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元璋

2012-07-10编文吴绪经绘画

连环画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张士诚元军朱元璋

任 洪 /编文 吴绪经 /绘画

一 在元末农民起义的暴风骤雨中,涌现出一位杰出的起义军领袖,他就是朱元璋。在他的领导下,推翻了元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明朝,历史上称他为明太祖。

二 朱元璋于公元一三二八年(元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生在濠州钟离县(今安徽凤阳东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父亲叫朱四五,他排行第四,小名重八。

三 朱元璋七八岁的时候,就到一个地主家里放牛。他聪明能干,机灵胆大。一天,一群放牛娃饿极了就把一条小牛宰了吃了,后来又害怕起来不知如何向东家交代。

四 朱元璋出了一个主意,把剩下的牛尾巴插到地缝里,回家告诉东家,说是小牛钻到地缝里出不来了。东家到了现场,去拉牛尾巴,只听一声牛吼,牛尾巴竟钻入地缝中不见了。

五 公元一三四四年,淮河流域遇到天灾和瘟疫,百姓饿死、病死不计其数。朱元璋的父亲和大哥相继死去。他走投无路,只好到皇觉寺当了一个小行童。

六 灾情越来越严重,靠收租来过日子的皇觉寺,也维持不下去了,就打发和尚去云游化缘去了。小行童朱元璋也踏上了云游的道路。

七 三年的云游生活,朱元璋游历了不少名川大山,长了不少见识。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元朝统治的腐败、人民生活的苦难和社会的动荡不安。

八 公元一三四八年年底,朱元璋回到了皇觉寺。这时他已不满安于现状,预感到天下即将大乱。于是他『立志勤学』,为摆脱困境作准备。

九 公元一三五一年,黄河决口,人民流离失所。元顺帝下令征民工修复河道。监工虐待民工,民工怨声连天。韩山童、刘福通趁机在广平府发动起义。

十 起义军推举韩山童为明王。他们用红巾裹头,因此称『红巾军』。不久起义军遭到了永年县官军的突然袭击,韩山童被捕遇害。刘福通就辅佐韩山童的儿子继续指挥红巾军作战。

十一 公元一三五二年,安徽濠州定远人郭子兴发动起义,率领一支几千人的农民队伍冲进濠州城,杀了州官,在当地引起很大的震动。

十二 朱元璋见时机已到,便到濠州城投奔郭子兴。城守把他当做奸细捆了起来.这时郭子兴骑马赶到,经盘问弄清后,下令松绑,将朱元璋收录为步卒。

十三 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后,才能很快显现。不久,郭子兴把他当做心腹侍从。郭氏夫妇看到朱元璋人才出众,便把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

十四 濠州城里,郭子兴和几个头领之间,勾心斗角。朱元璋看到这种情况,认为前途不能乐观,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另外打开一个局面。

十五 公元一三五三年,朱元璋回到家乡钟离县募兵。儿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等人纷纷来投,很快召集七百多人。他回到濠州以后,被提拔为镇抚。

十六 朱元璋选拔徐达等二十四人,组成一支精干的小分队,来到定远县。他先招抚了驴牌寨地主武装三千人,率领这批人马乘夜攻破了元军横涧山的阵地。

十七 朱元璋从这些元军中挑选精壮汉兵二万人,编进了自己的队伍,随即浩浩荡荡地向南边的滁州开去。

十八 在南下途中,定远有个读书人李善长谒见朱元璋。李善长说:『只要效法汉高祖知人善任,不乱杀人,天下不难平定。』朱元璋便把他留在军中任用。

十九 朱元璋很快就攻下了滁州城,在濠州深受排挤的郭子兴也来到滁州。不久,朱元璋又派兵攻下和州。郭子兴任命他为总兵管,统帅和州诸将的兵马。

二十 公元一三五五年三月,郭子兴病故,朱元璋为副元帅。和州隔江相望便是重镇太平,再往东北就是集庆。他决心打到集庆去,苦于没有水军,一时难以过江。

二十一 这时,巢湖的一支反元水军,因累遭元军进攻,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亲自赶到巢湖策反,其头目李国胜等同意把船只和人马开到和州来会合。

二十二 这年六月,朱元璋的步马军登上巢湖水军的船只,南渡长江。当船队抵达对岸的采石时,虎将常遇春奋勇当先,飞跃上岸,迅速打垮了防守的元军,占领了元营。

二十三 部队由于长期缺粮,所以见粮就搬,满载船上,想先运回和州,已顾不上歼敌。朱元璋见状,派人将船缆全部砍断,任船东流而下,断了将士们的念头。

二十四 朱元璋率军向南一鼓作气攻下了太平。进驻太平后,颁布了掳掠者处死的命令。个别士兵犯禁,立即斩首。全军震动,在太平一带做到了秋毫无犯。

二十五 此后,朱元璋用半年扫清了集庆外围的元军。公元一三五六年,朱元璋亲统水陆大军进攻集庆,攻破元军城外军营,元军三万六千人投降。

二十六 为解除所投元军顾虑,从中挑选了五百勇士为亲军.他自己身边只留下亲兵首领冯国用一人。三万多降兵知道后,大为感动,决心追随朱元璋。

二十七 总攻集庆时,冯国用就带着这些亲军冲锋在前,首先攻入城,在巷战中斩杀元军主将。元军水军元帅康茂才来不及逃跑,率部投降。

二十八 攻下集庆后改名应天府,并设大元帅府。朱元璋派徐达东取镇江。出发前,朱元璋故意指责徐达以犯了放纵士卒之罪问斩。李善长和诸将士一齐跪下哀求。

二十九 朱元璋对徐达说:『攻下镇江后,如做到不烧不抢,则免你死罪。』攻下镇江后城内安定如常。附近百姓听说后都盼望起义军早日到来。

三十 公元一三五七年,朱元璋控制了应天府周围全部的战略据点。由于军队增多和连年灾荒,军粮紧缺。朱元璋为减轻人民的负担,大力开展军队屯田。

三十一 朱元璋为招贤纳士,在应天府设立礼贤馆,接待前来投奔的文人、学者和有识之士。这些人在辅佐朱元璋统一全国的事业中,起了重要作用。

三十二 朱元璋攻克徽州之后,原池州学正『州学的学官』朱升前来投奔。他向朱元璋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很得朱元璋的赏识。

三十三 朱元璋建立了以应天府为中心的根据地,但四邻却是敌对势力,其中比较强大的是陈友谅和张士诚。朱元璋遇到的第一个劲敌就是陈友谅。

三十四 陈友谅当过县衙小吏,元末参加了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公元一三五一年徐寿辉称帝,陈友谅屡建战功,升至元帅,后又倚手下兵众,自称『平章政事』。

三十五 公元一三六○年,陈友谅东征朱元璋,攻占了太平、采石。陈友谅野心勃发,竟杀害了徐寿辉,在采石称帝,立国号为汉。

三十六 陈友谅勾结张士诚夹攻应天府。朱元璋召集部下商议对策,决定在陈、张会师之前,先诱使陈军迅速东下,击破陈军。

三十七 朱元璋部下康茂才为陈友谅旧识。陈友谅攻应天府时得康茂才书信一封,称愿做内应。陈友谅见信后,信以为真,商定在江东桥会合,约定暗号。

三十八 陈友谅率主力直奔江东桥,却不见康茂才的影子。他知中计,立即撤退。这时,朱元璋的水陆伏兵尽起,几万大军大部被歼,陈友谅大败而逃。

三十九 江东桥失利后,陈友谅主力仍比朱元璋强大,但因杀害徐寿辉,军心离散。朱元璋看准陈友谅的弱点,决定率水陆大军进攻安庆。

四十 陈友谅坚守不出,安庆难以攻下。朱元璋接受刘基的建议,先取其老巢江州。陈友谅见江州失守,料安庆难以坚守,便逃驻武昌。朱元璋随后便收复安庆。

四十一 公元一三六三年,张士诚围攻安丰。朱元璋赶到时,安丰已被攻陷,刘福通被杀。朱元璋打败了张士诚的军队,把小明王救了出来,送到滁州居住。

四十二 陈友谅趁机进攻洪都,围攻三月不成。朱元璋率水军昼夜向洪都进发。陈友谅听说后即撤去洪都之围,东出鄱阳湖,迎战朱元璋。

四十三 朱元璋利用火攻,命令用火炮、火铳、火箭一齐射向陈军,并用小船装满火药和芦苇,乘风点火,冲入敌舰阵中。敌舰多被烧毁。

四十四 朱元璋登舰指挥,奋勇当先。战斗进行到第四天陈友谅被一流矢射中身亡,后其子陈理率全军投降。

四十五 朱元璋的下一个目标是张士诚。公元一三五三年,张士诚联合盐贩发动起义。朱元璋占领集庆后,双方辖境相连,不断发生战事。

四十六 公元一三六二年,张士诚自立为吴王。第二年,朱元璋也在部下的拥戴下称吴王。历史上称张士诚为东吴,朱元璋为西吴。

四十七 公元一三六五年十月,朱元璋挥戈东向,进攻张士诚。第二年春天,便夺取了通州等地,将东吴的势力赶出了江北地区。

四十八 公元一三六六年五月,朱元璋发布了声讨张士诚的檄文。这篇檄文宣布了张士诚的八条罪状。檄文标榜自己东征西讨是为了『以拯天下,以济斯民』。

四十九 这年十二月,朱元璋派廖永忠去滁州迎小明王到应天府。渡江时,廖永忠故意害死小明王。朱元璋立即宣布,改称吴元年。

五十 公元一三六六年八月,朱元璋攻打杭州和湖州。四地守军先后投降,张士诚的首都平江成了一座孤城。

五十一 十一月下旬,朱元璋发动平江战役。他命人修筑围墙,将平江城包围得水泄不通,又造起了木塔,内置弓弩、火铳,居高临下,射向城中。

五十二 朱元璋用火炮,昼夜向城内轰击,城内守军一片恐慌。东吴小朝庭大小官员,整日花天酒地,战斗力薄弱。张士诚曾几次突围都没有成功。

五十三 张士诫的弟弟张士信更是一个腐化堕落的家伙,他到城上督战时还坐在银椅上饮酒作乐。一炮打来,张士信的脑袋被打得粉碎。

五十四 朱元璋攻入平江。张士诚部下溃不成军。张士诚看到大势已去,逃回王府。朱元璋的部队赶到,把他抓住后乱棍打死。

五十五 大军凯旋,朱元璋论功行赏。朱元璋说:『现在中原未平,还不是作乐的时候,你们应以张士诚为戒。』

五十六 公元一三六七年,北伐开始。朱元璋在应天北门七里山祭告天地,发布了抨击元朝的文告,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

五十七 北伐军于公元一三六八年平定山东,夺取河南并攻克潼关。七月,徐达率马、步、舟三军沿运河北上,迅速逼近大都。

五十八 八月北伐军开进大都,宣告了元朝的覆灭。不久,改大都为北平府。公元一三八七年,朱元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大业。

五十九 公元一三六八年,朱元璋宣布即皇帝位,定国号为明,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同年八月朱元璋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濠州为中都。

猜你喜欢

张士诚元军朱元璋
十年等待,“大狼”的战友何时归?
十年等待,“大狼”的战友何时归?
朱元璋杀牛
大云寺里感恩碑
朱元璋背后的女人
因偷马引发的倾国之败
朱元璋与叫花鸡
攻破长江天险
一盆鸡肉破了城
一只鸡破了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