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移民技能培训效果评价的意义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2012-06-27赵勇,罗栋,陈娟
赵 勇,罗 栋,陈 娟
(长江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武汉 430010)
1 库区移民技能培训的内涵及特点
2004年,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颁布了《关于三峡工程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意见》(国三峡委办字[2004]13号),2006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等文件,均提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是三峡移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峡工程实施开发性移民方针的具体实践,是增强移民群众自力更生能力,提高移民安置质量,保证移民稳定致富的有效措施。后期扶持的工作原则是以提高移民生产、生活水平和增强移民创业就业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增加移民收入、改善移民生活质量为重点。
移民技能培训作为后期扶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期扶持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8年,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批准印发的《三峡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规划纲要(2008~2012年)》中指出: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提高移民就业能力、促进移民安稳致富的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护库区生态环境的需要;是提升移民整体素质,构建和谐新库区的需要。因此移民培训从培训性质的角度可以分为移民职业教育和移民技能培训,本文主要讨论移民技能培训。
库区移民技能培训主要是指:对库区年龄在16~50岁,并能实际参加社会劳动且有培训意愿的现有移民劳动力进行包括农村实用技术、二、三产业初级职业能力的培训。
总体而言,三峡库区移民技能培训呈现出以下特点:
(1)培训对象情况复杂。参训的移民中既有农村移民劳动力,也有城集镇移民劳动力,还包括受淹企业下岗职工。
(2)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且参差不齐。参训移民中多数仅有小学文化程度,具有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的参训移民人数比例较低,具有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比例仅占培训总体人数的1%左右。
(3)年龄跨度大。参训培训的移民中年龄从15~63岁的均有。由于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在家务农人员多为其留守亲属,特别是参加农村实用技术类培训移民年龄多超过60岁。
(4)培训方式灵活多样。为了结合区县的实际情况,库区移民技能培训采取诸如订单培训、校企合作、教师下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进行。
(5)培训时间零散。各区县在进行移民技能培训时,仅确定开展培训的时间段。因此大多数培训机构在实际操作时,要么采用非常集中的填鸭式教学,要么把授课时间拉长到2个月或者更长,影响培训效果。
(6)各培训机构完成培训工作较为机械。三峡移民培训属于库区移民的后期扶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库区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对培训工作进度高度重视,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既定的培训目标,多数培训机构为确保按时完成当年计划培训任务,对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有所放松。
(7)培训内容过于陈旧,就业考核指标不明确。各区县开设的培训专业未充分考虑当地产业发展结构,对于参训后移民的就业考核仅仅是要求参加工作即可,未考虑移民长期稳定就业等内容。
2 培训效果评价的意义
2.1 理论意义
随着“后三峡”时期的到来,库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广大库区移民群众如何致富等问题逐步突显出来。尤其是库区产业结构配置不合理、就业困难、移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下降,已经成为影响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较为突出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我们要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库区经济的发展,促进移民就业;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从提高移民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提高移民的专项技能劳动力出发,切实加强移民培训工作促进移民再就业。因此,对三峡移民技能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对有效改善因移民生产技术落后、劳动效益低下、贫穷落后的问题而导致的可能危及库区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因素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
2.2 实践意义
(1)指导主管部门不断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对库区移民技能培训效果的评价可对培训质量进行量化,从而帮助移民主管部门和实施机构进一步明确库区移民职业技能培训的方向、目标和任务,从而不断创新培训内容、模式、方法和手段,增强培训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2)有利于移民主管部门对本区县移民技能培训进行有效调控。在现代政府公共管理活动中,定量化的评价结果要优于定性化的结果,既能帮助主管部门了解培训对象掌握劳动技能的程度,提高对技能培训工作的总体把握度,又能发现技能培训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的提高移民技能培训的监管力度。
(3)有利于提高库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积极性。让库区移民群众参加适合自身特点的技能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库区移民的就业率,而且可以提高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信心。
3 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PSR评估模型
“压力—状态—响应”框架(PSR框架Pressure-State-Response)最早是经济合作组织(OECD)为了评价世界环境状况提出的评价模式[2],它认为人类的活动给环境带来了压力(Pressure),影响到环境的质量和自然资源数量的状态(States),社会又通过环境、宏观经济、部门政策及改变人们的行为和意识来响应(Response)这些变化,它揭示出资源利用中人地相互作用的链式关系。在库区移民技能培训效果评价中引入“压力—状态—响应(PSR)”的框架,可以更全面、更有效的对库区移民的技能培训效果进行评价。随着库区移民技能培训的全面开展,各区县承接的移民培训人数、各培训机构的资质等级、培训教师的综合能力以及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等为顺利完成移民技能培训带来了压力(P)。压力之下各具有资质的移民培训机构所承担的移民人数、农村实用技术和二、三产业初级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人均年收入等培训主体在技能培训中处所的状态(S)。培训后移民的就业比例、培训主体对培训的满意程度、以及参加二、三产业初级职业技能培训后获得资格证书的比例等是完成移民技能培训的响应(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揭示了培训主体、移民主管部门和培训机构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3.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原则
(1)理论指导原则[3]。库区移民技能培训必须要有相关的科学理论做指导。尤其是管理学、经济学和系统科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综合性原则。在库区移民技能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中必须要考虑综合性原则。即所选的因子必须能较全面的反应移民技能培训的各个方面。包括:参训对象、移民主管部门和各具有资格的培训机构。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移民技能效果评价的指标应从定性分析入手,揭示其本质及内在的联系,再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定量分析找出各个指标所反映的数量变化。
(4)导向性与规范性原则。设计和构建移民技能培训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一方面是为了评估移民技能培训的总体质量情况,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移民主管部门以这些指标为参照指导和改善技能培训工作。
(5)可量测性原则。选取的评价因子要有相对稳定和可靠的数据来源,应该在相关权威机关提供的资料或通过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能直接获取这些指标可量化的数据,以便开展定量化的分析和评价。
3.3 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对库区移民技能培训的效果评价不仅可以使移民主管部门有效地把握培训的综合质量,而且可以为决策者在未来的移民技能培训政策和内容的制定方面提供有效的数量参考。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分别从压力、状态和响应三个角度来设置指标因子。
压力主要是当年各区县承担移民培训的人数,培训机构的资质等级,各区县当年各产业的生产能力情况等给当年的移民技能培训带来各种压力。包括:各区县第一产业人均GDP、二、三产业人均GDP、移民人口占区县总人口的比例等。
状态主要是在当年进行移民技能培训的过程中移民培训主体、培训机构和移民主管部门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包括:平均各培训机构承担的移民人数、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人数比例、二、三产业培训人数比例等。
表1 库区移民技能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响应主要是培训主体在参加培训后的效果,和移民主管部门对于移民技能培训的响应。包括:参加二、三产业培训移民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参训后移民就业百分比、人均年收入增长值等。
3.4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上述分析,对应建立了完整的库区移民技能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表1)。
[1]邓高权,郎永健.三峡移民后期扶持培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09,(2).
[2]Adriaanse A1 Environmental policy performance indicators[M].Uitgeverij,the Hague: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dicators for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the Netherlands,1993.
[3]谭绍华,朱 捷,等.三峡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