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 后

2012-07-05张新毅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年5期
关键词:编后奖励制度文献学

首先要感谢兹恒教授携其弟子掷来的近期力作《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奖励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不知缘何,我读此文总不免想起早些年看过的一部外国电影中的台词“法国的名流人物恰恰是在这一点上显得与众不同”。凭心而论,兹恒教授作为时下我国图书馆学领域的一位领军人物,自是有其“范”的:轻易不出手,出手便有重拳。这一“拳”(即此文) 重在哪里,“与众不同”之处是什么,或言过眼过心才能会得。

马晓亭、陈臣二君再次闪亮登场,“云”系列之作渐次铺陈开去。或正因为格外看好这个“云”系列,我们没有循时下常例去做“专题研究”式的打包。老外们有句谚语,好的鱼子酱是要一口一口去吃的。

海明君的新作总是我刊的“特爱”。其文风质朴,既追求“无作颂声”又深领“高尚其事”之韵意。尤其是本期所发《面向用户的图书馆“一站式”政府信息服务》一文,此等韵外之意就更为显著了,须知,当代公共图书馆的所谓“政府信息服务”正处在一种难以言说的窘境之中,破解困局终是要有一些“真章”才行。

本期“信息管理与信息学”栏目破例只登了一文,但这一文终是重头。相形之下,“文献学”栏目则一次刊发了5篇文章,这主要是考虑这一栏目“时滞”方面的欠账太重。当然,该栏目的前两文似不在“还账”之列。特别是张昳、郭瑞芳两位图书馆实践工作者关于文献学研究的“现代性”的文稿,绝是入得“学院派”之畴的。

或可以言,“编后”即是“编余”。点评者、导读者,皆可忽略,聊发编感而已。

2012年5月26日夜于银川·枕水花园

猜你喜欢

编后奖励制度文献学
东方朔散文赋《答客难》的文献学解读
编后
编后
编后
编后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夏译汉籍”的文献学价值
高校本科生奖励制度新探
班级奖励制度“保鲜”之法
唤醒和培养少先队员的责任意识的几点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