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业界动态

2012-07-02

中国农村科技 2012年4期
关键词:种业科技农业

张来武副部长出席国家南繁种业科技园区推进会

近日,科技部在海南乐东县召开了国家南繁种业科技园区推进会,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会议由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司长陈传宏主持。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郭志伟、科技部农村中心主任贾敬敦等参加会议。

张来武副部长对乐东近来在落实上次南繁基地服务对接座谈会的工作举措、成立南繁工作领导小组、初步选定园区核心区选址等给予了充分肯定。国家南繁种业科技园区策划专家组就园区的发展思路、功能定位和重点任务等规划发展内容进行了详细汇报。张副部长要求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力构建新型种业体系,将中国农业种业做强做大,把海南乐东等地打造成国家育种制种的战略基地。要将南繁基地和中国种业再造战略结合起来,在乐东先行先试复制推广北京农科城“1+1+N”组织管理模式。

会上,参会的企业家、专家和科技特派员代表还就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运作模式、物流服务体系、功能定位等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参加推进会的还有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中国种业集团、北京农科城投资公司等有关同志。

科技部农村科技司赴上海农业科学院调研

近日,科技部农村科技司与有关专家在上海农业科学院就发展都市高效生态农业进行调研。调研组主要听取了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并与一线科研工作者座谈。该发展规划总结了“十一五”期间上海市的农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国内外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结合都市高效生态农业对科技发展的需求,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能力为主题,提出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发展思路。与会专家从国家战略高度、上海农业产业发展角度对发展规划的战略定位、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等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发展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对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十二五”科技发展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调研组一行还实地参观了有关实验室和基地。

王伟中副部长出席第二次全国环保科技大会并讲话

3月31日,环境保护部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环保科技大会。会上,环境保护部周生贤部长宣读了国务院李克强副总理、刘延东国务委员对环境保护科技工作的批示,宣读了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万钢部长对环境保护科技工作的批示,全国政协张榕明副主席出席了会议。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伟中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伟中副部长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环保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环保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李克强副总理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利器,要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科技支撑,这给我们指明了未来环保科技发展的努力方向和重点任务。刘延东国务委员在2012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要求,全国科技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增强科技进步和创新在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十二五”期间科技部将从六个方面继续加大对环保科技工作的支持,一是加快推进“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促进我国重点领域水环境质量改善;二是全面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创新工作,发布《蓝天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集中力量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攻关,为解决关系民生的空气质量问题提供支撑;三是加强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创新,加紧研究制定土壤污染防治科技发展路线图,组织实施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技术研发重大项目;四是系统推进金属资源开发利用与污染防治科学研究,研究发布《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支持开展重金属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五是着力推进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加大支持环保装备、废物资源化、高端环境监测仪器等环保产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切实提高环保企业的科技开发和产业竞争力;六是坚持对外开发、扩大国际科技合作,继续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控制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科技合作。

最后,王伟中副部长对做好环境科技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加强环保科技战略研究,为环境保护重大决策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二是重视环保科研条件共享平台建设,促进科研仪器、成果信息等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使用;三是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推动环保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四是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过程管理,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五是支持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青年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强调科学务实高效推进现代种业发展

4月10日,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发布一周年之际,农业部召开座谈会,邀请部分专家学者畅谈种业发展形势,交流经验,研究下一步工作措施。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强调,各部门、各地区和种业界要进一步深化对国务院《意见》重要意义的认识,紧紧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共同努力,科学组织谋划,务实高效推进,致力新发展,谋求新突破,努力建设现代种业强国。

余欣荣指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种业是农业的先导产业。去年国务院出台的8号文件是一个历史性文件,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工作会议是一个历史性会议,在种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一年来,有关部委认真落实国务院部署,细化、实化配套政策措施,地方党委政府以及业界积极响应,23个省(区、市)出台了具体落实意见,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成效显著。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机制创新取得进展,企业信心显著增强,市场环境逐步优化,社会各界对推进种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总体看,推进种业发展的“大气候”初步形成,种业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但还要看到,发展现代种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解决不少难点问题。要进一步深化对种业科研体制改革的认识,相关政策要配套到位;创新资源要继续向企业转移,切实扶持种子企业做大做强;种子基地要加快建设,确保供种数量和质量安全;种子市场监管要进一步加强,要维护好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余欣荣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科学务实高效推进我国现代种业发展。一要继续推动相关政策措施出台和落实。一些地方的实施意见还有待细化实化。加大对科研单位基础研究、企业商业化育种、种子基地建设、种子管理体系的投入,推动制种保险、种子储备等政策落实。二要扎实推进种业科研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坚定推进科研单位与商业化育种、与所办种子企业“两分离”,以此推动科研单位加强基础性研究、企业加强商业化研发“两加强”。搭建合作平台,促进科研单位与企业、基础性研究与商业化研发“两合作”,鼓励商业化科研资源和人才向企业流动,强化产学研结合。三要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实施种业发展基金、生物育种、行业科技等项目,推进企业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尽快开辟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加快企业领军人才的引进和优秀企业家的培养。四要加快推动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建设。要抓紧研究制定甘肃杂交玉米制种、四川杂交水稻制种、海南南繁育制种三大种子基地建设规划,实施基地建设项目。加快提升种子生产设施化水平,逐步实现种子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五要进一步加大种子市场监管力度。统筹品种审定与新品种保护,加大品种退出力度。继续组织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专项行动,加强种子信息调度和市场监测,搞好供种余缺调剂,保证生产供种安全。

《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管理办法》近日出台

近日,河北省科技厅、财政厅联合出台了《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管理办法》,旨在进一步提高转化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河北省农转资金主要支持技术含量高、应用前景好、已取得科技成果或专利技术、尚未进入产业化开发和大面积推广的项目,有望实现产业化开发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区域试验与示范、中间试验或生产性试验,为农业生产大面积应用和工业化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其中支持重点将包括:动植物新品种(或品系)及良种选育、繁育技术成果转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养殖技术成果转化;农业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技术成果转化;农副产品贮藏加工及增值技术成果转化;食品安全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农业资源节约及高效利用技术成果转化;生物质资源利用与生物能源开发技术成果转化;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成果转化;农业信息技术、工厂化设施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农业农村环保、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等环保技术成果转化等。农转资金采用无偿资助的支持方式,申请单位应匹配一定的自筹资金。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2年。

农转资金项目承担单位应是在河北省依法登记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的企事业单位。优先支持农业科技型企业。鼓励科技成果持有单位以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成果转化,鼓励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通过创办农业科技企业的方式申报转化资金项目,促进产学研结合。

(河北省科技厅)

2012赤峰·中国北方农业科技成果博览会圆满结束

3月29—31日,2012赤峰·中国北方农业科技成果博览会在赤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农博会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和科技部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展会。展会主题为“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展会内容包括举办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展示和交易;农业高新技术供需发布和对接洽谈;科技合作项目签约;科技论坛和技术讲座;专家现场咨询服务;科技成就图片展;农业机械展示和交易;优质畜禽展示和交易等。本届大会现场完成交易额1.8亿元,意向成交额4.5亿元,形成了广阔的买卖方市场。

与历届农博会相比,本届展会呈现四大亮点:一是会场规模扩大,高新科技特色更为突出。今年新增加了赤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分会场,展示创新型高科技农业、生态型都市观光农业的新技术新成果,参观考察人数达1.2万人次,签订协议5份,协议金额达1.3亿元。二是主会场展位增加,档次提高。赤峰国际会展中心主会场共设展位582个,设有图片展板170块,特装展位增加到22个,占总面积的74%。三是覆盖地区更为广泛,各地客商积极参会。来自17个省市自治区和美国、荷兰、以色列等国外企业的986家参展商参加了展览。四是特色展示交易活跃,吸引力强。五是签约项目金额倍增,层次水平提升。有37项农牧业科技合作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签约项目数是去年的两倍多,签约金额达2.2亿元,与去年相比翻了一番。六是科技论坛等活动层次高,实效性强。会展期间,特邀国家科技部中国农村中心主任贾敬敦博士作题为《落实中央部署,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的专题报告,同时举行了赤峰·北京企业家投资合作对接恳谈会。七是参会人数再创新高,网上展示影响扩大。本次展会参会人数为10.6万人次;网上会展中,参加企业达106家,展区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有300多种,与去年相比增加了50%。八是展会宣传力度大,效果好。来自全国各地30多家新闻媒体的近200名新闻记者对展会的筹备及举办进行了跟踪报道。

总体来看,农博会在发展过程中,其规模不断扩大,层次逐年增高,效果越来越好。农博会的举办对加快推进全区农牧业科技创新,促进农牧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新产品的交流、交易和推广具有重大意义,对发展会展经济,展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形象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富民强区、富民优先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

西安将举办国际基因生物科技“奥运会”

近日,西安市政府举办新闻发布会称,4月25~28日,被誉为国际基因生物科技领域的“奥运会”——国际DNA和基因组活动周将在西安举办。届时,10位诺贝尔奖得主及1500位外国专家将共论世界基因生物科技产业发展。

一年一度的国际DNA和基因组活动周由若干个关于基因产业发展的专业性国际会议、展览、经贸活动组成,是目前国际基因产业和生物科技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科技展会活动,规模大、层次高,辐射范围广,已在中国举办了两届,有力推动了中国生物基因科技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据了解,本次活动周将有来自全球59个国家的2500多名生物、医药、教育、经济、金融、投资等100多个分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国际组织及政府机构人士参会。

本届活动周是首次在古都西安举办,由6个关于基因产业发展的专业性国际会议、专业展览和经贸科技交流活动组成,主题是“生物大产业的里程碑”。活动周各项活动议题重点聚焦在基因工程、工业生物技术、生物能源及生物多样性等前沿领域。

农耕栽培新技术粉垄栽培通过鉴定

近日,“农耕新方法粉垄及其应用研究”项目通过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鉴定。鉴定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表示,作为一项新耕作技术,粉垄栽培是对几千年传统耕作技术的挑战,具有原创性,增产效果明显,有很好的推广前景,但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区域、加强作物试验和增产机理研究。

粉垄栽培是利用新发明的一种粉垄机械,垂直对土壤横向快速旋磨粉碎、自然悬浮成垄(厢),可在面上直接种植作物的配套技术。

该技术由广西农科院研究员韦本辉领衔的项目组研发,已在广西、甘肃、辽宁等8省区的水稻、玉米、甘蔗等13种作物上试验应用,一般较传统耕作增产10%,高的可达30%。

北京大学教授林忠平到地里看了粉垄机作业和栽种的作物后说:“这项技术虽然简单,却很管用,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土壤肥力的提升、荒野土地的利用,也有利于节水。”

曾多次参加该项目作物试验验收的广西农业推广总站总农艺师陈德威亦表示,粉垄栽培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作物好气性栽培,保证可让作物增产。

同时,鉴定专家们也提出了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宋松泉认为,此技术与以往的深耕方法如旋耕不一样,虽增产效果明显,但对增产机理的探索还是初步的,应进一步加强研究。

刘旭则表示,近年来对耕作方法一直存在争议。粉垄在南方推广应没问题,但如果要在北方推广,遇到的问题会多些。“北方对土壤不仅讲深耕,播种后还要压实,即‘旋耕耙实’。同时,不同作物深耕究竟多少为好,是否每年都要粉垄等都需进一步研究。”

在粉垄机械上,有的专家也提出了建议。广西农机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莫建霖认为,应在粉垄机具的耐用性、耕作效率、降耗方面进一步改善。

(广西农科院)

袁隆平团队启动冲刺亩产1000公斤杂交稻攻关

继去年超级杂交稻实现大面积亩产926公斤,提前实现第三期目标后,今春,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又开始启动第四期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1000公斤的攻关。目前,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为冲刺亩产1000公斤目标选育的种子选手已摆开擂台,接受挑选。

在位于三亚的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超级杂交稻新品种试验田,种子选手们已先后进入成熟灌浆期,再过20来天,就开始收割,冠、亚、季军比武即将揭晓。这些天袁隆平院士带着科研团队,每天都去田里查看选手们的生长情况。这位年过八旬的伟大科学家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在自己90岁以前,实现超级稻大面积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

据袁隆平院士介绍,冲刺亩产1000公斤目标的超级杂交稻种子选手都各有“铩手锏”,其中,新选育的广占63S/1128两系超级杂交稻,每穗最高谷粒达500粒,每千粒重量达30克,结实率也在90%以上,每亩有效稻穗近15万穗,株高约1.2米,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巨人”。该品种试种最高亩产突破了960公斤,今年在三亚试验田的预测亩产可达1050公斤。

据袁隆平院士介绍,实现第四期攻关目标的技术路线已经确定。目前,在三亚基地,袁隆平院士已邀请全国生物和遗传专家,联合武汉大学、江苏农科院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和大学联合攻关,将玉米、高粱等碳四光合率强的优势作物的基因,利用生物分子技术杂交到超级稻,进一步提高超级稻的高产基因和能力。在攻关基地选择上,湖南已选定隆回县、溆浦县等4县作为首批超级稻大面积亩产过1000公斤示范点。

拜耳作物科学与黑龙江农垦加强技术合作

日前,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签订了关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合作项目议定书,双方将探索和实践适合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生产技术模式。

项目包括在水稻、玉米、马铃薯、大豆等作物上合作开发和创新关键实用技术;通过示范和推广现代农业创新技术,推进农业有害生物治理良好操作规范的发展,实现水稻、玉米、马铃薯、大豆等关键作物的提质增产增效等。

双方还将共同开展人员能力建设和培训,加强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合作主要项目之一,双方拟建立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农业创新技术中心友谊试验农场。

福建省实施特色蔬菜品种创新科技重大专项取得明显成效

近日,福建省科技厅表示,经过三年的实施,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特色蔬菜品种创新与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取得明显成效。通过省审(认)定选育的新品种38个、引进筛选的新品种17个。这些新品种已推广93.05万亩,为农民增收2.03多亿元。一批育成的新品种成为全省蔬菜品种的香饽饽。

一是4个选育的新品种取代了进口品种,填补了空白。其中,苦瓜“闽研2号”、“如玉11号”、“新翠苦瓜”2011年列入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目前已占苦瓜播种面积的60%以上,已完全替代了从台湾等地进口的苦瓜品种;选育的“绿华菠菜”品种改变了福建省长期以来依靠从日本、荷兰等国进口菠菜品种的局面,成为福建省的当家品种。

二是有2个育成的新品种(闽豆5号、毛豆3号)成为福建省目前菜用大豆出口创汇的主载品种。2009~2011年三年春、秋两季在本省累计推广26.72万亩,平均亩产650公斤左右,比原主栽培品种2808增产10%以上。

三是有10个育成的新品种成为目前全省生产上的主推品种,涵盖苦瓜、花椰菜、白菜、菠菜、蚕豆等省内主要蔬菜种植种类。特别是大粒蚕豆“大朋一寸”、“陵西一寸”占全省蚕豆栽培面积的80%,比浙江、江苏、云南等主产区提前1个月上市,价格高,效益好。

猜你喜欢

种业科技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