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的三原色

2012-06-25方舟子

飞碟探索 2012年7期
关键词:三原色光线色素

■ 方舟子

人类对色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两位科学之父:物理学之父牛顿和化学之父道尔顿。在17世纪中叶,牛顿首先发现通过棱镜片的折射,白色的阳光变得像彩虹一样色彩斑斓,也就是说,白光实际上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混合光。到了18世纪,科学家已经知道,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的不同搭配,就可以组成人类所能感知的所有色彩,如果把这三种颜色的光等量混合,就变成了白光。这三种颜色,因此被称为三原色。

1774年,道尔顿宣布,从他和其兄弟身上发现了红绿色盲:他们的颜色世界不是由三原色组成的,而只是由黄、蓝两种颜色组成的,他们看不到红色和绿色。进入19世纪,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说,认为所谓三原色是因为人类具有三种独立的感光机制,而色盲就是因为其中一种或两种机制失灵。尽管存在着许多种色盲,但研究的结果表明,它们都是因为不能感觉红、蓝、绿三原色中的一种,其中以红、绿色盲最常见。这个假说,最终被现代生物学完全证实。

原来,脊椎动物的视网膜存在着两类感光细胞,根据其形状,我们分别称为杆细胞和锥细胞。杆细胞是用来感觉光的强弱的,感觉不了色彩。这种细胞只在光线微弱时才起作用,在光线太强时杆细胞会失活,黑暗中才逐渐恢复。锥细胞则相反,是用来感觉颜色的,只在光线较强时才起作用。如果你从较亮的地方走进黑暗中,会突然觉得失明,就是因为这时候锥细胞已不起作用,而杆细胞要过几分钟才开始有功能。

人类的杆细胞远多于锥细胞,大约有1亿多杆细胞和600万锥细胞。但是杆细胞只分布在视网膜的周围,中心处则没有,而锥细胞则集中在视网膜的中心处,因此平时主要是锥细胞在起作用。在黑暗中,你如果直接盯着一样东西看,光线落在视网膜的中心,可能看不清,如果斜着眼去看,让光线落在杆细胞集中的视网膜边缘,反而看得清。

杆细胞只有一种,但是锥细胞却有三种,分别有红、绿、蓝三种色素(视蛋白质),感受红、绿、蓝三种光。如果有哪一种锥细胞不存在或有缺陷,在你的视觉世界中就少了一种原色。

这三种色素,以及杆细胞中的视紫红素,是由不同的基因表达的。四种色素基因位于三个染色体上,视紫红素和蓝色素基因分别位于三号和七号染色体,而红、绿色素的基因则连在一起,都位于X性染色体上。大家知道,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它一出毛病就会表现出来,不像女性有一对X染色体,一个出了毛病还会被另一个掩盖过去。因此,红绿色盲是一种性连锁遗传病,在男性中要比女性多得多。

红色素基因和绿色素基因的序列非常相似,有98%相同,很显然,它们是从同一种基因进化来的。实际上,四种色素基因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计算表明,它们可能是在5亿~10亿年前由同一种基因进化来的,而红、绿色素基因的分化更晚,在三四千万年前才发生。也就是说,在三四千万年前,眼睛还没办法区分红、绿色,大家都是红绿色盲。

出乎意料的是,男性中绿色素的基因数目并不是固定的。对大多数男性来说,有两个绿色素基因和一个红色素基因,即这两种基因的比例是2∶1,但比例是1∶1或3∶1的也并不罕见。这两种基因比例的不同,导致男性对红、绿两色的感觉存在着变异。这种变异的存在,是不是表明绿色素基因正在进化成两种新的色素基因呢?那样的话,我们就会有四原色,而一个四原色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呢?

猜你喜欢

三原色光线色素
色素热舞
“听话”的色素
三原色
三原色
三原色
甜油的生产及色素控制
天然色素及红色素的研究进展
淘气的光线
自制光的三原色合成演示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