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管理思想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2-07-01罗娟娟
罗娟娟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06)
基于项目管理思想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罗娟娟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06)
将项目管理的思想应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本文重点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计划和启动、执行和控制、收尾和反馈等前、中、后期进行研究,构建了一个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一般是指具有专门知识、经验或具备特殊才能、本领的人。创新型人才,可定义为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常具备灵活、好奇、开放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到2020年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有力支撑之一。在传统人才教育培养的过程中,由于受限于宏观的社会经济发展、教育理念更新、高校的教育目标、专业结构、教材以及师资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存在着侧重于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个性特征,教育与实践脱节,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缺失,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手段单一等突出问题。实际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达不到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项目管理是以系统思想为指导,在有限的资源限制下,通过项目管理特色的组织形式,对项目进行计划、组织、协调、评价,实现项目的全过程综合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优化。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项目管理的思想,有助于高校根据自身的条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计划和启动
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法,需要依托一定的组织结构来实施。同样,创新型人才培养也必须建立一个兼具灵活性和柔性的组织结构。目前,高校的教育教学组织通常采用的是矩阵式的组织结构,即按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师两个职能分别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学。这种方式体现了职能的专业化和分工,具有其合理性。在目前的组织结构下,创新型人才培养前期计划和启动过程中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成员的人力资源管理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作为成员的学生扮演着最关键的角色。要发挥成员的积极性,需了解成员的行为动机,激发人力资源的潜能。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职业生涯规划是以职业兴趣、职业能力、通用技能、职业价值观、个性特征为主要内容的,它以个体自我分析和涵盖教育背景、家庭环境、职业环境以及社会需求的外界资源环境分析为基础,是以明确个体的职业目标、设计职业发展路径的一项人生规划。大学生处于人生探索期,迫切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要帮助他们理性、科学、客观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明确自己的定位并且有规划地发展。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通过学校专业的生涯规划指导机构,通过课程、讲座等方式进行宣传,辅以个性化咨询辅导,并引入专业化的测评系统,如霍兰德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问卷、PDP个人特质测评等为生涯规划决策提供参考。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启发大学生对于人生发展的思索,强化其自主意识,激发其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并从一开始就帮助其奠定独立思考与决策的基础。
(二)项目经理——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不仅负责整个过程的组织、计划及实施全过程,还关系着项目目标能否成功地实现。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组织者的角色进行转变。为实现这个转变,教师除应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丰富的理论知识素质外,还应具备系统思维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其新的角色应包括:(1)沟通联络者:教师应根据既定的培养计划,保持好与管理层、同事、社会的人际沟通,综合分析各种信息传递给学生(如图1)。(2)资源分配者:综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种资源,按照培养顺序进行合理分配。(3)应急人员:及时处理各种危机事件。
图1 教师沟通联络图
此外,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还应研究对教师的授权和放权,赋予教师在工作中更大的权限,以期更灵活地完成预期的工作任务。
(三)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定
培养方案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进行人才培养的指导方针。培养方案的制定应遵循教育规律,要素质教育与创新精神培养并重,在考虑现有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点,还要做到将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配套,创新精神教育与创业能力培养兼顾。教学计划则是培养方案的具体落实,在落实过程中,应有计划、有层次地确定教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
在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定落实当中,结合项目管理的思想,还应明确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事项,进行工作分解,将工作任务和责任细分到每个负责人。此外,应根据教学课程内容的先后顺序和逻辑联系制定合理的进度安排,结合项目进度管理中的甘特图(Gantt chart)①、里程碑计划、网络图等工具进行进度优化和资源优化,保证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有效开展。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执行和控制
(一)进度监控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反映实际状况,以便进行分析,掌握实时动态,应对培养过程的状态进行动态监测。监测方法通常采用日常观测或报告表等方法。除对关键事项的进度和变化情况进行监测以便采取调整措施,也需对非关键事项的进度进行检查,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掘潜力,调整优化资源。
(二)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为了保证创新型人才培养目的的圆满实现而开展的组织、计划、实施、检查以及监督审核等活动。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包括了对具体教学和实践内容的检验、人才培养过程的评价、人才培养结果的检验之外,还需侧重检查教学实践内容的科学规范性、资源的合理分配等。通过质量管理,可以建立起竞争和督导机制,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在质量管理中,还可推行 “标杆学习”,即以在测控检查过程中表现优秀者作为标准参照,通过资料收集、分析比较、跟踪学习等规范程序,帮助落后者进行改进。
(三)变更与控制
事前准备再充分、再完善、执行过程再严格谨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仍然会面临着各种影响因素。此时,需要通过有效地沟通了解、协调分析,弄清影响变化的规律,进行妥善处理。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包括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教育体制改革、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变动、高校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师资能力变化以及培养计划不完善等多方面。必须正视这些变化因素,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收尾与反馈
(一)成果分析与跟踪反馈
在人才培养过程的固定周期及培养结束前,根据学生在培养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在专业知识、责任感、职业发展价值观、创造倾向、认知水平、执行力方面的创新素质进行评价分析。在这六个指标中,前三个指标属于基础创新素质,后三个指标属于创新素质的高级要求,可以针对学生的各个指标表现给予0~100的评分,并联系起来找出不足,同时,给予协调性和针对性的个人成长建议 (如图2),有利于今后学生创新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图2 创新素质图
此外,在人才培养的中长期,还需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进行跟踪和相关数据收集,并听取其单位、家庭及本人对于培养模式的反馈意见。
(二)人才培养效果评价
在每一个培养周期结束后,应侧重对人才培养的效果进行考评,构建的考评指标可涵盖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结构、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情况、师资结构、教学与科研水平、学风建设、学历与学位进修、学生理论水平、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职业证书和等级考试竞争、校园文化活动、就业情况以及社会声誉等。评价方法可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
(三)知识管理
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充斥着各种智力活动。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组织中构建知识系统,让培养过程中的信息与知识,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以及更新等过程,可实现知识的不断创新,并回馈给组织内的各个参与者,从而实现知识永不间断的积累。构建知识系统,进行知识管理,将帮助以教师为核心的主体成为最具竞争力和活动的知识实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知识和经济的累积,实现与学生的同步成长。也将给创新型人才培养带来更好的效果。
结语
项目管理既是管理艺术,也是管理科学。将项目管理思想贯穿于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打破原有高校教育中的层次等级,调动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的积极性,以更为灵活的组织形式,更高质量地完成教育目标。将项目管理思想应用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也不失为贯彻实施质量工程建设的一个有益尝试。
注释:
①甘特图(Gantt chart):一种按照时间进度标出工作活动,常用于项目管理的图表。甘特图(Gantt chart)又叫横道图、条状图(Bar chart)。它是以图示的方式通过活动列表和时间刻度形象地表示出任何特定项目的活动顺序与持续时间。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发明的,以亨利· L·甘特先生的名字命名,他制定了一个完整地用条形图表进度的标志系统。甘特图内在思想简单,基本是一条线条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活动(项目),线条表示在整个期间上计划和实际的活动完成情况。它直观地表明任务计划在什么时候进行,及实际进展与计划要求的对比。管理者由此极为便利地弄清一项任务 (项目)还剩下哪些工作要做,并可评估工作进度甘特图是基于作业排序的目的,将活动与时间联系起来的最早尝试之一,该图能帮助企业描述对诸如工作中心、超时工作等资源的使用图。当用于负荷时,甘特图可以显示几个部门、机器或设备的运行和闲置情况。这表示了该系统的有关工作负荷状况,这样可使管理人员了解何种调整是恰当的。
[1]杨占武,沈桂平.我国古代人才管理的思想溯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11):85.
[2]戚安邦.项目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9-10.
[3]钟媛,廖迎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6):68.
[4]王凤科,周祖城.创新人才素质测评[J].经济管理,2002,(1):20.
[5]傅进军.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建设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56.
(本文责任编辑:尚传梅)
G710
A
1672-5727(2012)01-0014-02
罗娟娟(1980—),女,硕士,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