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邵干旱走廊绥宁农机抗旱减灾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
2012-07-10绥宁县农机局张辉烈李茂阳
■ 绥宁县农机局 张辉烈 袁 焕 李茂阳
1 项目概要及建设目标
衡邵干旱走廊绥宁农机抗旱减灾能力建设工程由绥宁县农业机械管理局提出,2012~2016年在绥宁县内25个乡镇分阶段建设。
(1)建设目标。建设县域农机抗旱减灾工程体系、管理体系和节水体系三位一体的抗旱系统,以水源工程、灌溉工程和饮水安全工程为重点,布局一批骨干机埠工程,在大旱年份发挥水资源调控效益。建设水资源配置农机工程体系,提高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配能力,并辅以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措施,增强区域保水能力。通过增强农机抗旱减灾能力,保障城乡人畜饮水和粮食生产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状况,由此确定规划区综合治理的近期、远期目标与任务。到2016年,发生特大干旱时,供水保证率在95%以上,旱灾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
(2)项目规划编制依据。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②《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湘发〔2011〕1号);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
(3)建设规模及项目总投资。更新改造机埠108座,新建505座,总装机11905kW。参照现行的工程建设定额投资估算编制规定及同类工程投资情况,初步估算规划区地区2012~2016年期间农机抗旱能力建设各项工程总投资规模为1.172亿元。
2 项目区概况
(1)自然概况。绥宁县位于湘西南边陲,县城长铺镇位于邵阳市西南部,距邵阳市区208km;与洞口、武冈、城步、通道、靖州、会同、洪江等县区接壤。总面积2927km2,耕地面积2.2万hm2(33万亩)。全县辖25个乡镇,36.8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32.4万,有19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数62.3%,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素有古苗疆要区之称。县境内群山起伏,山地占总面积72.95%、丘陵占19.24%、岗地占3.2%、溪谷平地占3.43%、水面占1.18%。县境内水系较发育,年平均天然地表径流总量24.35亿m3,地下水资源0.834亿m3。由于地势高低悬殊,坡度陡,水急滩险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物质基础。
(2)水利设施概况。全县现有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32座,山塘960口,河坝664座,渠道长1626km;灌溉机埠108处,装机2356kW。这些水利设施绝大多数都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运行50多年来,虽然对全县农业生产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工程设施老化损坏或不配套、管理粗放、维修费用不足、水费制度不合理、工程布局不均匀以及管理体制不顺等,现水利工程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本县国民经济日益发展的需求。
(3)干旱规律。全县以夏旱为主,持续时间长。从干旱的季节性分布特征看,干旱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现在6月底至7月下旬,第二阶段出现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下旬。受副热带高压长期控制,部分年份两段旱期相连,导致大范围夏秋连旱。2007年规划区遭遇特大干旱,最长干旱期长大71天之久。旱灾频率高,重现期短。在相关史料中,衡邵干旱走廊近600年中旱年有390年,平均1.5年左右发生1次旱灾。近60年来县境发生多次严重旱灾,仅1960~2010年,40年间发生了20次大旱。目前旱情影响范围和程度呈扩大和加重之势。
(4)综合治理条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抗旱工作,县水利、农业、林业、气象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了运作高效的部门协调机制和综合治理工作组织保障。前期工作准备充分,目前县农机局已完成农机抗旱减灾能力建设相关的规划编制。此外,县农机局通过承担过水源工程、灌溉工程建设,培养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工程建设人员,能够很好地承担重点工程的建设任务。
3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1)机埠更新改造规划。因地制宜,对已有机埠水利工程进行改扩建及渠系配套工程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渠道渗漏,提高渠系利用系数,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旱涝保收农田比重。原有机埠主要分布红岩镇、黄土矿乡、水口乡、梅坪乡、金屋塘镇、瓦屋乡、唐家坊镇、李熙桥镇、武阳镇、关峡乡、东山乡、乐安乡、长铺子乡、党坪乡。根据规划目标,2012年至2016年计划对原108座机埠进行改造;对不能保证灌溉需求的2268km土渠进行改建,改造后可新增灌面积1100hm2。经测算更新改造机埠总投资0.162亿元。
(2)机埠新建规划。主要布局在红岩、黄土矿、瓦屋、唐家坊、李熙桥、武阳、关峡、东山、乐安、长铺子、党坪、枫木团、水口、金屋、梅坪、黄桑、鹅公、朝仪、寨市、竹舟江、河口、麻塘、联民、白玉等乡镇。新建机埠505座、水渠328km。经测算新建机埠共需投资1.01亿元。
(3)水资源平衡分析。水资源总量为56.02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24.35亿m3,客水13.28亿m3,地下水资源为18.39亿m3。基准年全县多年平均供水总量为2.12亿m3,其中地表水为2亿m3。在各类供水工程中,地表水主要用于水利工程供水和自来水工程供水,其中农业灌溉用水所占比例较大。基准年全县多年平均需水总量为2.0772亿m3,其中农业、工业等生产需水量为1.9035亿m3。
4 项目实施进度
(1)2012~2013年急需建设的机埠数量:红岩镇34座,黄土矿乡10座,瓦屋乡10座,唐家坊镇9座,李熙桥镇25座,武阳镇19座,关峡乡21座,东山乡28座,乐安乡10座,长铺子乡32座,长铺镇2座,党坪乡11座,枫木团乡3座,水口乡11座,金屋镇9座,梅坪乡6座,黄桑乡8座,鹅公乡10座,朝仪乡6座,寨市乡6座,竹舟江乡2座,河口乡5座,麻塘乡7座,联民乡10座,白玉乡17座。
(2)2014~2015年计划建设的机埠数量。红岩镇20座,黄土矿乡6座,瓦屋乡8座,唐家坊镇7座,李熙桥镇17座,武阳镇13座,关峡乡14座,东山乡17座,乐安乡7座,长铺子乡22座,长铺镇2座,党坪乡5座,枫木团乡4座,水口乡5座,金屋镇7座,梅坪乡4座,黄桑乡4座,鹅公乡7座,朝仪乡3座,寨市乡2座,竹舟江乡2座,河口乡2座,麻塘乡2座,联民乡8座,白玉乡10座。
(3)2016年需完成机埠建设数量。红岩镇11座,黄土矿乡3座,瓦屋乡3座,唐家坊镇3座,李熙桥镇8座,武阳镇6座,关峡乡8座,东山乡10座,乐安乡3座,长铺子乡14座,党坪乡3座,枫木团乡1座,水口乡2座,金屋镇2座,梅坪乡1座,黄桑乡3座,鹅公乡4座,朝仪乡2座,寨市乡2座,竹舟江乡2座,河口乡1座,麻塘乡2座,联民乡3座,白玉乡5座。
5 项目投资概算
(1)项目总投资预算。抗旱规划建设项目投资包括改建机埠工程、新建机埠工程两大类项目投资。本规划投资估算是以2011年总体价格水平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分别进行估算。①人工工资,预算单价为100元/工日;②主材:水泥出厂价410元/t,钢筋4650元/t,木材1200元/m3,砂90元 /m3,卵石 55元/m3,块石 35元 /m3;③电价为 0.65元/kW·h。经估算,全县规划总投资为11720万元,其中改建维修改造投资为1620万元、新建工程投资1.01亿元。
(2)分年度投资额。2012年投资3005万元,2013年投资2825万元,2014年投资2082万元,2015年投资1805万元,2016年投资2005万元。
(3)项目资金筹措。一是中央投资渠道。发改委安排的预算内投资和水利建设基金;财政部安排的大中型水库、重点小型水库、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财政专项资金;争取专项资金安排。二是地方投资渠道。争取地方现有投资渠道进一步增加投资;在按土地出让收益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本规划中的水利建设;各渠道资金不足部分,另辟新的筹资渠道。三是社会资金。鼓励和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建立和完善补偿机制,利用好各类资源开发和补偿资金;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投资。
6 综合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通过对已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的维修配套改造及新建工程的实施,在典型干旱年份中分别新增可供水量和应急供水量为8800万至9966万m3。新增灌溉面积9414hm2,改善灌溉面积654hm2。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增加农民人均增收254元,增加工业增加值1823万元。
(2)社会效益评价。一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抗旱减灾能力。水库、塘坝、河渠的建设,合理利用了水源,减轻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二是促进粮食的稳产高产和养殖业的发展。粮食生产安全得到了保障,粮食的增产增收可进一步发展养殖业和工农企业,促进了全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三是促进农业、工业的更快更好的发展。搞好抗旱基础工程建设,就会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造福全县人民。
(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抗旱规划项目实施后,可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和土壤结构的良性循环,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新建的抗旱水源工程,能调节小气候,给生态与环境增添新的生机。
7 项目实施保障
(1)加强领导,责任落实。为保证抗旱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须高度重视,从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从上到下严密组织,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责任明确,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政府应签定责任书,逐级明确任务和要求,实行奖惩制度。
(2)做好论证,分步实施。县委县政府和县农机局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认真研究落实2012~2016年抗旱规划分年度建设内容。做好项目规划前期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立项、审批,并按勘测设计规范逐步完成不同阶段的规划设计任务。
(3)增加投入,确保建设资金。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机制,积极引导、组织和动员受益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抗旱水源工程建设;项目建设资金采取以国家投入为导向,县财政配套,社会捐赠和民间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体系。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鼓励受益群众投资投劳。
(4)宣传促进,公众参与。通过宣传和表彰奖励,调动广大群众参加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的积极性。树立忧患意识,创建和推进新的社会公众参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