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研究与分析

2012-06-25朱文莉阚立娜

财会通讯 2012年3期
关键词:方差竞争力商业银行

朱文莉 阚立娜

(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金融行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中国,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已由原来产品和服务的单项竞争发展到包括体制、机制、人力、科技、战略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竞争。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财务越来越显示出其在企业竞争力中独特的重要性,同时也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重大影响。财务竞争力是财务管理与企业竞争力有机结合的产物,它的形成与发展对于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至关重要。财务竞争力是从企业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是从企业财务的角度考察企业的竞争实力,是财务理论的一个新方向。对于财务竞争力的概念主要有以下观点:欧谨豪等(2006)认为企业财务竞争力是企业在动态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以财务资源和财务能力为基础的有利于实现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整合性能力。朱晓(2007)认为财务竞争力是指一种以知识、创新为基本内核的,公司理财专有的、优异的、扎根于企业财务能力体系中的、有利于实现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整合性能力,是企业各项财务能力高效整合后作用于企业财务可控资源的竞争力,包括财务生存力、财务发展力和财务潜力等层次。本文认为财务竞争力是以企业的资本投入与收益活动及其所产生的财务关系为对象,以市场竞争为动力,能够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为企业带来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综合性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体现。

二、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值

(一)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正确地选择有代表性、信息量大的重要指标组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价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的关键。因此,财务竞争力的评价指标选取要符合商业银行的行业特点,在涵盖商业银行各个方面的同时要重点突出竞争力这一主题。采用易于收集的、广泛使用的指标,综合显性的和潜在的因素,合理全面地反映商业银行的财务竞争力。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和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并结合财务竞争力构成要素体系,本文构建了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表1)所示。

(二)商业银行2009年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值 截至目前,我国深、沪两市上市的银行总共有16家,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深发展)、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浦发银行)、兴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光大银行。其中,中国农业银行于2010年7月15日上市,光大银行于2010年8月18日上市。基于此,本文将收集的2010年以前上市的14家银行的年报作为数据来源对我国上市银行的财务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各商业银行2009年财务竞争力具体评价指标数据如(表2)所示。

三、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的因子分析

(一)因子分析验证 因子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将原有变量的信息重叠部分提取,综合成因子,进而实现减少变量个数的目的,故它要求原始变量之间应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在进行因子分析前,首先进行原始指标的正向化处理和无量纲化处理,并进行验证,探索是否适合因子分析。所选的13项指标(表1)有正向指标和适度指标,由于指标的性质不同,评价的标准就不同,正向指标其指标值越大越好,而适度指标则是指标值越接近某个值越好,因此,就需要对所选指标进行趋同处理。在这里将资本充足率和贷存比率两项适度指标进行正向化处理,其公式为x'ij=1÷|xij|(i=1,2,…,18;j=1,2,…,11)。所谓无量纲化就是通过一定的数学变换来消除各指标量纲的影响,把性质、量刚各异的指标转化为可以进行综合比较的一个相对数量化值。不同的指标往往具有不同的数量级和量纲,为了消除由此带来的指标的不可比性,就必须对选取的指标作无量纲化处理。目前理论界无量纲处理的方法有三种:极差正规化法、标准化法和均值化法。本文采用标准化法,即令x'ij=,其中和δ分别是指标xij的均值和标准差。经标准化后,指标的均值为0,方差为1,得到标准化矩阵A'ij、B'ij、C'ij。本文采用SPSS软件的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法,来验证候选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结果见(表3)。从表中得知KMO=0.636>0.6,Bartlett=156.786,且Bartlett检验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1%,拒绝巴特利特球型检验的零假设,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1 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表

表2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09年度主要财务指标值(%)

表3 KMO and Bartlett检验

表4 因子分析的总方差解释

表5 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

(二)因子命名 (表4)是因子分析的总方差解释,第一列是因子编号,第二至第四列依次表示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及累计方差贡献率。从此表可以看到,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为4.103,解释了原有14个变量总方差的31.565%;前四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4.841%,说明前四个公因子基本包含了全部变量的主要信息,因此选前四个因子为主因子。进一步地,也可以用因子碎石图验证因子选择。从(图1)中可以看到,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最高,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最大;从第五个因子开始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很小,因此提取前四个因子是合适的。考虑到个别变量在四个因子上的载荷系数区别不大,因此采用方差最大化方法对初始载荷矩阵进行因子旋转,使因子载荷系数向0或1两级分化,得到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5)所示。可以看到,第一个公因子在“收入净利率”指标上具有较大的载荷系数,这项指标主要反映了上市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故将该因子为营运因子;第二个公因子在净利息收益率”指标上的载荷系数较大,主要反映了上市银行的盈利能力,故将该因子命名为盈利因子;第三个公因子在“拨备覆盖率”和“资本充足率”两项指标上有较大的载荷,主要反映了上市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故将其命名为风险因子;第四个公因子在“净利润增长率”指标上的载荷值较大,主要反映了上市银行的创新发展能力,故将其命名为“成长因子”。

(三)因子得分和排名 四个公因子确定后,便可计算各因子在每个上市银行上的具体数值。本文运用SPSS软件提供的回归法计算因子得分系数,如(表6)所示。根据表中的数值可以写出各因子的得分函数:因子F1=0.044x1+0.271x2+…+0.183x13;因子F2=-0.011x1-0.002x2+…-0.329x13;因子F3=0.428x1+0.029x2+…-0.004x13;因子F4=-0.016x1+0.073x2+…+0.197x13。计算结果及排名情况见(表7)。

(四)综合排名 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与四个主因子累计的方差贡献率之比作为权重,由主因子的线性组合得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综合评价指标函数,即综合得分F=0.4217F1+0.2134F2+0.1986F3+0.1663F4,计算结果见(表8)。从F1看,排名第一的是北京银行,说明其经营管理能力较强。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而深发展处于最后一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处于中上游水平。2009年北京银行人均利润近100万元,为上市银行最高,同时该行以加大中间业务发展力度来推进经营转型,大力推进跨区经营。截止目前,该行异地分行已达到7家,异地分支机构达到19家,为其较好的经营管理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F2看,深发展排名第一,说明盈利能力较强。2009年深发展的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85.9%,使得其净利息收益率在所有上市银行中最高。在零售银行业务上深发展形成清晰的个贷、信用卡、理财、汽车金融四大业务板块,进一步强化了在重点业务方面的竞争优势。而四大国有银行盈利能力较差,排名倒数几位。国有银行虽然有国家在资金、政策上的支持,但是利用能力比较的差,人均净利润处在倒数的位置,并且体制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从F3看,深发展排名第一,说明风险控制能力较强,得益于对风险资产的有效管理和良好盈利对资本的补充。2009年深发展信贷资产质量持续提升,截至2009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约24亿元,不良贷款率保持在0.68%的较低水平,全年关注类贷款下降23.38亿元至年底的13.56亿元,占总贷款比例由年初的1.3%下降至0.38%,为同业中很低水平。浦发银行其次,而宁波银行最差。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处于中下游水平。从F4看,深发展仍然排名第一,说明其创新发展能力较强。2009年全年净利润约50亿元,同比增长719%,而净利的主要增长空间来自于不良资产拨备的大幅下降。同时深发展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及极具竞争力的零售业务,保证了其在创新发展方面的优势。中信银行排名第二,2009年创造净利润143.20亿元,比上年增长7.98%,利润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其一,在严格控制信贷风险的前提下,信贷规模投放适度增加,生息资产同比增加较多,同时通过调整结构,收益率较高的一般贷款占比逐步提高,使得利息净收入同比增幅超过40%;其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非利息净收入明显提高。

表7 各因子得分及排名

表8 综合得分及排名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一个银行财务竞争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某一项因子得分的高低,还与其他方面的能力因子相关。因此综合四个因子的得分可得出深发展、北京银行、兴业银行财务竞争力的综合排名处于前三位,四大国有银行的综财务合竞争力较差,各上市银行竞争力差距不大,说明我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实力较强。但各行在经营管理水平、盈利能力、风险控制、创新发展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我国上市银行需进一步推进业务转型,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创新发展能力,同时加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减少不良贷款的产生,以便维持自身的可持续经营,促进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增长。

[1]王俊峰、陈先斌:《因子分析模型在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0期。

[2]朱晓:《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第4期。

猜你喜欢

方差竞争力商业银行
概率与统计(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方差越小越好?
计算方差用哪个公式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方差生活秀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