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 京摸清水务家底 助推首都发展

2012-07-18张瑜洪

中国水利 2012年24期
关键词:水务区县普查

按照国务院通知要求,北京市决定开展第一次全市水务普查工作,普查范围由全国的水利普查扩大到水务普查。北京水务为此提出了“一张图、一个库、一套表、一个平台”的“四个一”普查成果目标。目前,已完成了普查方案制定、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选聘、2.6万人次培训、对象清查、依法依规普查数据获取、普查表填报与录入、空间数据采集、数据审核汇总分析与上报等工作,基本摸清了北京水务的家底,为助推首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领导重视,建立机构,推动普查顺利开展

高层推动,真抓实干。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水务普查是摸清家底、掌握实情、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三条红线”的基础性工作,是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的重要抓手。2010年11月20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水务普查工作动员大会,要求“切实把水务普查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圆满完成水务普查各项任务”。市水务局领导亲自部署和研究水务普查工作。

落实普查机构和技术支撑单位。按照国务院水利普查办要求,市、区两级均成立了普查机构,落实了普查工作人员。全市16个区县均成立了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落实责任,安排经费,确保普查工作有领导、有人员、有经费、有场地、有设备。共落实专职普查工作人员206人,其中市级37人,16个区县169人。同时,市水普办建立统分结合的协调机制,内设1个综合协调组、11个专业技术组、1个监察审计组。在实施中,北京水普办提前考虑普查数据的使用和更新维护,明确了市水文总站、市水保总站、市郊区水务中心、市节水中心、市水科学院、市水务信息中心、排水集团、自来水集团等8家单位为全市水务普查的主要技术支撑单位。

扩展方案,构建框架,开展北京特色水务普查

编制北京水务普查实施方案。为全面摸清水务家底,北京市在国家方案的基础上,科学编制了具有北京特点的《北京市第一次水务普查实施方案》。方案新增供水设施、排水设施和水文化遗产普查3项任务。

同时为满足北京市水务精细化管理需求,对国家统一规定的八项普查任务的指标、范围和内容分别进行了扩展。例如,河流湖泊基本情况普查中增加雨量站普查和泉的普查两项内容;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增加橡胶坝、桥梁、蓄滞洪区、防汛仓库和河道内单位5类普查对象。方案共新增普查对象7类,新增普查指标内容18个,指标下限调整11项。

构建“四个一”水务普查成果框架。充分考虑“确保每一个普查数据真实、确保每一个普查数据有用、确保每一项普查成果得到管理维护、确保每一项普查成果能够发展更新”,提出构建“一张图、一个库、一套表、一个平台”的“四个一”目标。为满足水务精细化管理需求,整合了航空影像、全要素地形图、DEM图、土地利用图、行政区划等信息,制作全市水务普查基础底图。普查底图比例尺精度提高到山区1∶10000、平原区1∶2000。在此基础上,划分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普查单元,将全市划分为1085个小流域,为水务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目前,已初步完成了“5+3+N”的水务普查“一张图”和水务普查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一个库”,采集了500余万个数据。

建立制度,分级负责,严控普查数据质量

制定普查工作方案。以“普查与应用相结合、普查与管理相结合、普查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为核心目标,编制了《北京市第一次水务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建立起了统分结合的普查工作机制。每个单项普查内容有主管领导,有责任处室和配合处室,有技术支撑单位和技术配合单位。

关口前移,质量控制扩展至普查一线。编制水务普查数据专项间审核关系手册,指导区县从源头做好质量审核、数据平衡、汇总工作。将质量控制重心前置到区县级普查机构和普查一线,分乡镇“地毯式”审核普查表,做好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的第一道防线。

层层分解,落实质量控制责任。市水普办制定全市数据审核方案及抽查方案,及时督促区县和技术支撑单位。技术支撑单位制定专项审核流程和要求,分区县审核普查数据,督促区县逐一核实、逐条整改;区县水普办负责基层普查表数据的审核、把关,普查对象名录的确认复核以及分乡镇质量抽查、验收工作。

严格数据审核、汇总、上报工作。编制水务普查数据审核实施方案和数据上报及验收规定。与市统计部门联合,对全市16个区县普查数据审核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将检查结果通报市区两级政府,确保普查数据过硬。2012年4—6月,完成预审、审查、抽查、软件审核共四轮的审核工作,形成市级各类审核意见1.8万条,所有审核意见均已逐一复核、逐条修改。

部门联动,数据共享。充分共享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已有数据和资源,避免数出多门、重复工作。如与统计部门共同开展水务普查督导执法工作;共享国土部门的泥石流、地热矿泉井等国土二调成果,运用于地下水取水井、水土保持、灌区普查工作中;与规划部门建立数字地形图、DE M图、土地利用图等共享和交换机制;与测绘部门形成基础测绘信息定期更新机制,共同开发制作水务“一张图”;与市政市容部门共享环境卫生清洁面积和环卫水量,等等。

开展培训,加强指导,为普查提供人员和技术支撑

严格“两员”选聘,培训上岗。按照“责任心强、文化基础好、熟悉本地区情况”的原则,全市选聘普查员9793名,普查指导员2115名,共计11908名,并进行了专项对象清查阶段和普查数据获取阶段2.6万人次的培训。确保每个村至少配备1名普查员,每个乡镇至少配备3名普查指导员,确保普查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人。

全程进行技术指导。不定期召集全市16个区县普查工作主要负责人及专项技术人员,就专项普查、信息化建设、流域单元划分、普查底图制作等内容召开研讨会、工作会,确保普查要求贯彻落实到位。市水务普查各技术支撑单位组织技术人员检查、指导区县水务普查工作,扫清技术障碍。及时召开全市水务普查现场经验交流会,树立典型,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推广典型区县的经验和做法。

水利普查,利国利民,意义重大。近3年来,北京水务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了良好的普查氛围。在北京卫视、各区县电视台滚动播放水务普查时点宣传片8100余次;在繁华地区利用230余块大型L E D屏进行户外宣传;在全市各乡镇、街道、村以及重点普查对象张贴了12万余张宣传画,提高了公众的知晓率;在网站、报纸专题宣传水务普查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开展水务普查大型户外宣传活动;开展了“水务普查情系京华”摄影比赛和“无私奉献、攻坚克难”征文比赛等。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赢得了首都市民的广泛支持,保障了北京水务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水务区县普查
泸州市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智慧水务在大港油田水务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方面的运用分析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泉州市各区县关工委亮点工作分布图
融媒体时代区县台主持人转型升级与能力提升
新时期水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分析
2018年中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富阳:启动智能水务
2015第十届中国(国际)水务高峰论坛将于11月在北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