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CI论文奖励制度对高校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2012-06-28安钟利王璐瑶电子科技大学成都610054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奖励制度电子科技科研人员

□曾 磊 安钟利 王璐瑶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0054]

一、SCI论文奖励制度促进科技创新的理论分析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指出,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从中可以看出,大学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肩负的重大使命,基础研究能力已成为高等学校原始创新力的重要标志,是提升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水平、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

科技论文是基础研究的主要产出形式,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技活动对现有知识体系的贡献,因而常被作为衡量高校科研水平和学术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SCI(科学引文索引)作为一部国际性索引,主要侧重基础科学,集合了各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已逐渐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由此,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学术界将其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寡,看做是一个高校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实力指标之一。

开展基础科学研究是学校保持科技工作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基本任务,也是高校科技创新的基石。为鼓励和引导科研人员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激发教师从事基础研究的热情,吸引和稳定一批教师潜心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和自由探索,致力于取得原创性科研成果,许多高校制定了针对SCI收录论文的奖励制度。虽然各高校的奖励范围和奖励力度有所不同,但此项奖励制度对于开展基础研究、促进科技创新起着较大作用[1]。

(一)SCI论文奖励的导向作用

奖励政策是用来规范和引导科技奖励客体按科技奖励主体的意图来从事科技活动的一种有效的调节手段。论文奖励是各高校促进科技创新的一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制定SCI论文奖励政策来引导本校科研人员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引导本校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从而促进高校基础研究的开展,促进科技创新。

(二)SCI论文奖励的激励作用

基础研究是一项难度大、周期长、风险高、需要艰苦探索的工作,往往需要有一个内驱力去激发、鼓励他完成,这个内驱力往往就是人们最容易看见的奖励。激励是获得信心的非常有效的手段,激励对增强为科学而献身的信心、激发科技创造力有着深远和不可估量的影响[2]。进行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作为科学技术的探路者,当他们做出成绩的时候应当给予相适应的奖励,同时也激励他们再次发现和发明,从而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种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推动学校科技创新的发展,增强学校的科技实力。

二、电子科技大学SCI论文奖励政策效果分析

为了鼓励科研人员瞄准国际目标多出优秀论文,电子科技大学从2000年开始制定并实行了针对SCI收录论文的奖励政策,奖励范围从最初的针对SCI光盘版数据进行奖励,到2007年调整为针对网络版SCIE进行奖励,同时根据论文发表当年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IF)进行区别对待。SCI论文奖励政策施行以来,对我校教师发表论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实现了论文质与量的快速增长。

(一)SCI收录论文数量稳步增长

表1 电子科技大学2000~2010年SCI收录论文数量和高校排名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我校的科技论文收录数量在SCI中逐年呈稳步增长的上升趋势。2000~2002年我校SCI论文仅为60篇左右,2003年为106篇,收录数量很少,在国内高校的排名中连续4年都没有进入前50名。2004年,我校SCI论文收录量排名进入前50名。从2004年起,我校SCI论文数量每年均有很大突破,数量直线上升,在2009年突破700篇,2010年突破800篇,是2000年的14.23倍;且近年来我校SCI论文收录数量在国内高校的排名稳定在30名以内,这是我校基础研究能力不断提高、学术声誉和地位不断提升的最好见证。

(二)获奖论文篇数与获奖人数增长巨大

表2 2000~2010年电子科技大学SCI收录论文奖励数据

我校SCI论文奖励政策自实行以来,奖励的基本原则一直是:对第一完成人为我校教职工,且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论文进行奖励。从表2可以看出,我校SCI奖励论文篇数和授奖人数都呈迅速增长的趋势。我校科研人员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SCI论文从2000年的35篇增长到2010年847篇,数量增长23.2倍;获得奖励的教师人数从2000年的18人增长到2010年363人,数量增长19.2倍;可见,我校施行的SCI论文奖励政策很好地鼓励了我校教师发表高水平、高质量的论文,对我校基础研究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考虑到光盘版SCI收录论文不再能全面反映论文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情况,电子科技大学从2007年开始将奖励范围调整为针对网络版SCIE收录论文进行奖励,因此表2中统计了自2007年以来我校奖励论文篇数在当年SCIE论文总数(包括我校作为非第一作者论文)中所占比例,可以看出这一比例一直稳定在70~80%之间,这充分体现了我校科研占据的主导地位。

(三)高影响因子论文数量有所增长

表3 2007~2010年电子科技大学SCI受奖励论文的影响因子数据统计

考虑到影响因子(IF)这一国际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在论文评价中的重要性,为了引导广大科研人员积极发表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论文,电子科技大学从2007年开始依据影响因子(IF)对SCI收录论文进行奖励。从表3可以看出,2007年以来,我校受奖励SCI论文的评价影响因子(IF)变化不大,只是略有上升,但是我校科研人员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影响因子大于3.5的期刊上的论文占当年本校发表SCI论文总数的比例却是逐年上升,这从一个角度反映出电子科技大学目前科技论文水平正在逐渐提高。

三、完善SCI论文奖励制度的建议

科研和教学是高校发展的“双翼”,因而通过论文奖励制度来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以推动学校科研的发展是无可厚非的。在论文奖励过程中,如何依据论文的学术水平来确定级别和实施奖励,是一项非常复杂且标准很难掌握的工作。尽管SCI收录的论文与优秀论文之间不能完全划等号,但可操作性是制定论文奖励政策时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因此将SCI收录论文作为科研论文评价的重要手段,使高校科研奖励变得不仅有效而且简单易行。

电子科技大学施行的针对SCI收录论文进行奖励的措施对于促进论文数量原始积累起到了较大作用,然而发表科研论文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奖励,而是探索科学真理,创造知识财富。因此学校应逐渐完善针对SCI论文的奖励制度。

(一)关注学科差异性

SCI作为国际上一种优秀的科学论文检索系统,几十年来在国际科学界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但由于其在各学科之间收录的期刊不平衡,因此在对SCI收录论文进行奖励时应尽量减小学科影响带来的差别待遇,可以考虑基于不同学科特点制定相应论文奖励政策[3]。比如,可以要求各院系统计出各自学科的“顶级期刊”、“一流期刊”和“核心期刊”名单,以后每隔数年即要修订一次,并以此作为SCI收录论文奖励等级的依据。

(二)关注引用情况

目前对SCI收录论文的质量评价主要依据论文的被引用情况和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其中论文的引用情况更能反映单篇SCI收录论文本身的学术水平及其影响。因此,高校的论文奖励政策除了论文数量、影响因子等指标外,更应注重引导对引用情况的关注。比如,可以设立“单篇他引次数最多”等奖项,以鼓励师生提高发表论文的质量。电子科技大学在2007年的奖励政策改革中引入了对“3年内引用/他引超过30次”、“5年内引用/他引超过100次”进行奖励,但遗憾的是引用奖励至今尚未产生,这可能与奖励细则的设定有一定关系,但也从一个角度说明我校的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三)关注奖励形式

SCI论文奖励政策要想取得更大的效果,不能仅局限于物质奖励,应使奖励由注重形式到注重内容转变。科研人员只有从内心深处认同了科研的重要意义,他们才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壮志。科学研究具有继承性、系统性和综合性,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源于高水平的科研,反之好的论文则有助于科研的开展。为了达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高校在对发表高水平论文的作者进行物质奖励的同时,可以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在未来有关课题的申报中让其优先进入,还可以为他们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改善其科研环境。通过多样化的奖励形式,为他们寻找归属感,培养出他们以科研为己任的崇高职业精神,从根本上激发其源源不断的创造激情[4]。

[1]冯倬琳,赵文华.研究型大学在国家自主技术创新中的作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7-15.

[2]徐顽强,何菲.科技奖励制度促进自主创新战略的作用机制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8):56-60.

[3]施嵘.对于南京大学近年来SCI论文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4):114-117.

[4]孙小梅,张健.浅议高校学术论文奖励现状[J].科技创新导报,2010,(35):227-228.

猜你喜欢

奖励制度电子科技科研人员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西安展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宝鸡市普瑞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2S1广州弘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13B广州市码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