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12-07-10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张德咏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农药蔬菜生产

■ 文 / 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张德咏

▲ 张德咏 副所长

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我国是世界蔬菜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蔬菜产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地位突出,在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劳动就业、平衡对外贸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加快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2009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2.73亿亩,同比增加494万亩;总产量6.02亿吨,同比增加2684万吨,全国蔬菜(含西甜瓜)总产值约8800亿元,同比增长10%;对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约800元。因此,建设持续发展的蔬菜产业,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 “菜篮子”和“钱匣子”,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自立的根本保障。

1 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优质蔬菜供应相对不足

近年来,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量的扩张,就是主要靠扩大面积增加总产,满足日益增加的社会需求。所以,重视发展忽视提高、重视数量忽视质量的倾向普遍存在,致使蔬菜产业的发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以至总量偏多,大众化蔬菜出现了季节性、区域性、结构性过剩,价格下跌,效益下降;而稀有品种、小品种以及有机蔬菜等高端优质蔬菜的花色品种和数量,尚不能满足供应,因此提高高端蔬菜的种植规模和水平对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2 蔬菜产地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必然为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契机。然而近年来,随着蔬菜生产的集约化,种植年限的增长,蔬菜主产区的农业生态环境,特别是土壤质量的退化和农药残留问题日趋严重。

1.2.1 农民不合理的用药习惯和用药方式是土壤和蔬菜中农药高残留的重要原因 据调查,目前菜区农药施用的主要问题有:防治不及时,延误最佳防治时间,导致用药量增加而防效甚微;不按指标用药,打“保险药”,造成农药过量施用;安全环保意识差,混淆高毒与高效的概念,致使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量居高不下;不注意安全间隔期,致使蔬菜中农药严重超标;特殊的农田生态环境同时改变了农药在土壤中的消解行为,农药在保护地的消解速率显著下降,导致农药在土壤中积累,间接导致了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如2010年3月,广西南宁市五里亭蔬菜批发市场检测出两批约1万公斤蔬菜中农药超标,被紧急销毁;2010年1月的“海南问题豇豆”事件等。

1.2.2 氮磷污染严重破坏蔬菜生产环境。2010年我国化肥使用总量已达到5561.7万t(中国统计年鉴,2011)。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10,而氮、磷肥使用量却分别为世界的30%和26%。使用化肥的强度平均达400 kg/hm2,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水体污染而设置的225 kg/hm2的安全标准,许多农田土壤退化,氮磷污染严重。

1.2.3 重金属沉积污染已成为菜地生态环境的“癌症”。目前我国部分地区菜地蔬菜重金属污染尤其突出,特别是铅和镉污染比较普遍,已经成为影响蔬菜安全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如长沙市的13种蔬菜中Pb和Cd污染严重,超标率分别为60%和51%;东莞市的11 种蔬菜中Pb超标率达到了20.9%,其次是Cd、Hg。

1.3 采后处理技术和储运设备落后,农民收益低

我国蔬菜绝大部分都是内销,而且都是未经加工的初级“新鲜菜”,经过了预冷处理的还不到20%,从产地运往销地多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为主,每年在运输环节蔬菜腐烂达20%~30%,超过600万吨,造成的经济损失逾56亿元,占整个行业产值的30%以上。据报道,美国和日本农产品产后产值与采收时的自然产值比例分别为3.7:1和2.2:1,而中国仅为0.38:1。这使我国蔬菜产品的附加值很低,利润也不高。

1.4 质量溯源体系缺乏不利于市场监管,影响了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蔬菜农药中毒事件频发,我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越来越重视,出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但在现行的管理体系中,缺乏蔬菜质量的追溯制度,不利于市场监管。在蔬菜种植、采收、清洗和运输过程中,缺少追溯跟踪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一些不法分子的气焰,使蔬菜质量安全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因此,蔬菜质量安全溯源体系的建立是保证蔬菜质量安全的核心。

2 实现我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我国在蔬菜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科技创新能力缺乏及科技储备不足,要实现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新技术的应用,逐步提高农民的专业水平。

2.1 增强市场意识,进一步提高菜农的组织化程度

目前,我国蔬菜种植仍以分散种植为主,这些分散的种植户(很大一部分为外来承包户)目前仍是小规模经营,且多数农户生产条件简陋,文化程度低,受生产规模、经营方式、经济条件等限制,多采用传统的栽培技术和栽培方法,蔬菜机械化生产程度低下,在短期内难以显著改善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造成专业化生产的难度增大。而且这些农户以个体形式进入市场,存在生产水平不一、产品品质参差不齐,部分农户缺乏市场观念,盲目种植,有时导致丰产不丰收。因此,为了改变我国菜农的组织化程度低、蔬菜产业的利益分配极不合理状况,要大力护持和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方引导创建菜农股份合作制产业化经营服务组织,实现有组织、有计划地面向市场、发展生产、进入流通。

2.2 增强科技意识,构筑蔬菜产业的科技支撑体系

蔬菜市场竞争,说到底还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没有科技意识,没有健全的蔬菜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就没有科技人才的集成和生产者素质的提高,也就不会采用最新科技成果和科学管理,因而也就无力参与市场竞争。蔬菜产业化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应包括开发研究体系、推广服务体系和经营管理体系。尽可能采用现代工业发展的成果武装农业技术,使劳动生产率及土地产出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现代农业科学发展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标准化的栽培技术,较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改进产品的质量;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不可再生资源,使环境与蔬菜相互适应,降低生产成本,挖掘生产潜力;高度重视分级、包装和保鲜储运技术的开发应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整个产业体系,即产前、产中、产后各产业部门的技术体系建设,发挥各产业部门的优势,形成整体效应。

2.3 因地制宜地确立、坚定不移地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

Picture:长沙艾格里岳阳蔬菜实验示范基地

在当前总量偏多,大众化蔬菜出现了季节性、区域性、结构性过剩,供求关系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的情况下,蔬菜市场正在由无序竞争转向有序竞争,以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廉,人廉我转”以及“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等发展方略的竞争优势,正在被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开发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方略所取代。如山东牟平的双孢菇、河北的满城草莓、四川的广汉秋冬莴笋等等。

2.4 树立品牌意识,推行无公害蔬菜的规范化生产、标准化上市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更加珍惜生命和生活,对蔬菜的质量要求,已由一般化发展到优质化、营养化和保健化,即已不再满足于有菜吃,而是要吃好菜、吃富有营养的菜,吃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蔬菜甚至是有机蔬菜。发展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蔬菜和有机蔬菜,应从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加强环境监控,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以及建立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蔬菜、有机蔬菜生产技术规范和商品质量标准等方面入手,创建稳定可靠的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蔬菜和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严格按照商品质量标准采收、分级包装上市,优先满足高消费阶层和出口需求,并要做到有品牌、有商标、有承诺、可追溯,实现树形象,创名牌,引导消费,扩大市场的战略目标。

同时,也要严格市场准入制度,严禁农药超标的蔬菜产品进入流通环节,同时要加强检测队伍的建设,进一步规范操作标准,提高检测水平,为安全监管提供技术保障;建立产品追溯制度,大力发展档案农业,实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销售和以户为单位的专用卡购买制度,实行田间生产档案记录制度,实行农业投入品规范化使用记录制度,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检测档案制度,出现问题可以追溯到责任者;开展质量认证制度,包括强制性认证和自愿性认证。

2.5 切实加强、强力推进蔬菜产后贮藏加工增值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旅游业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对洁净菜、礼品菜和半成品、成品菜的需求日益增长,建立蔬菜加工配送中心和销售网点的时机已经到来。因此,应把蔬菜产后商品化处理,作为蔬菜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切实加强和强力推进。据调查,蔬菜加工增值显著。例如加工1吨鲜菠菜可获利1000多元;加工1吨西洋风味小菜,可获利1万元。

2.6 坚持开展科学普及和技术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蔬菜现代化生产,是蔬菜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而蔬菜生产由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又是实现现代化生产的前提,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在生产中掌握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目前,郊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所以要实现蔬菜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加强农村科学普及和农民技术培训工作。通过在乡村兴办农民科技学校,举办短期技术培训班和科普讲座等多种途径,对菜农进行系统教育和岗位培训,并配合实行资格考核,持证上岗等各种技能保障制度,为蔬菜持续发展,培养一支有文化、懂科学、能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高素质劳动队伍。另外,在一定条件下要维护蔬菜持续发展,还需要依赖于广大菜农持久的生产积极性,而影响农民种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效益。所以,为了保证菜农合理的经济收入,必须相对稳定市场菜价,提高农民市场意识,防止盲目扩大菜田面积,以免造成生产过剩,导致价格下跌,而损害农民的利害,挫伤种菜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农药蔬菜生产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奇怪的蔬菜
用旧的生产新的!
蔬菜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