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公路建设对江西经济影响的分析与评估

2012-07-10麻智辉

老区建设 2012年24期
关键词:高速公路旅游经济

麻智辉 高 玫

高速公路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经济要发展,基础设施要先行,高速公路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先行建设,但现行的速度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既要适当超前又不能无限度发展,因此,合理安排地方高速公路的建设规模,使之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江西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011已达3642公里,2012年底有望达到4000公里,2014年将接近5000公里,提前6年完成原高速公路规划的2020年建设目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明显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2014年后要不要大规模投入,如何投入,如何与江西经济发展相适应,需要我们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

一、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高速公路建设规模与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高速公路建设影响经济的发展。“要想富,先修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畅通的交通运输条件是经济发展的前提,高速公路以其快速、便捷、环境优越的特点在整个交通运输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速公路的建设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高速公路建设越多越好,相反,若建设高速公路过分超前于地区经济,必然存在投资效益不佳的问题。目前每建设1公里的高速公路大约需要6000万元的投资,按此计算,若某地区超前建设了100公里的高速公路,就意味着大约有60亿元的投资是属于提前投资而近期无效益或效益甚微的投资。把这些投资放在更适宜的项目建设上,其带来的效益及其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将要比建设高速公路大得多。此外,由于大量的资金投向了高速公路建设,必然会使他项目建设受到资金制约,进而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地区经济发展同样影响高速公路建设,雄厚的经济实力是高速公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后盾,高速公路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大,回收期长,目前我国财政资金不足,基本建设资金缺口大,仅仅依靠国家财政资金不能满足需要,必须到资本市场融资,而地区经济的发达程度是融资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由以上分析可知,高速公路建设与地区经济之间可以有两种发展趋势: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如何合理安排高速公路的建设规模,使之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形成良性循环,走上互动发展的道路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它对于保障国民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及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

从高速公路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无论是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角度进行宏观分析评价,还是对某一条具体的高速公路进行分析评价,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无非是两个方面:其一是公路建成通车后,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促进作用;其二是公路建设过程本身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

就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促进作用而言,一般主要包括下述两个方面:一是道路条件改善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如运输成本降低产生的节约效益;行驶里程缩短产生的运输效益;拥挤状况缓解、车流增多产生的增流效益;行车速度提高、时间减少产生的时间效益;交通事故减少及货损率下降产生的减损效益。二是在上述直接经济效益的影响下派生出的间接经济效益。如扩大了市场边界,增强了区域经济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加快了市场流通与交换的步伐,促进了市场竞争和选择淘汰过程;加快了交通运输、房地产开发、商贸流通、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区域投资环境,调整了生产力布局,提高了区域范围内的聚集经济效益。

在高速公路建设期间,其建设投资活动对国民经济具有“即期拉动”效应。首先是高速公路投资在建设过程中直接创造的经济增长;其次是由于高速公路建设工人因消费需求而引起的相关产业部门乘数扩张带来的经济增长;再次是因各类需求进一步扩大,而生产部门生产能力饱和,需进一步扩大再生产时,经济活动加速扩张所引起的经济增长。

(一)高速公路建设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高速公路建设不仅消除了部分地区交通运输的“瓶颈”问题,提高了公路等级标准和行车速度,而且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国内外调查资料显示,高速公路的最佳效益体现在高速路网及其配套设施的建立和完善之中。高速公路成为地区经济主动脉的作用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首先,高速公路建设大大缩短了各设区市、各市县之间及其与外界之间的空间距离,使不同地区各种潜在和闲置的生产要素得到重新组合和高效利用,各类基础设施的服务半径拓宽延伸。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加速了不同地区的专业化协作和劳动分工,使不同区域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得到重组,使比较效益原则下的优势互补和产业关联达到新的状态,经济运行的水平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其次,高速公路建设减少了生产环节中原料和制成品的在途、存贮、积压、占库时间,缩短了产品生产流通周期,加速了资金周转,特别是对一些鲜活、易损等农副产品和高科技产品提供了高效的运转通道,提高了用户对运输的及时性要求,改善了运输市场服务质量,显著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

第三,高速公路所特有的封闭性、无干扰和快速度,大大节约了运输过程中的各种消耗,降低了运输成本,减少了事故发生率,提高了运输部门的产出效益。

第四,高速公路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企业的集聚,吸引了发展资金。高速公路的修建可以改善投资硬环境,促进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各种开发区、工业园沿路而建,三资企业、高新产业迅速崛起,成为带动沿线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如昌九高速公路通车运营10多年时间,沿线各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从少到多,发展迅速,先后兴建了10个工业园区。

第五,高速公路与其他各类快速运输方式的连网结口,加快了区域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使一些新兴产业得到振兴发展,如土地升值开发引起的房地产业,旅游资源开发激活的旅游业,商品流通加快活跃了商贸流通业以及一些鲜活农副产品加工业等。

第六,高速公路以快速直达、安全舒适的优势,将铁路、水路、航空多种运输方式有机连接起来,加速了地区立体交通格局的形成,促进了沿线路网布局的改善,提高了整体运营能力,为各设区市与外界沟通,建立起一个高效的通道。

(二)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1.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总量产生的推动作用

江西省最早的昌九高速公路于1998年全线通车,其直接影响的区域为:南昌、九江。1998年南昌GDP为1.43亿元,占江西的GDP比重的8.3%,而到2008年南昌的GDP为1660亿元,占江西省的GDP比重为25.6%,比1998年提高了17.3个百分点。

2.高速公路的直接经济效益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直接效果,既包括由建设投资产生的需求效果,也包括因交通服务水平改善而给道路直接利用者带来的行驶费用 (时间、行驶费、事故等)的节约效果。

高速公路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承担了大量的交通流量。由于高速公路快速、高流量的特点,与一般公路相比,高速公路所承担的交通量远远超过了其在交通网络中所处的地位。

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还可以通过建设投资反映出来,建设投资产生的需求既可以是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可以是对原料的需求,有资料显示,每亿元公路投资可投入45万个工日,这相当于增加2000个就业岗位,同时可消耗沙石15万立方米,木材0.04 万立方米,水泥 1.17 万吨,钢材0.1 万吨,沥青0.14万吨,由此推算可知我国公路建设平均每月吸纳劳力约253万人,有效地缓解了我国就业压力。

由于道路技术状况的改善,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相比,单车耗油量同比降低20%~30%,轮胎使用寿命增加了一倍,汽车大修行程可缩短1/3,事故死亡率仅为普通公路的1/3~1/2,运输成本可比普通公路降低17% ~20%。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北京至上海邮政航空快递需时约为48小时,而以高速公路为基础的公路快运时间也可以做到48小时,但公路运价仅为1.2元/公斤,而航空运价为6元/公斤,运价的差别为4倍多;同时,与铁路相比,北京至上海货物的公路运价约为0.5元/吨公里,而铁路的全程运输(含两端的装卸及汽车运输)费用平均也达到0.3~0.4元/吨公里,但从运输时间来看,铁路的全程运输时间是公路全程运输时间的4倍左右。据估算沈大高速公路综合节约的运输量和各种消耗,全年达4亿元以上,;而沪宁高速公路通车不到一年估算,每年可节省行车时间和行驶费用等直接经济效益即可达8亿元。

3.高速公路的间接经济效益

间接经济效益是指在上述直接经济影响下的派生效益,主要是由于高速公路的运营改善了区域运输条件,使区域社会发展的空间结构趋于更加合理,从而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所产生的综合效益。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由于地区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交通紧张状况的缓解,促进区域市场规模扩大、扩大生产活动范围及种类的效益,还可以使区域的区位优势增加,在有利的宏观经济形势下,道路沿线地区成为投资发展的热点,导致沿线土地升值,诱发了沿线影响区域潜在资源(如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等)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区域经济超常增长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由于间接经济效益波及面很大,效益的形式又往往受多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很难在短期或予以量化地加以全面概括,但其间接效益较直接效益而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持续时间也更长。

有关研究表明,在一定时期内,中国公路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最终乘数效应约为2.63,即1个单位的公路建设投资最终将增加国内生产总值2.63个单位,当年的乘数效应约为1.27,其他部分表现在以后的各年中。王元庆、张志敏等利用投入产出法计算出高速公路建设投资60 226.76万元(1997年价格),由此带来国民经济增长为115 635.38万元。

三、高速公路建设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一)高速公路建设有利于推进大都市区的形成

高速公路以其优越的交通优势对广域空间要素进行了整合,如产业和人口的集散,以及资本流通和资本聚集等,形成更大的城市发展空间。如在昌九高速公路和其它交通方式的串并连接下,南昌、九江基本形成了以都市区为核心、布局形态紧凑的放射状城镇发展体系。昌九沿线形成了高人口密度城镇带,促使了沿线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二)高速公路建设促进了沿线小城镇和工业园区的发展,形成纵横交错的城市带

高速公路是城市带形成和发展的先导、动力和纽带。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交通条件的明显改善,在若干“点”上形成区位优势 (如高速公路两端和沿线的出入口附近),资金、技术、人口等生产要素向这些点位聚集。畅达的交通和通讯带来了高强度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为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高速公路沿线其他待开发地区也将成为新的增长点,金融、保险、商业、运输、咨询、饮食、医疗等服务行业也会聚集到附近,形成一种强大的集聚效应,并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从而推动以城市带和城市圈的形成。

从江西的情况来看,依托昌九高速公路南起南昌向塘、北至九江,以新建、湾里、永新、共青城、德安、九江为主要节点,长160公里,形成了昌九城市带,沿线有英雄、昌北、桑海、共青、宝塔、八星湖等16家工业园区,已经形成了飞机制造、汽车和船舶制造、医药、食品、重化工、电子信息、纺织服装为主的完善的工业体系。

依托梨温高速公路,以玉山、广丰、上饶、弋阳、贵溪、鹰潭、余江、东乡、进贤等为节点,长250公里,形成梨温城市带,沿线有12个工业园,已经形成有色冶金、轻工、医药、建材、食品等在内的产业体系。

依托赣粤高速公路,以赣州、南康、信丰、龙南、定南为主要节点,长130公里,形成赣南城市带,沿线有6个工业园区,已经形成了有色冶金、纺织服装、食品、电子信息等在内的产业体系。

(三)高速公路建设能够促进城市间经济合作,加速城市圈和城市群的形成

高速公路的建设有利于形成城市间的经济合作。昌九、九景、梨温高速公路的通车,将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5个城市连为一体,极大地促进了5个城市间经济的合作,形成环鄱阳湖城市群,成为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为地理空间相互毗连、社会经济结构融为一体、若干功能互补、经济上相互依赖、社会发展趋同,以南昌市为核心和依托,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为副中心所组成的城市网络群体。以高速公路为轴带、加速区域内交通、产业、商贸、产权、电力、金融、人才、信息和环保一体化进程。

(四)高速公路的发展促进了中小城镇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差别

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实力的逐渐增强,城市不断扩张和向外延伸,城乡之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城乡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尤其是城乡之间良好的“交易”环境对城乡连缘区的形成起着主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的依附关系,乡村工业具有与城市工业实行专业协作的行业结构和以城市为导向的产品结构。在农村,各种轻纺、食品加工、建村、建筑等都为城市服务,且越是这种为城市服务行为发展快的地区,城乡边缘区的形成就越快。同时,委托加工、专业化协作、城乡联营以及集团经营等各种经营形式也加速了城乡边缘区的形成和发展。而城乡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必须依托高速公路的支持,高速公路的发展,使得城乡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差别越来越小,极大地促进了中小城镇的发展和崛起。

(五)促进了卫星城和其他小城镇的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建设

高速公路在沿线地区都设置了出入口和联络线,通过提供便利、快捷、安全、舒适的道路交通服务设施,方便了沿线地区城镇间的交通出行。便利交通条件加上郊区生活居住环境等其他有利条件,位于高速公路沿线郊区居民住宅区吸引了更多的城市人口。另外,城市相对集中、过于密集的工业企业因市中心地价过高等原因也有向郊区转移的趋势,带动了卫星城的形成与发展。

例如,南昌市周边乐化、湾里、向塘、罗家集,通过昌九、黎温两条高速公路通往南昌市区。2011年城区规划控制面积已扩大到250km2,常住人口220万人,流动人口35万人。近几年来,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卫星城的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尤其是借助于连接中心城区的快速路和轨道交通系统,使得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六)促进城市新区的形成

高速公路具有的特有优势,促使在高速公路路口或附近产生了诸多具有资金密集、知识密集、体制灵活或者专业性强的各类开发区,城市新区一般也会沿着高速公路方向扩张,这使高速公路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影响越来越突出。高速公路使城市经济结构向“高级化”转型,即以高新区为例,高新区一般建立在高速公路附近或者路口,而高新区在各地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加大,高新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城市势能的提高、增强城市的辐射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城市交通地理的区位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城市之间的“距离”是城市互动发展的必要因素,而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距离”是以这两个城市之间能量的互补性、运输的时间性和安全性等作为衡量尺度。一旦高新区在城市中形成,由于利用先进的高新技术信息手段,所形成的高质量、高效率的经济运行模式缩短了人们的时空距离,所生产的高附加值的物质产品等促使城市“场”迅速壮大,地理空间距离被“场”距离所代替。

(七)推动人口城镇化及促进人口合理布局

近代社会的城镇化具有多方面的特征,但其本质是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一般仍多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衡量城镇化水平。

高速公路的建设,加速了城镇化进程,特别是显著改善了城乡结合部交通条件,提升了其区位优势,使沿线地区城镇人口“极化”速度大大加快。沿线的一些重要城镇,其中心城市功能和职业特色不断加强,强化了这些城市以经济开发为基础的对人口的吸引能力,促使了高速公路沿线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区域城镇化的进程,使区域人口布局和城镇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另外,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也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合理布局,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由于中心城市的卫星城镇和沿线其他小城镇的建设发展,吸纳了很大一部分从农村转入城市的人口,利于城乡间人口的合理流动。既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也减缓了中心大城市人口的膨胀速度,减轻了中心大城市的压力。其次,完善的城镇交通体系,加上快速高速公路网络,有利于吸引市区的人口迁移到高速公路沿线新建的小区居住,使沿线人们可以到离家较远的地方去工作。从而满足人们白天在城市里上班,晚上居住郊区和周边卫星城的要求,从而利于城镇人口的合理分布。

四、高速公路建设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

(一)高速公路对物流业发展影响最大

据调查,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商品流通的平均速度铁路为46小时,海运为20.4小时,空运为17.8小时,而高速公路由于转装环节减少,平均仅为7.9小时,因此高速公路运输减少了商品流通时间,加快了商品流通速度,减少了货物积压,控制了物流成本,增加了企业利润。表1是各种运输方式经济、技术指标综合得分,得分越低表明该运输方式在综合运输中越具有优势。

由表1可见,在运输能力评分中,铁路和高速公路最低,铁路主要承担长距离、大数量的货物运输,由于其运输最大、价格低,安全性高等特点,是目前中国整个物流市场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但由于高速公路的出现,改变了一般公路与铁路在中、长途运输的不利因素,已经使公路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物流流通,公路运输难以到达地区的中小批量货运,因此,公路运输特别是高速公路运输是物流中运输流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已开始选择高速公路运输作为其主要运输方式,而物流园区的选择也越来越重视高速公路的区位。

?

(二)高速公路是物流园区规划的重要选择

物流园区经济布置在高速公路出入口。物流园区(Distribution Park)是现代物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是指一家或多家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较大规模和综合物流功能的物流集中用地。物流园区的建设可以在各种优惠政策环境下,通过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引进物流企业发挥聚集效应,实现物流业与社会效应的可持续发展。

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除了要具备充足的货源外,还必须有便利、高速的交通条件为其提供发展的机遇。高速公路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其已经成为物流园区区位选择的必备因素。

例如,江西“十一区”物流专项规划建设的四大物流基地之一——南昌物流产业园就位于昌九和黎温高速公路的交汇处,交通十分便捷。据介绍,各个方向的货物,包括集装箱,可以往这里储备,然后经过分拆和分拣,从外环迅速进入南昌市内公路网,以最快的速度抵达零售商和顾客们的手中。

目前我国之所以出现了与物流园区建设如火如荼相反,物流园区空置率60%以上的情况,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许多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不合理,物流园区建设既无交通枢纽优势,又无足够运输力量的地区所致。

五、高速公路建设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高速公路以其快速、安全、舒适、通行能力大等特征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影响十分广泛。高速公路的建成使出行时间缩短,都市度假旅游圈的半径也因此得以扩大;理论与实践表明,高速公路的建成可对推动沿线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旅游产业带的形成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

(一)扩大都市度假旅游圈半径

“都市旅游圈”一般是以某个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为核心,借助发达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在较短时间内(通常为1~3年)内可到达的区域范围内的旅游资源的整体。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出行时间极大缩短,过去很多“远郊区”成为“近郊区”,主要景点与城市的距离也随之缩短。在汽车普及率不断提高,大城市逐步进入汽车化社会的时代,高速公路影响区域内各个景点成为区域内居民短期出游的目的地,各地区旅游资源互补,旅游特色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居民对于旅游休闲的不同需求。

以鄱阳湖旅游圈为例,随着高速公路的修建,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抚州等环湖城市之间车程只有1小时,其他设区市距南昌车程也不超过3小时。都市游、会议商务游、休闲度假游等产品得到充分开发,并有效带动了鄱阳湖与其他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满足了南昌等城市居民对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需求,促进了江西及高速公路沿线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人数和收入大幅度增加。2011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585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079.2亿元;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35.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15亿美元。

上述这些区域以都市旅游资源开发为特色的新经济现象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以高速公路为主现代化快速交通体系的支撑和依托。

(二)促进沿线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

高速公路所提供的便捷的运输条件必然加快其沿线地区潜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为沿线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景区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旅游客流的输送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出行条件,带动了沿线地区旅游业的繁荣。

通过旅游区域合作,可以集中人力、财力,打破地区和部门的限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管理、市场影响,形成区域整体特色,提高区域旅游整体竞争能力,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例如,环鄱阳湖区域内昌九、九景、景鹰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为环鄱阳湖地区旅游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环鄱阳湖地区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和先导产业,带动了集商贸、服务和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区的建设。

赣粤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使南昌与沿线风景区的时空距离大大拉近了,荟萃江西旅游资源的精品旅游线路得以成型,历史文化厚重,人文景观遍布。高速公路不仅把这些风景区连成一线,而且大大缩短了各景点之间的距离,使得沿线众多知名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开发,是名副其实的旅游大通道。

(三)加快沿线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借助高速公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高效通行条件,各旅游区开始立足特色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培植旅游精品,完善服务体系,构建吃、住、行、游、购、娱相配套的特色旅游产业体系。同时大力培育和完善旅游市场,加大旅游市场开拓力度和促销力度,形成区域性旅游大市场,充分发挥各地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众多的名优土特产品优势。重点开发名优土特产、特色保健食品、民间工艺品、书籍影像等旅游商品,实现旅游商品生产经营的特色化、基地化、规模化和系列化。

高速公路开通后,各地旅游人数都在两到三年内出现大规模的增长,这说明高速公路的建成对于各地的旅游资源吸引力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旅游出行人员的层次与结构也有所改变,人均旅游出行消费正大大增长,这主要是由于高速公路的便捷交通使得自驾车旅游越来越多,大量具有私家车并且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居民旅游出行几率越来越高,旅游消费自然也会随之增长。国家高速公路吉泰段把井冈山众多的山水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串联起来,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了经济优势,编织成一条条独具特色的旅游精品线路,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

(四)开拓了自驾车旅游市场

随着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中国的普通家庭,以各大主要旅游城市为目的地的自驾车旅游将成为“有车一族”的旅游新时尚,高速公路的建成开通,所形成的通达的快速交通网络,为许多居民自驾车旅游市场的开拓创造了条件。

时间有限的城市居民可以选择城市周边游。如汽车普及率较高的上海居民,借助沪瑞高速中黎温段进入江西,方便地实现周边自驾游,大大促进上饶、鹰潭、抚州市以及周边市县旅游资源的开发。福建的居民则可以沿京福高速公路开始具有特色的龙虎山、三清山游。广东的居民可沿赣粤高速公路进入赣南、井冈山进行红色旅游。

[1]牛树海.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发展影响研究[J].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刘明臣.高速公路的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J].China's Foreign Trade.2012,(10).

[3]刘江艳.交通运输需求的产生和影响因素[J].民营科技,2012,(6).

[4]白占辉.浅谈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J].中国城市经济,2011,(18).

[5]罗志平.高速公路经济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科技与生活[J].2010,(4).

[6]朱振宇,周溪召.区域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系统互动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0,(6).

[7]谭建新,杨晋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4).

猜你喜欢

高速公路旅游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一辆开上了高速公路的汽车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为什么高速公路上不用路灯照明
旅游
高速公路上的狗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