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供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2-07-12程文静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2年10期
关键词:水费处理工艺供水

□程文静

农村供水工程是一项改善农村环境,为提高农民生活、生产水平服务的主要公用事业,与广大农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发展,农业作为社会的基础产业,是其他一切行业发展的基础。所以社会各界对农村、农民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在加大农村供水建设与管理的同时也逐渐突显出较多问题,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急需解决的关键所在。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单个村庄供水工程仍占有较大比重。农村单个村庄供水的情况仍十分普遍,这些工程大多数建设的较早,由于当时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不足以及粗放式管理模式的制约,工程建设由于缺少检测仪器设备,造成工程标准普遍偏低,水处理工艺简陋,水资源利用粗放,浪费严重。且工程分散式饮用水源比重大,有的打井取水,有的接溪流水、山泉水、山坑水饮用,不仅花费的人力物力很多,而且得不到集中保护,并且工程的质量本身就不高,加上长时间的使用,水资源的纯净与工程的安全性都存在很大的隐患。

(二)配套资金落实难,工程建设成本高。农村供水项目实施主要依靠中央、省市补助投资,业主投资和受益群众筹资投劳,区市、乡镇财政比较紧张,因此难以落实配套资金。同时,工程建设所需钢筋、水泥和管材等建材价格,人工费、机械使用费上涨过快,造成了工程建设造价攀升,资金压力很大。

(三)饮用水采取深度净化处理工艺的乡镇集中供水工程较少。部分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源受到污染,由于深度水处理工艺在初期投入和运行成本相对乾县农民收入水平偏高,在水厂建设中难以大范围推广,大多采用的是“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常规处理工艺,其去除目标主要是可絮凝悬浮物、细菌类微生物等污染物,该工艺对氨氮、微量有机物等污染物去除能力有限,难以有效解决水源污染与水质标准提高之间的矛盾。

(四)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维护难度大。农村供水工程面广量大,小规模的水利工程所占比例大,部分工程产权不清,管理机构不健全,而且有不少单村供水工程并不是由专业的人员管理,而是由村干部或勤杂人员兼管,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都不高。同时,大多数农民对于水资源没有重视,没有意识到水的宝贵性,更没有将水作为一种商品来对待,部分人甚至认为供水工程是一种福利。特别是一些基层领导对于供水多方面干预,人为降低或减免水费,致使供水工程水费低且不能及时收缴。加上乡、村财政困难,没有资金补助,使得很多需要维修或者更换设备的供水工程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许多工程甚至连正常的运行经费都难以保证,从而造成农村饮水工程老化失修,供水单位长期亏损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工程不能够良性运行。

二、对策探讨

(一)城乡统筹,规模发展,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进程。农村供水发展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饮水解困阶段。第二个阶段:饮水安全阶段。第三个阶段:城乡供水一体化阶段。在第一、二阶段,农村供水一般以单村供水较多,针对这种现状,可以优先对水量充足和水质可靠的水源加以利用,建立集约化规模经营的供水工程体系,充分发挥城区、乡镇驻地现有供水工程的技术和管理优势,不断将单村、联村等小规模的供水工程进行整合,从而逐步达成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

(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化、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农村供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所以不光是政府应该投入资金,社会也应该积极地参与,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融资机制。这样一方面把工程建设纳入财政预算,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扶持资金,逐步形成稳定的投入渠道,从根本上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社会其他资金投入,积极发展民营供水。逐步建立以政府公共财力投入为主的融资机制,既能够有力地推动工程建设进度,又可起到引导舆论,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慷慨解囊,募集资金的作用。

(三)加快乡镇集中供水水厂水质深度处理工艺更新改造和推广应用。加快进行乡镇集中供水水厂常规处理净水工艺向深度处理工艺的更新改造,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增加深度处理工艺构筑物,如活性炭吸附、膜处理技术等;

2.增加预处理构筑物,如生物预处理(接触氧化池或生物滤池);

3.不增加常规工艺前、后的净化构筑物,在现有工艺上改造,如强化混凝、强化过滤、优化消毒等,确保农村供水出厂水达标。

(四)逐步建立农村供水工程管理长效机制。

1.政策支持,反哺农村,建立农村供水工程运营成本财政补贴制度。现在很多农村的供水工程都是在亏损运行,收缴的水费还不足以维持农村供水的正常运行,所以对于工程的维修、折旧及大修费用更是无法支撑,建议应统筹考虑农村供水设施的运行补贴,制定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的财政补贴政策,对工程的维修、折旧及大修费用给予补助。

2.根据工程类型和规模,建立专业管理与用水户参与式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对于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由于水处理技术相对比较复杂,必须对水厂和主干管网部分实行专业化管理,而对入村后的工程则可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进行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对于规模较小的单村供水工程,应依托当地村委会或村民小组自主管理,并在条件成熟时向规模化集中供水方向发展。

3.逐步推行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工程运营管理实行市场化运作,统筹政府、企业和个人投入、受益农户投入等各方面资金,确定工程管理运行机制,其中政府投入作为对供水企业的一种调节性投入,起到平抑水价的作用,使供水工程成为具有独立经营能力的经济实体,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保障农村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行。

4.完善水费计收机制。实行一户一表、计量收费制度;健全收费制度,实行收费公示,提高水费计收和使用的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增强广大农民群众水商品意识;加强收费票据管理,规范票据使用,加强对收费人员的培训、教育和管理工作,使各级水费工作者不仅要成为水费收缴管理员,更要成为水费收缴工作的宣传员。

5.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机制。加快建立水污染应急处理机制,面对突发水质污染、供水设施意外损坏和水源人为破坏等紧急状况,确保广大群众的应急供水。进一步完善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每年对部分水源和出厂水实行动态监测,在丰水期与枯水期分别对农村供水水源和出厂水随机抽取水样进行检测,及时掌握农村供水水质主要超标因素的分布情况和动态变化并作出有效措施。做好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工作,完善、落实日常常规水质检测制度,加强对出厂水、管网末梢水的水质监测工作力度,确保供水水质达标。

猜你喜欢

水费处理工艺供水
西营河灌区2020年地表水水费测算探讨
稳定轻烃脱硫处理工艺进展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脱硫废水零排放一体化处理工艺研究
J75钢的时效处理工艺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碲阳极泥处理工艺的改进
没付水费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