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构建优质课堂 减负增效
2012-07-13路晓玲
路晓玲
【摘 要】所谓“优质课堂”,就是在课堂40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目标任务,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获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我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减负担、增实效、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就是“优质课堂”教学理念的折射和反映。那么如何打造初中语文优质课堂呢?我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二是优化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激发学生热情;三是优化训练形式,分层设计题目,让全体学生学有所得。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优质课堂 减负增效
一、语文学科的困境
目前,语文学科面临两大困难:一是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认为语文是母语,怎么都能学好,用不着下大力气。二是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大量的训练题挤到了课外。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越来越少,空间越来越小。语文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中被排在了各科的后面,语文教学进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在山重水复中创造出柳暗花明,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还是重新学习《纲要》和《课程标准》,从中找到开启语文教学新局面的钥匙。
二、构建优质课堂的指导思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教学过程的论述)
三、构建优质课堂的几点做法
(一)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从一点一滴做起,构建亲密、和谐、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乐于见你这个老师,觉得上语文课是件快乐的事,把渴望你上课作为思想基础。这样,学生上课之前思维、心理就处在一种积极兴奋状态,再加上课前创设各种巧妙自然的情境导入,课堂上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任务,就会事半功倍。
(二)优化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激发学生热情。语文是国学,自古以来,教学方法千变万化,种类繁多。教师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当选择,巧妙运用。启发式,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通过巧妙启发,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智能。思路教学法,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及时对要点加以概括,抓住重点,理清思路,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学会布局谋篇的方法。情境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适时进入作品所描写的气象万千的境界,感受文章的“人情物理”,领落作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怀。使学生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获得美的享受,提高思维水平。多媒体教学法,可以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直接效果,将书本知识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使学生容易理解。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活动是艺术性很强的综合性活动,实践过程中往往是一法为主,多法配合,才能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优化训练形式,分层设计题目,让全体学生有成就感。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把教学目标任务分解成为各层次的练习题,在课堂内引导学生解决,构建高效课堂,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备课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精心设计不同的训练题型。在保证全体学生合格的基础上,让各类学生能做,会做,做好,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设计向高层次过渡的台阶题目。这样课堂教学训练明确到层,细化到人,有利于提高各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进各类学生知识达标。
因材施教,同授异练,分层指导,尽可能使每类学生都能获得最大的收获。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指导、设疑解难、引导提问、讨论小结的方法,使优等生学得充实,潜力生经过努力能够消化。普通生有锻炼的机会,采取 “低起点、小台阶、快步走”的教育原则,使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和优等生、潜力生的带动下,克服困难,拾级而上。对优等生,教师可放开走,设计的问题可灵活一些,难度大一点,让他们跳起来摘“桃子”,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讨论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异步训练,优化了训练形式,充分调动起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的能力和智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让全体学生体验到成就感,让全体学生学有所得。
总之,构建优质课堂,减负增效,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基础,精当巧妙的教学方法是前提,优质的训练题目是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