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20年安徽省经济地理格局演化与机制研究

2012-07-12唐云云曹卫东罗健蒋晓威朱胜清

池州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安徽省空间区域

唐云云,曹卫东,罗健,蒋晓威,朱胜清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论题之一[1]。早期著名空间结构理论有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等等。在中国的早期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研究中,陆大道[2]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陆玉麒[3]提出了双核模型理论,叶大年[4]提出了地理学中的对称原理。近期,众多学者利用不同方法从不同研究层面探析省、市区域的经济空间结构,樊新生、李小建[1]研究了河南省经济空间演变情况;张景秋、杨吾杨[5]研究了我国临海地带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和机制;李发俊[6]对湖南经济空间结构演变进行了研究,Yehua D.W 和 Sunwoong K Widening[7]分析了 1950~1995年间江苏省内的区域经济差异。本文分三个时间断面:1990、2000、2010年,基于 GIS空间分析模块从县(市、区)级行政单元层面研究分析以揭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经济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东部发达省市相比,经济水平仍有差距,而且省内发展失衡趋势渐显。安徽位于中国中部,紧邻长三角经济圈,地理位置优越,幅员辽阔。本文研究范围包括安徽省17个设区市、5个县级市、56个县,共78个研究单元。

文章采用的人均GDP指标能够反映研究区域的人均经济产出水平,是一个可比性很强的指标。安徽省1990年、2010年、2010年各县市人均GDP数据分别源于1991年、2001年、2011年《安徽统计年鉴》,由于1991年统计年鉴中没有各县(市、区)的GDP数据,因此采用工农业总产值替代,利用SPSS软件中的相关分析功能将GDP和工农业总产值进行相关分析,得到GDP和工农业总产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9,双尾检验的概率为0,小于1%,即相关程度是显著的,说明采用工农业总产值代替GDP可以满足研究要求[8]。

安徽省人均GDP空间属性数据库是将比例尺为1:700000的2011年版安徽省地图扫描,通过Arcgis软件处理后附以属性数据而形成。

1.2 研究方法

格迪思和欧德(Getis and Ord,1992)开发了 Gi指数,用来检验局部地区是否存在统计显著的高值或低值[9],Gi定义为:

莫兰指数(Moran`s I)是检验整个研究区域中邻近地区是相似、相异,还是相互独立的[9]。全局自相关指数(Global Moran Index)判断整个研究区域某一要素或现象在空间是否有集聚特性存在,GMI定义为:

局部莫兰指数 (Local Moran Index)或称LISA(Local Indicator of Spatial Association)用来检验局部地区是否存在相似或相异的观察值聚集在一起[9]。LMI定义为:

2 安徽省经济时空演化分析

2.1 安徽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

根据安徽省1990、2000、2010年人均GDP值,按当年全省平均水平的150%、100%、50%,将各县市相对地划分为高水平经济发展区、中高水平经济发展区、中低水平经济发展区和低水平经济发展区4种类型[10](图1)。从宏观上看,近年来全省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省内区域经济差异却逐渐增大。1990年,安徽省经济空间格局与全国相呼应呈东强西弱局势:东部发达区——中部过渡区——西部落后区,且主要由中低发展水平的市县构成。西北方向的两淮经济区依托丰富的煤炭等资源,与合肥及滁州等形成江淮经济带,经济增长较快。跨入21世纪后,安徽省经济快速发展方向向南转移,大致呈东南强西北弱局面,黄山市辖区和宁国市(属宣城市)由于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工业,经济发展较快,跻身于高水平发展区域行列。2010年,全省的经济空间差距进一步拉大,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组成的沿江经济带持续保持安徽经济领头羊的地位,而西北方向的阜阳、淮北、六安、宿州等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经济总量一直处于全省第一,而且其周边县市也受其辐射,经济发展也较快。

图1 安徽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变过程

2.2 安徽省经济空间格局热点分析

局部统计量(热度指数)较高的地区为高人均GDP集聚分布的热点区,而局部统计量较低的地区为高人均GDP集聚分布的冷点区[11]。冷热点分析结果显示(图2):安徽省经济热点区在三个时间断面里没有明显的变化,始终位于合肥及其周边区域和皖江经济带,但是次热点的空间变化显著且分布较为分散。1990年次热点主要分布在北方的两淮经济区;2000年次热点区向南转移,两淮经济区热点集聚趋势减弱,而皖南地区热点集聚趋势增强。2010年合肥——沿江经济带热度指数处于高值,安徽省东南地区逐渐成为次热点区,在整体良好环境的影响下,北方经济也得到一定发展。

图2 安徽省人均GDP空间分布的冷热点演化

2.3 安徽省经济空间格局的自相关分析

全局自相关指数 (GMI)和局部自相关指数(LMI)可以定量测度区域经济的极化模式,揭示经济空间分布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格局及结构特征。假设安徽省人均GDP的频率呈正态分布,根据表1显示:1990年人均GDP值的GMI<0,Z值<1.96,P值>0.05;2000年人均 GDP值的 GMI<0,Z值<1.96,P值<0.05,说明在这两段时间里各县(市、区)之间经济水平差异明显,全省经济空间接近于随机分布。2010年人均GDP值的GMI>0,Z值>1.96,P值<0.05,表明此时全省人均GDP分布具有空间集聚特征,即高值区域与高值区域相邻或低值区域与低值区域相邻。全局空间关联性指标GMI显示,安徽省经济空间集聚逐年增强的,各县(市、区)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1990年,局域自相关系数小于0的市县有29个,占安徽省县(市、区)级行政单元的37%,芜湖市辖区和马鞍山市辖区是HH区即芜湖市和马鞍山市自身及其周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合肥市辖区、铜陵市辖区、安庆市辖区为HL区即它们自身经济水平较高,但与周边贫富差距较大;2000年局域自相关系数小于0的市县有35个,占安徽省县(市、区)级行政单元的45%,马鞍山市辖区、芜湖市辖区仍是HH区;2010年空间自相关系数小于0的市县有30个,占安徽省县(市、区)级行政单元的38%,马鞍山市辖区、芜湖市辖区、繁昌县属于HH 区(图 3)。

表1 安徽省人均GDP空间分布空间全局自相关指数

3 安徽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特征以及机制

3.1 安徽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3.1.1 安徽省经济空间格局基本演化过程是由单极向多极转化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受众多因素影响,如区域环境、劳动力、交通、资源、市场环境等,良好的区位条件将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反之将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合肥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其经济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政策环境、科技水平,因此在省内经济发展中始终居于领先地位。沿江经济区靠近长江三角洲,受其辐射强,区位优势明显且交通便利、经济基础优越,经济发展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皖南地区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市场环境,旅游经济蓬勃发展。西北地区由于产业基础薄弱,区位条件较差等原因经济水平一直较落后,但近几年来,由于国家政策扶持,整体环境改善等,蚌埠、淮南等市经济也有一定起色。总体来看,安徽省经济由90年代以合肥——马芜铜为中心的单极格局向现在的皖南、皖江、皖北等多极、点—轴格局发展转变。

3.1.2 全省经济热点区总体保持稳定,但次热点区空间变化较大 根据热点分析,安徽省人均GDP高值区基本都保持在合肥、皖江经济带,但是次热点区从1990年的两淮经济逐渐向皖南地区转移。自改革开发以来,由于各种优势,安徽的经济中心一直处于合肥—皖江地区,但是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等,省内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存在由北向南转换的总体趋势。从图2可知,北方的阜阳、蚌埠、淮南等地早期发展较快,为次热点区,随着时间的推移,次热点区逐渐向东南方向转移,皖南旅游区近年发展迅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区。

3.1.3 区域经济差距逐渐增大,增长极出现 近20年来,安徽省整体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是区域间差异随之不断扩大,根据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图3),安徽省经济发展内部差异加剧,具有极化的趋势。1990、2000、2010年三个时间断面安徽GDP排行显示安徽区域经济差距渐渐显著,皖北除个别市辖区外几乎全部落后于全省的平均发展水平,而沿江地区县市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区域经济差异受马太效应的影响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而皖北地区的落后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沿江发达地区的进一步前进,进而影响全省的经济发展水平。

3.2 安徽经济地理空间格局演化机制

安徽省经济空间格局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文章主要讨论了自然资源因素、历史文化基础、国家政策、产业结构四种。

3.2.1 自然资源因素影响 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尤其在科技尚不发达、基础设施和金融能力尚差的地区和时期[14]。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阜阳、宿州等皖北地区地势平坦,适宜耕作,形成了全省的商品粮基地、药材基地。淮南、淮北地区、马鞍山市煤炭、钢铁资源丰富,由此形成了以资源型为主导的工业群。皖南地区旅游资源突出,黄山、天柱山、西递宏村等自然、人文景观巧夺天工,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领先。芜湖、铜陵等沿江地区充分利用岸线资源,发展集装箱、港口物流等交通运输业。全省各县市依托自身的优势资源发展形成本区的特色产业以带动整体经济增长。

3.2.2 历史文化基础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经济发展长期积淀的结果,区域的历史、文化基础不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经济发展。历史上,安徽的经济发展就很不平衡,从南宋时期开始南方地区经济就优于北方地区。皖南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沿江地区依托优良的岸线资源和区位优势,经济基础雄厚,而北方地势平坦,偏居内部,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文化发源于皖南,对南方地区经商、教育等方面都有深远影响,徽商受徽文化熏陶,具有开放思想,精于筹谋且注重教育,于推动南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淮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相较于第二、第三产业历史基础深厚,民众受老庄文化和小农思想影响,思想保守,开放、竞争意识不强,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3.2.3 产业结构因素影响 在经济体制和企业效率一定的前提下,区域经济增长的效率与发展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及变化[12]。因此,优化安徽省产业结构势在必行,皖北地区平原广阔,地势平坦,农业成为其主要产业,是全省重要的粮食供给基地,宿州的药材生产历史悠久,名气较响,第一产业成为皖北的主导产业。皖江经济带因为靠近东部发达地区,受辐射强,产业基础优越,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借助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大力发展汽车、钢铁、建造等制造业,第二产业发展居于优势地位。皖南地区以黄山为中心,旅游服务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合肥地区发挥其政治、科技等优势大力发展科技产业并带动周边城市六安、安庆等的发展。

3.2.4 政策影响 在中国,政府的政策决定对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非常深远。建国后,国家大力发展重工业的宏观政策使拥有丰富煤炭资源的淮南等北方市县率先发展起来。政府自1993年开始兴建的京沪铁路贯穿中国南北,经过安徽西北的亳州、太和、阜阳、利辛、阜南5个市县,通车里程达190余公里,为安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尤其是对阜阳的经济建设贡献卓越。因此,在90年代北方经济发展快速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受惠于国家政策。社会进一步发展,政府逐渐倾向于发展第三产业以及轻工业,因而皖南地区依托优厚的旅游资源,旅游等第三产业异军突起。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沿江地区成为接受长三角的辐射最强区域,承接其产业转移,皖江经济带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以及经济基础快速腾飞。

[1]樊新生,李小建.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2):70-73.

[2]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陆玉麒.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形成机理[J].地理学报,2002,57(1):85-96.

[4]叶大年,赫伟,徐文东,等.中国城市的对称分布[J].中国科学,2001,31(7):608-616.

[5]张景秋,杨吾扬.中国临海地带空间结构演化及其机制分析[J].经济地理,2002,22(5):560-563.

[6]李发俊.湖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7]YehuaD Wei,SunwoongKim.Wideninginter-county inequality in Jiangsu province,China,1950-1995[J].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2,38(6):142-164.

[8]仲雷.GIS支持下的安徽省区域发展均衡性分析[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4.

[9]王法辉.基于GIS的数量方法与应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0]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2):136-145.

[11]马晓冬,马荣华,徐建刚.基于ESDA-GIS的城镇群体空间结构[J].地理学报,2004,59(6):1048-1057.

[12]曹卫东.城市物流企业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以苏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1,30(11):1997-2007.

[13]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4]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安徽省空间区域
成长相册
空间是什么?
分割区域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创享空间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