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辽宁出口贸易结构的对策研究*
2012-07-07朱玉荣杨东升
朱玉荣,杨东升
(1.大连外国语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2.大连外国语学院 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一、辽宁对外贸易状况
辽宁是中国对外贸易大省。2000年以来,辽宁对外贸易额呈逐年增长态势。2001—2003年,对外贸易额增长较为平稳。2004年之后,对外贸易额大幅增长,由2003年的265.63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344.42亿美元,2008年增加到724.40亿美元。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外贸易额下降至629.25亿美元。2010年,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步复苏,对外贸易额回升至806.72亿美元。2011年,辽宁对外贸易额达959.57亿美元。
对外贸易是辽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从对外贸易依存度来看,2000年以来的10余年,辽宁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平均为38.64%。2004年对外贸易依存度突破40%,达到41.48%,高贸易依存度持续到2007年。2008年对外贸易依存度下降为37.39%,2009年下降为28.53%。辽宁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虽然比全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低,但是从世界标准来看,辽宁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经属于较高水平,因此,辽宁经济发展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如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辽宁的GDP总量增长速度也受到较大影响。
二、辽宁出口贸易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及原因
结构性问题是制约辽宁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因素。辽宁出口贸易的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出口主体以外资企业为主以及出口方式中加工贸易占较大比重。
1.辽宁出口贸易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1)出口商品结构。在辽宁的出口商品结构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有重要地位。2010年,辽宁出口总额431.20亿美元,其中出口机电产品187.36亿美元,占总出口的比重为43.45%。出口高新技术产品53.10亿美元,占总出口的比重为12.31%。
高新技术产品虽然在总出口中所占比重较高,但是高新技术产业中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极高,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大部分是对从国外进口的零部件、半成品进行加工组装,或是进口核心技术加工成制成品出口。因此,在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链中,辽宁依然处于加工中心的地位。目前辽宁的高新技术产业缺乏核心技术,大部分技术都依赖进口,在国际高新技术产品的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1]。
钢材是辽宁的重要出口商品。2008年辽宁出口钢材70.61亿美元,占总出口的比重为16.80%。但是,目前辽宁的钢材出口产品仍以粗钢为主,而且生产钢材的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纺织品服装是辽宁传统出口商品,在纺织品服装方面的生产技术较为成熟。但辽宁服装企业的竞争力较低,品牌知名度不高,出口服装大多是低质低价产品。农业是辽宁的重要产业,水产品、玉米等谷物产品和苹果等水果是农产品中的主要出口商品。在农产品出口方面,普遍存在加工深度不够的问题。如辽宁沿海乡镇生产的一些水产品,多是经过简单加工后出口,商品不易保存,保质期短,附加值较低。另外,在水产品的养殖技术方面还存在明显欠缺,如水产品的农药残留、抗生素超标等问题都会成为出口的障碍。此外,水果、蔬菜等产品的出口也存在价格低、农药超标等问题。
(2)出口方式结构。在辽宁出口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占重要地位。加工贸易出口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大,基本在45%以上,如表1所示。
表1 2009—2011年辽宁出口贸易方式结构
在出口总额中,加工贸易方式占较大比重,表明辽宁本土企业出口能力不足。而且,目前的加工贸易中,核心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缺失,自主品牌和国际知名品牌缺乏;产品档次偏低,高附加值、高新技术加工贸易项目较少;省内配套能力不足,加工贸易的辐射能力和聚集效应未得到充分释放。
市场过度集中容易使出口受特定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如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使辽宁2009年的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大多数企业开工不足,生产下降,相关产业的发展放缓。出口市场对象的集中,也容易与特定贸易对象国产生贸易摩擦,加大出口的市场风险[2]。
(4)出口主体结构。从辽宁的出口企业构成来看,外资企业出口占出口总额的一半左右。2009—2011年,外资企业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在45%—50%之间,是辽宁出口企业的主力军。国内企业出口比重较小,其中国有企业出口占总出口的25%—30%,集体、私营企业出口占总出口的25%左右,如表2所示。
表2 2009—2011年辽宁出口企业结构
外资企业出口占据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说明辽宁对外贸易的增长绝大多数是靠外资企业出口拉动的,这一方面表明辽宁本土企业出口效益低,另一方面表明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较低,不利于从本质上提高对外贸易的竞争力。而且由于外资企业大部分是受其母公司控制的,所以一旦其经营战略发生变化,会使辽宁的对外贸易及经济增长受到严重影响,而且也不利于省内相关产业及配套产业的发展。
2.辽宁对外贸易结构性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上述对外贸易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表明,辽宁出口企业的产品质量较差,国际竞争力低,没有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多数企业注重短期效益,满足于加工贸易赚取的加工费,而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如何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如何深入开展国际经营,以提高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辽宁及整个国家的贸易竞争力缺乏考虑。
从世界市场的竞争形势来看,技术创新是保持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技术创新的成果主要体现为专利技术成果的多少。辽宁多数企业的技术水平较低,可以从辽宁企业获得专利权的数量来说明。从辽宁的专利获批数量来看,辽宁的专利数量明显偏少,从累计总数来看,辽宁专利获批数量占全国总数的比重为3.56%。2010年,辽宁获批专利数量仅占全国的2.31%,与国内相对发达地区如江苏、广东等相比相距甚远,如表3所示。
表3 辽宁获得专利授权情况的国内比较
三、出口贸易的结构性问题对辽宁经济发展的影响
出口贸易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不仅使辽宁对外贸易效益低下,造成量多值少的局面,也使辽宁的对外贸易频繁遭遇国外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的影响,使辽宁的重要行业面临严重的产业安全威胁,也不利于其总体经济的发展。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是针对中国出口商品,国际金融危机加大了对外贸易风险。与辽宁出口有关的商品如钢铁产品、服装、鞋类产品和农产品等近年来不断遭遇国外贸易壁垒。北美和欧盟是中国遭遇贸易壁垒最多的市场,其中以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最为频繁。2009年以来,美国对中国轮胎实施特保措施,对中国产钻管产品、淡水小龙虾尾肉、木质家具、蜂蜜、铸铁件、无缝碳钢和合金钢标准管、钢格板、石油管材、定尺碳素钢板、钢钉和钢丝层板等产品实施反倾销、反补贴措施。
常爱兰爱上驮子的事其实我们岭北周村的人是不大看好的。村上的周老相公就奚落过几次,说常爱兰爱驮子,肯定是爱驮子的钱。驮子有钱么?周老相公就说,你们看,驮子到岭北周村来几年了,从来没有回过家,那么他的钱用到哪里去,咱们村,噢,不用说村了,就是整个岭北镇就那么屁股点大的地方,他去哪里用钱,他一年弹棉花弹到头了,钱肯定是有不少的。而常爱兰呢,她有什么?她就是一个寡妇,今年寡这个,明年寡那个,寡上谁谁倒霉。
除发达国家外,发展中国家如印度、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等国也不断对中国提出反倾销、反补贴指控。钢铁产品是遭遇贸易壁垒较多的产品,辽宁出口较多的服装、鞋类产品也频繁遭遇国外贸易壁垒。如秘鲁、巴西对华鞋类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土耳其对华服装及配饰产品实施临时保障措施。此外,辽宁出口的农产品如草莓、蜂蜜和蘑菇等也曾遭遇国外贸易壁垒。
辽宁主要出口商品遭遇国外贸易壁垒除受世界经济大环境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影响外,自身出口贸易的结构性问题应引起充分重视。
四、优化辽宁出口贸易结构的对策
出口贸易结构不合理是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的主要障碍。因此,调整出口商品贸易结构,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实现市场多元化是辽宁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及维护贸易安全的有效途径[3]。
1.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目前辽宁的出口商品科技含量低,价格低,贸易效益不高。因此,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是提高贸易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在辽宁的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传统工业产品如钢材、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品服装和农产品等是主要出口商品。以下分别从上述产品展开论述如何提升产品科技含量。
(1)机电产品。机电产品是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也是辽宁的主要出口商品。但辽宁目前出口的机电产品主要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且大部分本土企业没有掌握出口产品的核心技术。如在装备制造业中,目前世界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装备制造业以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工业强国为主要生产国,这些国家掌握着该制造领域的主要核心技术。中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装备制造业市场需求巨大,但近85%依赖进口。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充分暴露出辽宁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因此,辽宁装备制造业应着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自主创新进程,逐渐减少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性,增加高端产品出口。重点发展高端精密型数控机床,大力发展特种专用数控机床,完善数控机床产业体系,提升机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由于产业集群效应在装备制造业方面的作用明显,政府应积极引领企业打造产业集群,通过各种经济政策指引企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以使龙头企业之间、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之间在空间上得到合理集聚,构建完整产业链,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资金和技术实力。
高新技术产品在辽宁机电产品出口中所占比重较大,但辽宁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外资企业为主体,国内本土企业的出口还很少。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投资周期长、收效慢、投入大和风险高的特点,因此政府应引导企业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投资,完善其融资机制,合理运用国际规则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补贴,制定一系列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具体政策措施。此外,政府可以对申请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以增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的数量,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改善出口商品的贸易结构。
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应实施专利战略,努力研发技术成果,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4]。首先,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开发,建立专利信息中心,充分利用专利文献及前人成果,在国内外先进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开发自主专利技术。其次,企业也可对科技型企业实施兼并、收购,取得竞争对手的专利权以占据行业领先地位。最后,企业之间还可以通过组建专利联盟的方式打破技术垄断。
(2)钢铁产品。虽然目前辽宁钢材出口产品的结构与质量近年来有显著改善和提高,但仍以粗钢为主。在高附加值产品的产量、质量、品种和规格上与世界先进产品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辽宁的钢材出口与全国钢铁产品一样,频繁遭遇国外的反倾销、反补贴诉讼。因此,为提高出口效益,稳定出口市场,钢铁生产企业除要建立贸易壁垒预警机制之外,还应对主要进口国家的钢铁产品结构进行分析研究,避其锋芒,开发互补产品,提升自身核心产品的竞争力,集中力量开发高端产品,特别是家电用和汽车用钢铁产品。
(3)汽车及其零部件产品。2011年前两个季度,辽宁汽车及其零部件出口量虽然有所增加,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外商投资企业是出口主力军,出口汽车产品普遍存在技术含量低、质量欠佳、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和自主品牌企业实力不强等问题。汽车零部件产品核心技术缺失,基础零部件的生产研发落后,大部分依靠进口。因此,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应加快推进技术改造及自主创新,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优化和拓展自主品牌[5];加快结构调整,深入研究出口市场的市场结构及政策法规,适应出口市场需求,转变发展方式,在节能减排、新能源应用和安全系统等方面寻找突破点,抢占市场先机。
(4)纺织品服装。目前辽宁出口的纺织品服装产品的主要问题是低端产品多、高端产品少和自主品牌缺失。而且近年来,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频繁被欧美市场召回。质量和安全问题是中国纺织品服装被召回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辽宁出口的传统产品如儿童服装产品,应引起特别注意。产品面料应采用无毒环保材料,主要指标应达到主要进口国的要求。在款式、结构及配饰安排上应体现人性化要求,防止给儿童带来安全隐患。
规模较大的纺织品服装企业,应强化产品面料的选择、款式的设计和工艺的完善,并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服装款式是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虽然辽宁的一些大型服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但这些企业也存在设计及品牌问题。因此,企业应在产品设计上多下功夫,在了解目标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将国际流行元素与中华民族传统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使辽宁服装产品能够引领国际市场流行趋势的潮流。同时,企业应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品牌建设的基础是首先在目标市场注册商标,然后选择目标市场国消费者容易接受的方式对商标进行广泛宣传,突出产品的市场定位。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的提高既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又可以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5)农产品。水产品、蜂蜜和水果等是辽宁的主要出口农产品。目前辽宁出口水产品附加值不高,行业规模化程度低,深加工程度不够,知名优势品牌不多。个体养殖、分散经营的传统经营模式使水产养殖业很难形成规模效应,给水产品的加工与出口增加了难度。当前,关于水产品的各种贸易壁垒频繁出现,出口门槛不断提高。出口的水果、蜂蜜等产品也经常因为农药超标、抗生素超标等问题遭遇国外贸易壁垒。因此,辽宁农产品出口企业应加强产品安全意识。出口企业在收购农产品时,应加强产品安全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出口企业应与种植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个体散户组成联合体,签订合作协议,积极为其提供技术指导,规范其使用农药及化肥的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水产品生产企业应加大产业集中度,对水产品养殖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积极开发生物药品、中药产品来替代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以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企业应加大产品的深加工程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品保质期。此外,企业应积极生产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积极申请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以冲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扩大辽宁农产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效益。
2.调整出口贸易方式结构
在辽宁的出口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占一半以上,本土企业出口能力不足,因此,辽宁应鼓励本土企业一般贸易方式的出口,促使本土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升贸易竞争力。同时,加工贸易也是辽宁发展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但加工贸易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有限。为提高加工贸易质量,首先,政府应在产业政策方面加强引导,对外资企业的引进严格把关,对其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标准应仔细审核,鼓励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在辽宁投资[6]。对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应严加制止。其次,应提高加工企业国产原材料的采购率,加强加工贸易对省内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省内的上游产业应积极同加工企业联系,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以便利用加工企业带动本行业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3.调整区域结构,实现出口商品市场多元化
为分散对外贸易风险,拓展贸易渠道,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应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对传统发达国家市场应提供技术含量较高的商品,优化出口商品的结构。在保住传统市场的同时,还要积极开拓新市场,重点拓展俄罗斯、独联体和中东欧市场,扩大非洲、拉美和中东市场。如俄罗斯、非洲很多市场的需求同中国市场具有互补性,因此,中国的很多轻工业品如纺织、服装和鞋类产品在当地是很受欢迎的。开拓新市场,应深入研究各个市场的特点和潜力,统一协调管理,采取灵活多样的贸易形式,从而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格局。
[1]Nataraj,G.,Tandon,A.China'sChanging Export Structure:A Factor-Based Analysis[J].Economic &Political Weekly,2011,(13).
[2]Sohn,C.H.,Lee,H.Trade Structure,FTAs, and Economic Growth:Implecations to East Asia [J].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0,14(3):683-698.
[3]丁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2008,(4).
[4]Kim,J.I.The Technological Level of Exports 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Economic Research,2009,(14):285-308.
[5]聂艳华,张玉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下的对外贸易新思考[J]. 经济论坛,2007,(16).
[6]尹肖妮.优化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对策分析[J].商业研究,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