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中学武术教学内容实验研究

2012-07-13李黎卜玲芝重庆市渝北区南华中学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年4期
关键词:实验班武术问卷

李黎 卜玲芝(重庆市渝北区南华中学)

一、前言

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学生通过看武打电影、武侠小说,痴迷高深武技,崇拜武林英雄,同学之间还时常“过招”,对武术颇感兴趣。但是,由于受到环境、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狭隘地认为武术只是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手段,甚至错误地理解为武术就是打架。因此,本地区武术教育和活动开展现状不容乐观。本研究以解决武术教学内容为主题,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目的,从学校实际出发,探讨、实践、分析、反思现实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和办法,使学校体育的发展和学生的个体发展得到共同进步。

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武术教学内容

为了突出武术教材的地方特色,本研究在编写教材内容时多次对区内武术名人、武术教练和老拳师进行访谈、讨论,收集本地武术拳种及资料,并通力合作,改编套路,编写教材。如下表:

表一:各年级教学内容

三、武术内容教学实验与分析

1、教学质量对比

将初2012级4班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每组25人。经过六节课的教学、复习后,进行两次考核,每次考核间隔两周。每完成一个动作标准,能体现攻防含义得3分,全套动作共90分,遗忘一次扣2分,动作不标准扣0.5分,动作错误一次扣2分(累计扣分),精神面貌分为10分。

表二: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质量基本情况

实验组(二)83.1 25 3.26对照组(二)69.5 25 11.35

如表二所示:从以上数据分析,实验组的教学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2、生理指标和身体素质对比。

武术教学课程实施一年后,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生理机能、五项身体素质均值差异比较看(共24项),实验班实验前低于对照班的有5项,实验后低于对照班的项目为0,有明显差异性;实验前高于对照班的有2项,实验后高于对照班的有11项,也有明显差异性。实验表明:实验班学生生理机能、身体素质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班。

3、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武术认知能力差异比较。

针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认知状况和学习心态设计问卷,共发放118份,收回110份,其中有效问卷98份(经说谎指标检测判定其中12份有明显的说谎倾向,为无效问卷)。然后按性别、身体素质、担任班委工作、文化成绩等四个方面对有效问卷进行了细化分析。

表三:武术认知和学习心态问卷数据统计表

从表三可以看出:本问卷设置了12项指标内容调查学生对武术的认知状况和学习心态,其中有第3、5、8、10项涉及武术的德育教育功能。而实验班学生对武术德育教育功能的肯定回答明显多于对照班。通过数据显示,武术校本课程的实施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结论:(1)普通中学武术教学内容要以技击为核心,突出武术文化内涵,坚持套路、格斗和攻法运动相结合。(2)普通中学通过武术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还让学生学会利用中国传统体育运动来进行自我锻炼,为终身体育服务,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同时推进了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建议:(1)普通中学在开设校本武术课程的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的武术考核评价体系,使武术作为每位学生必修的体育课程,引起足够的重视。定期开展学校武术竞赛、武术表演活动,在学校营造良好的武术运动氛围。建立以武术课堂为主,以武术兴趣小组和武术业余训练为辅的武术课程结构。(2)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客观地宣传武术项目,消除长期以来人们对武术的片面认识,宣传武术的育人等多方位功能和作用,选取典型的武术爱国人士的事例进行历史的重温与民族精神的再现。

[1]季浏,汪晓赞.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董翠香.体育校本课程导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高楚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研究.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10.

猜你喜欢

实验班武术问卷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行知实验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问卷网
武术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