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新考区
2012-06-24
本场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2年1月17日《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据有关方面统计,今年春运规模将达到史无前例的30亿人次。这说明中国人口的流动性再度加剧,春运的潮汐现象更加明显。
“春节回家”已经成为每年必然谈及的全民话题。这其中饱含着故乡情、游子意的温情,也渗透着买票艰难、城乡差距的无奈。春节回家是游子们文化心理上的自然需求。但伴随着愈发困难的回乡路,有人试图从文化观念上扭转需求,批判回家过年是陋习,并建议应该大幅提高票价以减少回乡需求。但事实上,现在个人负担的春运成本已经很高,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订票,应付旅途因到处拥挤而产生的不愉快。而抵达家乡之后,红包、礼物又成为回乡者的巨大负担……但是,人们仍然愿意回家过年。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春节意味着相聚团圆,回家则预示了舟车劳顿,故“春节回家”成为每年必谈的全民话题。但本文题材料上升到了文化心理与文化观念的层面,且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因此作文不能老调重弹,简单抒发故乡情、游子意,而应有创新,有文化意义的思考,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辩证分析理念与事实的关系。材料中“伴随着愈发困难的回乡路”,与“但是,人们仍然愿意回家过年”两句话值得推敲。当然,本文题可供写作的角度很多,比如对农民工与游子寄予同情与理解,对“春运现象”这一“中国特色”进行思考,对那些批评回家过年的言论作出分析,对如何过好春节提些建议。本文题可供选择的表达方式与文体也很多,我们应该扬己所长,推陈出新。
现场作文一
家的方向
□管怡欣
相传,上帝创造了夏娃与亚当;相传,他们是人类的始祖;相传,他们为了遮风避雨而建造了“家”。于是,家便成为人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成为温暖的港湾。
家对不同的人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尤其是对于奔波在外、客居他乡的游子,家更是他们最重要的精神伊甸园。于是,他们时时翘首,盼着春节的到来,希望能回到久别的家中,与亲人团聚。因为他们要尽孝道,要补偿父爱母爱,要呼吸家乡独有的气息,要将曾经非常熟悉的泥土的芬芳永留心底……
只是,他们还不明白,回家的欲望越是强烈,回家的步履就越是沉重。姑且不论那深夜排队,一票难求;不论那拥挤的人流,怪异的气味;不论那天气是晴是雨,身上是冷是饿;单是那走亲访友的礼物、红包,那越来越昂贵的路费,就够赚钱搏命、囊中羞涩的他们好一阵咬牙。即使这样,他们仍然深感满足。因为他们是最善良、最勤奋、最坚忍、最富有牺牲精神的一族!
现在,他们真不明白日赶夜赶千难万难回家过年,为何会被有些人嗤之以鼻,认为是陋习,甚至建议铁道部门用提高票价的手段抑制买票人云云。我想,这些人是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是不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是不是从来没有品尝过离别的煎熬,享受过家的温暖?他们可曾知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月是故乡明”啊!
记得几年前的一个暑假,我嚷着要去海口姑姑家玩。一到那里,我便如脱缰的野马,穿梭在一栋栋高楼大厦,一条条繁华街道,一处处独特风景中……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乐不思蜀,陶醉其中。那时的我想,要是能永远留在那里就好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真是快哉!
但不久之后,我便想家了,而且对家的思念越来越浓烈。姑姑家虽好,但毕竟不是自己家,妈妈温柔的微笑,父亲慈祥的脸,还有那小小的却又暖暖的房子,不断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于是,我果断地决定——回家。
坐在回家的火车上,我突然想起这样一些话:“当经过一天疲惫的工作后,坐在硬座车厢里,一路颠簸,连书也看不好,但我依然心情愉快——因为我知道,列车是在驶向家的方向。”
是啊,一句“驶向家的方向”,便足以化解工作的压力,安抚疲惫的身体,熨帖烦躁的心情。或许,对家的渴望,才是人类最根本的追求吧!
无论如何,春节,回家吧,我的农民工兄弟,我的志在四方的朋友。
因为列车,是在驶向家的方向!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7分+发展等级17分=54分
言之有据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紧扣原材料要求选材构思,表达了对“春节”回家的理解与共鸣,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行文由远而近,并现身说法,事实论证与引用论证运用较好,层次分明,有条不紊。文笔优美,运用了比喻、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标题“家的方向”温馨隽永;尾段“无论如何”,极其简洁精练;“春节,回家吧”更是尽显浓情,富有感染力。
现场作文二
彼岸花开
□张海洋
彼岸的花开了,很多人望着。采一束鲜花,为的却不是自己。
当初,他艰难地渡过那条河,因为一种责任。彼岸的花很灿烂,很绚丽,大片地开着。而此岸,到处可见的杂草,掩盖了那些不起眼的星星点点的野花。不过,此岸有一颗在他心中最亮最美的星星,那是他的儿子。因为儿子,他不愿离开,即使舍弃彼岸的鲜花;因为儿子,他又必须离开,虽然明知心底会多一份牵挂。
最终,他还是到了彼岸。这里的一切是他这个老实巴交地地道道的农民所没有看到过的。耸立的高楼,带状的道路,疾驰而过的汽车……似乎一切都很美好。只是,他忘了:越艳丽的花,身上的刺就越长,越深,越让人感觉到刺骨的疼痛。他,一无所长,四处碰壁,嘲笑、讽刺、蔑视铺天盖地而来;他,挣扎着,抵抗着,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他,在这个繁华的都市,竟找不到立足之地。
不幸的人,也会得到上帝的眷顾。他遇到了好心人——一位曾经的农民工,现在的城市小老板。他被安排在一座工厂做工,工资虽不算高,甚至可以说很低,但他并不在意,因为他终于有了一份工作!超长的工作时间让他疲惫不堪,思乡怀土的情绪在他的心头越结越深。夜深人静,他长满厚茧的黑泥巴般的手,总要情不自禁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儿子的相片——儿子那可爱的笑脸,那虎虎有生气的大眼睛,多像他啊。他的眼中写满了惦念与无奈,眼角流出的泪水,早已打湿了仅有的一床被子。他时常搂着相片,和儿子一起入梦。
春去冬来,严寒冻结不了他回家的急切与灼热。可是,火车票呢,听说更贵了,更难买了。找老乡吧,也许他们有办法。两天后,他终于挤上了火车。唉,可以打个盹儿了。但他没有想到,回家的人就像繁星,他数也数不清。其实,他该想到的,在黑夜中哭泣的人,远不止他一个!管不了那么多了,他眼中有的,只有回家!
火车开动了!
傍晚,西下的夕阳,默默褪去了色彩。窗外,不经意间,几片枯叶映入眼帘,凝神望去,在天空中划出道道轻轻的痕,如那时间的纹,经意或不经意,流成过眼烟云。车上的他,似乎想得很远很远。
终于回家了,村里过年的气氛还真是浓。他大叫着,“儿啊,儿啊”……
那边,彼岸的花还开着。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5分+发展等级16分=51分
言之有据
本文围绕着农民工中的“这一个”展开叙述,他的去与归,都是为了儿子,那个他心中唯一的永远的牵挂与希望!故事生动曲折,真实感人。文章以时间为序,清楚完整;适当的描写与议论,丰富了内容。语言质朴流畅,较有文采,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和大量短句的运用,亦使文章增色不少。但本文构思范围较狭窄,对原材料的诸多信息把握不够,挖掘深度不够,甚至“此岸”与“彼岸”的象征意义都有点模糊。
延伸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以下是美国外交家基辛格写给儿子的信的内容摘要,他将挫折按其产生原因分为四类:
第一类,不可预测的灾难。如染上一种奇特的疾病,这是来自外界的骤然打击,对于身受者,都只能理解为一次飞来横祸,没有挽回的余地。
第二类,好高骛远的后果。这是一种自作自受的挫折。
第三类,前进或成长过程中的自然苦痛。有人说:“没有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
第四类,由生理或心理上的弱不禁风导致的“小病大呻吟”。从纯粹挫折的角度来看,这类挫折可以被判定为“伪挫折”。因为,这样的挫折很可能会被另一个身心更加强悍的人完全置之度外,然而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较为普遍。
基辛格在信中还写道:“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冷静地分析遭受挫折的原因,对症下药,从而走出挫折的阴影。”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本文题的材料分析提炼起来不难,但和一般的“直面挫折”或“战胜困难”强调意志与勇气的作文题不同。在这里,基辛格更主张冷静与理智。既然挫折已经摆在了面前,光有勇气、决心、意志还不够,面对挫折的智慧及智慧背后的果敢行动才是最主要最根本的。所以分析论证时要注意有的放矢,“摆事实讲道理”,不能忽略“分析遭受挫折的原因,对症下药”这个中心句泛泛而谈。适用的话题有“有勇还得有谋”“挫折能被吓倒吗?”“知己知彼,百挫不败”“擦亮眼睛,奋然前行”等。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耿旺,是北京平谷区夏各庄镇贤王村人。2011年5月28日,耿旺来到河北省隆化县在伊逊河边一处建筑工地做小工,奋不顾身救起一位落水女孩,还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获救女孩的父亲的10万元酬谢。10年前的他因为“帮人”而以身试法成为“囚徒”,走出高墙后的第一个春天却成为跳河救人的“英雄”,并被评为由搜狐网与《京华时报》共同举办的“2011平凡的良心”全国十大人物之一。
从抢劫入狱的囚徒到跳河救人的英雄,距离是10年。耿旺说:“我还是我,过去和现在,心灵上没有距离,因为善念一直都在,每个人都一样。”
读罢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以“距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标题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耿旺的故事发人深省,也让我们对眼下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充满希望与期待。时间有距离,空间有距离,但人的心灵不能有距离。当年周处都能“浪子回头金不换”,何况是“善念一直都在”的耿旺以及我们自己?若写议论文,应注意鞭辟入里地分析和运用典型时鲜的材料加以论证;若写散文,也应有适合的分析议论与抒情,由小到大,推己及人。适用的话题有“心灵没有距离”“我和你,远和近”“平凡的良心”“善念让距离归零”等。
【熊金辉/供稿】