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特征与引导策略探析
2012-07-14曹丹
曹 丹
(福建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如今,随着手机互联网、社交网络服务的发展,作为信息的发布者,人们在网络社交活动中体现出越来越强的个体意识,网络上的个人形象更加趋于完整,网络社交活动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大学生的网络社交活动尤为活跃,他们对博客(个人空间)、微博等网络社交媒体的使用率均高于整体网民。然而,大学生的网络社交实践中一些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也时有发生。为进一步具体了解大学生应用网络社交媒体的实际状况,掌握大学生对网络语言暴力的看法,进而就提升大学生网络社交素养,促进大学生网络社交实践健康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福建工程学院媒介素养调查小组于2012年5月,在福州大学城进行了以 “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与素养”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56份。样本性别比例、所在年级构成如图1、图2所示。
图1 样本性别比例%
图2 样本所在年级构成
一、大学生对网络社交媒体的应用状况
网络社交媒体通常包括6种类型:社会交友网站、点评类网站、内容分享网站、论坛、博客(个人空间)和微博、内容聚合器。经调查表明,其中博客(个人空间)和微博是大学生经常接触的网络社交媒体类型。大学生中经常使用网络个人空间的占比58.6%,经常使用微博的占比为77.6%。大学生每天花在网络社交媒体的平均时间为1至4小时。QQ空间、新浪微博是他们经常使用的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主要用于关注他人的动态,阅读、搜索信息,发表评论;更新自己的动态,撰写文章,转发帖子,上传、分享照片和视频等。
1.关注对象的选择
在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关注他人动态方面,有79%的大学生表示自己经常关注的对象是好友、同学的动态,有24%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也经常关注一些娱乐明星的动态;而表示会经常关注文化学者动态的占比仅为15%。
2.个人表达的主题
在通过网络社交媒体进行个人表达方面,有37.4%的大学生平均每周发表原创文章1至4篇,记录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表达个人的一些感受及看法;有62%的大学生平均每周转发帖子1至4篇,其中大多是有关校园生活的内容。有48.4%的大学生平均每周更新微博1至3条来记录自己的心情状态;有25.6%的大学生通常视心情的变化随时更新自己的动态。有50.2%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有时会选择通过个人空间、微博发布一些个人问题,以寻求他人的帮助。
3.互动交流的频率
在使用网络社交媒体进行互动交流方面,有43.6%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时常会对所关注的信息发表评论。有63.2%的大学生表示他们每发表或转载1篇帖子,通常收到他人简短的回复评论1至5条;而能收到6条以上回复评论的,占比为28%。有75%的大学生表示他们每更新1条个人动态,通常收到他人回复评论1至5条。
4.应用效果的评价
就网络社交媒体的便捷性而言,有70.8%的大学生认为借助网络社交媒体通常能够比较快速地找到想关注的人,而有15.4%的大学生则认为有些困难。但就网络社交媒体的信息量而言,有36%的大学生认为借助网络社交媒体可以获得比较多的相关信息,而48.6%的大学生则认为所获得的信息量一般。
二、大学生与网络语言暴力
网络语言暴力是指由使用互联网的个体或群体实施的,借由虚拟社会中的非理性表达,采取诽谤、攻击、谣言、诬蔑、骚扰等方式对网络及现实中与之对应的个人、集体施加压力、造成影响、形成威胁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经调查表明,大学生参与网络语言暴力主要表现为非理性的宣泄个人消极负面情绪,使用粗俗的语言对一些网络事件进行非理性的批判,在针对网络事件的评论上与其他网友进行对骂等。大学生在网络社交实践中,参与过网络语言暴力的人数约占六成多,其中经常参与的人数很少,仅占比1.3%,但表示曾偶尔参与网络语言暴力的则达58.9%。从参与网络语言暴力的大学生性别比例来看,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近3倍,分别占比为74.2%、25.8%。
1.参与网络语言暴力的动机
有60.8%的大学生认为参与网络语言暴力主要是出于对现实不满,趁机发泄。有30.7%的大学生认为,由于跟风盲从,缺乏自我判断,才会参与网络语言暴力。但也有近9%的大学生则认为,参与网络语言暴力是出于正义感、道德感。
2.遭遇网络语言暴力的回应
大学生的网络社交实践中,曾遭遇过网络语言暴力攻击的人数并不多,只占近三成,达27.8%。面对如果遭遇网络语言暴力攻击,有57.1%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会使用相对理性的语言回击。有32.7%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会置之不理。但也有6.4%的大学生认为,反正与现实生活无关,应该“以暴制暴”。
3.对于网络语言暴力的评价
有40.4%的大学生认为,网络语言暴力扰乱社会风气,应该得到适当的管理。有26.9%的大学生对网络语言暴力表示反感厌恶,认为是网民自身素质差的表现。但也有35.3%的大学生则认为,网络社交媒体提供的交流互动空间是网民情绪的释放场,网络语言暴力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并有6.4%的大学生认为,一些网络语言暴力可以给枯燥的生活添加乐子。
4.遏制网络语言暴力的看法
对于如何遏制网络语言暴力,大学生普遍认为提高网民自身素质修养是关键因素。与此同时,还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与约束,加强对网络语言暴力问题的监管。有37.2%的大学生认为推行网络实名制,让网民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很有必要。有54.5%的大学生则认为网络实名制破坏网络自由,没有必要推行。
三、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特征与素养水平
通过调查大学生对网络社交媒体的应用情况、对网络语言暴力的参与情况,初步分析大学生网络社交的行为特征、网络社交的素养水平,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强化人际交往的“强关系”
从大学生通过网络社交媒体选择的关注对象来看,绝大多数大学生经常关注好友、同学的动态,这表明,大学生在网络人际场域中,进一步强化了既有的“强关系”人际关系网络。强关系是指个人的社会人际网络同质性较强。与此同时,大学生经常选择关注娱乐明星、文化学者动态的并不多,这表明,大学生尚不善于通过网络个人空间、微博等社会化的网络社交媒体去认识不认识的人。大学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通过社会化的网络社交媒体还可以取得一种强关系之外的“弱关系”,弱关系是指个人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较强,即交往面广,交往对象可能来自各行各业,交往关系并不紧密,也没有太多的感情维系。也就是所谓的泛泛之交。弱关系有助于拓展社会人脉关系,提升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行动能力。
2.自我披露主导个人表达
从大学生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原创文章、转发帖子、更新动态的频率、动机来看,大学生网民比较看重网络个人空间、微博这些网络社交媒体在分享信息、展现自我方面所发挥的传播功能。对不少大学生而言,与面对面背景下的交流相比,在网络社交空间中,由于身体不在场和匿名,自我表达会更直接,更容易吐露个人内心的真实情感,显示自己的弱点和个人隐私。并且,在网络社交媒体的传播手段中,文本表达依然是传达社交和情感信息的主要手段;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以文本的形式表达想要表达的自我信息,除了自我披露外,没有太多的内容题材可选择。因此,自我披露主导着大学生网络社交媒体的个人表达。
3.多回合的非同步互动
从大学生参与网络社交媒体的互动过程来看,对于自我披露主导的个人表达,其好友、同学们回应的频率总体上比较频繁。通过多回合的互动,他们彼此间信息交流的明确性及反馈不断增强,彼此间的信任、友谊及其他相对持久的关系不断得以维护;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情感、信任、随意和其他关系指标也得以不断积累、强化。但往往这种多回合的互动并不是实时的,常常存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属于非同步互动。
4.所获得的信息量不多
从大学生对网络社交媒体便捷性及信息量的评价来看,大多数大学生认为使用网络社交媒体可以比较便捷地接触到更广阔的网络用户,但近半数的大学生认为所获得的信息量一般。这表明,相对于面对面的传播,网络社交媒体中单次交流所传递的信息较少。所以要想达到像更快地面对面传播所具有的那种印象发展和关系状况的话,就需要更多次的交换。而大学生在网络社交实践中,与“强关系”之外网络用户的接触次数、交流时间都比较少,因此,其自然会感到网络社交所获得的信息量一般。
5.参与网络暴力存在性别差异
大学生网络自我表达多以个人感受、情绪表达为主要内容,因此,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交空间是网民情绪的释放场,网络语言暴力具有存在的必然性。从参与使用网络语言暴力的大学生男女性别比例来看,男生占绝大多数。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性别在网民个人情绪的释放、宣泄中也发挥着某种作用。男性网民在释放、宣泄个人情绪时,只需要对特定的匿名传播环境是合适的这一点持有信心即可;而女性网民在释放、宣泄个人情绪时,则需要对其交流对象、交流目标感到安全、自信。由此可见,男性和女性对于自我披露或隐瞒的传播环境条件存在不同的要求。
6.注重树立公共的自我形象
在网络社交实践中,大学生其自身参与或遭遇网络语言暴力的程度总体上是比较低的。面对网络语言暴力的攻击,大学生很少选择“以暴制暴”,大多数人选择使用相对理性的语言回击,或是置之不理。这表明,面对虚拟的社交网络空间,大多数大学生仍比较注重树立公共的自我形象,努力通过保持相对理性的互动交流,维护、展现其具备良好的素质与修养。他们多数认为,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之所以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是网民自身的素质差;网络实名制是一种他律方式的网络监管机制,有破坏网络自由之嫌,没有必要推行。而提高网民自身素质修养,提升自律意识才是遏制网络暴力现象的关键。
四、引导大学生提升网络社交素养的策略
社交网络时代,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信息流都被转移到网络空间进行流通,虚拟社交与现实世界的社交出现更多的交叉。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人们可以创造丰富的多媒体个性化空间吸引注意力;可以复制线下真实人际网络到线上低成本管理;可以结交陌生人、建立弱关系从而带来更高的社会资本。对于个人而言,社会资本有助于降低人际交往的交易成本;对于集体而言,社会资本则有助于提升集体行动能力,促成自发性的合作与协调,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鉴于社会资本对个人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结合大学生网络社交的行为特征及素养水平的现实情况,笔者认为今后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应注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以引导。
1.认知的引导:培养拓展“社会资本”的意识
社会资本是社会个体所具有的一种特性。个体社会资本的多少和强弱要视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及资源的多少和强弱而定。在现实中,大学生个体能获得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比较有限,社会资本相对薄弱。但由于社会资本是在交流过程中产生和保持的;个体对交流过程施加影响,可以实现对个人社会资本的调控。因此,在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中,有必要引入并强调“社会资本”这一概念,让大学生能够全面认知网络社交媒体的传播功能,使之明确在一个日趋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社会里,还应积极应用网络社交平台去发展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弱关系”,通过建立和发展多个“弱关系”,丰富自身的社会资本。
2.态度的引导:树立发展“弱关系”的观念
从网络社交的演进历史来看,网络社交一直在努力通过不断丰富的手段和工具,来满足人类多样化的交流需求,并由“增量性的娱乐”向“常量性的生活”转变。但目前大学生网络社交实践的“常量性的生活”则多停留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强关系”层面,“强关系”之外的“弱关系”被忽视。与“强关系”相比,“弱关系”的存在可以增加其与外界互动的机会,使得资源与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从而真正发挥网络社交在降低人们社交的时间、降低人们管理和传递信息的成本等方面的功效。因此,在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中,高校可以通过举办一些网络社交主题活动,邀请网络社交的活跃分子、公众人物言传身教,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树立发展“弱关系”的观念,促动大学生积极转变既有的网络社交态度,实现以更加频繁的、接近同步的网络互动交流,发展与“弱关系”对象之间的印象和关系,不断积累与“弱关系”对象之间的情感、信任、随意和其他关系指标等社会资本。
3.行为的引导:掌握适度的礼貌交往策略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都想为自己确立一定的公共自我形象,也有学者称之为“面子”。但许多普通和日常的活动都会潜在地威胁到人们的“面子”。在网络社交实践中,大学生往往倾向于直截了当的公开表达个人情绪、看法与感受,与此同时也难免遭遇来自他人直截了当的公开质疑、否定,或是粗暴的、不恰当的反驳,于是便会感到愤愤不平,感到自己渴望得到尊重的面子受到了威胁,一些不礼貌的、粗鲁的网络语言暴力便产生了。人际传播的礼貌理论把传播视为一个理性的、社会的及合作的行为,认为有关尊重面子的合作性动机,在人们的许多日常交往中都发挥着作用。网络社交环境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在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中,有必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直截了当地公开表达在网络社交中有时也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网络社交也应注重结合具体的交流情境,包括对交流对象的社会相似性、身份地位、文化背景方面的综合判断,掌握适度的礼貌策略来参与网络社交互动。从而,促使大学生有意识地注意并控制对网络语言暴力的参与。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EB/OL].(2011.8.19).(http://www.cnnic.net.cn/research/bgxz/qsnbg/201108/t20110819_22589.html).
[2] 洞察各类社交媒体[J].市场观察,2011,(11):14.
[3] 宋宗宇,李廷浩.网络言论暴力及其法律控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87.
[4] 陈先红.公共关系生态论[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304.
[5] 陈先红.公共关系生态论[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304.
[6] 邓建国,强大的弱链接[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84.
[7] 邓建国,强大的弱链接[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79.
[8] [美]LeslieA.Baxter,DawnO.Braithiwaite/著.殷晓蓉等/译.人际传播:多元视角之下[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337.
[9] [美]LeslieA.Baxter,DawnO.Braithiwaite/著.殷晓蓉等/译.人际传播:多元视角之下[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