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高校航海类专业体育课程建设研究

2012-07-09李乃琼尹继林

航海教育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航海广西体育

李乃琼,尹继林

(广西钦州学院体育学院,广西钦州 535000)

一、研究目的

随着航运业的迅猛发展,船员数量也迅速增长。鉴于航海职业的特殊性,除STCW公约要求的必要的适任能力外,还需要船员有过硬的体能、游泳能力、抗眩晕能力以及较强的心理素质、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课程是教育的核心,通过相应体育课程的教学与训练,对高校航海类专业学生进行基本职业身体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具备船员的身体素质,已是国内外相关高校普遍采用的基本途径。我国航海类高校的体育教学,基本是由大学体育演进发展而来的,其课程建设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为基础。虽然上海、福建、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高校航海类专业的体育教学已有多年的历史,得以稳定地开展,已经基本形成了各自的课程体系,适应航海类专业培养的需要,但总体上我国航海类专业的体育教学仍存在内容单调、学生基本职业身体能力培养不全面等问题。如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集美大学等院校航海专业体育课程设置仅开设游泳课程。[1]国内航海院校海上体育教育课程仅是游泳训练,这种教育的效果仅能提高船员的职业和求生技能,离“全面发展航海学生的综合素质”仍有一定的距离。[2]海洋类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课程设置应符合开发海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海洋”特色,具有时代感。[3]特别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航海类专业的体育教学起步较晚,发展尚不够成熟,应加紧深化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与结构,为培养合格的航海类专门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家战略的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的全面加快,广西沿海城市集群的建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为中国沿海经济发展的新一极,未来将需要大量的航海类专业人才。当前,广西高校航海类专业刚处于起步阶段,与之相适应的体育课程建设也刚处于探索阶段。建设广西高校航海类专业的体育教学体系,不能简单地套用和模仿国内外知名的航海院校的体育教学体系,应从广西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区域的有利条件,扎实开展航海类专业体育课程建设的研究,建设广西适用的与航海类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体育教学体系,为广西高校培养合格航海类专业人才服务,是当前极为紧迫的任务,也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所在。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体育课程建设”“航海类专业”“航海体育”“广西航海”等信息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论证依据。

2.专家访谈法

对校内外航海类专业教育专家、广西海洋局专家、在广西北部湾港口靠岸的资深船员、担任航海类专业体育课程教师等进行访谈。

3.问卷调查法

对广西高校航海类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其中发放114份,回收 109份,回收率 95.61%,有效问卷109份,有效率95.61%。

4.对比分析法

从体质、生理测试指标、学生的自我感觉等方面,对广西高校航海类专业学生实施航海体育课程的进行前后分析对比,分析本课题的实施效果。

5.数理统计法

根据研究需要,对调查问卷和实验等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广西高校航海类专业体育教学的总体目标

航海体育强调对学生力量、耐力、水上工作的适应能力(如平衡能力)和对复杂情况的反应能力(灵敏性)的培养[4]。航海类专业的体育教学,要求通过体育的手段,使学生在体能、技能、生理、心理等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平,从而适应航海作业中的特殊环境和要求。据有6年远洋航行经历的钦州学院海洋学院张小军教授介绍,对船员基本职业身体能力的要求,最主要的是游泳能力、抗眩晕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对其他资深海员和知名航海专家的访谈中,他们的观点也基本一致,这是构建航海类专业人才的职业身体能力的基本依据,因此,应为之设置专门的体育课程体系,有目的地培养航海类专业的学生,使他们毕业后能胜任船舶航行的工作。

2.广西高校航海类专业体育课程建设的思路

为了提高船员身体的适应能力,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航海专业体育教学模式,把具有职业特点的运动内容与身体锻炼方法合理地安排到体育教学中,提高符合职业特点需求的身体素质、生理机能、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最终达到海员素质的要求。[5]广西高校航海类专业的体育课程建设,首先要正视基础的薄弱,加强研究和实践,然后立足广西的条件大胆创新,创造一些知名航海院校所没有的实用方法和手段,建设适合广西高校航海类专业的体育课程体系。如除充分利用现有的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外,应善于开发投资不大、效果显著的体育课程资源;利用海洋类专业的办学条件实现资源共享,为体育课程建设服务;在执行《交通部高等学校航海类专业学生体育锻炼标准》的基础上,建设更为科学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师资建设上,采用引进和培训原有师资力量相结合的方法,为课程建设提供师资保障。

3.广西高校航海类专业的体育课程建设规划

根据海员的工作环境特点和职业要求,培养航海类专业学生的基本职业身体能力,是航海类专业体育课的根本任务。为顺利完成课程的根本任务,根据航海类专业的基本职业身体能力要求,应创建能培养航海工作所需能力的体育课程建设体系。我国大学公共体育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航海体育的课程建设仍需要以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为基础,以培养适应航海船员工作的基本职业身体能力为指导思想,以增加航海类专业所需的课程要素为主要内容,以落实航海类教育的培养任务为目标,从广西的实际条件出发,利用广西区域的资源条件,从内容与方法、课程与条件、模式与考核等方面制定出满足航海类专业培养需要的体育课程建设规划(见图1)。下面从航海类专业体育课程建设的几个侧面进行分析。

图1 航海类专业的体育课程建设规划框架

(1)广西高校航海类专业的体育课程体系设置

高校航海类专业的体育课程设置,应以航海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着重考虑学生毕业后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的要求,以大学公共体育的课程设置为基础,充分考虑广西的实际条件,科学设置航海类专业的体育课程(见表1)。一是公共基础课,以发展学生的跑、跳、投的基本运动能力为主要任务;二是专业必修课,发展学生毕业后从业必备的专项身体能力;三是专业选修课,分为必选课和任选课两部分,必选课部分主要发展学生在航行工作中的抗眩晕能力,任选课部分则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特长项目,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便于船上开展的1至3个项目学习和训练,以便在船上工作时用以锻炼身体。其中,游泳类和抗眩晕能力类课为核心课程。

表1 广西高校航海类专业的体育课程设置方案

(2)广西航海类专业的体育教学条件建设

师资建设:根据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STCW公约,航海类专业体育课教师的资格首先要符合STCW国际公约的要求。[6]对航海类专业体育教学师资在专业教学上的要求,主要的任务是增加原公共体育师资中较为缺乏的能承担跳水、攀爬、抗眩晕能力等课程授课的师资。当前,我国体育专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中,很少有这些专业方向的师资培养,因此,应以培训为主要途径开展师资建设。一是结合校内建设的场地设施条件研究性地训练培养相应课程的教师的技术技能及教学应用能力;二是利用北部湾海边船只的条件,对教师进行船上应用航海体育实践经验的训练;三是利用大型游乐场的滚轮、浪木、海盗船、摇晃机器等相关设施培养相应的教师。抗眩晕能力类课程的教师培训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应采取边研究探索边实践的方法进行。

场馆设施条件建设:在原有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的基础上,应根据课程建设的要求,一是在校园内建设满足航海类专业体育中的专业必修课需要的专门场馆设施,如浪木、滚轮、空中断桥、攀岩、爬杆、爬绳、天梯等;二是充分利用社会条件资源开展相关课程教学,如社会游乐场中的相关设施、北部湾海边的船只、开展野外拓展旅游活动公司的条件设施等。

教材建设:当前,我国还没有较成熟的高校航海类专业的体育课教材,广西高校的航海类专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形成科学系统全面的针对性教材。应以体育学科的一般理论为指导,遵循高校体育教育的一般规律,以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根据航海体育课程设置的实际需求,吸收大学体育、体育专业教材的优点,采用边实践边总结的方法,大胆创新,进行适合高校航海类专业使用的体育课程教材建设。

教学模式建设:传统技术技能体育教学模式,有其高效和安全的优势,仍宜用于高校航海类专业体育课中的课程,如游泳、跳水等。浪木、滚轮、攀岩、旋梯、爬绳等专业课程,应突破传统的模式,结合培养目标,淡化技术性,特别是不宜强调学生要掌握标准的动作技术,采用注重课程项目的完成效率的教学模式。经研究和初步的实践,采用参与性和实践性强的实践性、目标式、团队型等教学模式,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船员在航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是多种多样的,难以在课堂上都安排学习和练习并获得学习的经验,而应是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实践的途径获得解决问题的技术和办法。如在舰船上遇到危险需要越过障碍、空间或需要攀爬时,现场的实践能力就尤为重要,新教学模式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而团队型的教学,对解决实际问题是最高效的,因此,发挥团队的作用,在实践性和目标式教学模式中通过团队的合作和互助,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考核评价建设:当前,我国高校航海类专业的体育课评价标准仍不全面,且仍有一些高校执行大学公共体育课的标准。美国航海类专业体育课程只有实验室教学部分,考试要求比中国宽松,更要求学生平日的参与和表现。[7]一方面,应加强研究和实践,以航海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为依据,尽快制定出较为科学全面的航海体育课程的考核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在执行《交通部高等学校航海类专业学生体育锻炼标准》的基础上,采用当前较多专家认可的过程性评价与水平评价相结合的体育评价方式进行考核,而切忌照搬大学公共体育的考核标准。根据初步的研究和实践,使用水平评价和过程评价结合的方法,不但较为科学合理,还有较强的操作性。根据船员的基本职业身体能力要求,游泳能力是船员的最基本能力,另外,船的震动、摇晃,使人需要用15%~20%的能力来维持平衡,[2]所以体能和游泳技能要求是客观的,其对应的核心课程要用技能指标和体能指标进行评价考核,其他非核心课程应以过程性评价的参与性和进步幅度为依据。

(5)广西高校航海类专业体育课程试运行情况

广西高校航海类本科专业于2007年由钦州学院海洋学院首次招生,于2009年秋季学期,学校建设了较为简单的由浪木、爬绳、天梯、转椅等体育器材组合的专门练习场地,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两个航海类专业共114名本科学生的体育课教学,逐步按本课题研究的航海体育方案实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对本课程建设方案的认可度:问卷调查表明,表示“喜欢本课程方案”的有92人,占84.40%;对2008—2009年度两个学期,分别按大学公共体育传统方案和按航海体育方案授课的2008级轮机工程专业在校生进行了调查,被调查的27人中表示“更喜欢航海体育方案”的有23人,占85.19%。对既担任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又担任航海体育课程教学的4名体育课教师进行访谈调查,他们认为,开展航海体育后,海洋学院航海类专业共4个班学生的上课及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优于其他上大学公共体育课的学生,主要原因一是课程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效果明显,学生乐于学习,二是项目多元化、针针对性强,使学生更感兴趣,表明学生对航海体育课程的认可度较高。

对学生的抗眩晕能力和体质水平的影响:采用转椅实验,选择观察躯体运动性运动的评定方法,对航海技术专业本科生24人和轮机工程专业本科生22人进行了前庭稳定功能的测定。未接受航海体育课程训练前,46名学生的得分均值为3.22,经18周每周一组、每组2次、每次10~20圈(根据学生承受能力确定圈数)的训练后,46名学生的得分均值为4.78,平均分值增加了1.56,表明经18周训练的学生,前庭器官稳定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达到合格水平,抗眩晕能力得到了增强。

2008年,轮机工程专业本科生68人按大学公共体育方案授课,体质测试及格率为81.6%,与当年全校的及格率80.61%持平,2009年按航海体育授课后,及格率为 91.26%,比全校的及格率88.33%高出近3%,显示航海体育对提高学生的体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根据高校航海类专业毕业生船上工作的特殊要求,广西高校应建设航海体育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身体能力,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2)广西高校开设航海类专业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体育课程建设刚刚开始,以课程、条件、考核评价等方面为主的课程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相关的研究与实践任重而道远。

(3)避免航海类专业体育课项目设置单一以及教学偏重技术评定的现象,改革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方法和评价考核机制,切不可照搬大学公共体育课。

2.建议

(1)要重视广西高校航海类专业体育课程建设,特别是业内专家和体育工作者积极参与,更需要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特别是在师资建设、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更应加大支持力度,以便更快地完成体育教学体系建设,为航海业人才培养服务。

(2)广西高校航海类专业体育课程建设刚刚起步,宜采用边研究边总结、边实践边建设的策略进行,逐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3)广西高校航海类专业体育课程建设既要学习先进的经验,又要充分利用广西北部湾的资源和优势。

[1]张瑛玮,王 东.航海院校航海专业体育课程设置研究[J].体育学刊,2009(4):60-61.

[2]王 东,张瑛玮.适宜船舶工作环境的体育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7):92.

[3]黄永良.海洋类院校体育课程改革走向之我见[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1):107.

[4]王克达,丁 华.航海院校大学体育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

[5]罗永清.航海体育与卫生[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4.

[6]左 成,杨雪红.在国际公约条件下,对我校航海专业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06(10):70.

[7]张瑛玮,王 东.中美航海专业体育课程比较[J].教改论坛,2008(2):64.

猜你喜欢

航海广西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大航海争霸
古代航海有多牛
航海博物馆
广西尼的呀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