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是件奢华的事情

2012-06-27阮直

杂文选刊·下半月 2012年6期
关键词:传授敬畏本质

阮直

读书是件奢华的事儿,我们不要指望它会是个全民的活动。古今中外从有书籍以来,读书这件事就不是个大众起哄的热闹。

大众的读书在本质上不是读书,而是渴望学习知识。知识的来源未必只有读书一条道,在没有书籍的远古时代,人类的文明一样能够传承。有了书籍当然是好事,知识由知识分子记载下来,便于更广远地传播,但书籍—— 特别是那些经典,从来都是给少数知识分子看的,比如我们的国学经典“四书五经”,从古到今也没有多少人在看。如今出版业这么发达了,被全人类共同认可的、影响着世界文明进程的经典,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克思的《资本论》、黑格尔的《美学》、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系列小说,别说没文化的大众不读,就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不也是不读的比读的更多吗?

大众要获取的知识是技能,技能是生存的本领,是拥有财富的手段。过去要拜师学艺,如今花钱上学就行了。接受教育阶段的学习不应该算作读书吧?那是考取文凭,是掌握知识。洋教授在多媒体上的讲解与老师傅拿个树杈在地上的划拉,在“授业解惑”上并没本质的区别,这些都是传授知识,与读书无关,就像如今的各种考证学习,在本质上都不是读书。

人类越发展,传授知识的渠道和方式越五花八门,自己想通过读书获取一门生财之道,就不如报名参加政府劳动部门免费的下岗培训更划算了;通过读“幽默故事”找乐,就不如打开电视看笑星表演更爽了;即便是有审美的需要,偏爱虚构的故事,读小说也不如看改编的电视剧更舒服;连喜欢《论语》、《庄子》的人都不用自己读书了,于丹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自己读反倒处处是障碍,句句都费解。

大众如今不读书,就像苹果电脑的设置完全触摸化了,有人完成了知识创新,大众只管使用就行。谁的发明创造如果还需要读“使用说明书”才能掌握,谁就是个蠢蛋了。商家的聪敏就在于让你不读书也会使用我的产品。学习行为不是读书的状态,学习是大众生存的本能,读书是少数人灵魂的饥渴。读有实际用处的书,那是学习;看没实际用处的书,才是读书。读书,更不是学习的唯一方式。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跟世界交流和学习的方式。网络阅读与纸媒阅读构成一种互补关系。用多种方式学习社会,阅事阅人,读山读水,就算不读书,也能具备“某事、某人、某钱财的本事”,这对于大众中的一员,养家糊口甚至升官发财,也足够了,人类的智慧更多的是实用技术与技能。实用的知识、技术由他人传授比自己读书获取更快捷。

只有对“没用的智慧”的阅读才是读书。这个没用指的是“诗意的阅读”、“哲思的阅读”,比如读“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比如读“有意味的形式——对生命和存在的感悟”,比如读“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这些不传授技术、不教人谋略,也不帮助人发财,完全是对生命、对美、对人的存在与灵魂奥秘进行追寻的书籍,才是阅读者寻找的心灵世界。可这样的阅读我们能强迫大众吗?谁的生命能自觉到“诗意”的程度,谁就会选择这样的阅读。否则,大众的阅读就是学习知识、掌握技术、考证、考职称。

读虚构审美的文学、读空泛智慧的哲学,这于满脑子物欲的现代人来说该是一件多么奢华的事情呀!学习是为欲望加油,读书是为灵魂沐浴,读书是朝拜者对无形上帝的敬畏与崇拜,不是圣徒对平安无事、保佑升官发财的祈祷。读书人对文化的敬畏,是对人类智慧的敬畏,不是对一幅价值连城的书画的顶礼膜拜。

读书就是读一颗高尚灵魂的思考,读一个伟大生命的舞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是精神贵族最奢华、最极致的享受。

【原载2012年5月29日《合肥晚报·杏花村》】

猜你喜欢

传授敬畏本质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一些敬畏
回归本质
敬畏一粒米
传授技艺
童年的本质
敬畏先烈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干花手作达人亲自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