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一波挥之不去的神曲——“耳朵虫”的秘密

2012-07-12

视野 2012年11期
关键词:艾宾浩斯神曲脑海

悠 扬

“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无意间,这样一首神曲已经红遍大江南北。身边不少朋友都跟我反映自己到哪都会被“灌输”这首歌。更可怕的是,夜深人静之时,脑海中不知道为什么也开始回旋起“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让我用心把你留下来”的旋律,想要摆脱都摆脱不掉。难道《最炫民族风》是外星人用来控制人类脑电波的工具?这莫名而来的“耳朵虫”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耳朵虫”除了这个诨名来自德文的Ohrwurm,这个词形象地把这种现象描述成爬进大脑的一只小虫;它还有个文绉绉的学名,叫做不自主的音乐想像(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INMI)。这个名字就直观多了,所有我们不可控制的脑海中响起的旋律都可称为“耳朵虫现象”。尽管人群中有99%的人都报告有过“耳朵虫”,但关于“耳朵虫”还有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

心理学统计发现,大部分“耳朵虫”只会持续30分钟左右的时间。而越是觉得音乐重要的人,越难以摆脱“耳朵虫”的纠缠。而且,“耳朵虫”的困扰程度和时间无关:你越注意到它,它给人心理带来的厌烦越严重。不同的人出现“耳朵虫”的概率也不尽相同。女性往往更容易受到 “耳朵虫”的骚扰,音乐家也比普通人更常听到耳边徘徊的旋律。有趣的是,“耳朵虫”中间还存在强势者,这种被称作“消除旋律”的曲调,一旦在脑海出现便势不可挡地可以盖过其他旋律。“耳朵虫”也是可以传递的,分享脑海中的旋律有时候也会让其他人产生类似的感觉。

“耳朵虫”到底是因为什么而来的呢?科学家收集了从BBC音乐台听众中收集的数据,通过人们所报告的产生“耳朵虫”的情况,大致可以看出大部分“耳朵虫”都是由人们接触到的声音、想法触发来的。例如,70年代的老歌会诱发人们脑海中回想起老牌摇滚乐队的歌曲;其他的歌曲则可能源于回想到的野营的场景,甚至是工作中的压力或者无聊。

因此,“耳朵虫”现象和19世纪德国记忆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著名的“艾宾浩斯曲线”的创始人)提出的不自主记忆提取现象有关。在我们的大脑中,信息往往都是根据信息之间的相关性而存储的,有一些提取的线索一旦出现就会自动触发相关的信息。譬如看多了由《最炫民族风》伴奏的各种视频,下次看到有节奏的舞蹈,就会不由自主地哼唱起“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来了。

此外,产生“耳朵虫”的旋律也都具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都存在一个反复出现的节奏。这种周期性的节律让旋律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就好像没有尽头一样。

越想赶走的想法就越难以摆脱,反其道而行之,却能起到消除的效果。所以下次遇到“耳朵虫”的时候,就不妨就让它在脑海里飞一会,享受一下那美妙的节奏吧!

猜你喜欢

艾宾浩斯神曲脑海
刘家瑞:像一道闪电
后全球化时代的神曲与寓言
试析艾宾浩斯记忆法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张杰演唱功夫主题神曲《我是来揍你的》
神曲《春节的指南》网络走红
神曲“小苹果”: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到底谁大谁小
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谈德语教学
我的歌声里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