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新航线
2012-07-13
阿里安公司反思一箭双星策略
阿里安航天公司7月初发布2010年年报。公司全年收入11.9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2.8%。年初因地面系统原因导致的发射推迟使阿里安5火箭全年发射次数从上年的7次减至6次,成为收入下滑的最主要因素。公司继2009年亏损7120万欧元后,2010年连续第二年出现亏损,亏损额为8300万欧元。年报称,公司将鼓励用户寻求法国出口信贷机构外贸信贷保险公司的融资支持,以缓解汇率波动的影响,并使公司财务重回盈亏平衡状态。年报还首次表示,阿里安5火箭一箭双星发射的业务模式可能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全球商业发射市场的发展。
(江山)
美空间站上燃料补加技术试验将启动
7月8日升空执行美国航天飞机最后一次飞行任务的“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把一颗模拟卫星和相关机器人维护工具送到了国际空间站上,用于验证在轨卫星燃料补加和修理能力。被称为“机器人燃料补加”(RRM)的这项任务要等到11月份才能启动技术验证工作。RRM任务用的模拟卫星重250千克,配备了同许多商业和政府卫星相同的阀门、口盖和连接器。该任务需使用由加拿大建造、2008年运到站上的一台双臂机器人,称为“专用灵巧操纵器”,又称“巧手”。这台机器人将利用一套卫星维护工具对模拟卫星进行模拟燃料补加试验。不过,“巧手”需先由加拿大航天局进行软件升级才能使用由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特制的这套维护工具。加航天局发言人6月29日称,升级软件拟在10月中下旬上传到站上。按这一进度安排,机器人燃料补加和修理试验要到11月份才能开始。验证工作将持续两年时间。在轨卫星维护必须克服两个巨大的挑战:一是如何抓取未配备抓取机构的卫星,二是如何为不是按能重新加注燃料来设计的卫星补加燃料。因此,该技术投入实际应用尚待时日。
(阳光)
联盟号再射6颗第二代“全球星”
7月13日,阿里安航天公司的俄制联盟2-1a/“弗雷盖特”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全球星公司“全球星”移动通信星座的6颗第二代卫星。全球星公司24颗第二代卫星由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建造,每颗发射重量约700千克,寿命15年,是第一代卫星的两倍。这些卫星中的前6颗去年10月由联盟号火箭发射,已陆续入网工作。余下12颗也将在年内由联盟号部署升空。全球星公司由48颗卫星组成的第一代星座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部署,但因卫星出现辐射引起的故障而基本失去了双向语音通信能力。第二代星座完成部署后,全球星公司将可向超过120个国家的商业和政府用户提供全球最优质的移动语音服务和最快的移动卫星手机数据服务。
(阳光)
NASA宣布空间站研究管理机构
NASA于去年12月宣布要把国际空间站上的美国科学实验项目管理工作外包给一家非营利机构,今年2月发出招标。近日NASA宣布由佛罗里达州的非营利机构空间科学促进中心来承担国际空间站美国部分的非NASA科研工作,在一项合作协议下向该机构签发了1500万美元的年度经费。该中心由佛罗里达航天公司支持,是为争取“国际空间站国家实验室管理实体”工作而组建的。它将管理向空间站运送非NASA研究型有效载荷的后勤保障,并将负责从工业界、学术界和其他非营利机构征集站上实验项目方案。该中心将设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附近的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室,项目团队包括佛罗里达航天公司和波音公司等。寻求由非营利机构来管理站上科研活动是《2010年NASA授权法案》提出的。耗资1000亿美元的国际空间站经过13年的建设已经完工,准备至少用到2020年。该站于2005年被定为国家实验室。
(阳光)
印“极轨卫星运载器”发射静地卫星
7月15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在斯里哈里科塔岛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使用“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XL型火箭发射了“静地星”12静地轨道通信卫星。卫星被送入近地点284千米、远地点2.1万千米、倾角17.9度的亚地球同步转移轨道,随后将利用星上的液体远地点发动机进入静地轨道,与另两颗印度卫星共位部署于东经83度轨位。卫星采用I-1K平台,发射重量1410千克,载有12路扩展C波段转发器,设计寿命约8年。PSLV-XL型火箭采用6台加长固体捆绑助推器,曾用于发射印“月船”1月球探测器。PSLV系列火箭现已发射19次。除首次发射失败外,随后18次均取得成功。该系列火箭通常用于发射低地轨道遥感卫星。此次发射是它第二次用于发射静地轨道卫星。
(江山)
质子号一箭双星
7月16日,国际发射服务公司的俄制质子M/和风M型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以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了SES世界天空公司的SES-3商业通信卫星和哈萨克斯坦政府的“哈星”2通信卫星。这是国际发射服务公司首次以一箭双星方式进行静地轨道卫星发射。此前质子号火箭曾以一箭多星方式发射过俄政府卫星。国际发射服务公司称,双星发射可降低发射成本,使质子号在中型商业卫星发射方面更具竞争力。SES-3被送入近地点约3700千米、远地点约35880千米、倾角24.7度的静地转移轨道,而“哈星”2则在随后被直接送入静地轨道。SES-3由轨道科学公司建造,寿命15年。“哈星”2由俄赫鲁尼切夫国家科研生产航天中心建造,寿命12年。通信有效载荷由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提供。
(江山)
美探测器进入灶神星小行星轨道
7月15日,在飞行超过27亿千米后,NASA“黎明”探测器进入绕灶神星小行星运行的轨道,成为绕太阳系小行星带中天体做轨道运行的首个人造探测器。灶神星直径约530千米,是小行星带中第二大的天体,也是太阳系中最亮的小行星,有许多秘密有待破解。“黎明”探测器耗资4.66亿美元,于2007年9月发射,灶神星是它此次探测任务的第一站,它将在高度从2700千米到120千米不等的几条不同轨道上进行探测,测绘灶神星表面,研究其成分,并探究其地质史。在完成灶神星探测后,探测器将在2012年7月离开,2015年2月抵达曾为太阳系最大的小行星、后被升格为矮行星的谷神星,对其进行轨道探测,从而成为首个先后飞往两个天体并绕其做轨道飞行的探测器,也是首个矮行星探测器。NASA局长博尔登称,奥巴马总统已指示该局在2025年前派人前往一颗小行星,而“黎明”探测器将为此带来关键数据。NASA准备在2016年把一个取样回送探测器发往一颗近地小行星,2023年将所采样品送回地球。
“黎明”探测器由轨道科学公司建造,重1212千克,共将飞行49亿千米,首次深入到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主带中进行探测。探测器采用离子推进系统来提供推力。没有这些离子发动机,要完成这样大难度的飞行任务是不可能的。离子推进此前已在NASA“深空”1探测任务中得到验证,但“深空”1属技术试验任务,所以对NASA来说,“黎明”是首项采用离子推进的实用型科学探测任务。
(江山)
美发射第二颗GPS-2F卫星
7月16日,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德尔它4M+(4,2)型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美国空军GPS-2F系列中的第二颗卫星GPS-2F2。这是德尔它系列火箭发射的第50颗GPS卫星。GPS-2F1于去年5月发射。与原有型号相比,GPS-2F精度更高,寿命更长,信号抗干扰能力更好,采用增强型内部时钟和可重新编程的星上处理器。星上还引入第三个民用导航信号,即L5,供商业航空和搜救行动之用。卫星设计寿命12年。不含新发射的GPS-2F2,GPS系统现由31颗卫星组成,包括11颗2A型、12颗2R型、7颗2RM型和1颗2F型。GPS-2F型共包括12颗卫星,由波音公司建造。
(阳光)
俄发射“光谱”R天文卫星
7月18日,已被长时间推迟的俄罗斯“光谱”R天文卫星由俄乌合造的天顶3F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光谱”R是“射电天文”国际天文学项目的一部分,由拉沃奇金科研生产联合公司建造,重3660千克,配备直径10米的射电望远镜,用于观测宇宙深处的黑洞、神秘的类星体射电源和快速旋转的恒星遗迹等。包括美国在内,有2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在参与该项目,包括提供星上设备或提供地面射电望远镜。这些地面望远镜同“光谱”R卫星配合,可在卫星5年的运行期间实现干涉测量。“光谱”R原定2004年或2005年发射,但由于卫星建造工作出现了问题而被多次推迟。
(阳光)
NASA两旧卫星转入月球轨道
7月19日NASA宣布,为研究月球内部和表面成分,由其牵头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团队已把两颗原本在地球轨道上研究空间天气的小型探测器从地球轨道转入绕月球运行轨道。这两颗卫星原是2007年发射的5颗“亚暴期间事件时变与大尺度相互作用”卫星中的两颗,后改用于执行“加速、重联、湍动与日月相互作用电动力学”任务。它们在一年半之前踏上向月球轨道转移的旅程,开展了一系列复杂的轨道机动,进行了多次月球和地球借力飞行,其中一颗于6月27日成功进入月球轨道,另一颗7月17日完成转移。途中,它们曾在地月系统的拉格朗日点附近开展了磁层和太阳风等方面的探测。让两颗已完成既定任务的在轨卫星发挥余热、继续执行其他任务可节省重新建造和发射卫星的成本。
(江山)
NASA拟用“红色龙”搜索火星生命迹象
NASA正在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一道规划一项火星生命迹象搜索任务,拟利用该公司正在研制、拟用于为国际空间站提供货物和人员运输服务的“龙”飞船携带着NASA科学设备飞往红色的火星。这项任务还没有正式名称,非正式名称是“红色龙”,并拟将其作为NASA“发现”计划下的一项任务。“发现”计划强调低成本空间探测。NASA现正在该计划下对3项候选方案进行评估,将选择其一在2016年发射,规定不含发射在内,耗资不能超过4.25亿美元。“红色龙”并不在这三项方案之列,而针对的是“发现”计划可能在18个月内开始的下一项任务招标。若中标,它可能在2018年3月发射,费用约为4亿美元或更低。“红色龙”将会实际搜寻生命迹象,包括探测DNA或高氯酸盐还原酶等能证明有生命存在的分子。如今的火星表面极为干燥,并在遭受紫外辐射轰击,使生命不太可能在那里存活。“红色龙”将钻探到地下约1米深处,提取土壤下已知存在的水冰样品。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两处潜在着陆点,其中一处是“凤凰”着陆器的着陆地点,另一处是“海盗”2着陆器1976年的登陆地点。这两个位置的亚表面据悉都有水冰存在。
(江山)
NASA确定“好奇”号漫游车着陆地点
7月22日NASA正式宣布,其“火星科学实验室”任务下的“好奇”号漫游车已确定将在盖尔陨石坑内的一座山脚下着陆。盖尔坑直径约154千米,以澳大利亚一位天文学家的名字命名,坑中央有一座约5千米高的山峰。盖尔坑据信有远古火星表面水活动的线索,而“好奇”号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查找火星曾经或目前仍能支持微生物生命的证据。NASA局长博尔登称,“好奇”号不仅将传回大量重要的科学数据,还将作为载人火星探测的先驱任务。“好奇”号将是人类送往火星的最大一辆漫游车,定于11月底发射,2012年8月登陆火星。漫游车重约1吨,大小同小轿车相当,载有10件不同的科学仪器。整项任务将耗资25亿美元。据介绍,盖尔坑内中央山峰的山脚下有粘土和硫酸盐特征,将给认识火星环境带来重要线索。通过让漫游车向山上攀爬,科学家们将根据层化现象认识火星环境随时间的演变。“好奇”号的任务并不包括生命探测,但有望给认识火星环境的适居性带来线索。
(阳光)
“重型猎鹰”火箭发射场破土动工
7月13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重型猎鹰”火箭设在范登堡空军基地的新发射场破土动工。该发射场将由范登堡基地航天综合发射设施4E升级改造而成,将耗资约3000万美元。太空探索公司希望通过该发射场建设项目来争取美国空军的大笔发射合同。目前美国国防部的全部有效载荷都由波音和洛马合资的联合发射联盟公司承担。“重型猎鹰”火箭高69.2米,重约1400吨,由标准“猎鹰”9火箭捆绑两个“猎鹰”9第一级构成。它将成为全球最强大的现役火箭,能把约53吨货物送入轨道,运载能力仅次于阿波罗登月用的“土星”5火箭。首枚火箭将在2012年底运到范登堡,并在不久后发射。该型火箭发射价格定为1亿美元,而“猎鹰”9是5000万美元。
(阳光)
以色列研究“彗星”火箭空射方案
鉴于需发射更重的军事侦察卫星,以色列有关部门已提出其“彗星”2火箭的空中发射方案,即由经改装的波音747载机将火箭携带到印度洋上空的国际空域内发射。远离本国拥挤的空域和敌对的邻国的这一空射方案正成为各种选项中最有希望得到采纳的一种。按所提出的方案,“彗星”2将挂载在载机机腹下飞往印度洋,在约12千米的高空沿地球自转方向向东发射。同美国飞马座火箭从L-1011载机上像炸弹一样投放后自行机动进入发射弹道不同,以国的方案要求由载机把无翼的“彗星”2火箭抛入预定飞行路线。据称以空军拟通过让载机像空中表演一样做大角度拉起来做到这一点。不过,这种所谓的载机助推方案面临众多技术、使用和外交上的障碍,其中很多很难克服。
(阳光)
美航天飞机项目面临大裁员
美国航天飞机结束全部飞行后,与该项目相关的许多工作岗位也将成为历史。7月22日,即“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及其4名乘员安全返航的次日,NASA便开始向约3200名承包商人员发出解雇通知。目前NASA从事航天飞机项目的员工数量有约6700人。本次大规模裁员预计将持续到8月中旬,将只留下不足1000人来管理航天飞机退役工作,并为航天飞机前往各博物馆安家作准备。4月份,由波音和洛马合资、承担航天飞机绝大部分运行维护工作的联合航天联盟公司宣布,因与航天飞机日常运行相关的工作结束,该公司将在7月底和8月份裁掉其5600名雇员的将近一半。其他航天飞机项目承包商也已进行了裁员,并将裁掉更多人员。
(江山)
劳拉造卫星获准恢复发射
业内官员称,在劳拉空间通信公司完成对“电信星”14R/“南埃斯特雷拉”2卫星太阳能帆板展开失败事故的调查后,暂停了两个月的劳拉造卫星发射工作已获准恢复。劳拉方面不愿就此发表意见,但其两家用户卢森堡SES公司和美国卫讯公司称,由劳拉为其建造的3颗卫星已获准在9月和10月份发射。这3颗卫星是SES公司的“格查尔星”和SES-4及卫讯公司的“卫讯”1,都将由国际发射服务公司的俄制质子号火箭发射。“电信星”14R/“南埃斯特雷拉”2是5月21日由质子号火箭发射的,但其一侧的太阳能帆板未能完全展开。卫讯公司发言人称,故障调查后,劳拉方面对卫星进行了改进。但他拒绝透露具体改动内容。
(江山)
法委员会呼吁开展导弹防御投资
法国参议院外交、国防和武装部队委员会近日发表题为《弹道导弹防御:军事防护还是战略挑战?》的报告,呼吁开展一项以天基预警和拦截为重点的导弹防御计划,目的首先是防止法在导弹技术领域被美国拉开太大距离,其次是保护法国免遭潜在的导弹攻击。报告说,尽管法国本土遭受弹道导弹打击的实际风险很小,但若不大力参与北约的导弹防御项目显然会危及法国的工业基础。报告敦促政府采取步骤,使法国成为北约最终批准的无论何种地面导弹防御计划的重要参与者。北约各成员国政府2010年11月同意建设这样一个系统,但尚未为项目全面研制工作提供经费。若只有美国工业界具备建设导弹防御体系的能力,则美国厂家不光会卷走北约相关合同,还会夺得一系列重要技术的领先地位,而报告认为这些技术十分重要,不能放弃。报告称,若法国仍在精确导弹打击和天基导弹拦截技术开发上作为旁观者,其核威慑力最终将减弱。
(江山)
俄航天员出站放卫星
8月3日,国际空间站上的两名俄罗斯航天员出舱行走时施放了一颗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卫星,但卫星可能已损坏。这颗卫星称“雪松”,是1月底随“进步”M09M货运飞船运到站上的,原拟2月中旬释放,后因故推迟。“雪松”这一名称源自首位上天飞行的航天员加加林的无线电呼号。今年是加加林上天飞行50周年。两名航天员原拟在本次太空行走之初就将卫星放出,但因地面人员发现本应有两根天线的星上实际上却只有一根,释放时间被暂时推迟。经一番分析,两位航天员称另一根天线显然已丢失或受损。在只有一根天线工作的情况下,地面人员将只能接收卫星50%的数据。不过,经商量,任务控制人员仍决定将卫星释放。卫星预计将在轨道上停留9个月,随后将再入大气层并被烧毁。
(阳光)
比利时公司将造越第二颗对地观测卫星
越南政府官员7月29日证实,政府已批准建造该国第二颗小型对地观测卫星,即“越南自然资源、环境与灾害监测卫星”(VNREDSat)1B,并选定由比利时航天公司来牵头建造这颗卫星。将参与建造的还有比利时齐耐提克航天公司、先进机械与光学系统公司和列日空间中心。双方将在2012年3月签订合同。卫星拟在2015年发射,将同越首颗遥感卫星VNREDSat-1A一起用于对东南亚进行经常性快速环境监测。VNREDSat-1A为多光谱卫星,采用法国“无数”平台,正在由EADS阿斯特里姆公司建造,定于2013年~2014年发射。
(阳光)
波音选用宇宙神5火箭发射CST-100载人飞船
8月4日,波音公司宣布选定由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宇宙神5火箭来发射其“机组商业运输”(CST)100载人飞船。若NASA决定与波音签订经费充足的研制合同,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将为一次自主轨道飞行、一次跨音速自主中止飞行试射和一次载人发射提供发射服务。这几次飞行都将在2015年进行。波音拟在同NASA签订的第二轮“商业机组发展”计划协议下,在年内启动宇宙神5火箭和CST-100飞船风洞试验,并利用试验结果在2012年完成综合系统的初步设计评审。
(江山)
美探测器发现火星或有流动水
NASA 近日宣布,其“火星侦察轨道器”的观测数据表明,火星上在最温暖的几个月里可能有流动水。观测表明,火星某些山坡上在春末到夏季有深色手指形特征出现和向下延伸。这些特征在冬天消退,第二年春天又会再次出现。探测器上的仪器对火星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几个陡坡上这些重复出现的特征进行了反复跟踪观测。据科学家称,迄今对这些观测结果的最佳解释是有盐水流动。这些观测数据的某些方面仍让研究人员感到不解,但液态盐水流动比其他假设更能与这些特征的特点相吻合。含盐会降低水的冰点。上述研究成果是科学家们迄今找到的火星表面现有液态水存在的最有力证据。此前美探测器已在多处中纬度到高纬度地区靠近表面的地下探测到冰冻水。
(江山)
25万美元大奖的得主是谁
2011年6月29日于华盛顿举办的海因莱因基金会颁奖大会上,25万美元的大奖颁给了南非籍美国人——美国私营企业SpaceX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技术总监艾伦·马斯克。
1971年出生的艾伦·马斯克于1989年移民加拿大,1992年移民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商务和物理学位。1995年组建了ZIP 2 公司。1999年投资成立了一家在线金融服务和邮件支付公司。2002年6月马斯克成立了他的第三个公司——空间开发技术公司(即SpaceX公司),他为此倾其所有,投资了1亿美元。在后来的7年时间里,他的这个公司设计出了“猎膺”运载火箭系列和“龙型”多用途空间飞行器。2009年“猎膺”1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一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私人投资建造的液体推进火箭。从2009年到2011年马斯克成功地签下了发射通信卫星的大订单,并与美航宇局签署了16亿美元的合同,将用“猎膺”9号分12次飞行把“龙型”飞行器送上国际空间站。
海因莱因基金会是为纪念美国已故航天科幻作家罗伯特·海因莱因先生而于2003年10月成立的。海因莱因先生(1907-1988)生前曾写过数百篇有关航天方面的科幻小说,荣获过6次雨果大奖。除了资助在亚洲和欧洲地区的“飞向未来”青年学生竞赛外,该基金会设立了可观的奖金,主要用于奖励那些在空间商业化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人或私人企业(不分国别),促进和鼓励他们为开发空间造福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首位获得该奖的是国际空间大学创始人之一,美国“X Prize”公司的创办人和主席彼得·戴蒙狄斯博士。在过去的25年里,他领导成立了10多个赢利或非赢利的空间组织,为私人企业开发和利用空间树立了榜样,在国际航天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为此他在2006年7月获得了海因莱因基金会颁发的50万美元的大奖。
(李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