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畔的青春之歌:记奋战在苏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工程一线的建设者
2012-07-12翟蓓
翟 蓓
尼罗河,非洲主河流之父,一条国际性的河流,苏丹人民的生命线,在非洲大地上蜿蜒曲折流淌的尼罗河,记载着人类与之较量的历史。在这条世界第一长河之上,有一群黄皮肤的中国水电人,肩负造福众生的理想目标,在这片原始的黑色土地上,用青春谱写着一首能源之歌。
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工程项目C1-A标段溢洪道远景。 摄影/霍秋实
青春的烈焰 征服中燃烧
上阿特巴拉河,尼罗河最北支流,含沙量大,两岸土地贫瘠。来到这里的中国水电人一方面要用智慧与汗水征服惊涛骇浪、征服古老的河流;另一方面要在酷热干旱、极端天气和疾病面前挑战自我。
相信来到工地上的每一个人都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了非洲阳光的“温暖”。每年2月至5月的阿特巴拉,滚滚热浪肆无忌惮地侵袭着大地,午后的最高气温甚至超过50摄氏度,在室外逗留10分钟都会感觉皮肤滚烫发红。而6月至9月,这里又会迎来雨季,没有征兆的暴雨,通常会在近似龙卷风一样的狂风侵袭后倾盆而至,有时甚至昼夜不停。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工程的首批建设者们于2010年5月进入了现场。
迎接建设者的是一望无垠的荒漠戈壁。那时的工地没有水、没有电,白日黄沙漫天,酷热难耐,夜晚雷电交加,暴雨瓢泼,办公和住宿的唯一场所就是通风又漏雨的集装箱。然而,既然来到了这里,就只能一往无前,就只能无所畏惧,他们以中国水电人特有的睿智和冷静,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发电系统、生活用水、场地平整、交通公路、临建活动板房等一项项的前期准备工作全部落实到位。
数不清他们在烈日下工作了多少个小时;记不清在最为艰难的日子里,有多少建设者因为辛劳导致抵抗力下降,一次又一次感染了“马来热”,受尽折磨,甚至有生命之忧;记不清有多少年轻的小伙子原本白净的面庞早已变得黝黑,脖子、胳膊更是不知晒脱了多少层皮。项目上的姑娘们更是克服着水质污染带来的频繁脱发和强光照射造成的皮肤过敏,与男同胞们一同奋战在施工建设的后方和前线。在工地现场狭小的医务室里,前一天深夜还在排队输液的工程师,第二天清早却又顶着耀眼的朝阳站在了前方工区,指挥当地工人架设各种设备。
“干水电的不就是要吃苦嘛”。他们总是这样淡淡地说。
在融合中创造 在创造中坚持
在苏丹境内,长达3300多公里的尼罗河蜿蜒曲折,起伏跌宕,沿途更有众多支流汇入,千姿百态,气象万千。古老的大河赋予了苏丹这个国家多样性的民族精神,塑造了苏丹丰富而多彩的民族文化,历史学家将它誉为“非洲走廊”,自古以来就是非洲黑人文明、北非埃及文明、中东伊斯兰文明甚至亚洲文明和欧洲罗马文明的交织汇通之地。
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工程由苏丹总统直属大坝执行局作为业主,德国拉梅尔公司作为监理,总承包商则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及旗下中水电公司,两个项目标段分别由中水电公司与水电七局组成的联营体,中水电公司与水电五局组成的联营体施工。业主、监理和总承包商代表着三个国家迥异的文化和理念,而三峡集团、中水电公司、水电七局和五局又各自拥有着不同的企业精神和文化。如何能够最为有效地将各国的管理及技术理念相融合,将多方之间的利益关系相协调?CTGC-CWE联营体提出了对外要秉承“更好、更快推进工程进展”这一根本目标,在坚持原则的情况下尊重并遵从业主和监理的指导,保证工程按照国际化标准高效进行。对内则要实行科学决策,创新决策。联营体总经理部统一指挥,统一部署,力争在行政、技术、施工、合同等各方面实行一体化管理。
尽管有麦洛维大坝已往的范例和经验在前,但由于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工程的地理位置,地质形态,特殊气候条件,超出预想的施工技术难度等情况都不同以往,且最新尝试的紧密联营体管理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项目实际操作起来依然是充满着挑战。
从工程开工伊始至今,中国水电人在与严谨负责又认真刻板的德国监理工程师的合作与较量中,在一点一滴的磨合当中,年轻的工程师们深切地体会到了融合、创造与坚持的意义。每一天,项目总经理部都会接收到来自德国监理的大量函件,函件中以近乎苛刻的信函语言对承包商在工程中出现的技术图纸、现场安全、施工程序、施工计划、行政后勤管理等各类问题提出自己的检查和审阅意见,甚至连空调需要修理,移动电话电池出现问题,现场有一
被誉为“非洲走廊”的苏丹自然景致与民俗风情。 供图/翟蓓
【链接】
阿特巴拉水利枢纽工程
苏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项目位于苏丹东部的卡萨拉州与加达里夫州交界处,距首都喀土穆公路距离约460公里。该项目由鲁米拉和博达纳两座大坝及其附属工程组成,该枢纽主要功能为灌溉、供水,兼顾发电。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个约30亿立方米库容的水库,灌溉面积达50万公顷,为700万人口解决灌溉用水,为300万人口提供饮用水保障,为上百万人提供电力供应,苏丹三分之一的人口将因此直接受益。对于促进苏丹东部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就业水平、改善当地人民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2010年4月6日,苏丹政府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签订该项目的承包合同。
中方工程师与德国监理在工程现场探讨施工技术。 摄影/霍秋实
苏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项目由苏丹政府融资,总工期为5年零4个月。该工程是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积极响应“走出去”战略,大力开展国际化经营所取得的重要成果。该项目是目前中国公司在苏丹承包的最大的单项工程项目,也是中国公司在海外获得的第二大单项水利工程合同。承包合同总额为8.38亿美元。个当地工人没有穿劳保鞋等问题,也要发放正式的书面信函。“施工方案是现场执行不容更改的依据”。在一次次监理“不批准”的信函要求下,中国工程师们夜以继日优化施工方案,以满足国际工程施工技术和规范要求,并全面考虑现场执行的实际情况。为此,一套方案通常需报批到第五、六版才能够获得监理的肯定。中国水电公司始终坚持“以业主为核心,团结参建各方,保障工程顺利进展”的管理理念,不断加强现场执行组织,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在技术方案中不断创新,努力保障在合理程序的规范下,加快主体工程的顺利推进。
当两座宛如空中长龙横贯两岸的墨绿色交通大桥分别于2011年6月20日和27日顺利通车,当业主、监理和承包商三方代表共同为大桥剪彩,庆祝项目第一个重要里程碑目标实现的欢喜兴奋之时,一切文化与理念的摩擦在那一刻都变得如此和谐,年轻的工程建设者们,脸上露出了难掩的笑容,胸中更暗暗增添了坚持的动力。
真实的苦与乐 项目是我家
月圆之夜/万家灯火/他却只能用思念回到故乡/想知道妈妈/是否安康/鬓角的白发是否悄然增长/想知道恋人/近来怎样/有没有孤独是为爱牵肠……
人的本质的东西会在相对艰苦的环境下更加突出。去非洲的中国人不仅需要经历身体的远行,在非洲的每一天也都会有一番特别的心灵体验。尽管苏丹贫穷落后,资源匮乏,但当地人的乐观和阳光般的笑容,却每时每刻感染着建设者。于是,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努力创造欢乐;于是,建设与创造的业绩让他们感到苦尽甘来。
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项目交通大桥通车庆典。 摄影/罗予平
伴着发电机规律的轰鸣声,营地的夜晚归于宁静,万里之外祖国的亲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忙碌了一天的建设者们终于可以卸下疲惫,三、五个人聚在一起围绕着营区散散步,聊聊天,亦或是在电脑前看看电影,打打牌。从曾经十几个人挤在简陋的集装箱中工作生活的日子,继而到后来六、七个人住在一间活动板房,这些就是他们最为真实而朴素的项目娱乐生活。青年建设者们QQ签名中的“回家休假倒计时”,是他们思念祖国、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自然流露。在非洲工作的每一天,责任与使命让他们把眷恋深深地埋藏在心里,融化在梦里,发奋在工作中,让工程项目蓝图在他们手中一天天变成现实。
七夕佳节,项目部为员工举办集体婚礼。 摄影/霍秋实
“老爸,我们搬家喽”。电话中,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随着工程项目逐渐进入正轨,各项临建设施和资源逐步到位,五月的上阿特巴拉仿佛一下子生龙活虎起来。建设者们喜气洋洋地搬进了新的营区,办公室和宿舍终于变得明亮而宽敞,一部分基本的娱乐设施随之建立起来,一切的一切,正愈加美好。当中国传统的佳节端午节如期而至,项目部的领导特意将全体建设者们聚在一起,让远离祖国的人们在异乡吃到了可口的粽子和平日难以吃到的美味佳肴。那一夜,小伙子醉了,靠在好兄弟的肩头,闭着眼睛说,想快点攒够钱,回国后给家里人盖个新房子,风风光光把媳妇娶进门……
火红的七月,当祖国一片红歌响彻大江南北,建设者们在遥远的非洲用自己的方式庆祝党的生日。看,不远处的广场上,坐满劳碌了一天的建设者们,大屏幕投影正在为项目员工播放红色革命电影。听,美丽炫目的鲁米拉灯光篮球场人声鼎沸,《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大中国》、《咱们工人有力量》、《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军旅串烧》等一首首歌颂党、歌颂祖国的红色经典歌曲,唱出了水电人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的诚挚祝福,唱出了海外工程建设者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情,更唱出了中华儿女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
上阿特巴拉就像一个大家庭,项目部的领导变换着方式让单调而疲惫的工地生活焕发出新意,焕发出生机。工作之余的足球比赛,七夕佳节的项目集体婚礼,更是让员工们感受到浓浓的家的爱意和温暖。
青春就像一首歌,尼罗河畔的歌声最是动听。
若干年后,上阿特巴拉将矗立起两座雄伟的大坝,被征服的大河将成为苏丹人民幸福生活的源泉,而中国水电人的辛劳与汗水将从这里流入非洲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