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课教学设计探究
2012-07-09袁书清徐春姣
袁书清 徐春姣
实验课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种重要课型。它对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科学现象,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研究实验结论,培养动手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以《蜡烛的变化》一课为例,谈谈笔者的课程构想。
一、教学目标设计
《蜡烛的变化》是以实验为主的课型。它的教学目标有三:①能从蜡烛的变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两种主要特点: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物理变化);另一类则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②会用实验的方法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③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使学生意识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二、教学重、难点设计
教学重点是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教学的难点在于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前,教师应准备好实验用的教具和学具:蜡烛、蜡块、酒精灯、蒸发皿、金属片、火柴、干燥的烧杯、澄清的石灰水、干抹布、盐酸、白醋、生鸡蛋、可乐瓶、塑料管、白糖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教学中,教师可按以下三个步骤组织教学。
1.通过研究蜡烛的变化,认识物质的两类基本变化。在指导学生开展三个研究活动中,引导学生针对具体现象,区别物质的两类变化。
活动一:描述蜡烛的特点。让学生尽可能多的阐述蜡烛的特点(有点软、光滑、容易破裂)。教材依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让学生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来表述蜡烛这种材料的物理特点。从而揭示蜡烛的一切可能发生的物理变化,如受压时易变形,容易破裂等。
活动二:指导学生认识蜡烛从固体变为液体、又从液体还原成固体的形态变化(形变而质不变)。
活动三: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这些物质包括:燃烧时释放的二氧化碳和不完全燃烧时释放的流离碳,表明蜡烛在燃烧时产生了新的物质,这是本课教学重点之所在。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判断物质变化的类型,教师应提供实验材料,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明确主要的操作步骤,并根据教学内容适时点明可以从“颜色的变化、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中寻找证据,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变化中的现象,从而做出推理、判断,为后面分析物质变化的具体事例做好铺垫。
2.有根据的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巩固前面所学知识。让学生判断是否有新物质产生难度较大,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确证据。教材中提供了7个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为寻找证据,教师有意将其分为四类:一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寻找证据,如生鸡蛋变成熟鸡蛋、面粉变成馒头等。使学生知道,这类物质的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二是借助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如铁水变钢锭、水的三态变化。这些变化属于形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三是出示标本,如树叶的颜色变化,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第四类则是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使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现象,找出判断的证据,如火柴燃烧、盐酸滴在石灰石上等。
3.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在观察、探究的过程中,判断所做实验发生的变化属于哪一种类型,进一步提高学生获取证据的意识。通过动手实验、动脑思考,能拓展和强化学生对两类变化的认识理解。教材中介绍了6个实验:即生鸡蛋放人白醋中(蛋壳变软,产生气泡)、将可乐瓶压扁(形变质不变)、在碱块中倒入少量白醋(产生气泡,逐渐变质)、用口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清水变浑浊,出现白色沉淀物)、将白糖加热融化(固体变液体)、将融化的白糖继续加热(颜色变黑,生成新物质)等。教师因势利导,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使每位学生都能亲自参与操作。通过上述动手活动,学生可以在观察实验和交流研讨中,对物质的变化有更清楚、更细致、更全面的了解,保证学生思维有相互碰撞的机会,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认知水平也从中得到升华。
以上的教学过程,把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操作实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了解科学现象,提高动手实验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教学板书设计
五、教学后记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是一个永恒的过程,它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物质世界”板块中“物质的变化”范畴。“蜡烛的变化”又是学生熟悉常见的一种变化。教者试图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操作实验,引发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信息——交流质疑——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全过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提高科学探究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变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问题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