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入弯道右腿蹬冰技术的运动学研究
——以2009年黑龙江省短道速滑锦标赛中七台河籍女子运动员为分析对象
2012-07-09郭玉良何天宇秦朝秋
郭玉良 何天宇 秦朝秋
(1.大连海事大学 体育工作部,辽宁大连116026;2.七台河职业学院人文科学系,黑龙江七台河154600;3.大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辽宁大连116600)
短道速度滑冰是以身体素质、机能能力、技能水平、心理素质等条件为基础,以智能能力和战术运用为灵魂的体能类竞速性的运动项目[1]。
七台河籍运动员为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项目在世界大型比赛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涌现了张杰、王伟、杨扬、王濛、刘秋红、孙琳琳等多名新老世界冠军。通过对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与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市少年女子短道速滑运动员技术滑比赛入弯道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归纳和总结出七台河市运动员的技术特点,阐明产生的原因,推导出在少年女子短道速滑方面科学训练的方法和特点,总结出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结论,丰富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项目的训练理论,挖掘该领域的基础训练理论,对于高水平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参加2009年黑龙江省短道速滑锦标赛区县组技术滑比赛女子组前16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成AB两组,A组为参加本次比赛技术滑项目的6名七台河市运动员;B组为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等地市的成绩排名靠前的10名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影像分析的方法,利用两台摄像机同时对以第二标志块为中心的约8m范围进行影像采集,一台摄像机置于入弯道迎面处,另一台置于出弯道最后一个标志块外侧,2台摄像机对目标的拍摄夹角大于90°,以便于利用影像分析仪进行解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入弯道时机的分析
在短道速滑项目中,合理选择入弯道的切入点,对保持良好的滑跑节奏、保持较高的滑行速度以及在正式比赛中能够自如运用超越等技战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通过对比赛中运动员进入弯道时单步的起点的选择,能够判断出运动员对自身重心的控制和合理技术的运用[3]。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A组运动员入弯道第一个单步的选择相对靠近第一标志块,而且相对集中,表明运动员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已经培养成对入弯道点的准确把握,有利于形成固定的滑跑节奏和过弯道技术。从表2中能够看出,B组运动员对入弯道的地点没有准确的把握,仅有两名运动员接近第一标志块横线,其他队员入弯点松散,难以准确使用日常训练的合理入弯技术,势必容易造成节奏混乱、倒步以及减速等现象。
表2 B组运动员入弯道起点统计表 单位:m
2.2 滑跑速度的分析
我们以第一标志块到第三标志块之间约8m范围为参照,可以看出每位运动员在入弯道阶段的速度变化,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2.2.1 对平均速度的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A组与B组运动员第一圈次入弯道以及第二圈次入弯道各动作阶段的重心平均速度均呈现显著性差异(PAB﹤0.05)。A组与B组运动员无论在第一圈入弯道处,还是在第二圈入弯道处,平均速度明显存在差异。平均差异为0.74 m/s,二者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AB﹤0.05)。
表3 第一至第三标志块间平均速度及检验 单位:m/s
表4 运动员入弯道右单步滑跑速度及检验 单位:m/s
2.2.2 对入弯道各动作阶段重心移动速度因素的分析
表4中可以看出各组运动员入弯道各阶段平均速度的情况。无论在单支撑还是双支撑阶段,A组运动员明显比B组运动员速度要快,其速度值差异显著(P<0.01)。同时,各组别右腿双支撑蹬冰阶段的重心平均速度均低于右腿单支撑蹬冰阶段,说明入弯道过程是个减速的过程,验证了在访谈中大多数教练员的推断。A组运动员入弯道右腿双支撑蹬冰阶段的速度下降率为0.95%,B组运动员率为1.82%,说明A组运动员的入弯道滑行速度下降程度相对B组运动员要小,表明A组运动员的入弯道右腿蹬冰阶段滑行速度保持相对平稳。
本文研究样本A组、B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分别为8.71m/s和8.5m/s,均明显高于各组入弯道右腿蹬冰阶段的平均速度(8.37m/s、7.63m/s),PA<0.01,PB<0.01。因此表明该阶段属明显减速滑行的状态。
由于短道速度滑冰的弯道是以8m为半径的圆弧,其曲度极大,在高速滑行中,极难保持原有速度过弯。因此,入弯道的减速滑行对平稳过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4]。就其变化量来讲,目前尚无定论[5]。在本文的研究中,得出少年女子(13岁以下)组右单步滑行阶段其速度降幅小于1%,建议作为少年科学训练的参考值。
2.3 身体姿势的分析
身体姿势是评价弯道技术合理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合理的身体姿势应在保证有效完成技术动作的同时,尽量减小空气的阻力,保持身体流线型[6]。评价运动员身体姿势的合理性一般从以下几个指标着手:支撑腿髋关节的弯曲角度、支撑腿膝关节的弯曲角度、躯干与冰面的夹角、蹬冰角、人体重心倾斜角等[7]。
表5 运动员入弯道右单步蹬冰腿髋、膝、踝关节角度值 单位:°(度)
2.3.1 髋、膝、踝角度的分析
根据THOMAN的研究表明,在速度滑冰中如果速度达到10m/s时,外部阻力的近70%来自于空气阻力[8]。因此,选择适宜的、合理的、流线型的身体姿势对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表5所列的是运动员右腿蹬冰各阶段蹬冰腿髋、膝、踝等关节角度的初值、末值、平均值和差值。初值即右腿单支撑蹬冰开始瞬间左腿髋、膝、踝的角度值,该值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运动员右腿单支撑蹬冰时的身体姿势;均值是指右腿蹬冰过程中髋、膝、踝角度的平均值;末值是指右腿双支撑蹬冰结束瞬间右腿髋、膝、踝的角度值,该值的大小体现了运动员右腿双支撑结束瞬间右腿髋、膝、踝等关节的伸展情况;差值是指在右腿蹬冰过程中,最大角度与最小角度的差,也就是蹬冰末期与蹬冰初期各关节角度的变化值,可以看作是该动作过程中各个角度的变化幅度[9]。
1)运动员入弯道右腿蹬冰初期蹬冰腿髋、膝、踝角度的分析
从表5中可以看出,A组运动员髋、膝、踝等关节角度的初值(77.8、97.3、73.2)均小于 B 组运动员相应的初值(79.2、99.5、74.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膝关节角度初值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髋、踝关节角度初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两组运动员在右腿蹬冰初期髋、踝关节角度趋于一致,但是膝关节角度存在差异。因此可以认为,A组运动员右腿单支撑冰开始瞬间的身体姿势低于B组运动员,尤其是膝关节角度的差异显著。蹬冰初期身体的控制,对于入弯道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良好的起始动作或者说身体准备,才能将整个蹬冰动作一气呵成地完成好。因此说,A组运动员较B组运动员在入弯道右腿蹬冰阶段身体姿态准备更充分。
2)运动员入弯道右腿蹬冰末期蹬冰腿髋、膝、踝角度的分析
从表5中可以看出,A组运动员在入弯道右腿蹬冰末期的髋和踝关节角度略大于B组运动员,而膝关节角度要小于B组运动员,表明A组运动员髋、踝关节的伸展程度要大于B组运动员,而膝关节角度变化不明显(P﹥0.05)。说明A组运动员与B组运动员在入弯道右腿蹬冰结束时,发力过程不同。A组运动员在髋、踝关节用力方面,比B组运动员更加充分,而膝关节用力变化差异不显著。
3)运动员入弯道右腿蹬冰阶段髋、膝、踝角度变化的均值和差值的分析
从表5中均值可以看出,A组运动员入弯道右腿蹬冰过程膝、踝关节角度均小于B组运动员,但是A组运动员的髋、膝、踝关节差值却大于B组运动员,说明A组运动员是在较低的身体姿态下完成的蹬冰动作,可以看作是长期训练的结果。按照现代短道速滑的运动学理论,越低的身体姿势,可以取得越好的蹬冰效果[10],从中能够看出A组运动员能够采取合理的蹬冰姿势,从而获得比B组运动员更大的速度。另外,A组运动员髋、膝、踝等角度变化幅度(差值)均大于B组运动员,结合表4来看,说明A组运动员的动作幅度要大于B组运动员,可以理解A组运动员对冰刀的控制和协调用力能力较B组运动员要强。综合以上分析,A组运动员与B组运动员入弯道阶段速度产生的差异主要是由于髋、膝、踝关节伸展幅度不同,也就是蹬冰效果不同而产生的。
综上所述,A组运动员入弯道右腿蹬冰过程中的身体姿势要低于B组运动员,主要表现在入弯道滑跑时较小的髋、膝、踝等关节角度。支撑腿髋、膝、踝角度的大小直接决定着身体姿势的高低,髋、膝、踝角度较小的流线型身体姿势,在减小空气阻力的同时,还有利于降低重心和身体的倾倒,可以保证较小的身体倾斜角和蹬冰角,促进维持身体的动态平衡,从而有利于提高滑跑速度及扣住弯道。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入弯道时机的把握和控制是合理使用入弯道技术和保持较高滑行速度的关键因素。
2)七台河市运动员入弯道右蹬冰腿能力明显好于哈、齐、牡、佳等地市运动员。
3)七台河市运动员入弯道右单步膝角的初值与均值明显小于其它地市运动员相应值,是造成七台河市运动员入弯道左腿单支撑蹬冰过程中的身体姿势低于其它地市运动员的主要原因。
3.2 建议
在入弯道训练中,要注意降低躯干角度并保持相对稳定,达到真正的低姿势滑行,从而减少空气阻力,提高滑行速度;要多注意下肢膝踝关节快速蹬伸的训练,减少双支撑滑行时间,减小膝关节角度。
[1]董国珍.短道速度滑冰初级教程[M].沈阳:白山出版社,2000:1.
[2]范宏文.浅析短道速滑弯道倾倒技术[J].冰雪运动,1997(2):23-24.
[3]纪仲秋,姜桂萍.王小虹.短道速滑技术动作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2):32-35.
[4]王小虹,张明伟,方志军,等.对我国4名优秀短道女运动员弯道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J].冰雪运动,1997,19(3):9-14.
[5]王明祖.空间力系及达郎伯原理在当今弯道技术解释中的应用[J].冰雪运动,1998,18(5):46-47.
[6]曾思明.短道速滑滑跑技术常见错误动作及对策[J].冰雪运动,1999,19(1):11 -12.
[7]纪仲秋,姜桂萍,袁庆成.第二届亚洲杯短道速滑比赛直道技术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J].体育科学,1993,13(5):26-28.
[8]陈民盛.速滑直道滑行技术[M].北京:国家体委体育科技成果专辑,1990:9-14.
[9]王春,宋爱霞,金光辉.我国短道速滑优秀运动员1500米弯道技术运动力学分析[J].冰雪运动,1999,19(4):34-35.
[10]郭玉良,王尔,倪洪飞,等.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500m比赛第1次出弯道左腿蹬冰技术的运动学比较研究[J].冰雪运动,2003,25(1):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