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慈善机构公信力的第一道防线
2012-07-09郭欢欢
郭欢欢
一、维护慈善机构公信力的研究与实践
慈善事业的发展依赖于公信力,公信力取决于“玻璃口袋”透明度。对如何提高“玻璃口袋”的透明度,维护慈善机构的公信力,国内学者多专注于通过内外部审计的配合来实现。李晗、张立民(2009)提出健全内部审计,改善社会审计,整合政府审计的观点。李越冬(2009)认为应实施 “全程审计 ”,关注 “跟踪审计 ”, 全面评价救灾物资的“三 E”。赵、吴操、黄溶冰(2010)认为应构建国家审计为主导,内部审计为主体,社会审计为鉴证的防御、自稳、监视的“免疫系统”。葛琳(2010)提出建立内部审计、民间审计、政府审计三位一体的审计机制。
实践中多依赖于审计以维护慈善机构的公信力。汶川地震中,北京市150余名审计干部进驻4家慈善机构对经手捐赠资金的每个环节进行审计监督;云南旱灾中,楚雄州审计机关跟踪审计抗旱救灾款物。
二、构建慈善机构内部控制的必要性与切入点
审计固有的局限性使其难以获取全面而及时的信息,若内部控制不健全,也难以提供有效的会计资料等以保证审计质量,因此应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作为维护慈善机构公信力的第一道防线。国内对于慈善机构内部控制的构建方面尚没有完善的规范,少量的研究多从内部控制的要素入手,如杨颖、宫(2011)认为,应从控制环境、控制活动、控制的监督三方面对慈善机构内部控制进行改进以提高有效性。
由于内部控制环境等的构建与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以慈善机构的运作流程为切入点来设计内部控制,对慈善机构公信力的维护是有实践意义的。
三、我国慈善机构的现状与对策
慈善机构的运作流程主要包括捐赠的接受、管理和流出三方面,目前我国慈善机构的运作中各环节均有一定缺陷,因此应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内部控制的各项措施。
慈善机构物资的接受除了政府拨款,主要来自社会公众的捐赠。我国慈善机构在捐赠物资的接受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捐赠款项不予落实,物资价格不实,质量低劣等。中华慈善总会对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承诺捐赠的价值1500万元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尚未落实时便开出免税发票;中新瑞锦向红基会捐赠30台总价值1.5亿元的肿瘤治疗设备,在国家医疗器械评审专家委员牛凤岐看来每台成本大约在几十万。这些事件暴露了我国慈善机构在捐赠物资接受方面的问题。此类活动发生频繁,可通过建立内部控制降低错误发生的概率,包括以下几方面。
(1)控制免税发票开出的时点。为保障所捐款项落实到位,应在捐款到达指定账户后才能开出免税发票。
(2)对于所接受的物资给出合理的估价,应参考市场价,必要时由相关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以保证免税发票金额的合理性。
(3)对于捐赠物资的质量要予以适当的控制,不能是会对人身造成伤害的。
捐赠物资应做好从接受到流出期间的管理工作,但我国慈善机构在这方面还有欠缺,物资保管混乱,资金缺乏应有的控制。温州红十字会出纳挪用公款126万元买店面;河南宋庆龄基金会将大量资金用于各种“宋基系”公司,甚至用于放贷。物资管理是慈善机构的日常工作,只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物资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晰物资收支账目,做好及时入账工作。
(2)对于专项资金设立专用账户,严格控制资金流出的审批制度。
(3)在岗位职能的设计上,要尽可能达到想到牵制的效果,防止串通舞弊。
物资流出是慈善机构履行责任的重要手段,如何流出,何时流出,流向哪里都关乎其受托责任的履行状况,也是提高其公信力的关键环节,必须高度重视,但我国慈善机构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龙岩大肚少女苏田田因“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辞世35天后她的母亲才接到县红十字会让她签收5万元善款的通知,耽误了时机,“救命钱”没发挥应有的效果。绍兴亿万富翁陈幼兴和儿子陈峰冒充贫困家庭,骗取免费药物也削弱了善款的效用。这些事件充分说明,慈善机构物资流出的时点、流向,方式都会影响的慈善物资效用的发挥,因此需建立内部控制,从源头抓起。针对慈善物资流出中的问题,内部控制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健全各级审批制度,防止物资流向的误差。
(2)在符合各项审批条件的前提下,保证物资流出的及时性,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3)对于物资的接受对象要有适当的把关,以防止部分投机者挤占有限的资源。
(4)对于物资流出的渠道要严格控制,即使是通过志愿者的无偿服务,也应严格挑选人员,并给予适当的监督。
四、总述
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处在起步阶段,而郭美美炫富,慈善总会“尚德诈捐门”、青基会“中非希望工程”等一系列事件,严重影响了慈善机构的公信力,此时仅依靠审计的力量还不足以维护慈善机构的公信力。因此,慈善机构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各项活动发生时便进行严格控制,才能提高“玻璃口袋”的透明度,维护其公信力,并始终将内部控制作为维护慈善机构公信力的第一道防线。
参考文献
[1] 葛琳.关于我国慈善团体审计机制的构建与探索[J].商业会计,2010(20).
[2] 李越冬.救灾物资审计内容与方法浅析[J].财会通讯,2009(10).
[3] 李晗,张立民.非营利组织公共危机救助活动审计制度安排与创新[J].审计研,2009(3).
[4] 赵珅珺,吴操,黄溶冰.“免疫系统”论下我国慈善组织的审计治理与实现[J].中国内部审计,2010(9).
[5] 杨颖,宫玥.对提高我国慈善机构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探究[J].会计之友,2011(18).
作者简介:郭欢欢(1988-),女,汉,河南郑州新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审计理论与方法。
(责任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