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域融合下的翻译过程
2012-07-06内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内江641110
刘 彧(内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四川 内江 641110)
诠释学是一门关于理解、解释和翻译的技艺学,其目的是使意义被理解。“诠释”一词,有三层含义:“表达、解释和翻译”(让·格朗丹34)。诠释学和翻译是紧密相关的。伽达默尔曾说:“诠释的任务恰好在于把一种用陌生的或不可理解的表达的东西翻译成可理解的语言。……翻译总以完全理解陌生的语言、而且还以对被表达东西本来含义的理解为前提。……‘诠释学’的工作就总是这样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转换,从神的世界转换到人的世界,从一个陌生的语言世界转换到另一个自己的语言世界”(洪汉鼎,2)。翻译与诠释都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翻译即诠释。诠释是对文本的理解与重构,翻译亦是。
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使理解从客观转向主观,从认识论转为本体论,突出了视域、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在理解中的作用。翻译正是在效果历史作用下不同视域的融合。这一过程,具体来说,是原文视域、译者视域和目的语读者视域的融合。如图:
(“”表示在主体性下的视域融合;“”表示语言和文化的过滤过程;阴影表示两者之间的共同视域。)
从上图可知,翻译过程中有原作者,译者和读者三个主体;原文视域,译者视域和读者视域三种视域。
视域指“是看视的区域,它包括了从这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洪汉鼎8)。视域包括了传统(已存在的历史与文化),观念,语言,知识储备等。视域具有开放性。理解的开始时理解者的视域进入到被理解者的视域中,随着理解的进展不断扩大,使理解者的视域与被理解者的视域不断地融合,这就是“视域融合”(韩秋红,庞立生,王艳华204)。
原文视域包括原作者视域和原语读者视域,主要指原文的语言特征、写作风格、文本意义、作者意图、读者特征、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等。译者视域是指译者自身的知识储备。即:译者的双语程度,对原文本背景、目的语文化及读者的了解等。读者视域亦是翻译中须考虑的一环。主要指目的语读者的语言层次,知识水平和思想特征等。而翻译实际上是这三种视域融合的过程。
原文与译者有了公共视域,译者才会选择它进行翻译。若译者不了解航天知识,那么翻译航天技术的书籍就不太可能;若译者有丰富的文学知识,翻译小说则会事半功倍。译者首先理解原文意义,即是译者视域进入原文视域,克服两者之间的差异,从而形成一个新的视域,得到意识文本1。这是第一次的视域融合,得到的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文本,而只是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二者的视域差别越小,对原文的理解就越准确,翻译的准确性也越高。
翻译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翻译有其特定的目的、效果和作用。译文要符合读者群的知识层次,文化背景,社会地位等等,从而得到最大的可读性。这一过程就是译者视域进入目的语读者视域,相互融合的过程。这是第二次的视域融合。此次融合形成了意识文本2。这个文本是个完全虚构,是译者脑海中对译本的语言、风格等的预先设定。例如翻译天演论时,由于读者是知识分子,故严复提倡“雅”,即用“汉以前的字法句法”,以迎合当时知识分子的口味。但如果放在当下,则又是另一种语言风格了。
这两个意识文本形成后,第三次视域融合开始。意识文本1和意识文本2的视域相互进入,相互融合。译者此时得到意识文本3,即译者所作出的最终理解。
理解原文后,译者在目的语中重构意识文本3。原语和目的语在语言特征,社会习俗,文化背景等方面均有差异。在此过程中,译者需要进行语言和文化的过滤和融合,使译本符合目的语的语言文化特征,从而得到最后的译本。
翻译的过程中,视域并非孤立不变的,而是在历史之中产生。视域融合不仅是共时性的,而且是历时性的。在视域融合中,历史和现在,主体,和客体,自我和他者构成了一个无限的统一整体。这便是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存在于一定的历史之中,任何理解都不可能最终完成。一方面,理解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历史的影响;另一方面,理解是永远持续着的(乔治娅·沃恩克 183)。伽达默尔认为理解就是一个效果历史事件,是过去与现在的成功的沟通。理解总会带有一种历史的前见。所谓成功地理解,就是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和具体的境况里成功实现了过去与现在的融合。在此情况下,伽达默尔认为文本与文本作者的原意是永远不可能被复制的,文本的理解具有开放性。
同样,翻译作为原文视域、译者视域、目的语读者视域的融合,是在效果历史原则之下的。
“理解对象和理解者都是存在于无限历史传统之中的一个连续点,这个点凝结着以往历史传统,并且借此以发展和更新传统,这就是理解的历史性”(裘姬新28)。原文本身就是历史性的。原作的语言、内容、思想等都充满了时代特征。同时,译者也是历史性的。译者会受到身份、地位、和传统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又体现在译本中。对翻译来说,“完美”或“标准”的译本是不可能存在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译者及目的语读者所接受的语言习惯、教育背景、社会经历、社会风俗、思想意识等均不同,其理解亦不同,其语言风格也不同。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一句话:
He made you a highway to my bed。But I,a maid,die maiden-widowed.
这是朱丽叶在决心去死之前对着软梯所发的感叹。她盼望夜色降临,以便挂一条软梯,让她的心上人爬进闺房与她共度良宵。
朱生豪先生将此译为:
他要借你(软梯)做牵引相思的桥梁,可是我却要做一个独守空闺的怨女而死去。
原文中“to my bed”本应译作“上我的床”,但朱先生却将其译为“相思”,比“上我的床”要含蓄得体得多。这是因为在朱生豪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一个未出嫁的闺女说要她的心上人“上我的床”是无法接受的。
然而,20世纪90年代的方平先生将此译为:
他本要借你做捷径,登上我的床,
可怜我这处女,活守寡,到死是处女。
从此可看出,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传统风气,社会习俗等,同一文本的翻译亦有差异。对译者来说,文本的理解是开放性的。不同的时代对文本常常有不同的解释,但对文本的完美的解释是永远不会出现的。因此,同一个作品往往有不同的译本。
总之,视域和效果历史对翻译理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实际上,一个成功的翻译,就是译者在效果历史原则的影响下,将原文视域,译者视域和目的语读者视域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再进行语言和文化的过滤,最终形成译本的过程。
[1]汉斯-格奥尔·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2 版.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韩秋红,庞立生,王艳华.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3]洪汉鼎.理解的真理:解读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4]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5]乔治娅·沃恩克.伽达默尔:解释学、传统和理性[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M].何卫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7]裘姬新.从独白走向对话:哲学诠释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