学生更容易上手。

4.2 、小场地教学对学生身体形态指标和身体素质测试成绩并没有明显作用,但是网球专项学习效果和学生体育课学习评价等方面有较明显的成果。

4.3 、小场地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为正常网球学习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稳固网球人群,落实大学体育教学目标提供实证参考。

[1]Marrilyn M.Buck et al.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for second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sixth edit ion),2005:208-209.

[2]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41.

[3]唐青才,朱德全.契约学习:教师个性化教学和学生自导学习的有效途径[J].教学与管理,2007.4:8-9.

[4]甄子会.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0,31(1):109-114.

[5]武云飞.赴英国考察体育课程后的思考-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我们缺什么?[J].中国学校体育,2007(7):58-59.

[6]刘玉兰,韦晓雨,都红梅.从耗散结构的开放性认识体育教学的“科学放羊”[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23(1):29-31.

猜你喜欢

小场地底线网球
不同类型足球小场地比赛球员跑动表现及能量消耗的差异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真相与底线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小场地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小场地对抗赛在高中足球技术及战术训练中的运用
守住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
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